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北京東南五環一間公寓裡見到了23歲的町町單車創始人丁偉。身高近180釐米的他只剩下100斤的體重,房間塞滿了吃剩的外賣盒,飲水機裡一滴水都沒有。
很難想像,去年此時他還是一個擁有兩輛保時捷、一輛卡宴,名下有十來家公司的富二代。短短一年,他創立了被盛傳「噴保時捷油漆」的町町單車,後來經歷了家庭破產、公司倒閉、父母入獄、女友分手。被看守所放出來後,他帶著一百來塊錢和一條狗,成了做直播的北漂。而町町單車用戶的200萬元押金,仍不知該向誰追討。
父親為他開好了公司
丁偉出生在江蘇泰興,做投資理財生意的父親丁萬青是當地頗有盛名的企業家。丁偉因此從小就成了丁家各大公司的股東,生活優渥,初中時每個月就能拿到三千多元零花錢。
2016年,輟學回國的丁偉接手了家裡在上海開的珠寶店。他覺得這份工作「只是執行總部派發的任務」,根本無法實現自我價值。就在苦悶之際,丁萬青發現他放著保時捷不開,反倒騎自行車上班,由此嗅到了共享單車的市場需求。
彼時摩拜、ofo等單車企業烈火烹油,兩家公司宣稱每輛單車日使用頻次為8-13次,丁偉父子得出了「每輛單車一年多就可回本」的結論,決定去南京創辦共享單車企業。他們當時不知道的是,作為主要決策依據的騎行頻次,後來被第三方機構艾瑞證實只有4-5次。
三個月後,丁偉安置好珠寶店回到南京時,丁萬青已經為他準備好了2000萬元啟動資金,租好了辦公樓,辦妥了工商執照,還招聘了二十幾人的團隊、安排了副總,甚至已經造出了町町單車的樣車。對丁偉來說,擔任一家現成的共享單車公司的CEO(執行長),比經營珠寶店有意義得多。
丁偉憑著自己對跑車的了解改造了「慘不忍睹」的樣車,還把町町單車的輪轂用漆調成了類似保時捷的螢光烤漆,並配上了鎂合金輪轂、碟剎和不掉鏈技術。這致使第一批單車的成本達到每輛1600-1700元(含運維費用)。
儘管按照每輛車每天4次的騎行頻次來算,町町單車回本至少需要兩年多,但當時的資本市場根本無暇冷靜,騰訊、滴滴等巨頭斥巨資入局,市面上的共享單車品牌多到「顏色都不夠用」。丁偉頻繁出現在媒體採訪和政府會議中,町町單車也成了媒體口中「本地共享單車第一品牌」。七、八家找上門來的投資機構都因投資金額「僅有幾百萬元」被丁偉拒絕。
漸漸感到力不從心
儘管曾在國外修讀工商管理,但第一次管理公司,丁偉並沒覺得得心應手。
最大的問題出在「人」身上。丁偉提出的要求是,每輛單車投放時,運維人員必須先用手機測試車鎖是否正常,然後試騎,但他很快發現,「如果我不在,根本沒有人按我的要求做。第二天很多車都是壞的。」
丁偉把這個問題歸因於年齡。他說:「團隊裡很多人和我是朋友關係,年齡相似,懶是這個年齡的通病。」他也開除過很多人,但招來的新人「認真不了三天就開始馬虎。」為了確保單車可以正常使用,他只好每次鋪車都親自上陣。
2017年1月底,就在丁偉打算大幹一場的時候,摩拜和ofo開始進軍南京,一夜之間幾萬輛黃、橙單車鋪滿石城街頭。在創立町町單車之前,丁偉想過和摩拜、ofo正面遭遇的可能,但丁萬青告訴他:「南京會保護地方的企業,不讓摩拜ofo進來」——事實上,和當地政府「多多少少有點關係」是父子倆選擇南京為創業城市的重要因素。
當時摩拜和ofo融資總額都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兩家背後各自站著將近20位投資人和機構。丁偉回憶:「我看到路邊這麼多摩拜和ofo,一下就笑了,覺得好玩了,有仗打了。」他的策略是,和南京公共自行車合作做助力車,使用公共自行車的車樁,再設立電子圍欄,以此「和摩拜、ofo全面抗衡,既可節省成本,還可以立足南京。」
始料不及的變局
讓丁偉始料不及的是,助力車剛設計好,丁萬青就出事了。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丁萬青的普發創投及旗下子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當時町町單車已經投放了一萬輛單車,積累了15萬用戶,按照單個用戶押金199元計算,押金共計3000萬元。丁偉稱,町町單車的財務一直由父親指派的副總把控,意識到押金可能被父親的公司動用,他要求了解町町單車的財務狀況,遭到拒絕後,他「一氣之下辭職不幹了。」
2017年4月,父親變更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在法律層面上,町町單車的糾紛和責任,都和丁偉沒有關係了。
2017年6月,丁偉父母因涉嫌非法集資被捕入獄,丁偉則整日消沉買醉。同時,不少用戶去派出所報案要求退還押金,町町單車已經成了大眾眼中非法集資、創始人捲款而逃的騙子公司。
8月下旬,因為父親公司的股東身份,丁偉被帶走協助調查。9月底丁偉被看守所放出來後,才知道父親已經退還了14萬用戶的押金,剩下1萬用戶的共計200多萬元的押金至今沒有解決;而女朋友在他被抓那天「孩子被嚇流產了,還迫於家人的壓力和別人訂了婚。」
丁偉覺得,「在這件事裡,受傷害最大的是我們家族。」他說眼下最緊迫的,是趕緊湊齊父母的三十萬元律師費,想辦法還掉自己名下一百多萬元貸款。
近日,丁偉接受朋友邀請,去北京創辦一家「直播公司」。初到北京的他只剩下一百多塊錢和一條狗,只有前任房客留下的小被子禦寒。
對創業來說,失敗本就是大概率事件。丁偉能否摘掉「失敗的富二代創業者」標籤,取決於他能從這次慘痛的經歷裡,獲得多少商業智慧、學會多少責任擔當。
(中國新聞周刊公眾號 11.23 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