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產檢,許多醫生都建議孕媽要補鈣,這一點在老人傳下來的「習俗」中體現的也很明顯,比如總是逼著孕媽多喝排骨湯,效果其實並不好,至於原因呢?倒也簡單,胎兒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無法自主進食,所有的營養物質全部來自於母體,而肌肉、骨骼以及其它組織的形成,全都少不了鈣質。
數據顯示,正常情況下,一個人的鈣含量大概在1.5%-2%之間,如果孕媽鈣匱乏,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根據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孕期女性每天需要攝入至少1000mg的鈣,比正常人多200mg,這是因為胎兒每天需要200mg,剛巧填補空缺。
補鈣已經成為了常態,那麼問題來了,許多孕媽很疑惑,自己明明天天吃鈣片,可為什麼孩子還是缺鈣呢?
孕期天天吃鈣片,孩子出生像「桌球」
萱萱是一個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小姑娘,由於身材矮小,從小她的身體就不好,因此,在她懷孕之後,非常重視身體狀況,平日裡一直按照「科學食譜」進食,生怕由於自己身體的原因拖累了孩子。
然而,孩子出生之後,她發現寶寶的屁皮膚有些問題,一案就是一個坑,就像是「桌球」,肌肉並不能自己彈回來,醫生一看就指出了原因,這是孩子缺鈣,孕媽懷孕期間鈣不夠。
「可我天天喝骨頭湯,補鈣片,怎麼會不夠?」對於醫生的說法,萱萱很是費解。
生活中類似於這樣的現象其實並不少見,孕媽以為自己做得很好了,然而現實狠狠扇了她們的臉,補鈣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簡單。
關於孕婦補鈣問題,人們存在的誤區
1、骨頭湯是可以補鈣,不過效果真的很差勁
老人堅持的「喝湯補鈣」有科學性嗎?答案是肯定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在補鈣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效果,只不過這個效果的大小,那就只能呵呵了。有人做過這麼一個實驗,利用高壓鍋煮骨頭湯,前後花了將近一個半小時,最後檢測的結果是:每500mg湯中,含鈣4-6mg,而一個人每天需要攝入差不多800mg的鈣,也就是說,完全靠喝湯補鈣的話,最少130碗左右,還得是大碗!
這個食量,正常人類應該是達不到,孕婦本來胃口就不大,喝不了這麼多,再說,這麼多湯喝下去,早就水中毒了。當然,也不是說喝湯就沒用,蚊子再小也是肉,沒事的時候喝點湯,在補充其他營養元素時,鈣質能補一點是一點。
2、吃完鈣片不曬太陽,等於沒吃
在《孕媽養生》一書中有介紹,孕媽如果長時間不見太陽(主要需要裡面的紫外線),身體內部將無法合成維生素D3,這是調節人體鈣吸收的主要物質之一,一旦匱乏,將直接導致孕媽無法吸收攝入的鈣。
也就是說,她雖然吃了不少鈣片下去,可消化系統卻無法將其吸收,吃多少拉多少,等於沒吃,最後不但胎兒缺鈣,孕媽自己也缺,尤其是孕後期,像水腫之類的併發症會比較嚴重。因此,大家千萬不要覺得孕媽很脆弱,不能見太陽,過分保護有時反而是一種謀害!
3、飲食方面出現問題,身體開始排斥鈣
世界營養協會研究顯示,如果孕媽在孕期攝入過多的草酸、鈉、植酸等物質,會造成元素失衡,在器官協調作用下,身體開始本能的排斥鈣,這也是許多人患上「隱性營養不良」的主要原因。
食物方面,孕媽不僅要重視元素總量,還得注意搭配問題,吃得多並不意味著吃得好,人體是一個有機大整體,單方面數目上的優勢有時反而會成為重大缺陷。
正確補鈣,孕媽應該從這些方面下手
1、調整食譜,增加含鈣量高的食物
有人表示,自己個子高,說明不缺鈣,缺鈣能長這麼高嗎?這純粹是在賭運氣,早就有專家做過調查,根據中國人的食譜,可以斷定,最少80%以上的人,每天鈣攝入量是不足的,誰能確保自己在那兩成裡?不是說大家意識不到位,只不過是我們的飲食習慣造成這一切,因此,在懷孕這個特殊時間裡,孕媽一定要調整食譜。
比如喝牛奶、豆類食品、雞蛋等等,多吃這一類食物,能有效補鈣,尤其是牛奶,每100ml就含有120mg的元素鈣,一天喝一袋,基本就足以彌補鈣空缺了。
2、每天都要堅持鍛鍊,多曬太陽
孕媽補鈣,目的就兩個,一是為了孩子的生長發育,鈣質有助於孩子骨骼、大腦的生長發育,這是在為以後打基礎,二是為了孕媽自身健康,那些缺鈣的孕媽,經常會出現水腫、高血壓、關節鎮痛、腿抽筋等症狀,讓原本就很艱難的懷孕過程更加讓人受不了。
通過鍛鍊的方式,不僅有助於鈣質的吸收,還能促進孕媽血液循壞,氧含量的大量供給,還會加速孩子大腦發育,提高智商潛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要在家鍛鍊,多出去走一走,曬太陽能促使包括維生素D在內的多種營養元素生成,對孕媽的健康有好處。
3、人工補鈣,不宜攝入過多
真要按照效率來說,人工補鈣的效率無疑是最高的,比如鈣片、靜脈點滴、鈣劑等等,它們的含鈣量是非常高的,但是,大家在使用期間也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多吃!」
鈣攝入超標,會讓人便秘、長結石,還會對胎兒的神經系統產生幹擾,因此,孕媽在吃人工補鈣藥品時,一定要注意劑量的問題。
總而言之,胎兒在孕育過程中是非常脆弱的,任何細小的幹擾都有可能對其造成無法預計的影響,因此,孕媽一定要在細節方面做好!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