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北京王府井大街,幾名奧運志願者在給外國友人指路。據悉,40萬名北京城市志願者將在北京城區的550個志願服務站服務,在開閉幕式以及重要比賽日,部分服務站志願者將24小時在崗。 中新社發 陳地長 攝
|
奧運志願者熱情:用京劇弘揚文化 70歲"秀"英文
2008年08月07日 1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版權聲明:本稿件為中國新聞網「奧運專稿」,未經特別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2008年8月5日,北京王府井大街,幾名奧運志願者在給外國友人指路。據悉,40萬名北京城市志願者將在北京城區的550個志願服務站服務,在開閉幕式以及重要比賽日,部分服務站志願者將24小時在崗。 中新社發 陳地長 攝
|
中新網8月7日電 成為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相信是無數中國人的共同夢想!然而,志願服務事業在中國尚屬起步階段,激情和自豪感過後,無私奉獻和友愛互助的志願者精神能否為中國的社會進步持久地注入新的活力?據聯合國網站報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志願者組織攜手北京奧組委等多家機構推出了一項名為「通過開展北京2008奧運會促進中國志願服務發展」的培訓項目。
一首膾炙人口的京劇曲牌――《夜深沉》正在演奏中。而這段頗具專業水準的表演居然來自北京朝陽區管莊社區的奧運志願者小組。他們藉助「國粹」京劇來宣傳奧運的演出深受歡迎。
聯合國志願者組織項目經理約翰•弗羅瑞塔(John Floretta)告訴記者,讓奧運志願者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來展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只是培訓工作的一部分,通過培訓提高志願者綜合素質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弗羅瑞塔說:「培訓的第一步主要是針對奧運會志願者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為他們提供國際上有關志願人員管理方面最成熟有效的經驗。這麼做是希望志願服務在奧運會後能持續開展;經過培訓的人能利用所掌握的新技能為公眾創造更多志願服務的機會。」
北京奧組委新聞中心主任李湛軍表示,為期三年的培訓項目共投入140萬多美元;培訓項目包括:北京奧運會骨幹志願者培訓計劃;綠色奧運理念推廣以及奧運志願者遺產轉化等。第一階段骨幹培訓將於3月底和北京奧運賽會志願者報名工作同時結束。
李湛軍說:「中國要求參加志願者的人太熱情、太踴躍,現在有78萬人。我們目前只能選10萬人左右,所以還要做很多工作,去勸說一些申請報名的人,雖然不能參加到志願者的隊伍,但可以用其他形式來為奧運會出力獻策。」
45歲的計程車司機薛玲就選擇成為一名「市民志願者」來為奧運貢獻力量。即使工作再忙,薛師傅都要抽出時間來參加大學生志願者每兩周一次的英語培訓班。
當記者問他學習的成果怎麼樣時薛玲說「歡迎您到北京」就是Welcome to Beijing!是吧?!她說,「還有跟奧運有關的,比如說奧運比賽場館就是Olympic Venues,一時挺激動的想不起來了!
在中外志願者老師的帶領下,北京團結湖中路北社區的不少老人也學起了英語。滿頭銀髮的「老班長」楊景琇告訴記者,用雙語服務奧運7年來一直是自己的奮鬥目標。
楊景琇「秀」了一把英文:「我今年已經70了,seventy years old。退休以後我就參加了這個團結湖英語大課堂。I want to be a volunteer! I am already a volunteer, a city volunteer, and serve the people. Today, we welcome you with our hot heart。這都是發自內心的感受,為了迎接2008。我們一共有26個班,Twenty six classes。這都是廣大的英語愛好者自發的走到一起來了,這種熱烈的場面、感人的場景每天都不斷在更新、擴大。」
據統計,迄今已有來自11個窗口行業的近50萬人參加了包括奧運知識、職業道德、服務技能和外語水平在內的各類奧運培訓。聯合國志願者組織項目經理約翰•弗羅瑞塔說,志願者培訓讓很多人明白了為奧運會做貢獻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把這份熱情用對地方。要當好志願者,更重要是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在採訪即將結束時,團結湖社區的老人們為我們演唱了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英語歌。歌詞大意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中國向世界敞開了大門;北京2008,奧林匹克的聖火,讓我們擁抱共同的夢想。真心希望志願者的微笑能讓世界認識一個新北京、新奧運,更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代代相傳下去。
【編輯:李洋】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