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又一項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潛艇艇員新型脫險裝具研製成功

2021-01-11 東方新觀察

我們知道,潛艇的最大優勢就是隱蔽性,核潛艇一次可以在水下潛航數個月,採用AIP系統的常規潛艇也可以潛航一個多月無需浮出水面。

然而,潛艇在水下潛航的時間越長,對於潛艇兵而言,就越苦,為啥?因為潛艇內本來就狹窄,空氣品質不好,人員又多,長時間潛航,熱量大,噪音大,可以說生活條件特別艱苦,工作強度大,壓力大,所以 ,潛艇兵的生活標準和待遇水平在全軍是最高的,海上戰備巡航回來後,戰士們往往會進入寬敞、明亮的艇員餐廳,迎接他們的是各類點心、新鮮的水果和各種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菜餚。

除了生活條件艱苦之外,潛艇兵還面臨著巨大的風險,一旦水下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

潛艇在水下遇險時,通常會有兩種救援方式,一種是外部救援,另一種是自救脫險。外部救援主要靠潛艇救生船攜帶的救生艇,比如我國就從英國購買有LR-7深潛救生艇,該救生艇的最大救援深度為500米,可以與中國海軍的各種潛艇對接,可以同時運送多達18人。

但是,外部救援畢竟需要時間,緊急情況下,還是需要艇員自救。

所以,每一名潛艇兵正式上艇服役前的一項必修課,就是逃生救生訓練。

自救脫險主要有三種方法,分別為減壓脫險法、自由漂浮法和快速上浮法三種,其中快速上浮法是主要發展方向。受制於海水水壓對人體的影響,自救逃生對深度有著明顯的要求。目前,採用單獨逃生方式,並且成功的最大深度才183米。

然而這一紀錄,最近又被打破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潛艇艇員單人脫險裝具系統,將這一深度擴充到了200米。

據央視軍事報導,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潛艇艇員單人脫險裝具系統,12月28日在東海某海域完成作戰性能試驗,潛坐海底的某型潛艇6名艇員,先後利用該系統通過快速上浮脫險的方式安全到達水面,表明我國艇員自救脫險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潛艇失事情況下,可依託艇上單人脫險艙進行200米深度範圍內的快速上浮脫險,結合海軍現有的減壓脫險呼吸器裝備,還可實施120米深度範圍內的減壓脫險。

據悉,這套新型潛艇艇員單人脫險裝具系統由海軍軍醫大學特色醫學中心科研團隊研製,有4個組成部分:快速上浮脫險服、頭罩充氣系統、脫險服檢測裝置和頭罩充氣系統檢測裝置。

其實,在此之前,中國海軍就已經擁有了先進的快速浮動救援裝備,據說其技術來源於英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技術研究,完成了快速漂移管模塊和自動水汽系統的技術,開發出世界上先進的快速漂浮逃生裝備,穿上這套裝,可迅速從水下30至150米的水中逃離,只需16秒即可逃生。

而這次由海軍軍醫大學研發成功的新型艇員單人脫險裝具系統,將水中逃離的深度延伸到了200米,而且操作更方便,保暖性和水面待援能力更強,採用新型材料,輕便、耐磨、防水、抗老化,還增加保暖內襯服和單人救生筏。該系統兼顧了快速上浮脫險和減壓脫險兩種模式,可適用於人民海軍各類型潛艇。

中國海軍不僅要擁有世界先進的潛艇,而且還要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脫險裝具,畢竟艇員的生命是用錢買不來的。

相關焦點

  • 中國潛艇部隊處於什麼水平?
    與航母、驅逐艦等水面艦艇相比,我國潛艇近年發展速度毫不遜色。目前我國海軍擁有大約60多艘常規潛艇,其中接近1/3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元級AIP潛艇。核潛艇方面,第二代093、094型核潛艇也開始戰鬥巡航,不過性能與先進水平差距還很大。 093商級攻擊核潛艇與054A護衛艦在印度洋。
  • 常規潛艇:艇員在水下呼吸,氧氣的來源渠道
    通氣管裝置:潛艇通氣管非常牛叉,上浮到通氣管狀態時,其上的潛望鏡除了能偵察敵情以外,進氣閥只需短短的幾分鐘,艇內所有艙室都能輸入新鮮空氣,以及將高壓氣瓶內儲滿壓縮空氣,以便潛艇空氣不夠時釋放出來
  • 孟加拉國接收兩艘中國035型潛艇,兩國防務合作走向深化
    孟加拉國海軍迎來第一艘潛艇出席交付儀式的孟加拉國海軍參謀長海軍上將Nizamuddin Ahmed海軍上將表示,隨著潛艇的加入,海軍將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朝著建設「三維立體式軍隊」又邁進了一步。Nizamuddin Ahmed還向中國在升級改造035型潛艇和艇員培訓等方面的付出表示了感謝。
  • 中俄援潛救生成功舉行證明:中國有參與國際救援的能力 一旦國家有...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赴海洋島船 特派記者 郭媛丹 特約記者 譚浩 張弘贊】 5月2日上午,中國海軍深潛救生艇在青島附近海域首次和外軍潛艇實現對接並轉移艇員。兩名俄羅斯艇員從本國潛艇經過對接通道,進入中國海軍救生艇,邁出了中俄兩軍交往中歷史性的一步。
  • 常規潛艇無法制氧,艇員如何保持長時間水下作業?
    常規潛艇不同於核潛艇,其內燃機加電驅動的動力模式,讓潛艇的海上作業受到極大限制,尤其是潛艇的水下作業,更是要時刻計算艇內氧氣和電力的數量。核潛艇可以通過核反應堆源源不斷地獲取電力,通過電解水獲取氧氣,而沒有這項功能的常規潛艇又如何保持潛航時艇員的氧氣供應呢?
  • 中國新型AIP潛艇創常規潛艇極限深潛深度記錄
    藍軍」艦艇編隊不斷變換反潛陣型,規避潛艇襲擊。作為全軍首支AIP潛艇部隊,該潛艇支隊勇當挺進深藍、鏖戰大洋的先鋒,先後有效破解某型魚雷攻擊低速目標、定點布設某型水雷等多項潛艇作戰難題,圓滿完成首型潛艇極限深潛、多型武器成功實射、戰備巡邏遠航等重大演訓活動,創造常規潛艇遠航距離最遠、極限深潛深度最大、邊界條件下擊沉實體靶船等多項海軍紀錄。
  • 俄媒介紹俄潛艇艇員待遇 新鮮蔬果只能供應頭10天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導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網站3月19日報導稱,俄海軍前第一副參謀長布爾採夫中將介紹:「目前在俄海軍潛艇服役的準尉、軍士及合同兵平均月薪7萬盧布(約合1085美元),軍官薪金約為25萬盧布(約合3877美元)。」布爾採夫還談到了潛艇艇員們日常的飲食情況。
  • 中國軍方研製飛行員新型的海上救生裝備紀實
    一架新型戰機在某海域「失事」,飛行員拉動跳傘開關,就在傘花綻開的瞬間,由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研製配套的海上救生包自動打開、救生船自動充氣,救生電臺自動啟動並發出求救電波。  隨著我軍新一代戰機已經列裝,研製與新型戰機配套的海上救生裝備,成為該所責無旁貸的重要任務。  「飛行員海上跳傘危險係數高、操作時間短。要提高飛行員海上救生的成功概率,首要的任務是使救生設備從手動操作變為自動控制!」
  • 中船重工專家爆料中國第四代常規潛艇採用了哪些顛覆性技術!
    我們知道湖北武昌船廠是中國039潛艇系列的生產研製總基地,國產宋級潛艇包括最新AIP潛艇全部來自於武昌船廠。中國最新AIP潛艇與日本蒼龍和德國最新212相比,水平如何呢?這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常規潛艇不常規」中國對標國際最先進的第四代潛艇2018年4月21日官方湖北日報率先爆料中國AIP潛艇已達世界水平,部分性能國際領先,將來還要採用中國獨創的量子導航和量子通信技術,可潛射巡航飛彈!
  • 美證實中國正造兩艘秦級核潛艇 配12套發射裝置
    這種潛艇的理論速度達到100節,比普通高速魚雷都快。(參考消息網)資料圖:被懷疑為中國094(晉級)核潛艇的照片  裝備部隊需10年?  第四代核潛艇所謂的「研製成功」與「建造成功」不一定是一回事。完成設計,預製一艘相當於原型艇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大小的潛艇,成功進行各種各樣的測試,就算是研製成功。不過,建造是以後的事。梁國梁估計,從研製成功到建成下水,並完成相關裝備,起碼要4至6年或長達10年。(參考消息網)  在建有幾艘?
  • 從歷史看解放軍單兵裝具:從褡褳到背背佳
    而這些功能的實現,就必須仰賴於單兵裝具的發展。要完全做到這些要求並不是很容易,尤其是長期以來對於人的因素非常漠視的中國。因為歷史上的經濟、思想認識條件限制,直到80年代末中國才真正開始在單兵裝具上進行研究。而新型單兵裝具的出現,則標誌著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水平終於跟上了西方先進水平。
  • 中國核潛艇極限長航背後:艇員出航前寫遺書拍遺像
    因故障頻頻,長航試驗中的中國海軍核動力魚雷潛艇403號從水下浮起。政委常保林隨艇長孫建國登上艦橋,這是封艙25天以來第一次重見天日,反而嗅到一股難聞的腥味。他們的心情非常沉重,覺得即將在海軍史上寫下失敗的一頁。
  • 阿根廷海軍成眾矢之的:失聯潛艇被曝超載 使用過期材料
    這一報導令阿海軍成為眾矢之的,此前阿海軍已經因為危機處理和為艇員家屬提供信息的方式而飽受批評。多國對「聖胡安」號潛艇的搜索工作25日進入第11天,但沒有發現任何蹤跡,44名艇員事實上已經被宣判死亡。「聖胡安」號潛艇艇員生死未卜,迫使馬克裡總統下令進行「深入嚴肅的調查」,以查明為何一艘據稱「航行狀況良好」的潛艇會發生嚴重故障,以及這艘潛艇究竟處於什麼樣的狀態。
  • 英國戰略核潛艇執行絕密任務前暴發疫情 近170名艇員被全部撤換
    據英國《太陽報》網站12月3日報導,近日英國一艘核潛艇上暴發新冠疫情,該潛艇的全體艇員被撤離替換。報導稱,出現疫情的是英國皇家海軍的「前衛」級戰略飛彈核潛艇「復仇」號,目前該潛艇的艇員都已經在基地進行隔離。
  • 執行機密任務前,英國核潛艇突發新冠疫情,又揭英潛艇部隊醜聞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英媒《太陽報》12月3日報導,近日,英國海軍一艘戰略飛彈核潛艇出現了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病例,隨後該艇全體成員都進行了輪替更換。 報導稱,英國皇家海軍「前衛」級核潛艇的4號艇「復仇」號在11月27日被曝出發現了新冠疫情病例,艦上一名海軍官員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
  • 陝西專家研製成功新型收藏盒為檔案及文化典籍穿上"保護衣"
    新華網西安9月24日電(記者許祖華 馮國)近日,由陝西師範大學相關專家研製成功的環保型防災耐久收藏盒,通過了國家檔案局組織的鑑定。專家組鑑定認為:該裝具為整體提高館庫抗災能力、保證檔案與文獻安全提供了技術支撐,具有創新性。
  • 中國「元」級改進型潛艇亮相 採用流線型指揮臺圍殼
    今天中華網公布一組圖片,顯示武漢造船廠內一艘新型國產常規動力潛艇正在進行棲裝。該艇指揮臺圍殼採用了流線型設計,圍殼與船體採用圓滑過渡。這是近年來國際上先進潛艇的「時髦」特徵之一。 中國039A型和039B型潛艇被西方稱為「元」級,該型潛艇水下排水量超過3000噸,採用我國自行研製的斯特林發動機AIP系統,先進的聲吶探測裝置,具有發射國產先進魚雷和潛射飛彈的能力。039B型潛艇比039A型潛艇增加了艇體長度,這主要是因為039B型增加了液氧攜帶量,進一步提高了水下活動能力。
  • 孟加拉國海軍在大連接收2艘中國二手035G型潛艇
    本次移交的兩艘潛艇為035G型柴電潛艇,此前剛從中國海軍退役。這兩艘潛艇加入孟海軍後被分別命名為「Nobohatra」(S161)和「Joyhatra」(S162)。 孟加拉官方在聲明中表示,潛艇海試非常成功,此後將由孟海軍駕駛回國。孟加拉國軍方發言人拉貝亞(Taposhi Labeya)在接受外媒採訪時稱,這兩艘潛艇將在明年年初服役。她還表示,「這是孟加拉國軍隊首次裝備潛艇。」
  • 中國潛艇兵出航12天每天睡2小時 90%艇員起痱子
    華明介紹說,去年一年,他率潛艇參加執行的演習演練、遠航巡邏、戰備值班等任務的次數,比之前兩年加起來的總數還多。「所有演習演練中,無論海軍還是艦隊組織的,絕大部分是無預案的背靠背式自主對抗演練。」  去年9月的一次緊急拉動讓華明記憶猶新。那次任務由海軍直接下達命令,只有24小時的準備時間。「出航前,我們既不知道要去哪裡,也不知道要去幹什麼。
  • 中國研製核潛艇,美國玩具公司幫大忙,美方質疑玩具公司洩密
    文/行人現代戰爭中,戰場維度多元化,除了傳統的陸地水面和空中戰場之外,還有水下戰場,自打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美國的「鸚鵡螺」號核潛艇成功投入使用以來,核潛艇這一技術讓潛艇長期潛航作戰變為了現實,許多國家紛紛開始研製自己的核動力潛艇,我國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