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者培訓變「網課」,一個中國留學生的奧運故事

2020-12-12 騰訊網

東京奧運志願者招募。

能夠參加奧運會這樣四年一次的體育盛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人生中一段寶貴的經歷。

23歲的四川大學生小鄧就是眾多憧憬奧運的普通人之一。即將攻讀早稻田大學研究生的他從20多萬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了東京奧運會8萬名志願者中為數不多的外國志願者。

但令小鄧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為此準備兩年之久的志願工作卻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突然中斷。在國際奧委會3月24日宣布東京奧運會推遲後,他也接到了東京奧組委有關志願服務延期的通知。

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中,小鄧說這樣的結果有些感到遺憾,但他又對有關各方所做出的決定表示理解,「雖然這是我期待很久的夢想,但是健康總是第一位的。

東京奧運會志願者培訓。

「我期待了很久,但卻沒有辦法」

在接到東京奧運會組委會的郵件前,小鄧其實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按照既定計劃,志願者應該在2月底完成初步的培訓,3月初則開始進行職務分配,4月則需要進行更加細緻化的個人培訓,「但我們只是分配了職務,正式培訓也只在去年進行過一次。」

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擴大之下,東京奧運會的志願者培訓工作無奈被暫時擱置。而在日本國內,民眾對於能否舉辦奧運的質疑聲越來越大,冬奧運會的延期幾乎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我們前幾天接到了奧組委的延期通知,上面的通知是說延期到了2021年的夏天,但是具體的時間還要有待後面的通知。」而現在隨著奧運具體延期日子的確定,對於小鄧在內的多數志願者來說,心裡的這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如果2020年的奧運會不是在2020年舉辦,還是會感覺說怪怪的。我其實期待了很久,但是想一想也確實是沒有辦法,因為現在日本當地的情況確實越來越嚴重了。」

在延期聲明發布之後,無論是日本民眾、運動員還是國家體育單項組織都紛紛表示支持。不過,在東京奧運會的志願者群體中,還是有不少人擔心自己喪失了志願資格。

好在,東京奧組委向志願者保留了所有位置。在志願者收到的郵件中,東京奧組委讓他們確認明年是否能夠繼續參加奧運會或帕運會,對於所有能夠繼續參加的志願者將保留其職位。

小鄧透露,還有一些志願者因為擔心疫情的影響而萌生了退意,「可能有一些因為疫情或者其他因奧運延期來不了的人,奧組委允許他們退出,對於空缺的名額他們也將重新進行招募。

東京奧運為志願者保留了資格。

從20多萬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根據東京奧組委的官方統計,本屆奧運的志願者報名人數達204680人,是最初組委會制定的8萬人目標的2.5倍。其中,外國人佔到36%,算得上在奧運會中比例比較高的一次。

儘管志願者的招募工作被日本網友調侃為「外國人比本土民眾更關心奧運」,甚至東京奧組委不願為志願者提供食宿,但能夠從激勵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已經讓小鄧感到十分幸運。

從2018年的9月開始,東京奧運會志願者招募活動就已經開啟。剛剛從江西南昌本科畢業的小鄧正在東京的一所語言學校學習日語,懷著對體育的極大熱情的他決定試一試。

在8萬人的志願者中只有三成是外國人,其實被錄取的概率並不算高。不過,憑藉著語言和過往單人志願者經驗上的優勢,小鄧還是如願的得到了這份機會難得的offer。

「我本身母語是中文,同時還會日語和英語,這三門語言是一個加分項。」小鄧分析道,「另外,我本科期間還參與了很多江西本地的志願者的工作,還算是經驗比較豐富吧。」

在小鄧看來,自己被錄取的最重要原因是自己的團隊協作精神,他在現場也向面試官留下了這一印象,「志願者這份工作看重的是個人在團隊中的協作精神,也很看重人與人的溝通。」

東京奧運志願者面試。

線下培訓暫停,但還有「網課」

作為「95後」,小鄧最初的奧運記憶來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當時只有11歲的他看到了賽場上的奧運健兒後,從此就成了一名體育愛好者,如今還關注著遊泳、桌球這些中國奪金項目。

為了能夠成為東京奧運會的志願者,小鄧一邊在東京本地學習語言一邊搜集奧運相關資料。他會在網上查找奧運會的歷史,牢記各個國家的獎牌的記錄,以及溫習經典的賽事的視頻……

在日本留學的這段日子,小鄧對體育又有了新的理解,他還喜歡上了「冰上王子」羽生結弦。當然,最令他期待的還是東京奧運會的開閉幕式,這是大多數有著日漫情結的人所共有的夢想。

2019年的2月,小鄧被正式通知成為東京奧運會志願者,主要負責東京體育場的外國政要接待工作。比如,一些國家的政要前來看比賽,小鄧就需要為他們提供引導和翻譯的工作。

東京體育場也就是味之素體育場,位於東京都西南部的調布市,是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球隊FC東京和東京綠茵的主場。在東京奧運會期間,這裡將舉行現代五項、足球、橄欖球等項目。

按照原先的計劃,小鄧和其他志願者應該接受多次志願者培訓,但目前他只參加過一次。其培訓內容包括奧運精神、平等意識、志願者應具備的素質等,此外他還參加過一次團建活動。

「東京奧組委將為奧運會及帕運會志願者們提供基礎培訓以讓他們獲得必要的知識,」東京奧組委副秘書長坂上優介此前表示,要於2020年2月之前在全日本舉辦約300場基礎志願者培訓。

「本來預計是到今年3月份培訓結束,之後我們就應該去領志願者所要用到的裝備和制服之類,然後繼續下一次更為系統的培訓,但2月份的時候給我們發通知說要延期。」小鄧說。

好在,原本就投入使用的網絡平臺可以繼續為志願者提供培訓服務,「這有點像網課性質,上面有關於奧運會的歷史、經典賽事,以及東京奧運會方面的介紹等與奧運相關的資料。

也許日本人對奧運並沒有「執念」

和大多數留學日本的人一樣,小鄧選擇在這裡讀書一方面是因為對日本文化的喜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擁有一份在中國以外地區生活的人生體驗。

在2018年剛剛來到日本,小鄧就被到處掛著的東京奧運會的標誌所吸引,「不管是市中心還是郊區,甚至很偏遠的地方,幾乎每一個燈柱或是電線桿上面,都是有東京奧運會的 logo。」

但在奧運宣布延期後,東京當地的倒計時牌已經開始被拆除,「現在只有東京車站門口的倒計時牌還沒有被拆,其他重點地區都拆了,但是東京奧運會的logo、標語和橫幅那些目前還在。」

小鄧感覺到,在東京奧運會的影響下,日本社會在這兩年對於體育賽事的關注到和參與度持續增加。去年,日本舉辦了橄欖球世界盃,這是世界橄欖球大賽第一次在亞洲地區舉辦。

「日本這個國家其實體育傳統是比較深厚的,他們從小會有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一些運動項目。比如,日本人從小學起就開始練習棒球和馬拉松這些運動,還可以得到俱樂部的支持。」

在小鄧看來,中日對待奧運會的態度也有所不同,「日本民眾對於奧運會可能並沒有我們那麼熱切,他們其實反應挺平淡的,大多數人關心的還是奧運會能否改善他們的生活。」

令小鄧擔憂的也並不是奧運會什麼時間舉行——在東京生活的小鄧和其他中國留學生面臨著物資匱乏的風險。由於藥妝店的口罩早早被銷售一空,他只能靠著原先囤的60個口罩勉強度日,一個口罩往往要反覆利用多次。

「其實我們留學生之間會有一些互幫互助,大使館那邊也通過早稻田大學的校友會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口罩方面的幫助。所以大家互幫互助一下,口罩還是夠用的。」

如今,小鄧只能待在東京的家中,原本他的打工生活因疫情被迫結束,生活費因此大大減少。但好的一面是,他可以利用這個本屬於奧運的假期,來充分準備入學早稻田前的考試。

「奧運延期其實對我影響不算太大,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到學習中。當然,奧運志願者一直是我的夢想,我也會讓自己的夢想延續下去。」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小鄧為化名)

相關焦點

  • 胡志明市中國留學生熱盼奧運聖火到來
    新華網胡志明市4月28日電(記者費洪海 黃海敏)「海外的留學生與國內人一樣,以自豪的心情殷切期盼著奧運聖火的到來。」這是胡志明市中國留學生代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達的心聲。  接受記者採訪的4位中國留學生代表就讀於胡志明市社會和人文科學大學。
  • 走近奧運志願者:二戰翻譯服務鳥巢 銀髮大媽學英語
    距離北京奧運會正式開幕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每一個為奧運服務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忙碌。而無論走到哪裡,總少不了志願者們的身影。   在北京奧運會志願者隊伍中,既有像濮存昕、撒貝寧、何炅、林依輪、葉蓓這樣的名人,更多卻是普通、平凡卻同樣感人、奉獻的個體,常志復、孫芳垂和劉喜寶就是其中的三個。
  • 北京奧運志願者是一道亮麗風景
    活躍在北京各大場館、街道的一百七十萬各種志願者,連日來受到國內外各大媒體的讚揚。(8月20日新華網)  北京奧運會特色頗多,有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結構體育場「鳥巢」;有採用了國際首創的空間多面體結構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有最為精彩的的開幕式等等,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志願者人數最多。  志願者不計報酬,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而且從著裝到言談舉止都異常的嚴格。
  • 加拿大中國留學生的抗疫故事:想回家和不回家的孩子們
    (抗擊新冠肺炎)加拿大中國留學生的抗疫故事:想回家和不回家的孩子們中新社多倫多4月22日電 題:加拿大中國留學生的抗疫故事:想回家和不回家的孩子們中新社記者 餘瑞冬進入4月下旬,加拿大學校本學期的課程陸續結束,隨之迎來長約
  • 普通人的奧運夢想——訪一名志願者培訓師
    普通人的奧運夢想——訪一名志願者培訓師 房天下  作者:
  • Zoom停止向中國提供直接服務,留學生網課怎麼辦?
    就在大伙兒還在關注這件事情的下一步會不會有更多內容時,又一個重磅消息來了!因為年初開始爆發的新冠疫情,很多學校已經將課程從面授改成網課,Zoom是留學生網課的重要渠道之一。面授不行、學費不降、網課質量不保…現在連網課能不能上都是未知數了嗎?
  • 被綁在美國網課上的中國留學生
    剛剛到來的開學季,對於這些無法出國的留學生來說,是由一個個疲憊的夜晚和一個個混亂的白天組成的。在網課上,「我帶著晚上九點的疲憊,屏幕那邊是早上九點剛醒的疲憊,大家都託著下巴,很少人發言」。沒人知道什麼時候能再出國——我說的不是那些費盡心思拼湊周末、調休和年假,為了在東南亞的沙灘上多躺一天,或者在米蘭多看一個展的都市白領。
  • 奧運志願者:京劇弘揚文化 70歲「秀」英文(圖)
    中新社發陳地長 攝  中新網8月7日電成為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相信是無數中國人的共同夢想!然而,志願服務事業在中國尚屬起步階段,激情和自豪感過後,無私奉獻和友愛互助的志願者精神能否為中國的社會進步持久地注入新的活力?據聯合國網站報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志願者組織攜手北京奧組委等多家機構推出了一項名為「通過開展北京2008奧運會促進中國志願服務發展」的培訓項目。
  • 那個去世大一新生背後,是成千上萬被困網課的中國留學生.
    就在今天早上,主頁君得知了一個令人痛心的消息—— 一名中國大一留學生突然去世 中國學生會也證實了這名中國留學生不幸去世的悲痛消息,並致以了最沉痛的悼念。困在網課裡的中國留學生 Zoom University和時差,起碼把一半留學生被逼成了晝伏夜出的「夜行動物」。
  • 來自寶島臺灣的奧運志願者"感受北京 體驗奧運"
    「一個禮拜之前剛在臺北看完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沒想到一個禮拜後自己就能夠到北京來體驗奧運啦!」幾天前,在北京市宣武區的街頭,20名來自寶島臺灣的年輕人穿起了藍色的奧運志願者服,同宣武區的城市志願者一道以特殊的方式體驗著北京奧運。  「你好,請問『鳥巢』怎麼走?」
  • 奧運志願者熱情:用京劇弘揚文化 70歲"秀"英文
    奧運志願者熱情:用京劇弘揚文化 70歲"秀"英文 2008年08月07日 10: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7日電 成為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相信是無數中國人的共同夢想!然而,志願服務事業在中國尚屬起步階段,激情和自豪感過後,無私奉獻和友愛互助的志願者精神能否為中國的社會進步持久地注入新的活力?
  • 日本長崎大學中國留學生高唱國歌 祝福北京奧運
    中國僑網消息: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一個難忘之夜。8月8日晚上,日本長崎大學國際交流會館聚集了包括7名中國留學生在內的20多名外國留學生,大家一起收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當奧運會開幕式出現在電視螢屏上時,7名中國留學生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集體站起來鼓掌,集體唱起中國國歌。
  • [奧運來了]三位音樂人與奧運歌曲的故事
    [奧運來了]三位音樂人與奧運歌曲的故事     「在奧運會的相關籌備工作中,隨著門票、獎牌、火炬的相繼面世,如今剩下的最大一個懸念可能就是奧運主題歌曲了。那麼這項工作如今進展到怎樣的地步了呢?據我們的記者了解,北京奧組委目前已收到數以萬計的奧運歌曲參賽作品,並在加緊選拔。在這些歌曲的作者中,既有我們熟悉的明星大腕,也有默默無聞的普通音樂愛好者。今天,我就為大家講述三位音樂人創作奧運歌曲的故事。
  • 留學生努力適應「網課常態化」
    因此,全球各地高校幾乎在今年秋季學期乃至明年,都將維持以網課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經歷半年多網課的學生們,也在不斷適應這種「網課常態化」的高校生活。同時,他們也希望學校和老師能採取更「新穎」的網課方式。「希望網課也有更多形式」「每天看視頻、寫作業上傳給教授,基本上就是現在學習的全部內容了。」
  • 瀋陽奧運志願者熱衷手語(圖)
    本報訊(記者丁瑤瑤)手語是一種傳遞愛心的表達方式,在北京奧運會進程中,手語就是奧運志願者必備的技能。近兩個月,瀋陽賽區奧運志願者接受了專業手語培訓。  昨天下午,由瀋陽奧賽辦、市殘聯、團市委聯合舉辦的「北京奧運會足球比賽瀋陽賽區賽會志願者手語大賽」在東北大學舉行,來自各高校的57名志願者參加了本次大賽,比賽分為筆試和情景對話。
  • 疫情之下,留學生志願者在行動
    2020年1月中旬,蘇丹籍留學生大山牽頭並聯合其他的在校留學生,成立了留學生志願者服務隊,旨在為疫情期間在校的學生們提供幫助,攜手共渡難關。疫情的突然襲擊給在校留學生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和不便。為保證留學生群體在疫情期間的安全和穩定,留學生志願者服務隊與國際教育學院的老師們一起,開展了一系列的助力活動,為留學生們在校園封閉期間的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在國際教育學院的老師們的帶領下,留學生志願者服務隊的助力第一站是為同學們採購、分發蔬菜、牛奶、雞蛋和口罩等緊缺物資。
  • 困身網課的澳洲中國留學生:滿屏黑格子的「幽靈課堂」
    因為疫情,她所在的高校仍在以網課教學,但她不願耗在出租屋裡。Kiki堅持每天早起去學校圖書館,這樣的「奔波」讓她找回「留學」的感覺。今年,在她身後一樣因疫情被「困」在網課中的中國留學生,總數約達17.6萬人之多。Kiki來自重慶,在國內讀完本科後,想體驗國外的課堂。即使家人極力勸阻,她還是決定輾轉第三國隔離了14天,才來到雪梨。
  • 在華留學生:我是中國人,也是志願者
    他說「別叫我老外,我是一名防疫志願者」……此外,還有一批已經畢業,但仍然心繫中國的外國友人。西安交通大學2017屆巴基斯坦籍留學生校友,現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曼蘇·阿拉姆,在疫情發生後,主動投身當地疫情防控工作,成為一名社區工作志願者……在因疫情延遲開學而有些空蕩的校園裡,選擇與學校共留守的留學生們,除了配合學校的各項防疫措施,更用實際行動表達著對中國的支持。
  • 一個留學生志願者的小心願:希望易烊千璽圖書館能一直辦下去...
    這是懷化市志願者協會易烊千璽圖書館志願者尹厚珍寫給自己的座右銘。尹厚珍是一名因為疫情留守在國內上網課的留學生,從今年5月份開始正式加入懷化市志願者協會易烊千璽圖書館公益項目志願者隊伍。在她看來,最初加入志願者工作有三個原因。首先,想作為粉絲為圖書館做點貢獻;其次,她認為這項公益活動很有意義;最後,作為一名懷化人,第一次了解到本地大型公益計劃,她希望可以參與其中。
  • 焦點訪談:假奧運之名招志願者 誘學生保證金
    懷著服務奧運的美好願望,很多學生報了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是在校的高中生。經過簡單的面試,大多數人都被錄取。但隨後招生方又向這些被錄取的學生提出了一個附加條件:必須交納2萬元保證金,並籤署三年內服從學校安排的協議。  招生者還聲稱,培訓計劃是與青年志願者協會合作實施,但北京市志願者協會有關負責人王靜濤告訴記者,北京奧組委志願者招募規劃尚未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