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最大的善,是不讓別人為難(深度好文)

2021-02-14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

人生在世,之所以痛苦,很大一部分在於,互不讓步,相互為難。

古語云:與人為善,天地皆寬。

不讓人為難,是一種善良,更是一種境界。

《論語》記載,子貢曾問孔子:

老師,這世間有沒有一句話,可以憑著它終身實踐並獲取益處呢?

孔子略想了一下說:恐怕就是恕了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那什麼是恕?

就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自己不喜歡,不想要的東西,不強加給對方。

同樣,自己喜歡,想要的東西,也不能強加給對方。

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隻鳥從海上來,它棲息在楚國邊境。 

楚王以為這是神鳥,便命人抓回好生招待。

它被供養在皇宮,每天都有僕人餵他山珍海味,有樂師為它奏樂。

但「神鳥」被震得驚恐不安、山珍海味也不合口,沒幾天便死了。 

楚王理所當然的以為,自己的想法,就是鳥的想法,用自己的方式來供養「神鳥」,反倒把鳥給震死了。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色也不盡相同。

其實,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自己的好惡,並非別人的好惡。

我們沒法控制別人,也沒法按照別人的想法生活。

尊重和善意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讓別人為難。

推己及人,我們的世界會美好一點,生活也會幸福一點。

《菜根譚》有云:處世退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人生,其實很奇妙,你不知道自己種的因,以什麼樣的果來回報。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苦,也各有各的甜,有時候不為難別人,就是不為難自己。

只有將心比心,才能長久。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內亂,齊王被殺,公子糾與公子小白都想搶先回到城中爭奪齊國君位。

為了幫助公子糾,管仲用箭射殺小白,卻無意中被小白逃脫,小白搶先趕回順利即位。

後來公子小白即位以後,並沒有為了過去的一箭之仇去報復管仲,反而重用管仲,拜管仲為齊國上卿。

管仲厲行改革,齊國也很快成為一方霸主。

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有時候對別人的善意,最後會成全自己。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扔人泥巴,手留骯髒。

做人處事,與人為善,不讓人為難,就是給自己舒適。

正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給別人留路,就是給自己更寬的路。

古人云:愛人者,人恆愛之;自輕者,人必輕之。

人在低處,把自己當人,人在高處,把別人當人。

這不僅是一種風骨,也是一抹人間的溫情。

有這樣一則新聞:

一位收廢品的老大爺,騎著三輪,不小心撞向了路邊的一輛豪車。

一位身著講究的男士走過來,看了看被撞破的尾燈,便問:「你撞的?」

老大爺低著頭,小聲地說:「對,對不起...」

男士問:「您沒受傷吧?」

老大爺不好意思地說:「沒有。」

男子便放心地說:「既然如此,您就快走吧!」

看老大爺走遠了,男士才掏出車鑰匙,駛向了修理廠。

很多時候,不為難別人,是一種善良。

而處處為難別人,以此展示自己優越感的人,並不是真正的強大。

只有懦夫才會恃強凌弱。

魯迅先生說過:「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與人為善,既能夠給別人帶去舒心,自己也能夠收穫平和的心情。

《孟子》中曾說:「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其實,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狀態,就是不互相為難,別人活的輕鬆,自己也過的自在。

真正的為人處世,說到底,就是讓人舒服,讓人心安,在權衡利弊後,依舊選擇善良,不為難他人。

一個人如果不可一世,就算再有才能,也難以一展抱負。

說好話,行好事,人生路上,多些理解,多些寬容,也是為自己尋了一份方便。

只有這樣,路才會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焦點

  • 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互相為難」(深度解析)
    但是她愈發生氣,不依不饒的說那位服務員便是看她人好才欺壓她,中間也有顧客勸解,她一臉八卦的猜測她們是不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讓人家閉了嘴。直至後來來了幾個身形彪悍的壯漢,高喊著讓小姑娘過去點菜,那位女士才住嘴。一直喜歡刁難別人的人,才是真正懦弱的人。
  • 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深度好文)
    文 | 語不惜&花來源:網絡見不得別人好,其實就是在斷自己的後路,最終受害的也還會是自己。有的人天性善妒,容不得別人的半點好。01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這幾天,一則新聞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 人性最大的愚蠢,是互相為難!(深度好文)
    舉個例子:很多業主對保安態度不好,不給他們留一點尊嚴,於是保安轉身就會對送外賣的態度不好,甚至故意為難他們……魯迅說過一句話: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一個在外面受了氣的男人,因為沒有能力去報復那些讓他受氣的人,回到家的時候就打罵老婆孩子、踢貓罵狗,東摔西砸,這就是典型的懦夫。
  • 80歲老人下跪道歉:為難他人,是人性最大的惡
    01為難他人,是人性最大的惡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說:「人性中最大的醜惡,就是喜歡為難他人,尤其是當他手握權力後,會變著法的為難他能夠為難的人這種惡性會傳染,有些人在比他有優勢的人那裡受了氣,就會加倍的為難他人,想找回自己的存在感。優越感是人的天性,但真正優秀的人都會控制。那些好無底限任意釋放自己的人,你為難別人的樣子,真醜!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體諒別人的不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早安晚安語錄,ID:zaowanyul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01人生一輩子,人性最大的善良,不是對人有多好人性最大的善良,是彼此之間懂得相互之間的感情,是懂得體諒相互之間彼此的難處。人生一輩子,很多時候,其實每個人在這世界生存都是困難的。02很多時候,自己一個人不顧所有的事情,一個人面對人生許多的自己難言的苦楚。
  • 讀懂2020年高考作文題,才明白「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相互為難」
    作者:洞見Autumn人性最大的愚蠢,就是相互為難。2020年高考已經落幕,但一則作文題仍為大家津津樂道。今年的全國卷作文中,有一個春秋時期的典故。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齊國君位,管仲和鮑叔牙分別輔佐二人。管仲曾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才得逃脫。
  • 人性最大的惡,是見不得別人好!
    這就是螃蟹心理:如果我過的不開心,那麼我就想看到別人也不開心;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你過得比我好,我就受不了;只有你過得慘澹痛苦,我才能與你惺惺相惜。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嫉妒纏心,無法接受自己就是不如人的事實。
  • 什麼是人性,正確認識人性,善用人性規律
    人性的話題總是沉重的,但又無法迴避。人性總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善惡的展現,不在於人,而在於環境。所謂的好人,在適當環境的誘導下,也會心起惡念,甚至做壞事;所謂的壞人,適當環境的誘導下,也會心起善念,甚至做好事。
  • 人性最大的善:與人方便即是與己方便
    與人相處,切莫讓別人為難,不讓人為難,是處事法則。如何做到不讓人難為,多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來做。就如同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 100-1=0,這就是人性(深度好文)
    我家小區有個張姐,前段時間碰到一個鬱悶的事。那天周末,她的鄰居小齊和愛人都要加班,孩子沒人看,就託她幫忙照顧一天。其實,去年有好幾次,也是因為他們兩口子加班,把孩子送到張姐家。晚上,小齊兩口子去接孩子的時候,張姐說:「不好意思,我一時沒注意,孩子磕了一下,膝蓋擦破點皮。」
  • 修養(深度好文)
    什麼是最大的修養呢?就是寬容。所謂嚴以律已,寬以待人,我們待人要寬厚、要包容,不管別人待你好與不好,都能包容,這才是人生最大的修養。修養是你在別人失意時一句體貼的話語,是別人幫助你時一句簡單的道謝,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
  • 為什麼性惡論是錯的,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深入探討人性之一
    關於人性的善惡,人們都非常關心,為什麼性惡論是錯的,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下面我通過幾篇文章深入探討一下。首先對認為人性本惡的觀點提出幾個疑問:1人類社會的現實是人人都要表現自己是好人,人人好像怕被貼上壞人的標籤,太多的罪惡都假善之名。人在善的表面之下做了不少壞事,這的確是一個事實,但這是人性惡的證明嗎?
  • 人性是什麼?人性的定義是什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善的字面意思是指品質好,心質良好.在三字經中:善,就是主張人性的根源點是善的,有善的源端才會有善的行動.善是指人性的光輝點,人心的美好.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對剛出生的嬰兒上說,是無分善惡的.「善」其實並不是指空和無知.因為它的儒學含義並不在此.在儒學和哲學上說.「人之初,性本善」真正含義在於人的向善之心,人有善的欲望和力量,人性的趨勢永遠都是向善的.
  • 不多管閒事,是最大的善良(深度好文)
    不多管閒事,是最大的善良(深度好文)我是賈大叔2020-05-07 23:27《偷影子的人》中有一句話說:「你不能干涉別人的人生,就算是為了對方好」。感同身受的想想別人的處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人在外人面前都苦苦維持著完美的人設,而如果你非要戳穿這個偽裝,就不是耿直,而是惡。02尊重別人,活好自己閒事莫管,是非勿惹。
  • 人性最大的弱點:不愛聽真話(深度好文)
    好夫妻,永遠都在相互裝傻,就是護短!能夠護短的,才是真愛!愛啊,別為難對方,別挑剔對方,別指責對方!傻傻地一路相伴。傻,是因為已經決定了,認定了,就沒有什麼需要再了解、再知道,再改進,再完善的!有進步,接受,沒有,也接受!愛,就在那裡!一輩子,能夠有一個人,好好相愛,多美啊!別去破壞,多大的事情都不值得你去破壞。不要在相愛的人身上動小聰明,動你的精明!要就動你的心。永遠不對愛人說假話!
  • 「因嫉妒刪掉同學專升本志願被抓」見不得別人好,是人性最大的惡
    見不得別人好,是人性最大的惡!「黑龍江訥河,民警接到張某報警稱,其參加專升本但無法查詢錄取情況。民警調查發現張某填報志願被人刪除,密碼也被篡改。其舍友劉某有重大嫌疑,劉某稱嫉妒張某學習好,將其填報志願刪掉。劉某被拘留10日。」
  • 人性的可怕: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帶你深度剖析)
    近期發生了一件事情,挺感嘆的,使我認識到人性的可怕之處。大家都知道,許多企業會規定薪資內部保密,公司同事相互間談工資也是忌諱。實際上並不是怕被別人知道,反而是一旦公布薪資,便會造成嚴重的攀比心理,心理狀態不平衡,不利企業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 佛教認為:人性是善,還是惡?
    ,是古今中外的哲人們普遍探討的一個重要話題;人性究竟是善、是惡,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孟子主張人性本善,因為不修養而有了惡。荀子、韓非等則認為人性本惡,主張用政治管理、社會教化來改惡為善。後世思想家對此也多有闡述,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 愛挑剔別人,不如善強化自己(哲思好文)
    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有些人,愛挑剔別人,吹毛求疵。他們總是拿著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對別人橫挑鼻子豎挑眼,就是不願聽到關於自己的一點不是。這樣的人,很難發展進步,也很是惹人討厭。要明白,挑剔別人,不如強化自己。挑剔別人,只會空耗精力,暴露缺陷;強化自己,才能培養能力,強本固基。愛挑剔別人的人,常常忽視他人的優點;善強化自己的人,總愛學習他人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