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納實驗(空間視覺選擇性注意)

2020-10-08 觀心悟語

大腦能夠優先處理視野中的一部分信息,並且能根據需要隨時更換優先處理對象。

集中注意的證據

如果說,大家似乎都知道什麼是注意,這也許是因為從兒時起,我們的父母、老師和身邊的人就不停地提起這個詞:「注意,孩子們!」「注意你踩到的地方!」……很快,孩子就理解了聽到和聽、看見和看之間細微的差別,弄錯的話就可能會招來訓斥。漸漸地,甚至有時候是無意識地,孩子發現了「注意」就是停止不斷轉換興趣點,穩定心緒,在周圍世界的某些方面停留片刻。如果停留的時間延長,他就會發現自己是在「專心」,而不自覺地中斷這一狀態就是「分心」。

孩子還會學會把注意和一種姿態聯繫起來。專心的學生通常比較安靜,一動不動、保持沉默,目光會追隨著老師或是老師正在展示的東西。注意往往和某些身體姿態特點結合在一起,這讓孩子能夠一眼猜出同桌或者小貓是否全神貫注,並且幾乎從來不會猜錯。於是,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舉止,孩子逐漸學會猜測他人的心理狀態,這也就構成了其社會生活的基礎。

注意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表現。如果一個人在測試的某些時刻反應變慢,犯了更多的錯誤,並且這種表現不佳不是由於測試本身難度發生變化、身體疲勞或任何已知因素造成的,那就可以判定是因為被試的注意力下降了。

為了研究注意,研究者們發明了各種簡單的小測試,目的都是造成對各種感覺信息源不同的注意水平,用來觀察可測量的結果。最常見的一個例子是20世紀70年代末俄勒岡大學的麥可·波斯納教授設計的實驗。

波斯納實驗

參與者面朝屏幕坐著,被要求盯著屏幕中間的小十字。十字的兩側會出現不同顏色的圖形,比如紅色的圓和綠色的圓。這些圖形輪番出現,當綠色的圓出現時,參與者需要儘可能快地按下按鈕。這有點像你停在紅綠燈前,綠燈一亮你就得採取行動,唯一的區別就是「綠燈」信號可能出現在左側,也可能在右側。

這個實驗可以測量被試在三種不同情形下的反應速度:第一種情形是告訴被試,一般來說,綠色的圓更常出現在左側;第二種情形是更常出現在右側;第三種情形則是在左側和右側出現的頻率一樣。經過短暫的訓練之後,大部分被試能在大約1/3秒之內做出反應。不過,他們在前兩種情形中會比在最後一種情形中反應更快,前提是綠燈出現在被試期待的那一側。反之,當綠燈出現在與預想相反的一側時,反應會變慢。差距並不大,也就是幾十毫秒。但這一差距是有意義的,而且能多次驗證。這也就是說,如果能夠提前得知綠燈會出現在哪一側,被試的反應速度就會更快,即使他們的目光集中在中心上。你也許能預料到這個結果,而實驗心理學證實了這一點。差距只是準備程度不同造成的嗎?不,因為被試只有一個按鈕用來回答問題,他的備戰狀態始終不變——手指放在按鈕上,等待著每次綠燈亮起。是由於疲勞嗎?也不是,因為從測試開始到結束,綠燈出現在意料之外的那側的頻率是一樣的。更不是驚訝引起的,因為綠燈出現在意料之外一側的概率大概是1/5,這個比例太高,不至於使被試感到驚訝。那麼,我們必須面對現實,承認確實存在這樣一個系統,能使大腦對呈現在某一側視野中的圖像反應更快,對另一側則較慢。實驗和笑話一樣,最簡單的往往就是最好的。波斯納發明的這個實驗成了認知神經科學領域的經典之作。

由此可見,大腦能夠優先處理視野中的一部分信息,並且能根據需要隨時更換優先處理的對象。這一點看似微不足道,但對於只有不到半秒鐘時間接球的職業網球運動員來說就相當重要了。所以,最好的接球手都有一套策略,能夠根據發球方最細微的動作判斷球將從哪個方向過來,就像在波斯納實驗裡的被試那樣。舉例來說,美國網球名將安德烈·阿加西根據德國名將鮑裡斯·貝克爾在發球時的舌頭的位置就能判斷對手出球的方向。

空間視覺選擇性注意

對於阿加西和波斯納實驗中的被試們來說,成功的關鍵僅僅在於朝左邊還是右邊移動注意。然而,這只是一種主觀感受。外部觀察者只能看到他們採用了一套優先處理某片視野的選擇機制。為了把主試客觀的看法和被試主觀的感受結合起來,波斯納用「注意力」這個詞來指代這種選擇能力。專家們把波斯納引入的這種注意形式定義為空間視覺選擇性注意。

眾多研究團隊帶著同一個疑問——「如果我在實驗中做一些改變將會發生什麼?」——就波斯納實驗的設計提出了種種關於空間視覺選擇性注意的問題:如果圓畫得更大會怎麼樣?如果圓更靠近中心會發生什麼?頂葉皮質、額葉皮質或顳葉皮質受損的病人會如何表現?我們根本不需要詢問被試對實驗有何感受,隨著這些問題的一一解答,我們對視覺選擇性注意的理解變得越來越準確。

關於空間視覺選擇性注意的研究層出不窮,於此同時,其他團隊也進行了其他實驗。實驗結果似乎也取決於一個使我們聯想到注意的因素,不過是在其他感覺通道中或完全不同的實驗設計裡。這些研究引導我們定義了針對聲音的聽覺選擇性注意、針對觸覺的軀體感覺選擇性注意以及持續性注意等。

相關焦點

  • 《英雄聯盟》能提高你的視覺選擇性注意力
    玩家們通過戰略規劃、選擇性注意、感覺運動技能和團隊合作來獲得這些遊戲的勝利,這對大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研究表明,玩電子遊戲可以提高認知能力,例如擁有更好的手眼協調性和出色的記憶力等。但是,從未有研究關注過玩電子遊戲對「視覺選擇性注意」這一關鍵認知功能的長期影響。「視覺選擇性注意」指的是,在快速的視覺刺激流中區分重要信息和無關信息的能力。
  • 講座丨選擇性注意
    伊利諾大學的Daniel Simons曾經做過一個叫做「看不見大猩猩」的實驗,實驗中幾個穿著黑色或者是白色衣服的大學生在互相傳球,被試者被要求去記穿白色衣服的人傳球次數,而研究最後發現很多被試者都沒有注意到,那只在人群中顯得很突兀的大猩猩。實際上,這些人的眼動軌跡有足夠長的時間落在那隻大猩猩上,但是為什麼他們會說自己沒有看到呢?
  • [眼動文章] 基於目標空間頻率特徵的視覺搜索行為
    大部分圖像都有很多高空間頻率內容的部分(草地或樹林),也有一些沒有高空間頻率內容的部分(天空或空街)。研究者記錄了 10名視力正常的被試(4名女性)在8個不同的時間段內的眼球運動。參與者要為即將到來的25張圖片尋找目標。這25張圖片總是一樣的。總共10名參與者在8次實驗中對25幅圖像進行了6個目標的搜索,因此我們收集了 12000次搜索試驗的數據。
  • 研究顯示 LOL 玩家視覺選擇性注意力比普通人集中
    近日,一項發表於《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的研究表明,經常玩遊戲的人能夠增強視覺選擇注意能力(Visual selective attention,VSA),更好地判斷視覺刺激中重要和不相干信息。
  • 波斯納實用主義法學觀的本質
    波斯納否認獨立於個人經驗存在的本體客觀性以及科學主義的客觀性,認為司法行為僅能達到對話客觀,也就是一種不穩固的、由審判各方通過話語互動達致的短暫客觀。正是由於其是審判中唯一能夠達到的一種修辭平衡,法官也才可以在法條文本的嚴格限制和實質正義之間取得平衡。波斯納的這一觀點值得注意,因為這表明了其實用主義的經驗主義傾向。首先,波斯納承認了法治的可能性。
  • 波斯納論哲學與法律
    筵陳豔風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教授理察·A.波斯納(Richard A.Posner)一以貫之地對哲學懷有偏見,他眼中的哲學最致命的弱點是「欠缺一種事實感」。關於現代哲學到底能否為解決法律以及一般公共政策的具體問題有所貢獻,波斯納對此表示懷疑。「更常見的倒是法學教授學會了足夠的哲學來從事法哲學,而不是哲學教授學會了足夠的法律來從事法哲學。
  • 《波斯納與法律經濟分析》書評
    近些年來,波斯納法官一心要借新實用主義哲學開路,把他的經濟分析法學推廣到全球。但是無論在美國本土還是在歐洲,波斯納都遭到了來自主流法學界的激烈批判。倒是在中國大陸,雖然波斯納對發展中國家的法學向來不以為意,這麼浩大的《波斯納文叢》工程都沒見他來做個序,但是,波斯納的話語霸權卻著實確立起來了。
  • 空間知覺實驗
    你知道研究人空間知覺的「視崖實驗」嗎?空間知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空間特性的反映,人在生活中隨時都可能應用到空間知覺,如上下樓梯、穿越馬路等。它包括形狀知覺、大小知覺、距離知覺及方位知覺。空間知覺主要是憑藉視覺、聽覺、動覺、平衡覺等的協同活動,並輔以習得的經驗而形成的。視覺在空間知覺中佔據主導地位。
  • 電腦版微信佔用C盤空間太大,如何選擇性清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微信佔用C盤空間越來約到,從幾G到幾十G。如果C盤空間不夠大的,就必須清理一些不需要的垃圾文件,而保留需要保留的記錄。但電腦版微信提供的清理,是全部清空,無法選擇性清理。①:首先,我們要認知一下微信文件夾下的目錄矩形框住的就是我們的微信文件存儲目錄,其中All Users 是對全局所有用戶的,一般很小,佔用幾百K空間,估計只是些配置文件。其中橢圓框住的文件夾,是我們經常在該電腦上登錄的微信帳號的文件存儲目錄(文件夾名就是你的微信號)。
  • 《實驗心理學實驗指導手冊》
    ,請加微信並備註購書)ISBN 978-7-5192-3977-0出版時間:2017年11月◎ 第二節 減法反應時方法變式    實驗一 加法反應時實驗    實驗二 開窗實驗法    實驗三 序列反應時實驗◎ 第三節 社會認知反應時方法    實驗一 內隱聯想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實驗二 GNAT 範式第二篇 基本認知過程
  • 研究表明電子遊戲可提升視覺注意力 可作為訓練工具
    據媒體inews報導,科學家發現電子遊戲玩家的大腦能具有更好的視覺注意力並可以訊速地辨別重要/不相關信息。一項對經常玩實時戰略(RTS)遊戲如《魔獸》,《帝國時代》和《全面戰爭》系列的玩家的研究,考察了玩家在視覺刺激迅速湧現時信息的處理過程。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Diankun Gong表示:「我們的目標是評估動作實時策略遊戲(action real time strategy)對視覺選擇性注意力的長期影響。」
  • 幼教科目二 | 幼兒認知的發展(感知覺、注意)
    )。例題5:幼兒認真、完整地聽完教師講的故事,這一現象反映了幼兒注意的( )特徵。A.注意的選擇性 B.注意的廣度 C.注意的穩定性 D.注意的分配 這說明幼兒對時間的感知依靠的是( )。這些兒童運用的記憶策略為( )。
  • 中國政法大學商管理系召開「法律與經濟的對話:波斯納—貝克博客...
    法商管理系召開「法律與經濟的對話:波斯納—貝克博客時評」讀書會中國政法大學法商管理繫於2020年10月22日中午在綜合科研樓B215舉辦了「法律與經濟的對話:波斯納—貝克博客時評」讀書會。
  • 化學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動圖)及注意事項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1、酒精燈的使用(用外焰加熱)2、二低:(1)一是濾紙的邊緣要稍低於漏鬥的邊緣;(2)二是在整個過濾過程中,保持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防止被過濾的液體會從濾紙與漏鬥壁之間的間隙流下,直接流到漏鬥下邊的接受器中。
  • 2007年10月自考「實驗心理學」串講筆記(北大篇)
    (2)當物理剌激強度本身不變,而增加作用於感官的時間,造成時間的累積作用,也會增加刺激的心理強度。(3)如果物理刺激強度不變,刺激時間一定,增加視覺刺激的面積時,由於感受器神經興奮的空間積累作用,也會增加剌激的心理強度。
  • 高中數學新版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的特點(適用京津冀)
    新教改的教材是一點一點的出呀,高一的必修教材都已經講完了,在大家的期盼中終於見到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的提綱及練習冊,目前我已經入手了一本五三;下面說一下大致的提綱:第一章:空間向量與立體幾何這部分在文理文科的時候只有理科生學,文科生是不必學這部分內容的,但是現在還是被加在了選擇性必修的教材裡,個人認為這部分被選入教材的更多原因是空間向量相對高中數學的內容來說是實用性很強的一部分內容吧
  • 2018心理學考研知識點小結:注意(1)
    一、Stroot效應   視覺選擇性注意,研究者進行過大量的研究。Stroop效應是一種廣泛使用的視覺任務。該效應是指,當詞的印刷顏色與詞的意義相衝突,而任務是命名印刷顏色時,被試的反應要慢。   Stroop(1935)最早證明了這種效應。
  • 解析清醒獼猴次級視覺皮層神經元感受野的空間結構
    相比於初級視皮層(V1),我們對次級視皮層(V2)神經元的感受野結構以及信息處理的機制了解的仍然比較少。主要原因在於,高級皮層區的神經元反應特性更加的非線性,而傳統方法使用參數化的視覺刺激來研究感受野特性,一次只能測量少數幾種特徵,不能得到感受野的特性完整描述。
  • 聽聽波斯納怎麼說
    法律和社會科學」2015年會在中國海洋大學正式召開,本次年會的主題是「法律經濟學和法律社會學的對話」。在社科法學「教父」蘇力的引介和倡導下,波斯納法官的著作對中國的社科法學(特別是法律經濟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基層法治微信號推送波斯納法官的文章《法律經濟學與法律實用主義》,以饗讀者。讓我們的心隨著在美麗的青島舉辦的這次盛會一起跳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