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教齡10年,今年我家小朋友上學前班,輔導孩子寫作業,竟成了我面臨的最大「挑戰」。
因為疫情的緣故,今年6月份我們這邊幼兒園才正式開班,滿打滿算孩子上學前班不到一個半月,每天輔導他寫作業,成了我最重要的工作。今天數學老師布置的作業是練習冊上的內容,我一看竟然是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小學一年級下冊的內容,計算方法是豎式,而且還是一年級下冊的重難點。
不出我所料,孩子確實不會,對於老師布置的作業,我雖然有異議,但是因為自己職業的緣故,我一般不會找老師反映,不想讓老師覺得我質疑她的專業性,而且班裡的小朋友都寫,我也不想讓自己孩子搞特殊,他不會我就想辦法教他。
我說我們先記住大數,比如27+8,記住27,然後伸出8個手指頭,往後數8個數就可以了,可是他一臉不配合,說老師不是這麼教的,媽媽教的不對。可是他數數才剛能數到100,除了數一數,我想不出還有別的什麼方法他可以學會。他在課上沒學會,自然敘述不清楚,我也搞不清楚老師到底怎麼教的他們,孩子一臉懵,我也一臉懵。
後來我翻他的課堂練習本,發現他們課上針對這樣的計算題做了練習,他一個沒對,不過慶幸的是上邊有計算的方法,我看了半天可算整明白了。老師把湊十法用到了這裡,比如27+8,把8分成3和5,27+3=30,30+5=35,他的過程寫的很明白,我問他明白嗎?他說不明白,老師讓這麼寫的,全班小朋友都這麼寫。這種算法雖然看起來合理,但是對於學前班小朋友來說,難度非常大,學年班的孩子剛開始會數100以內的數,數感不好,不可能一下子就反應過來,27+3可以湊成整十數,如果不會湊,那這種題自然不會做,而且數感也不是一天就能練出來的。
後來好說歹說,他終於答應學習我教的方法,用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們終於完成了今天的數學作業。
結果他又說,今天課堂練習做的很差,老師讓家長回家輔導,我一看作業本,頭就大了,是按規律填空,3、6、 、12、 、18。這個規律題是二年級學習乘法才會做的題,學年班的孩子怎麼教呢?我這個小學數學老師實在的沒招了。而且在數學規律題上,一個規律要連續出現兩次才可以,第一次是猜測,第二次是驗證,這個從3到6,然後就開始填空,沒法驗證自己的的猜測,又如何得到規律填寫後邊的數呢?
同時,更打臉的是,老師在班裡公布了今天課堂練習全部正確的小朋友,竟然一半還多,也就是別的小朋友都會,而我這個數學老師天天手把手教的竟然沒學會。
這種拔苗助長的教學方法我是不認同的,很多知識,現在壓根沒必要學,比如今天學習的加法,等到一年級學習了數位和豎式,孩子做起來很簡單,還有那道規律題,學習了乘法口訣,孩子一眼就可以看出答案。老師的出發點如果是開發大腦,那看著我家孩子一臉的沮喪,這種難題除了給他帶來錯誤的計算方法和挫敗感,我不知道他還得到了什麼?
最後,我也希望有類似經驗的家長給我出出主意,我是應該找老師反映一下?還是按部就班的教自己家孩子?讓他在學前班繼續當一個「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