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元朝為什麼會滅亡?

2021-02-23 野叟雜談

我們首先元朝是否短命的問題。在很多人的觀念裡,元朝是一個短命的王朝。那么元朝到底是不是短命的王朝呢?

即便是我們從忽必烈正式宣布國號的1271年算起,到元順帝逃出元大都的1368年,元朝也有98年之多。一個存在了九十八年的統一王朝,在中國歷史上絕對不能說是短暫的!我們僅以統一王朝為例,秦朝十五年,西漢二百一十年,王莽的新朝十五年,東漢一百九十五年,西晉王朝五十年(從其消滅孫吳到滅亡的統一時間僅三十六年),隋朝三十七年(從隋滅陳到隋朝滅亡的統一僅二十九年),唐朝二百八十九年,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北宋並不是真正的統一王朝,北方有遼朝,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大理、吐蕃等),元朝統一天下九十八年,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清朝二百六十七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代的大一統王朝之中,只有東漢、西漢、唐、北宋、明朝、清朝這麼六個王朝存在的時間長於元朝,你怎麼能稱元朝為速亡了呢?

至於說元朝為什麼會滅亡,則是一個很複雜的原因。首先來說就是官逼民反。整個王朝上下貪腐成風,有一首元曲叫《醉太平》的寫道: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而《閒中古今錄》裡也曾經記載:山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比如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本人就是被逼無奈才走上了反抗之路。但凡能夠有點兒活路,比如他在皇覺寺裡能吃飽飯的話,絕對不會投身紅巾軍的。

其次來說,元朝內部矛盾重重。元朝是一個多民族的朝代,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但是,元朝始終沒有能夠協調好各民族之間的關係。尤其是蒙古帝王們,他們在接受中原地區先進文化上始終是猶猶豫豫。早在忽必烈的時候,許衡就曾經勸諫他:「古今立國規模,雖各不同。然其大要,在得民心。而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漢法,乃可長久。故魏、遼、金能用漢法,歷年最多。其他不能用漢法者,皆亂亡相繼。史冊具載,昭昭可見也。」但是,一直到元朝滅亡,他們都沒有能夠完全如同金朝和後來的清朝一樣與中原文化融合為一體。而且,元朝政府始終執行了一條民族歧視壓迫的路線,大家所熟知的,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的等級劃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元朝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再次,元朝統治階層內部的利害衝突也加劇了元朝的滅亡。元朝統治階層內部圍繞著最高權力的鬥爭始終就沒有停歇過。這些鬥爭和矛盾,極大地削弱了元朝的統治能力。即便是在農民起義已經如火如荼地爆發的時候,元朝的統治階層內部也沒有停止過他們的內鬥。比如在鎮壓紅巾軍過程中立有大功的丞相脫脫,就在內鬥中被貶官雲南,最終被假傳聖旨賜自盡。如此這樣的事情,在元朝內部並非個例。

第四點要說的是,元朝始終沒有認識到文治的重要性。蒙古人依靠武力起家,這個馬背上的帝國,縱橫整個歐亞大陸,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文明進程。因而,他們在奪取天下之後,依然迷信武力,以為可以繼續依靠武力而維持其野蠻的統治。他們奪取天下之後,根本沒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比如,在忽必烈的時代裡,根本沒有開科舉。後來元仁宗皇慶年間也開了科舉,但是,整個元朝一百年的時間裡,僅有十六次科舉,錄取了僅僅一千一百多人而已。要知道兩宋的時候可是有數萬人通過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在元朝,知識分子地位空前低下,號稱八娼九儒十丐,連個婊子都不如。雖說不無誇張,但元朝忽視文化建設是無法否認的事實,而這也是元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註:圖片來自網絡。本文初稿系悟空問答《野叟雜談》於2017年8月11日對《元朝那麼強大,為什麼很快就滅亡了?》的回答。

相關焦點

  • 元朝那麼強大,為什麼我們對元朝的歷史總是輕描淡寫呢?
    元朝(1271年建立—1368年滅亡),總共存在了九十八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元朝當時統治區域從亞洲延至歐洲,成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帝國,帝國的建立,促進了歐亞大陸之間的影響,開拓了人們的視野。
  • 元朝時期,漢人淪為四等人,為什麼滅亡之後會有很多漢人為其守節
    元朝滅亡後,元朝的漢人士大夫為元朝守節。是的你沒有看錯,真的有很多的漢人士大夫為元朝守節。有的歸隱山林,像楊維楨、沈夢麟,有的則以身殉國,像鄭玉、王翰等,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為什麼他們寧可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也不願意幫助明朝呢?
  • 劉海威|元朝滅亡文化因素的思考
    元朝滅亡文化因素的思考  劉海威摘要:對於元朝敗亡的原因,前人多從民族和階級的角度進行分析。本文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從文化的角度對元朝滅亡的原因進行考察。文章認為,由於元朝的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的特點,蒙古統治者採用「普遍性君主」式的統治模式,與漢文化保持一定的距離。
  • 同為少數民族政權,為什麼清朝統治時間遠長於元朝,元朝差在哪?
    而清朝於1636年建立,1912年滅亡,享國276年。清朝的統治時間遠遠超過了元朝,為什麼同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卻存在這麼大的差距?如果說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是因為蒙古的強大,那麼明朝的滅亡則不同。明末崇禎繼位之後,宦官把持朝政,更有各種天災人禍接連不斷,以致民不聊生。各地義軍四起,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滅了大明。
  • 元朝為何會迅速滅亡?除了人禍以外,還有一死結無人可破
    我國歷史上的元朝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實行大一統的朝代,這個朝代在我國歷史上疆域是最大的,有1372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可見元朝的先祖們在開疆拓土方面的霸氣。但是這樣一個軍事力量威震天下的民族在治理天下時卻一下子犯了難,不知道從何處下手了。使得元朝剛剛建立不久,就民怨沸騰。
  • 我聽說,有人認為明朝沒有滅亡元朝?
    但有人卻認為,明朝實際上並沒有滅亡北元政權,因為明蒙戰爭貫穿了整個明朝的歷史,而黃金家族成員林丹汗的蒙古貴族政權直到崇禎年間才被後金政權消滅,所以北元政權應該和明朝是南北對立的政權(雖然我沒看到有人這麼說過,但是那些持「明朝沒有滅亡北元」論點的人,想表達的應該也就是這個意思,今天他們把宋朝踢出了正統王朝的行列,把北元迎了進來。)
  • 元朝滅亡以後,朱元璋是怎麼樣對待蒙古女子的?真的很殘忍嗎?
    我們都知道元朝滅亡之後,元朝留下了很多女子有一些成為朱元璋政權的俘虜,當讓也有一些蒙古女子一直無法回到故土留在了明朝境內,或許我們會好奇朱元璋是如何對待這些蒙古女子的呢?是不是很殘忍?首先可以明確的說朱元璋對待元朝遺民並沒有任何殘忍手段,只是將他們同化,讓他們成為大明的子民,與明朝民眾無異。
  • 元朝滅亡後,明朝境內還有許多蒙古人,朱元璋是如何對待他們的
    元朝滅亡之後,朱元璋雖然沒有對蒙古人進行殺戮,但是他的做法卻殺人不見血,讓人細思極恐。元朝自1271年建立到1368年滅亡,在其存在的不到一百年時間裡,將國家領土面積擴大到1372萬平方公裡,這幾乎是我國歷史上領土面積的巔峰了。然而控制著如此大面積的國土和人口,蒙古人作為統治者,其人數卻不多,據估計大約也就百萬人上下。
  • 元朝和明朝之間,還有一個強大的王朝,其後代成今天韓國的望族
    當時答案是曹操不是三國時期歷史人物,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改元黃初,標誌著東漢正式滅亡。因此曹操被劃分為東漢歷史人物,因為他去世後,歷史才進入三國時期。這種年代劃分,就是以東漢滅亡,才開啟了三國時期。這時三國鼎立的局面早就形成了,只是漢獻帝這個傀儡皇帝還在位,導致了這種情況發生。公元220年,被稱為建安二十五年,曹丕改元黃初元年。
  • 元朝在他手上是怎麼滅亡的?
    元順帝是元朝最後一位帝王,元朝在他手上是怎麼被滅亡的?妥懽帖睦爾的結局怎麼樣?最後是怎麼死的?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元順帝妥懽帖木爾簡介:  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Toghon Temür,蒙古語意為「鐵鍋」,1320年—1370年),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元明宗長子,元寧宗長兄。生母是聖裔邁來迪。
  • 元朝滅亡後,蒙古人被趕回北方,大清滅亡後,為何滿人卻能留下?
    當年忽必烈創立了元朝,在1260年向中原地區發起進攻,擊敗了當時的宋朝,在燕京稱帝。元朝雖然在當時是屬於異族,但好歹也統治了全中國。元朝成立了不到100年的時間,就被朱元璋所滅當時的元朝餘孽都被趕回到內蒙古老家,繼續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清朝和元朝一樣,也是一個由少數民族成立的朝代。
  • 滅亡宋朝的崖山之戰,陸秀夫負少帝投海,為什麼十萬宋軍卻投海殉國?
    發生在1279年,發生於南宋和元朝之間。在這場戰爭中,宋軍奮戰,被元軍打敗。元軍包圍了這座山。左派宰相陸秀夫背著7歲的小皇帝趙昺投海死亡。年輕的皇帝就這麼死在海裡,南宋滅亡了。許多忠臣追隨其後,十萬軍民跳海殉國。可以說當時的大海都成了血的海洋,屍山血海,慘不忍睹;浮屍十萬餘,也是一種極其悲壯的血色場面。
  • 關於元朝的四大冷知識:元朝疆域曾直達北冰洋?
    唐宋元明清,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最後五個朝代,在這其中,元朝的歷史最短,也最神秘。由於元朝本身在歷史上的一些習慣,我們迄今為止都對元朝歷史沒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作為歷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朝代,元朝本身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
  • 蒙古騎兵橫掃亞歐大陸,為什么元朝一夜之間就被農民軍給推翻了?
    而搞不清楚這個問題,那也就無法理解為什么元朝最後會被造反的農民所推翻。所以,咱們就從軍事制度入手,來分析分析元朝的軍隊,以及元朝最後衰亡的原因。元朝就如這戴著面具的蒙古武士一樣,充滿了神秘感眾所周知,元朝是由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元太祖成吉思汗在1206年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此時蒙古軍隊基本都是由蒙古人組成的。
  • 他率領明朝大軍深入大漠一舉滅亡元朝,堪稱明朝的衛青!
    但是與匈奴鬼方先輩們不同的是,蒙元軍事貴族集團作為中國五千年北方遊牧民族軍事集團的最優秀者即使敗退漠北,其王廷自身依然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此時的北元依然有完整的官僚政府體系,最高統治者除了享有蒙古大汗的稱號之外,繼續自稱皇帝。所以說至少到洪武二十一年,中國名義上仍然是元明南北兩朝對立的局面,雖然前者已經淪為「行朝」。
  • 元朝的皇帝會說漢語嗎?他們上朝需要翻譯嗎?
    元朝皇帝學習漢語可不光是要寫詩,更重要的是要學習漢語自保,漢語不過級的元朝皇帝會被權臣輕鬆幹掉,漢語是他們活命的必備技能。忽必烈的元朝軍隊和他祖父的蒙古軍隊根本就是兩隻軍隊,在元軍中漢軍才是主力。在蒙古滅金和滅亡南宋的戰爭中,蒙古貴族接受了漢人軍閥的勢力,形成了所謂的「世侯」。
  • 宰相說:皇上英明神武推翻了元朝!來看明太祖朱元璋對此怎麼說?
    朱元璋看了中書省修改的戰報後,相當生氣,認為這份文誇大其詞,自我吹噓,很是不妥,於是把宰相叫來訓話:「你作為宰相,應當效法古代名臣,輔助皇帝成為聖賢之君,怎麼反而學習那些不上檔次的刀筆小吏誇誇其談,不辨是非,並且惡意詆毀元朝?你這不是給我抹黑嗎?你這樣寫讓我這張英俊威武的臉往哪擱?我跟你說,元朝雖然是夷狄,但它畢竟真真切切地主政中國將近百年,我們的父母都是元朝人。
  • 清查面積最大時還比元朝小,為何有人卻說清朝面積最大
    說起元朝,我們學習這個王朝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這個王朝的面積非常大。元朝的面積為1372萬平方千米。當然這還只是元朝直接統治的地區,如果加上其他屬國的話,元朝的面積更大了。不過有人卻說,元朝面積雖然大,卻不是面積最大的王朝。唯一比元朝面積還大的王朝是清朝。
  • 為什麼課本上元朝疆域圖會劃到北冰洋?元朝真的那麼大嗎?
    這種看法是有道理的,所以現在很多課本中的元朝疆域已經不用上圖了,而是用的這一幅: 那元朝是個什麼情況?元朝是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中華正統王朝,所以自然蒙古老家也要算進來,後世描述元朝疆域的時候對北部是真的不好描述,《元史》含糊的說了個「北逾陰山」(這裡注意一點,此處的「陰山」指的是現在新疆的天山東段,不是通常說的內蒙古的陰山),然後說了先南北的距離,後世推算,元朝北邊最北至多到北緯63度。那「元朝到北冰洋」是不是一點證據都沒有呢?
  • 2018年甘肅省三支基層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元朝
    1276年,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南宋亡,1279年,元軍消滅了南宋殘餘力量,元朝統一了全國。(三)元朝的滅亡元朝中後期,腐敗的統治、沉重的徭役負擔和統治階級的經濟掠奪,使階級矛盾空前尖銳,加上民族歧視和民族壓迫,終於導致了農民起義。1351年,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發展起來,遭到元軍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