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志願者熱情:用京劇弘揚文化 70歲"秀"英文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奧運志願者熱情:用京劇弘揚文化 70歲"秀"英文


2008年08月07日 1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中國新聞網「奧運專稿」,未經特別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2008年8月5日,北京王府井大街,幾名奧運志願者在給外國友人指路。據悉,40萬名北京城市志願者將在北京城區的550個志願服務站服務,在開閉幕式以及重要比賽日,部分服務站志願者將24小時在崗。 中新社發 陳地長 攝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中新網8月7日電 成為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相信是無數中國人的共同夢想!然而,志願服務事業在中國尚屬起步階段,激情和自豪感過後,無私奉獻和友愛互助的志願者精神能否為中國的社會進步持久地注入新的活力?據聯合國網站報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志願者組織攜手北京奧組委等多家機構推出了一項名為「通過開展北京2008奧運會促進中國志願服務發展」的培訓項目。

  一首膾炙人口的京劇曲牌――《夜深沉》正在演奏中。而這段頗具專業水準的表演居然來自北京朝陽區管莊社區的奧運志願者小組。他們藉助「國粹」京劇來宣傳奧運的演出深受歡迎。

  聯合國志願者組織項目經理約翰•弗羅瑞塔(John Floretta)告訴記者,讓奧運志願者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來展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只是培訓工作的一部分,通過培訓提高志願者綜合素質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弗羅瑞塔說:「培訓的第一步主要是針對奧運會志願者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為他們提供國際上有關志願人員管理方面最成熟有效的經驗。這麼做是希望志願服務在奧運會後能持續開展;經過培訓的人能利用所掌握的新技能為公眾創造更多志願服務的機會。」

  北京奧組委新聞中心主任李湛軍表示,為期三年的培訓項目共投入140萬多美元;培訓項目包括:北京奧運會骨幹志願者培訓計劃;綠色奧運理念推廣以及奧運志願者遺產轉化等。第一階段骨幹培訓將於3月底和北京奧運賽會志願者報名工作同時結束。

  李湛軍說:「中國要求參加志願者的人太熱情、太踴躍,現在有78萬人。我們目前只能選10萬人左右,所以還要做很多工作,去勸說一些申請報名的人,雖然不能參加到志願者的隊伍,但可以用其他形式來為奧運會出力獻策。」

  45歲的計程車司機薛玲就選擇成為一名「市民志願者」來為奧運貢獻力量。即使工作再忙,薛師傅都要抽出時間來參加大學生志願者每兩周一次的英語培訓班。

  當記者問他學習的成果怎麼樣時薛玲說「歡迎您到北京」就是Welcome to Beijing!是吧?!她說,「還有跟奧運有關的,比如說奧運比賽場館就是Olympic Venues,一時挺激動的想不起來了!

  在中外志願者老師的帶領下,北京團結湖中路北社區的不少老人也學起了英語。滿頭銀髮的「老班長」楊景琇告訴記者,用雙語服務奧運7年來一直是自己的奮鬥目標。

  楊景琇「秀」了一把英文:「我今年已經70了,seventy years old。退休以後我就參加了這個團結湖英語大課堂。I want to be a volunteer! I am already a volunteer, a city volunteer, and serve the people. Today, we welcome you with our hot heart。這都是發自內心的感受,為了迎接2008。我們一共有26個班,Twenty six classes。這都是廣大的英語愛好者自發的走到一起來了,這種熱烈的場面、感人的場景每天都不斷在更新、擴大。」

  據統計,迄今已有來自11個窗口行業的近50萬人參加了包括奧運知識、職業道德、服務技能和外語水平在內的各類奧運培訓。聯合國志願者組織項目經理約翰•弗羅瑞塔說,志願者培訓讓很多人明白了為奧運會做貢獻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把這份熱情用對地方。要當好志願者,更重要是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在採訪即將結束時,團結湖社區的老人們為我們演唱了一首自己作詞作曲的英語歌。歌詞大意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中國向世界敞開了大門;北京2008,奧林匹克的聖火,讓我們擁抱共同的夢想。真心希望志願者的微笑能讓世界認識一個新北京、新奧運,更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代代相傳下去。

編輯:李洋】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奧運志願者:京劇弘揚文化 70歲「秀」英文(圖)
    一首膾炙人口的京劇曲牌――《夜深沉》正在演奏中。而這段頗具專業水準的表演居然來自北京朝陽區管莊社區的奧運志願者小組。他們藉助「國粹」京劇來宣傳奧運的演出深受歡迎。  聯合國志願者組織項目經理約翰·弗羅瑞塔(JohnFloretta)告訴記者,讓奧運志願者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來展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只是培訓工作的一部分,通過培訓提高志願者綜合素質還有更深遠的意義。
  • 鳥巢推出體育文化互動旅遊 帶領遊客品味京劇京韻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張漫子)5月19日恰逢中國旅遊日,鳥巢推出全新旅遊線路,遊客不僅可以在白天飽覽場館的建築特色,了解奧運文化,參與體育項目互動,還可以品味傳統戲曲與動漫技術相結合的新京劇,並在晚間欣賞到動感震撼的燈光交響視聽秀。
  • 英語小達人 用英文秀中華文化
    用英語唱京劇、用英語講述中國的傳統節日……日前,在「51Talk之星」全國英語小達人秀北京半決選中,20位小選手用英文大秀中華文化。在小達人秀現場,20位小選手們以標準的口語發音和嫻熟的語言駕馭能力進行了英語溝通能力展示。北京小選手付菀然以京劇《梨花頌》選段驚豔亮相,引得現場觀眾一片叫好聲。「是我自己的主意啊!將京劇這種國粹用英語表達出來,是不是很酷。」付菀然說。而在抽題演講環節,小選手們用英文為在場觀眾介紹了中國多個傳統節日,發言邏輯清晰,妙語連珠,引得陣陣掌聲。
  • 北京奧運志願者是一道亮麗風景
    但是這些並不影響人們踴躍參加的熱情,在志願者中既有一百多歲的老人,也有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既有普通市民,也有大明星,有七成以上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他們自願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不是為了個人的名,也不是為了個人的利,而是為北京能舉辦奧運會感到自豪,以自己的言行來展示祖國的形象。  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的盛會,在這期間,世界不同肌膚,不同語言的人相約而同來到了北京,來到了中國。
  • 非遺傳承人嚴慶谷用英文唱京劇 背後是這番良苦用心
    嚴慶谷(右)與青年京劇演員朱何吉與現場觀眾交流互動。「Nothing can do, I just fall on my knees.」欣賞京劇演出時,屏幕上打出英文字幕並不稀奇。但,如果這齣京劇是用英文演唱的呢?  今天下午,近300名觀眾在上海京劇院周信芳戲劇空間欣賞了一出英文版的京劇選段《搜孤救孤》,表演者是著名京劇演員嚴慶谷。
  • 京劇還能這樣唱 上海非遺傳承人用英文推廣國粹藝術
    欣賞京劇演出時,屏幕上打出英文字幕並不稀奇。但,如果這齣京劇是用英文演唱的呢?  加入現代元素並非迎合市場  「上海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國際大都市,在京劇中加入英文  要讓臺上臺下都有人  對於首次觀看英文演唱的京劇,而且是在並不多見的丑角舞臺上,臺下來自民航學院一位學生觀眾的評價或許能代表不少年輕觀眾的心聲:演出全程完全不想打瞌睡,並且相比大家默認年輕人都喜歡的快餐文化
  • 鳥巢參觀線路增加京劇元素 開放「鳥巢奧運體驗之旅」
    原標題:鳥巢參觀線路增加京劇元素   北京晨報訊(記者 張璐)昨天是中國旅遊日,國家體育場鳥巢推出全新旅遊線路,遊客可以品味與動漫結合的國粹新京劇,還能在晚間欣賞到動感震撼的燈光交響視聽秀。
  • 普通人的奧運夢想——訪一名志願者培訓師
    我們今天的主角是一個小帥哥志願者培訓師——搜房網網友昨天的日記,熟悉他的人都親切的稱他為「日記」,可有誰知道80後的「日記」竟然是一名奧運志願者培訓師呢。他主要負責培訓奧運志願者了解奧運的歷史和志願者的由來。
  • 聊城臨清市京劇院 弘揚民族文化 展現國粹魅力
    9月8日,臨清市京劇團赴逸夫實驗小學開展「弘揚民族文化,展現國粹魅力」戲曲進校園活動,為學校師生獻上了一場精彩紛呈的京劇盛宴。  「海島冰輪初轉騰,見玉兔,玉兔又早東升……」優美的唱腔從學校多功能廳裡傳出,臨清市京劇院的陳紅娟一邊唱,一邊教,展現了京劇的博大精深與無限魅力。  戲曲進校園活動,讓同學們接近戲曲、了解戲曲、熱愛戲曲,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學生校園生活起到了促進作用。
  • 「京劇,美得炫目」
    原標題:「京劇,美得炫目」中國國家京劇院演出團在白俄羅斯演出京劇《楊門女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弘揚中華國粹藝術,增進對外文化交流,中國國家京劇院受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委派,在副院長林琳的帶領下
  • 來自寶島臺灣的奧運志願者"感受北京 體驗奧運"
    「一個禮拜之前剛在臺北看完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沒想到一個禮拜後自己就能夠到北京來體驗奧運啦!」幾天前,在北京市宣武區的街頭,20名來自寶島臺灣的年輕人穿起了藍色的奧運志願者服,同宣武區的城市志願者一道以特殊的方式體驗著北京奧運。  「你好,請問『鳥巢』怎麼走?」
  • 奧運觀眾服務志願者英語面試 6200餘人完成面試
    這些問題讓參加面試的志願者申請人有些措手不及。這是1月13日在奧運會觀眾服務志願者北京城市學院面試點的一幕。  在英文面試中,志願者會碰到這些關於志願服務的話題,比如「為什麼會選擇參加志願服務?」也會碰到「你最喜歡哪種運動?」「你最喜歡讀哪種書?」等生活中的問題。
  • 志願者的微笑――北京奧運村的一道風景線
    新華網北京7月28日電(新華社記者嶽連國 陳威華)在北京奧運村內到處可以看到學生面孔的志願者,在客人面前,他們總是彬彬有禮、面帶微笑,展現了中國年輕人的文化素養和精神風貌。他們提供的熱情服務使各國、各地區奧運代表團成員體會到了賓至如歸的感覺。
  • 流行文化能給傳統京劇帶來什麼?
    沈洪攝近來,流行文化與傳統京劇的頻頻「混血」,已經成為備受矚目的現象:搖滾京劇《蕩寇志》用狂野吶喊和電音震撼演繹梁山豪情,腳踩網眼絲襪的李師師衣服上還畫著莫奈的《睡蓮》;新編京劇《知己》則大秀周星馳電影中的「斧頭幫」熱舞,給吳兆騫安排了「飯前操」;由蔡駿同名小說改編的「懸疑京劇」《荒村公寓》也將在今年夏季上演,QQ網聊、手機通訊的現代劇情不知如何用國粹演繹。
  • 志願者培訓變「網課」,一個中國留學生的奧運故事
    東京奧運志願者招募。能夠參加奧運會這樣四年一次的體育盛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人生中一段寶貴的經歷。23歲的四川大學生小鄧就是眾多憧憬奧運的普通人之一。即將攻讀早稻田大學研究生的他從20多萬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了東京奧運會8萬名志願者中為數不多的外國志願者。
  • 武俠迷博士遇上13歲京劇少年,文化傳承他們義不容辭
    武俠迷博士遇上13歲京劇少年,文化傳承他們義不容辭 2019-08-25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弘揚傳統文化 傳承國粹經典 德州市群星京劇社走進山東華宇工學院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國粹戲曲經典。近日,德州市群星京劇社走進山東華宇工學院,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盛大的傳統文化盛宴。本次演唱會以現代京劇為主,向新時代青年學生普及國粹經典戲劇知識,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廣大青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弘揚愛國精神、樹立報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 走近奧運志願者:二戰翻譯服務鳥巢 銀髮大媽學英語
    常志復  銀髮大媽勤學英語和手語  66歲的常志復是一名城市志願者,滿頭銀髮的她顯得非常特別。其實,在國外的志願者隊伍中,中老年人往往能夠佔到差不多一半的比例,但中國不同,尤其是英語能力方面的欠缺,讓很多老人有心奉獻,卻又條件不夠。  然而,為了能夠如願成為一名奧運志願者,常大媽進行了艱苦的努力。
  • 「大媽級」志願者用英文為外國遊客介紹武漢美食,「志願者之城...
    「大媽級」志願者用英文為外國遊客介紹武漢美食20日上午,天氣晴好,吉慶街的外國遊客比較多,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發現一位穿著紅色馬甲的武漢大媽熱情地向外國遊客介紹漢味美食,上前詢問才知道她叫張小梅,今年67歲,是一名「紅馬甲」社區志願者
  • 打響上海文化|用交響翻譯京劇,《京劇幻想》打動尚長榮
    首演後,龔天鵬還將對《京劇幻想》進一步修改打磨,2019年初將由上海愛樂樂團、費城交響樂團聯合獻演於美國。「上海文化」品牌正在走出去。龔天鵬,26歲,出生於江蘇南京用西方交響翻譯中國人的情感澎湃新聞:《京劇幻想》的創作想法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