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礦山關停
■2028年底前,冶煉產能遷出
■原址將建總部基地和科創中心
12月1日,寶鋼股份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於2018年11月30日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鹽城市人民政府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中國寶武梅鋼區域(含礦區,下同)產業轉移和轉型發展,推動鋼鐵產業向江蘇沿海轉移。這意味著梅鋼產業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而梅鋼所在的板橋地區將正式迎來發展大提速。
原址將建總部基地和科創中心
梅鋼位於南京市西南部,北臨長江黃金水道,始建於1969年。由於傳統重工業生產與城市發展不協調,梅鋼外遷的呼聲久已有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長江經濟帶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部署,落實江蘇省、南京市關於沿江鋼鐵等重點產業布局的優化調整,今年6月,南京市與寶武集團達成協議,現有梅鋼片區將建設區域總部基地和產業科技創新中心,重點布局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新材料、現代貿易物流、工業服務、城市服務以及產業金融等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與城市區域經濟協同發展。
本次寶鋼股份發布的公告正式披露了梅鋼外遷計劃,並首次明確了搬遷時間表:政企雙方將爭取用10年時間,到2028年年底前,鋼鐵冶煉產能逐步遷出南京市,現有梅鋼區域將布局新興產業,建設產業新城,實現梅鋼區域轉型升級。梅鋼的鋼鐵產能將轉移至鹽城市濱海港工業園區,布局建設2000萬噸級規模的精品鋼項目。
南京西南部發展空間被打開
記者了解到,在梅鋼轉移(型)升級過渡期間,按照省市政府要求,已制定實施三年節能減排行動計劃,梅鋼要做好汙染物達標排放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作,並逐年遞減。梅鋼搬遷的時序進度為:2023年前實施梅山礦山關停,
推進礦區及周邊轉型發展,按照全方位、立體式、綜合性的概念定位,打造「集高檔生態住宅、文化、休閒、旅遊、商業配套的城市綜合體」;2028年前實施梅鋼鋼鐵業轉移調整。
梅鋼外遷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梅鋼片區佔地10平方公裡左右,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梅鋼所處的區域已從郊區成為主城。梅鋼位於雨花臺區板橋地區,南有江寧濱江地區,北有岱山新城、河西地區,區位優勢非常明顯。但受到寧蕪鐵路阻隔、產業上下遊影響,梅鋼周邊地區形成了鑄造、建材為主的產業體系,相對於周邊其他板塊,地區發展較緩慢,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突出。
早在2004年,南京布局建設板橋新城,計劃逐步將工業重鎮打造成都市衛星城,由於梅鋼的影響,片區規劃一直未確定。根據雨花臺區相關部門消息,目前梅鋼區域已納入70平方公裡板橋新城最新版規劃,該區正在積極推進板橋新城總規續編。未來,南京主城西南部發展空間將打開,板橋板塊將加速崛起,騰出大量產業用地、住宅用地。
板橋地區駛入發展快車道
雨花臺區的「對標區」是杭州市拱墅區,兩者區情有很多相似之處,後者是原杭州鋼鐵所在地,數年前杭州鋼鐵外遷。「對標」這一路徑,梅鋼所在的板橋地區已啟動產業轉型升級計劃。
去年以來,梅鋼9號路因汙染問題受到中央環保督察組點名批評,雨花臺區以整改為契機,大力推進轄區內汙染工業企業關停並轉。據了解,目前該區已關停鑄造、化工、建材等汙染企業,各類廢舊收購、塑料破碎站點等數百家,整治砂場碼頭、企業堆場數十家,同時全線改造出新梅山9號路片區,鐵腕治汙、頂格處罰已成常態。企業搬遷後騰出的空地上將規劃建設三山磯公園,打造江畔「綠肺」。
在產業「脫胎換骨」的同時,梅鋼周邊地區一批商務商貿類項目陸續落地。目前隨著主城一些大型市場向郊區遷移疏散,南京市規劃建設的大型市場群在板橋街道形成,佔地3000畝,包括潤泰市場、普迪五金機電城、棲霞建設商住項目星葉歡樂城等。為市場群配套的中興路南延、三山磯路及鐵路跨線橋、龍飛南路等「九路一橋」工程已經完成,未來梅鋼所在地將打造濱江通道,與已建成的建鄴、鼓樓段濱江風光帶相串聯。
隨著今年另一個重大利好——寧蕪鐵路外繞計劃明確,梅鋼所在的板橋地區已按下發展的「快進鍵」。(本報記者 李凱)
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