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志願者招募。
能夠參加奧運會這樣四年一次的體育盛事,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人生中一段寶貴的經歷。
23歲的四川大學生小鄧就是眾多憧憬奧運的普通人之一。即將攻讀早稻田大學研究生的他從20多萬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了東京奧運會8萬名志願者中為數不多的外國志願者。
但令小鄧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為此準備兩年之久的志願工作卻因新冠肺炎疫情而突然中斷。在國際奧委會3月24日宣布東京奧運會推遲後,他也接到了東京奧組委有關志願服務延期的通知。
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中,小鄧說這樣的結果有些感到遺憾,但他又對有關各方所做出的決定表示理解,「雖然這是我期待很久的夢想,但是健康總是第一位的。」
東京奧運會志願者培訓。
「我期待了很久,但卻沒有辦法」
在接到東京奧運會組委會的郵件前,小鄧其實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按照既定計劃,志願者應該在2月底完成初步的培訓,3月初則開始進行職務分配,4月則需要進行更加細緻化的個人培訓,「但我們只是分配了職務,正式培訓也只在去年進行過一次。」
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斷擴大之下,東京奧運會的志願者培訓工作無奈被暫時擱置。而在日本國內,民眾對於能否舉辦奧運的質疑聲越來越大,冬奧運會的延期幾乎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我們前幾天接到了奧組委的延期通知,上面的通知是說延期到了2021年的夏天,但是具體的時間還要有待後面的通知。」而現在隨著奧運具體延期日子的確定,對於小鄧在內的多數志願者來說,心裡的這塊石頭終於落地了。
「如果2020年的奧運會不是在2020年舉辦,還是會感覺說怪怪的。我其實期待了很久,但是想一想也確實是沒有辦法,因為現在日本當地的情況確實越來越嚴重了。」
在延期聲明發布之後,無論是日本民眾、運動員還是國家體育單項組織都紛紛表示支持。不過,在東京奧運會的志願者群體中,還是有不少人擔心自己喪失了志願資格。
好在,東京奧組委向志願者保留了所有位置。在志願者收到的郵件中,東京奧組委讓他們確認明年是否能夠繼續參加奧運會或帕運會,對於所有能夠繼續參加的志願者將保留其職位。
小鄧透露,還有一些志願者因為擔心疫情的影響而萌生了退意,「可能有一些因為疫情或者其他因奧運延期來不了的人,奧組委允許他們退出,對於空缺的名額他們也將重新進行招募。」
東京奧運為志願者保留了資格。
從20多萬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根據東京奧組委的官方統計,本屆奧運的志願者報名人數達204680人,是最初組委會制定的8萬人目標的2.5倍。其中,外國人佔到36%,算得上在奧運會中比例比較高的一次。
儘管志願者的招募工作被日本網友調侃為「外國人比本土民眾更關心奧運」,甚至東京奧組委不願為志願者提供食宿,但能夠從激勵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已經讓小鄧感到十分幸運。
從2018年的9月開始,東京奧運會志願者招募活動就已經開啟。剛剛從江西南昌本科畢業的小鄧正在東京的一所語言學校學習日語,懷著對體育的極大熱情的他決定試一試。
在8萬人的志願者中只有三成是外國人,其實被錄取的概率並不算高。不過,憑藉著語言和過往單人志願者經驗上的優勢,小鄧還是如願的得到了這份機會難得的offer。
「我本身母語是中文,同時還會日語和英語,這三門語言是一個加分項。」小鄧分析道,「另外,我本科期間還參與了很多江西本地的志願者的工作,還算是經驗比較豐富吧。」
在小鄧看來,自己被錄取的最重要原因是自己的團隊協作精神,他在現場也向面試官留下了這一印象,「志願者這份工作看重的是個人在團隊中的協作精神,也很看重人與人的溝通。」
東京奧運志願者面試。
線下培訓暫停,但還有「網課」
作為「95後」,小鄧最初的奧運記憶來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當時只有11歲的他看到了賽場上的奧運健兒後,從此就成了一名體育愛好者,如今還關注著遊泳、桌球這些中國奪金項目。
為了能夠成為東京奧運會的志願者,小鄧一邊在東京本地學習語言一邊搜集奧運相關資料。他會在網上查找奧運會的歷史,牢記各個國家的獎牌的記錄,以及溫習經典的賽事的視頻……
在日本留學的這段日子,小鄧對體育又有了新的理解,他還喜歡上了「冰上王子」羽生結弦。當然,最令他期待的還是東京奧運會的開閉幕式,這是大多數有著日漫情結的人所共有的夢想。
2019年的2月,小鄧被正式通知成為東京奧運會志願者,主要負責東京體育場的外國政要接待工作。比如,一些國家的政要前來看比賽,小鄧就需要為他們提供引導和翻譯的工作。
東京體育場也就是味之素體育場,位於東京都西南部的調布市,是日本職業足球聯賽球隊FC東京和東京綠茵的主場。在東京奧運會期間,這裡將舉行現代五項、足球、橄欖球等項目。
按照原先的計劃,小鄧和其他志願者應該接受多次志願者培訓,但目前他只參加過一次。其培訓內容包括奧運精神、平等意識、志願者應具備的素質等,此外他還參加過一次團建活動。
「東京奧組委將為奧運會及帕運會志願者們提供基礎培訓以讓他們獲得必要的知識,」東京奧組委副秘書長坂上優介此前表示,要於2020年2月之前在全日本舉辦約300場基礎志願者培訓。
「本來預計是到今年3月份培訓結束,之後我們就應該去領志願者所要用到的裝備和制服之類,然後繼續下一次更為系統的培訓,但2月份的時候給我們發通知說要延期。」小鄧說。
好在,原本就投入使用的網絡平臺可以繼續為志願者提供培訓服務,「這有點像網課性質,上面有關於奧運會的歷史、經典賽事,以及東京奧運會方面的介紹等與奧運相關的資料。」
也許日本人對奧運並沒有「執念」
和大多數留學日本的人一樣,小鄧選擇在這裡讀書一方面是因為對日本文化的喜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擁有一份在中國以外地區生活的人生體驗。
在2018年剛剛來到日本,小鄧就被到處掛著的東京奧運會的標誌所吸引,「不管是市中心還是郊區,甚至很偏遠的地方,幾乎每一個燈柱或是電線桿上面,都是有東京奧運會的 logo。」
但在奧運宣布延期後,東京當地的倒計時牌已經開始被拆除,「現在只有東京車站門口的倒計時牌還沒有被拆,其他重點地區都拆了,但是東京奧運會的logo、標語和橫幅那些目前還在。」
小鄧感覺到,在東京奧運會的影響下,日本社會在這兩年對於體育賽事的關注到和參與度持續增加。去年,日本舉辦了橄欖球世界盃,這是世界橄欖球大賽第一次在亞洲地區舉辦。
「日本這個國家其實體育傳統是比較深厚的,他們從小會有一些自己比較喜歡的一些運動項目。比如,日本人從小學起就開始練習棒球和馬拉松這些運動,還可以得到俱樂部的支持。」
在小鄧看來,中日對待奧運會的態度也有所不同,「日本民眾對於奧運會可能並沒有我們那麼熱切,他們其實反應挺平淡的,大多數人關心的還是奧運會能否改善他們的生活。」
令小鄧擔憂的也並不是奧運會什麼時間舉行——在東京生活的小鄧和其他中國留學生面臨著物資匱乏的風險。由於藥妝店的口罩早早被銷售一空,他只能靠著原先囤的60個口罩勉強度日,一個口罩往往要反覆利用多次。
「其實我們留學生之間會有一些互幫互助,大使館那邊也通過早稻田大學的校友會給我們提供了一些口罩方面的幫助。所以大家互幫互助一下,口罩還是夠用的。」
如今,小鄧只能待在東京的家中,原本他的打工生活因疫情被迫結束,生活費因此大大減少。但好的一面是,他可以利用這個本屬於奧運的假期,來充分準備入學早稻田前的考試。
「奧運延期其實對我影響不算太大,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到學習中。當然,奧運志願者一直是我的夢想,我也會讓自己的夢想延續下去。」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小鄧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