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甲骨文字「洋」,與海洋無關,而是「喜氣洋洋」的本源!

2020-12-20 水生
甲骨示例

拜讀甲骨文字的時候,有時候總會恍惚覺得,我們現在很多漢字的意思,其實和先祖們創造甲骨文時期的文字的本意,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而這種意思上的差別,有時候讓人覺得先祖們在創造文字時,更多的是接受了那種天然可愛、淳樸無華的畫面意思,而不像我們後世的文字那樣,要經過過多的延伸,才能理解到漢字的真正意思!或許是因為,先祖們在創造甲骨文的時候,更多的是採用了象形的原因,甲骨文字中的延伸意義要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少得多!

於是,很多時候,在查詢甲骨文字解讀文獻的時候,會覺得很多文獻對某個甲骨文字得解讀會出現很多莫名其妙得後世才會採取得說辭!於是很多時候,就覺得非常得可樂!當然,不是貶低甲骨文字解讀工作者得勞動,而是,這種文獻中得說法和自己心目中得意思得差別,有時候讓自己覺得甲骨文在一定程度上會更加得可愛!比如今天我們要討論得這個甲骨文字「洋」。

對於現在得我們來說,漢字「洋」實在是一個很普遍、很簡單得漢字。比如大家都會非常熟悉的詞語:喜氣洋洋、洋洋得意等。對我們來說,簡化漢字「洋」的意思也非常的明確:作為形容詞表示盛大、豐富、現代化的意思,作為名詞表示國外、海洋、銀洋的意思。那麼這個「洋」字在先祖們心目中是什麼樣子的呢?

先看看,在甲骨文中「洋」的寫法,如下。由三部分特徵組成,中間是兩個甲骨文字的「羊」,就是指代的先祖們生活時期的家畜羊,還有兩邊的指代水的符號特徵。因此,甲骨文字「洋」的意思也非常的明確:一群羊走在水中!因為先祖們還沒有辦法在文字中表述多個重複的物體,因此甲骨文「洋」中的兩個「羊」字,指代的就是一群羊,而不是兩隻羊!

甲骨文中洋字的寫法
甲骨文中羊字的寫法

一個非常簡單的甲骨文字,但是去查詢甲骨文字「洋」的解讀,從文獻中找到如下的解讀:因為甲骨文字「羊」與「詳」同意,因此甲骨文字「洋」表達了大海寬闊而安詳的意思!找到這個解讀意思的時候,簡直是吃驚的不得了!因為這已經遠遠偏離了甲骨文字「洋」中符號特徵所要表達的直接意思,已經是後世常用的對文字本身的延伸解讀了!相信在先祖們創造文字的時候,這種延伸解讀實際上是最不應該存在的!所見即所得,才是先祖們創造文字的精髓!

那麼,純粹的從甲骨文字「洋」的符號特徵來看,「洋」很明顯的表達了:一群羊經過水流。那麼最直接的反饋:家庭或者部落中有足夠的肥美羊群生活在水草豐茂的區域,能夠提供豐富的肉食!這就是我們所理解的「吉祥、安詳」的意思,由此整個部族都會喜氣洋洋的!我一直覺得,甲骨文中「洋」才是「祥」的本意!而不是單純的「羊」字通「祥」!

有趣的甲骨文字「洋」,真的與廣闊的海洋無關,而是肥美羊群帶來的洋洋喜氣!

相關焦點

  • 有趣的甲骨文字「屮」,生僻的文字,但是在甲骨文中卻很有意味!
    作為一個現在漢語中的生僻字,去追尋一下她的原初本字,比如在甲骨文中的寫法,還是非常有趣的!先看看甲骨文中「屮」字的寫法,嗯,就如同這個漢字的字形一樣,實際上,從甲骨文開始,歷經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到草書、楷書,這個文字的字形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這種字形的脈絡也讓我們非常明確的直到:甲骨文中的「屮」字就是對應後世文字中的「屮」字。
  • 有趣的甲骨文字屮,生僻的文字,但是在甲骨文中卻很有意味
    說起漢字中的生僻字,肯定都是讓大家很頭疼的文字。有的生僻字的筆畫數多達三十幾畫,但是也有的生僻字,只有寥寥幾筆,卻沒有多少人認識。作為一個現在漢語中的生僻字,去追尋一下她的原初本字,比如在甲骨文中的寫法,還是非常有趣的!   先看看甲骨文中「屮」字的寫法,嗯,就如同這個漢字的字形一樣,實際上,從甲骨文開始,歷經金文、大篆、小篆、隸書到草書、楷書,這個文字的字形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這種字形的脈絡也讓我們非常明確的直到:甲骨文中的「屮」字就是對應後世文字中的「屮」字。
  • 有趣的甲骨文字「時」,還真是一個擬人有趣、生動逼真的文字!
    儘管這些文字是遠在大約4000年前的殷商時期使用的古老文字,但是現在看來,依然能從中找到一些我們非常熟悉的味道,畢竟我們現在使用的簡化漢字也是從甲骨文字傳承而來的!有時候,發現一個有趣的甲骨文字,臉上總要保持很長時間的笑意,總覺得自己又從先祖們哪裡學到了一些質樸的符合天道的真理。
  • 有趣的甲骨文字「臭」,看來先祖們對嗅覺的認知也是極為深刻的!
    這些智慧的火花將日常中的事物轉化成了可以傳承的文字符號,並流傳至今!於是很多現在漢字的意思,在遠古時期的甲骨文中,依然可以找到相關聯的信息。當然,也又一些文字,在傳承中,發生了扭曲,現在的意思和先祖們創造文字時的意思意境截然不同了!
  • 有趣的甲骨文字「貪」,很勵志的一個字,現在的意思卻儘是貶義!
    甲骨示例有時候覺得文字的傳承真的非常的神奇,一方面可以讓文字的魅力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進而以加速文明的發展,但是另外一方面,文字的傳承也會讓文字原本的意思產生莫名其妙的扭曲!現看看甲骨文中「貪」字的寫法,也是一個很有趣的文字,由兩部分組成,下面是一個甲骨文中的「貝」字,也就是先祖們生活時代的貨幣,或者說財富、錢財的代名詞,上面是一個象形的符號,有的文獻說,是口的形狀,但是在甲骨文中很多和房屋相關的甲骨文字,都是含有這個符號的,表示了房屋的頂部!
  • 有趣的甲骨文字「甫」,栩栩如生的禾苗從田地裡生長出來的圖畫!
    於是今天就準備簡單的討論一下,在先祖們生活的時代,小草從土地生長出來的畫面是用當時的甲骨文字如何描述的?嗯,還真的又這麼一個喜樂精緻的甲骨文字,就是「甫」字。當然,在我們現在使用的漢字中,「甫」字的意思極為簡單,比較熟悉的意思就是副詞「剛、才」的意思,或者還有已經不怎麼常用的,稱呼他人時的用法「臺甫」等。但是這個「甫」字在甲骨文中確實極有趣味的一個文字。
  • 有趣的甲骨文字「秦」,豐收時節的專用字符,富足安康的代名詞!
    甲骨示例作為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對大家來說都是很熟悉的!當然,有時候看到我們現在使用的簡化漢字,就想去比對一下對應的甲骨文字是怎麼樣的。還真是一個很有趣的文字,當然「秦」字在甲骨文中的意思,在現在已經完全丟失不見了!先看看,甲骨文中「秦」字的寫法,非常有意思的一個文字,如下。甲骨文字「秦」有三部分特徵符號組成,下面是大家都熟悉的甲骨文字「麥」,就是我們熟悉的麥子、小麥等農作物,兩個甲骨文字「麥」並列,說明有很多麥子等農作物!
  • 有趣的甲骨文字「吳」,殷商時期先祖們的載歌載舞是不分男女的!
    今天看到甲骨文中的幾個有趣的字,比如"吳",在後世的漢字「吳」裡,創造這個漢字時候的原初古意已經徹底的被另外的漢字所代替了!但是有意思的是,在文字的傳承中,作為國號的"吳"卻幾乎留下了她的原初古意!這就很有趣了!所以,今天我們討論一下甲骨文中的"吳"字。按照寫作的慣例,還是應該介紹一下甲骨文的淵源。
  • 有趣的甲骨文字「色」,食色性也,還真是描繪的最原始的意思!
    甲骨示例每當開始寫有關甲骨文字的小短文的時候,都在猶豫要不要按照慣例協商一段介紹甲骨文的文字!畢竟在前面的三十幾篇小短文中,都會先寫上幾十個字的關於甲骨文的文字介紹。由於歷史久遠,對甲骨文的研讀仍然在進行中,即使到了現代,經過很多甲骨文大家的解讀,比如距離我們稍微久遠一些的國學大師王國維先生、再比如生活在新中國的國寶級的甲骨文大師劉興隆先生,大家能夠確切解讀的甲骨文也不過只有1500字左右,還有大量的甲骨文字不能從大家熟識的漢語文字中找到對應體。
  • 有趣的甲骨文字「虢」,生僻,但是殷商時期這是一個偉光正的字!
    想一想,這些甲骨文字是約4000年前的先祖們使用的成熟文字,當然,在那個時期,文字的出現代表了文明的飛躍,也當然,那個時候的文字還是極度匱乏的,只有先祖們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遇到的事或者物才能轉化為文字符號。因此,在甲骨文中,基本上不會出現後世文字中的那些語氣助詞、虛詞等文字,也當然,後世文字中的很多生僻字在先祖們生活的時期,也應該是極為稀缺的。
  • 有趣的甲骨文字「竹」,竟然暗合後世文人水墨畫竹的精髓所在!
    甲骨示例自從明代黃鳳池先生的《梅竹蘭菊四譜》面世以來,梅、蘭、竹、菊就被世人稱為了「四君子」,分別代表了傲、幽、澹、逸四種品質。文人畫竹的筆墨樣式竹子的培植和應用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悠久到還沒有文字記載的上古年代,於是在距離我們尚不算過於遙遠的殷商時期(大約距今4000年左右),"竹"的符號也在甲骨文中轉化為了成熟的文字
  • 有趣的甲骨文字「麥」,神韻十足的展現了處於豐收狀態的農作物!
    甲骨示例午休的時候按例在電腦屏幕上瀏覽著充滿滄桑質樸美感的甲骨文,突然覺得我們的先祖們在創造力這方面真是讓人驚嘆!當然,遠在4000年前的殷商時期的先祖們,主要生活的區域是在中原地帶,那麼最主要的農作物肯定是小麥了(當然,那個時期的先祖們也種植水稻),也因此在甲骨文字中肯定存在著成熟的"麥"字的寫法。
  • 有趣的甲骨文字「龜」,先祖們在殷商時期難道見過六條腿的烏龜?
    甲骨示例說起甲骨文,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就是來自差不多4000年前的殷商時期的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成熟文字,當然甲骨文肯定不是最早的文字,至少倉頡大神在更早的時期就有過造字的傳說但是甲骨文卻幾乎完美的從殷商時期一直傳承到現在,而且已經有大約1500個甲骨文字被很好的解讀出來。但是說到甲骨文,肯定第一印象是文字的載體:甲骨!不錯,當時第一次發現甲骨文的時候,文字是刻畫在龜甲或者是大塊的牛胛骨上的。以龜甲的數量為最多,因為龜甲有足夠多的刻畫面積!想到這裡的時候,就很好奇的想知道"龜"字在甲骨文中是怎麼寫的。
  • 王子楊:考釋未識的甲骨文字之難
    在使用甲骨文材料進行相關研究前,一個必須進行的工作是甲骨文字考釋。所謂甲骨文字考釋,就是利用其他古文字材料和傳世字書把過去不認識的甲骨文字釋讀出來,從而把不易理解的甲骨卜辭講解清楚,為其他研究做準備。  甲骨文字考釋一般包括「字形考訂」和「辭例解釋」兩部分。前者為「考」,後者為「釋」,合在一起就是「考釋」。
  • 有趣的甲骨文,貝是貝殼是財產,那麼狽是怎麼回事?
    說起甲骨文,真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從她足夠悠久的歷史傳承,到她單個文字中的表意特徵,都可以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到欣賞和思考甲骨文的巨大幸福中!3600年前(或者簡單說是殷商時期),我們的祖先將人類的聰明才智應該是發揮到了極致,這才創造了以象形表意為主的成熟的甲骨文字,並且一直將其中的精髓流傳到現在。正是因為甲骨文中的過於突出的象形表意特徵,對於單個甲骨文字的欣賞,反而能從其中找到很多有趣的發現,比如今天要談論的話題:"貝"和"狽"!兩個很簡單的漢字,也是大家都熟悉的漢字。
  • 專家發現8000年前甲骨,比甲骨文早5000年,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但其實在專家眼裡,甲骨文是否是中國最早的文字還存疑。而且在國際上,一直認為楔形文字以及古埃及的文字,或許才是最為古老的文字。但實際上這也只是某種猜測,因為專家們也無從證實,而且直到現在也無法真正破解這些文字。實際上,商朝時期的甲骨文相對來說,已然比較的成熟,似乎也有完整的體系,但是,文字怎麼可能一出現就是成熟的呢?
  • 為甲骨文字創造新活法——甲骨文活化利用的故事
    在中國文字博物館裡當志願者  11月2日,甲骨文的故鄉——河南安陽。  中國文字博物館裡人流湧動,井然有序。  「我今天從手機上看到了習近平致信祝賀甲骨文發現和研究120周年的新聞,第一時間就轉發到了我們文字博物館志願服務群裡。
  • 一片甲骨驚天下,中國文字博物館,令人驚嘆鐘鼎千秋!
    甲骨文是目前所知 中國 最早的成系統文字,承載幾千年前,豐富的社會信息,和當代人交流的證據。甲骨文的發現改寫了世界文明史的記錄。文字作為一種信息一種承載,對文化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而我們的文字從甲骨文一步步的演變過來,甲骨文的重要性,讓每一個發現的人欣喜若狂,而在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就以甲骨文而一片甲骨驚天下,令人驚嘆鐘鼎千秋。
  • 當甲骨文邂逅表情包,萌化了!原來"單身狗"用甲骨文這麼寫……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牛靜芳 實習生 蔡忠祥(圖片由陳楠工作室提供) 核心提示丨近日,兩套甲骨文表情包「生肖甲骨文」和「甲骨有表情」走紅網絡,它們以甲骨文為題材,讓古老的甲骨文字呈現出了俏皮可愛的形象。
  • 「甲骨之約」甲骨文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亮相中國文字博物館
    近日,中國文字博物館舉辦了「甲骨之約」甲骨文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以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優秀文化,以創新手段弘揚甲骨文的獨特魅力。安陽工學院產品設計教研室主任王丹花:「我們這個作品是叫《拼一塊甲骨》,主要是針對3到12歲的兒童,在設計之初,我們也考慮到甲骨文以象形文字居多,因此我們選擇了12生肖,12生肖的這個形狀做出來,拼出來整個甲骨的形態,讓孩子們在用的時候能有一些趣味性,同時也知道我們這個甲骨文它的發展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