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34;
家長邊說邊比劃&34;的手勢,來制止一歲多的明明玩弄自己的小雞雞。但明明似乎沒聽懂,笑著繼續往開襠褲裡摸,家長無奈出手制止。
孩子摸私處、夾腿、蹭被子等行為,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兒童與青少年性教育專家胡萍老師,就曾在全國20多個幼兒園對此做過一個調查,調查發現:
超過四分之一的家長表示親眼看過孩子摸私處、夾腿等行為,而其中又有一大半家長認為這種做法很&34;。
其實,這都是大人對孩子的誤解,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些行為,有些小細節我們家長千萬別忽視了。
見過孩子摸私處的家長,會發現,孩子開始撫摸自己私處大概是在1歲左右,3-6歲更是高發期。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性學三論》裡提到,孩子幼兒時期的自慰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嬰兒哺乳期。具體表現為:吃奶、吃手指、抓耳朵、抓胳膊。
第二個階段:出現在4歲左右。具體表現:性行為開始頻繁起來,從自己身上獲得性衝動的滿足,摸私處、夾腿、蹭被子等。在孩子眼裡,這跟摸眼睛、鼻子、耳朵一樣自然,只是比其他部位更有快感,但一般會在6-7歲消失。
第三階段:青春期。孩子心理和生理變化,渴望從自體享樂轉移到他人身上,此時性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表現時,家長不必急著恐慌,因為在新生兒時,性衝動就開始萌芽了,這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也是他們對自己身體的一種好奇和探索。
當然,有幾個細節,我們不能忽視:
1. 檢查孩子是否身體不適
有時孩子愛摸私處,純粹是處於好奇和探索;而有時,很可能是孩子身體不適。
3歲的兒子,總喜歡把手伸進內褲,時前時後,家裡爺爺奶奶也沒太管,直到孩子媽出差回來,才發現原來是孩子屁股上起了不少溼疹。
事後,孩子媽叮囑別給孩子穿太緊的褲子。
褲子穿得過緊,孩子活動時容易出汗,皮膚溼黏易滋生細菌,導致炎症;開襠褲也不建議,因為孩子私處沒有遮擋,既不衛生又容易增加孩子自摸的機會。
所以,在發現孩子突然愛摸私處時,最好先弄清楚孩子觸碰的原因,看是否孩子因為身體不適,如溼疹、尿道炎等。
2.兒童情感交叉擦腿症候群
指的是兒童反覆用手或其他物件摩擦自己外生殖器的行為,是一個病因不明治療尚不統一的症候群。
多見於2歲以後,多數在幼兒至學齡前比較明顯,上學後多數消失至青春期後又明顯增加,男孩多於女孩。
臨床表現:
可因外界因素使發作突然停止。所以,當察覺孩子有這個異常時,強行制止反而會引起孩子不滿和反感,最好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制止孩子。
3.是否遭受刺激、情緒緊張不安
心理學家說,當孩子遭遇課業壓力大、考試前夕、同學關係不恰、家庭氛圍凝重、突然轉學、父母離異等時,就容易出現自慰。
他們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緊張焦慮。
如果孩子感受到這麼做可以帶來放鬆和心安,那麼孩子就容易養成摸私處自慰的習慣。
家長能做的,就是多給與孩子關心和陪伴,慢慢引導,安撫好孩子的情緒,緩解孩子的不安。
孩子在好奇和探索自己身體時,最常發生在洗澡或大小便時,男孩會翻弄、揪扯小雞雞,女孩會看看私處,摸摸胸部,少數可能還會摸摸生殖器,但並不影響健康。
但如果孩子有成癮傾向,總是時不時地觸碰私處,那家長就需要進行有效幹預了。
這4種錯誤做法,請警惕。
第一種:粗暴制止
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很多家長不能接受,認為這樣做是&34;,是&34;,但粗暴的制止,只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導致孩子焦慮不安,甚至變得膽怯、自卑。
第二種:嘲笑羞辱
孩子再小也有自尊,如果家長為了制止孩子,而通過嘲笑羞辱的方式來讓孩子知難而退,如&34;&34;等,容易讓孩子產生羞愧感。
甚至對性產生錯誤認識,影響成年後的兩性親密關係。
第三種:威脅恐嚇
如開頭提到的例子,家長恐嚇&34;,可能會有效果,但孩子的恐懼更甚,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極為不利。
第四種:過分嘮叨
有的家長對孩子也有耐心,不打不罵,總是跟孩子講道理,但過分的嘮叨,反而對會孩子的行為產生強化作用,變相讓孩子養成習慣。
1、 轉移注意力
當發現孩子在摸私處,可以悄悄地將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們自己身上轉移開。
如陪孩子玩遊戲;拿一個玩具或吃的吸引孩子;請孩子幫忙做點小家務活等等。
2、 多陪伴,注重親子互動
有些孩子純粹是因為無聊,當家長和孩子進行良好的親子互動時,孩子就不會因為無聊而玩耍自己的身體部位。
親子間的甜蜜互動,也能安撫孩子的情緒,給予孩子安全感,降低因為焦慮不安而引起的自慰行為。
同時,也可以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34;。
3、適當進行性教育
我們可以在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很自然地跟孩子聊他們的身體部位,告訴孩子小內褲和小背心遮擋的地方屬於隱私,是不能給別人看和觸碰的。
任何與&34;有關的行為也都不應在公共場合進行。
常見的講寶寶身體和性教育的繪本,大家也可以參考:
《小雞雞的故事》《呀!屁股》《乳房的故事》《小威向前衝》《我寶貴的身體(套裝)》等等。
在孩子三歲左右,就可以適當進行性教育了,性教育越早,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才會越早覺醒。
➤
➤
➤
※ 作者簡介:果媽,從事教育工作11年,家裡有兩個調皮娃娃。多平臺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個讚,或轉發哦。你們的鼓勵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