麻叔謀被伍雲召扎一槍,又挨韓擒虎四十軍棍,只因他不是宇文成都

2021-01-09 老樂說歷史

隋唐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而隋唐系列的小說或評書,也描寫了大量的英雄名將,特別是對於那些可以根據武藝高低,排進前十幾名好漢的名將來說,更是讓人對他們的設定記憶猶新。當然了,這個排名是根據各位英雄一生的戰績總結出來的,而不是書中的人物,當時就知道的,如果是那樣的話,這仗就不用打了。

比如排名第五的南陽侯伍雲召,他的父親是大隋的忠孝王伍建章,老王爺作為隋朝的開國功臣,在楊廣登基的第一天,伍建章就身披重孝,大罵金殿,指出了隋煬帝的極大罪狀,這也為自己帶來了殺身之禍,可是伍建章既然敢來,就已經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死活,可問題是,他這種行為在當時可是抄家滅門的大罪。所以伍建章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遠在南陽鎮守的兒子,伍雲召。

面對這個問題,伍建章的老戰友,也是大隋名將的韓擒虎接下了重任,以討伐伍雲召為名,實際是要暗中放伍雲召一條生路。但是宇文化及想要幫楊廣斬草除根,所以他派出了自己的乾兒子麻叔謀做韓擒虎的先鋒官兼助手,目的就是要搶先除掉伍雲召,可問題是,麻叔謀沒這個本事,參考當時的英雄榜,排名第五的伍雲召,前面只有雄闊海和宇文成都,換句話說,大隋朝想要派出戰勝伍雲召的名將,非宇文成都不可。

就像老樂開篇說的一樣,由於伍雲召還沒有在戰場上證明過自己,所以南陽侯的實力如何,宇文化及一開始是不知道的,只覺得麻叔謀就可以搞定。結果這就苦了麻叔謀了,因為韓擒虎想要救伍雲召,就故意拖延,給伍雲召撤退留足了時間。麻叔謀當然也明白韓擒虎的用意,但由不好挑破,最後便選擇自己一個人率軍疾行,提前趕到了南陽城。結果跟伍雲召一交手才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一仗下來,他僅僅是大腿被伍雲召用大槍挑傷,已經算是他便宜了。

可是等麻叔謀敗回來,再跟後來趕到的韓擒虎匯合時,他就裡外不是人了,畢竟作為先鋒官,主動請纓,脫離大部隊去搶功,本來就是個風險和利益成正比的事兒,贏了一切好說,輸了就要面對嚴厲的軍法。所以,韓擒虎最後打了麻叔謀四十軍棍,還是算他便宜了。

所以說,麻叔謀之所以這麼「倒黴」,就因為他僅僅是宇文化及的乾兒子,而不是他的親兒子宇文成都,如果宇文成都來到南陽的話,肯定不會這麼吃力了。但宇文成都第二的排名可以戰勝排第五的伍雲召,絕不是宇文化及或者麻叔謀沒有想到的原因,如果有人拿這個說事兒,那只能送他三個字——馬後炮。

相關焦點

  • 他是隋唐第五條好漢,身長八尺,卻死在一匹馬的尾巴上
    伍雲召為南陽節度使,身長八尺,面如紫玉,眼若星辰,聲如銅鐘,力所能及,隋朝五大功臣之一。出門在外時領兵在金頂山打獵,遇上第四好漢雄闊海徒手打死兩隻老虎,有心招安雄闊海。和雄闊海結為兄弟後讓它暫時在山裡當國王,自己回南陽關準備上書。
  • 門外韓擒虎,樓頭張麗華,詩中這倆人的結局各是什麼
    韓擒虎,河南新安人,將門之後,其父韓雄在北周時官至大將軍,任八個州的刺史。作為其後人,韓擒虎從幼年時期就表現亮眼,很有膽識和謀略,周太祖宇文泰看見他後認為他很獨特,特意讓自己的諸子與韓擒虎遊玩。及至年長,韓擒虎因立有軍功,很快就做到了太守之位。
  • 隋唐好漢中,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為何打不過排名第三的裴元慶?
    其實,這不能怪宇文成都。若讀過小說的朋友們都明白,宇文成都與裴元慶這場戰爭,裴元慶其實已是勝利者,因為宇文成都那時已處於力竭狀態,而裴元慶則已血肉模糊,這顯然不是一場公平的戰爭。話雖如此,但四明山一戰,十八路反王圍攻隋煬帝楊廣,隋軍以少敵多,宇文成都身為皇帝的護衛,更是在確保皇帝安全的情況下,力戰群雄。
  • 如果羅松與伍雲召比,誰的武藝更高強?這兩點決定了他們的成績
    隋唐除了四猛十三傑之外,還有一個隱藏的高手羅松,他雖然出場次數並不多,卻因為使槍特別厲害而被人稱為隋唐一絕。然而在隋唐之中,靠使槍出名的並不是只有他一個人,其中在十三傑中就有兩位,一位是武力值排行第五的伍雲召,另一位就是排行第七的羅成。
  • 生為上柱國、死作閻羅王,李靖的舅舅、人生導師:隋朝名將韓擒虎
    李靖確實出身勳貴世家,而且受到了一個長輩的直接影響,那就是他的親舅舅韓擒虎。「外甥多像舅」,韓擒虎、李靖舅甥倆,在外形、氣質上高度神似:《舊唐書》對李靖描寫是長相「姿貌瑰偉」,從小就「有文武材略」;《隋書》中的韓擒虎則是「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基本就一個意思。身為北周、隋朝名將,韓擒虎對李靖的理論知識學習產生了重大影響。
  • 宇文成都首位悍敵:大戰數百合難分上下,不求苟活,被無敵將成全
    儘管隋唐系列小說版本眾多,大多數隋唐迷津津樂道的名將排行武評榜,也各有不同,但無論怎麼改編,在榜單上的前幾名猛將,是不會有什麼變化的,李元霸第一,宇文成都第二,即使有所謂的裴元慶「三傑篡二傑」一說,但其前提,依舊是承認了宇文成都僅次於李元霸的地位。從這個角度來看,能跟宇文成都難分上下的人,實在不多,因為他明顯鬥不過李元霸,跟裴元慶也只是吃暗虧,但兩人也很難能大戰數百合,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 隋朝年間,一代名將韓擒虎,死後為何會成為閻王爺?
    韓擒虎原名韓擒豹,出生於將門之後,他的父親韓雄是北周的驃騎大將軍,韓雄在北周就以勇猛出名,韓擒虎一出生就繼承了老爺子的優良傳統,他13歲時就徒手打死了一頭猛虎,名震天下,於是就將名字由擒豹改為擒虎,聽起來更加霸氣。公元581年,楊堅篡奪北周大權建立了隋王朝。開國之後,楊堅準備南下滅陳,繼而統一天下。
  • 擁有絕佳資源卻無法啟動,與伍雲召一樣錯失機會,羅成悲劇是必然
    一在《說唐》十八路反王中的猛將,個人認為出身最為優越的當屬伍雲召和羅成。伍雲召是「開隋九老」之一伍建章之子,父親在朝中是肱骨之臣,他又憑藉個人非凡的武藝被封為「南陽侯」,不出意外,伍雲召的前程似錦,未來一片光明。
  • 北周宇文皇族被隋文帝殺光了?那宇文化及、宇文成都是誰
    隋文帝篡奪北周政權後,對北周宇文氏皇族進行了大屠殺,所有宇文氏子孫全部被殺。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隋朝時候仍然有不少姓宇文的,比如廣為人知的《隋唐演義》中的,隋朝第二條好漢宇文成都。
  • 宇文成都和李元霸在歷史上真實存在嗎?
    宇文成都和李元霸都是隋唐演義中出現的人物,其實呢,在歷史上他們雖然有過雛形,但是從根本的上來看是沒有出現過的,宇文成都在小說中是有話題的兒子,可是在歷史之中的宇文化及根本就沒有兒子,至於李元霸更是沒有出現過,雖然說裡面有過四兒子,可是他那個兒子呢,因為英年早逝而不幸離世了,他可能是緣吧的雛形,但是不可能是他,因為他小的時候體弱多病,經常看大夫,她有的時候經常是因為看大夫因為什麼的耽誤學業正是因為如此
  • 隋唐小說中,能讓宇文成都心服口服的,除李元霸,至少還有這三人
    如果從不同的角度上來說,宇文成都當然會遇上可以讓他「服氣」的人,比如在武藝、仕途和聲譽這三個方面,就能舉出不少例子來。首先說武藝,也許這是爭議比較大的,不是都說了嗎?除了李元霸,宇文成都還怕過誰?當然有,而且還不止一個,因為在不同的版本中,宇文成都的師父就不一樣,大家普遍了解的就有張伯端張真人,和開隋九老之一的魚俱羅兩種說法。
  • 楊堅屠戮北周皇室但宇文述卻得以保全,其子宇文化及後來弒殺楊廣
    作為北周宗室,宇文化及卻並不是什麼皇族,至於宇文化及為何要成為隋文帝楊堅的臣子,這就不得不提及他聰明的父親宇文述。他的祖父宇文盛是宇文泰的第十子,於武成初年被北周明帝宇文毓封為越國公,不久就遷都柱國,成為北周武帝時期越王。
  • 隋唐英雄穿越大對決,宇文成都PK薛仁貴誰更強
    隋唐英雄四猛十三傑,其中第一傑是李元霸,第二傑是宇文成都,這兩人都是虛構人物,所以都被吹上了天。宇文成都是橫勇無敵將天寶大將軍,一堆形容詞磊出來的貨,一條鳳翅鎦金鎲三百二十斤,古代十六兩一斤,換算成現代重量就是四百斤。據傳這貨是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轉世,身負三載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