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老師輔導學前班的學生,竟然,輔導不了

2020-08-22 陳知了

我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教齡10年,今年我家小朋友上學前班,輔導孩子寫作業,竟成了我面臨的最大「挑戰」。

因為疫情的緣故,今年6月份我們這邊幼兒園才正式開班,滿打滿算孩子上學前班不到一個半月,每天輔導他寫作業,成了我最重要的工作。今天數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是練習冊上的內容,我一看竟然是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小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計算方法是豎式,而且還是一年級下冊的重難點。

不出我所料,孩子確實不會,對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我雖然有異議,但是因為自己職業的緣故,我一般不會找老師反映,不想讓老師覺得我質疑她的專業性,而且班裡的小朋友都寫,我也不想讓自己孩子搞特殊,他不會我就想辦法教他。

我說我們先記住大數,比如27+8,記住27,然後伸出8個手指頭,往後數8個數就可以了,可是他一臉不配合,說老師不是這麼教的,媽媽教的不對。可是他數數才剛能數到100,除了數一數,我想不出還有別的什麼方法他可以學會。他在課上沒學會,自然敘述不清楚,我也搞不清楚老師到底怎麼教的他們,孩子一臉懵,我也一臉懵。

後來我翻他的課堂練習本,發現他們課上針對這樣的計算題做了練習,他一個沒對,不過慶幸的是上邊有計算的方法,我看了半天可算整明白了。老師把湊十法用到了這裡,比如27+8,把8分成3和5,27+3=30,30+5=35,他的過程寫的很明白,我問他明白嗎?他說不明白,老師讓這麼寫的,全班小朋友都這麼寫。這種算法雖然看起來合理,但是對於學前班小朋友來說,難度非常大,學年班的孩子剛開始會數100以內的數,數感不好,不可能一下子就反應過來,27+3可以湊成整十數,如果不會湊,那這種題自然不會做,而且數感也不是一天就能練出來的。

後來好說歹說,他終於答應學習我教的方法,用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們終於完成了今天的數學作業。

結果他又說,今天課堂練習做的很差,老師讓家長回家輔導,我一看作業本,頭就大了,是按規律填空,3、6、 、12、 、18。這個規律題是二年級學習乘法才會做的題,學年班的孩子怎麼教呢?我這個小學數學老師實在的沒招了。而且在數學規律題上,一個規律要連續出現兩次才可以,第一次是猜測,第二次是驗證,這個從3到6,然後就開始填空,沒法驗證自己的的猜測,又如何得到規律填寫後邊的數呢?

同時,更打臉的是,老師在班裡公布了今天課堂練習全部正確的小朋友,竟然一半還多,也就是別的小朋友都會,而我這個數學老師天天手把手教的竟然沒學會。

這種拔苗助長的教學方法我是不認同的,很多知識,現在壓根沒必要學,比如今天學習的加法,等到一年級學習了數位和豎式,孩子做起來很簡單,還有那道規律題,學習了乘法口訣,孩子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老師的出發點如果是開發大腦,那看著我家孩子一臉的沮喪,這種難題除了給他帶來錯誤的計算方法和挫敗感,我不知道他還得到了什麼?

最後,我也希望有類似經驗的家長給我出出主意,我是應該找老師反映一下?還是按部就班的教自己家孩子?讓他在學前班繼續當一個「笨學生」。

相關焦點

  • 一線老師吶喊:別讓過度輔導把學生害了
    看著那麼多趨之若鶩的學生和家長,不由得懷疑,現代教育讓學生學不好?這麼大的學生量和輔導量,真的不過度?對於個別理解不了的知識,也可以通過單獨輔導,達到掌握的目的。而對於有學習能力但是又缺乏主動性的學生來說,過度的輔導會讓他們不但不更加優秀,反而可能形成依賴懶惰的思想,不主動思考,不主動學習拔高,不探究,不懂超前學習,等著老師講解和陪學。還有一部分比較優秀的學生,由於學校安排的統一輔導佔據了時間,沒有時間來自我提升。
  • 小學老師讓學生買輔導書 每本收回扣10元(圖)
    A    家長投訴:老師頻繁叫買輔導書  「老師已經叫買了好幾本課外輔導書了,已花了100多元錢,現在又說要求補課,補課費是400元錢,我們家長接受不了。」3月21日,家住臨高縣臨城鎮的一位學生家長向南國都市報新聞熱線投訴。
  • 杭州小學輔導一對一
    ,依託課本又不依賴課本,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為引導方向,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學科知識的學習與生活有機結合展開教學,鼓勵性的評價提高學生數學興趣,合作性的互動學習模式有效鞏固知識點並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納思書院每個小學數學老師,都根據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實際水平,為不同學生定製學科成長的教學方案,並相應的設計課堂課件;小學數學輔導五模型生活型:納思書院數學輔導超越課堂約束,而是向社會化數學延伸,教學環境、活動場所、遊戲現場、家庭等都應被視作數學課堂
  • 別讓過度輔導把學生害了
    而對於有學習能力但是又缺乏主動性的學生來說,過度的輔導會讓他們不但不更加優秀,反而可能形成依賴懶惰的思想,不主動思考,不主動學習拔高,不探究,不懂超前學習,等著老師講解和陪學。還有一部分比較優秀的學生,由於學校安排的統一輔導佔據了時間,沒有時間來自我提升。
  • 學前班該不該上?聽聽一線小學老師怎麼說
    「公立園不讓教知識」、「孩子調皮搗蛋坐不住」、「上班族沒時間管孩子」 …這些問題學前班真的能解決?孩子上了就能順利完成幼小銜接?喬老師和金子媽是愛粉群裡難得的有多年經驗的小學低齡段老師,她們爽快接受了小愛的邀請,昨天在線分享了關於學前班、幼小銜接的各種乾貨,解答了爸媽最關心的焦點問題。小愛剛剛整理成長長的一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上饒市第二十小學附近英語輔導
    昨天下午我們到上饒市第二十小學對面小區給學生輔導英語,這名學生是二十小學在讀五年級的小學生,由於交通不是那麼便利,沒有到我們的輔導點來上課,於是我們驅車到學生家裡上門輔導,幫助學生完成當日的課程,以免落課上饒市第二十小學(一小分校)
  • 陝西一老師讓學生到指定副食品商店買輔導教材
    陝西一老師讓學生到指定副食品商店買輔導教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13日 14:20 來源:三秦都市報   本報漢中訊 (記者 陳衛平) 老師竟要求學生到指定的副食品商店購買輔導教科書。
  • 小學成績好,都是因為家長輔導好?別被誤導,聽老師怎麼說
    不少小學老師,極為重視家庭教育,善於家校溝通。在他們認為,家校溝通配合好,家長願意抓好孩子學習,那麼對老師的教學工作,就相對簡單了一些。同時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超前一些,更強調家長的輔導和付出的重要性。小學生是離不開家長的督促和輔導的,家長在小學階段疏於對學生的管理,那麼孩子的學習成績出現滑坡就不要怨老師。
  • 一對一英語輔導好嗎?小學一對一英語輔導有沒有效果?
    有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成績下降的時候就希望給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補習,但是並不是每個學生都適合一對一補習的。一對一是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單獨的教學計劃,一切以提升學生的能力水平為標準制訂!一對一英語輔導是一個老師專門輔導一個學生,區別於學校中的很多學生聽一個老師講課的大班上課形式。  而一對一是教育能夠互動的基本要求,傳統的大班上課形式,互動很難有效展開。
  • 小學、初中的作業題,家長輔導不了怎麼辦?
    最近看到家長群裡有很多人在抱怨:我們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後天也沒有繼續學習,孩子馬上就要讀高中了,小學、初中的作業題尚且能看得懂,可接下來要怎麼輔導孩子的功課啊?相信這個問題,也是困擾許多學生家長的問題。不用擔心,因為大部分家長基本上都是這樣。
  • 高中輔導教師成長系列(五)——學生輔導資料記錄表
    我們先來看一下「輔導方法與技術」,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學生個體輔導、團體輔導與諮詢以及心理測驗。 在學生個體輔導層面,臺灣《高級中等學校輔導教師參考手冊》中的目錄是這樣的:在前言部分,我特別喜歡第一句話:輔導是生命關懷的創作過程,也是協助學生成長的互動歷程!
  • 上海小學輔導培訓班夢啟程的地方
    小學輔導多重課程課前服務教學服務流程;老師匹配;建檔;五方會議;科組教研會;教案檢查課中服務>課堂巡查;聽課評課;錯題點評;階段測試;課堂筆記反饋;課堂錯題反饋課後服務課堂反饋;個性化輔導方案;家長會; 成績管理;老師回訪;校區講座小學課外輔導班怎麼選?
  • 四年級學生連買7本輔導書 老師建議先把課本學好
    24日上午,記者走訪城區的書店時發現,為了迎接開學,不少學生及家長趁著周末到書店購買各種課程輔導書,有不少家長拿著老師列出的購書清單「照單全收」,四年級學生馬俊奇一口氣買了7本輔導書:小學英語巔峰訓練、口算天天練、階梯閱讀、提優名卷、數學、英語、語文智慧通各一本,小學生獲獎作文。她媽媽表示:「讓孩子課後多練練沒壞處。」不少家長都抱著同樣的心態:「希望孩子多學多練。」
  • 一年級作業輔導起來就有難度的原因是什麼?
    第二 教學進度快,家長不得不承擔一些教學的任務由於班上很多的學生參加過「幼小銜接」,老師為了照顧大部分孩子的進度,有時候不得不加快教學的進度。這也就意味著,一般「零基礎」的學生,跟上都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 老師如何做好學生厭學心理輔導?
    隨著現在學生面對的學習壓力逐漸增加,有些學生會由於某些原因出現厭學的心理。這時作為老師我們一定要及時對產生厭學心理的學生進行輔導,幫助這些學生擺脫厭學心理。那麼下面,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些常見的厭學心理輔導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老師。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近日,長沙某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明確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不跟孩子說喪氣話,不說老師壞話。引起廣泛熱議! 家有小學生,作業忙不停。 每天按老師發的答案給孩子檢查作業,已成為我的必修課。
  • 在異地輔導不認識的學生也算違規,一個老師的親身經歷為你解惑
    時隔半月後,小梅老師回憶起那天的事情來,還是心有餘悸。小梅老師是我的同學,我們同一屆的畢業生都分去了小學,唯獨小梅老師去了中學,幸運女神眷顧她,不是她有多優秀,而是她分配去的學校太過偏僻,在中小學都缺老師的情況下,小梅老師被當作高素質人才留在了中學。
  • 輔導老師,真的是輕鬆舒服的職業嗎?
    現在很多教學動不動說「雙師模式」,其實也就是授課老師+輔導老師的教學模式。我真的要鬥膽吐槽一下,孩子的減負真的是沒有切實啊,授課老師每天都在按照進度教授課程,鞏固學習內容的時間和知識點的細化就沒有多少時間了。於是,有一個職業,叫做課外輔導老師。
  • 放學後作業有老師輔導 部分小學課後延時服務已恢復
    近日,這一難題得到解決,德州部分小學課後延時服務已經恢復,孩子放學有老師輔導寫作業,還可以參加興趣班。學校:放學後的校園變身藝術殿堂每天下午放學後的一小時,三裡莊小學就變身為藝術的殿堂。孩子們在這裡學樂器、學繪畫、打籃球、寫作業,度過充實而快樂的課後時光。
  • 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對嗎?這位小學校長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
    近日,長沙某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明確提出了「三不」要求:不要家長輔導作業,不跟孩子說喪氣話,不說老師壞話。尤其家長們在聽了不要輔導孩子作業之後,更是樂開了花。「為了培養孩子學習獨立自主性和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同時為了減輕家長負擔,老師們達成共識,只需要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業,不需要家長輔導作業。」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