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七十年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傳承一種信仰 一種精神

2020-12-17 瀟湘晨報

2020年,恰逢上海市教育工會成立的第七十個年頭,七十年櫛風沐雨,七十年砥礪前行,我們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攜手走過壯麗七十載。回望來時路,鬱郁滿芳華,奮鬥路上,每個人的努力與付出都值得銘記。上海市教育工會邀請其中的七十位嘉賓,向我們述說他們與教育工會的往事,集結成《話說七十年——上海市教育工會發展訪談錄》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故事,傳承他們的精神,感受上海市教育工會七十年的光榮歷程。

陳國強

1963年11月出生,腫瘤病理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教授。曾任上海市勞動模範協會科技教育系統分會第一屆和第二屆理事會成員,上海市教育系統勞模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現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他分別於2004年和2005年榮獲「上海市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並帶領所在學科團隊分別於2007年和2016年榮獲「上海市勞模集體」和「全國工人先鋒號」。

訪談實錄

2004年,我被評為「上海市勞動模範」;2005年,被上海市教育工會和上海市總工會推選為「全國先進工作者」。那時,四十歲出頭的我與教育工會結緣,並由此開始了與教育工會共成長的故事。

結緣

2005年,在上海市勞動模範協會科技教育系統分會第一屆理事會成立大會上,作為理事會成員的我現場作了一席即興發言,給在場許多勞模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與會勞模、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恩多後來告訴我,她就是在那次會上第一次認識我,她說我的發言很真誠、坦率,富有激情,是個敢於講真話的人。

這是我在教育工會的第一次「亮相」,讓我與許多勞模結下不解之緣。自此之後,我經常參加教育工會組織的各種會議,根據會議的主題每次我都會作即興發言,比如我積極參與每年教師節期間舉行的「勞模座談會」,以科學家和勞模的身份為教育改革和發展建言獻策;在教育工會每年組織的「新教師入師教育」大會上,我以為師為學的親身經歷,鼓勵新教師們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做學生喜歡的、讓學生難以忘懷的教師……在寬鬆、開放、活躍的氛圍中,全市科教系統的勞模們暢所欲言,老一輩教育家和年輕教師們真誠對話,年輕教師教書育人的熱情與激情也會由此被點燃。

我覺得教育工會為年輕教師搭建這樣的平臺非常有意義,對於年輕教師而言,聆聽前輩們的教育教學經歷進而被感化的過程特別重要,我自己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同行

2006年,我被任命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副院長;2010年,開始擔任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併兼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回顧自己從一名教師和科技工作者走上領導崗位的經歷,在與教育工會一路同行發展的這十餘年曆程裡,我從中汲取了許多「精神養料」,並深受其影響。

至今我仍清晰地記得,時任教育工會主席夏玲英在「教育工會建會60周年座談會」上作的《繼承、創新、發展——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主題發言:學習光榮歷史、繼承優良傳統,這是激勵我們進一步發展彌足珍貴的財富,要把握當下、走向明天,必須先要了解昨天;在繼承的同時,還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不斷追求工作理念、工作載體、工作機制、工作方式的創新;「共建共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核心內涵,「中國特色」的出路在共建,成果在共贏。

如果說繼承是基礎,創新是動力,堅持「共建共贏」則是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廣的關鍵,我把這些理念深入地貫徹到自己的管理實踐中,在醫學院推行了一項又一項的「改革」。當然,只要是「改革」必然會遭遇質疑與批評,比如「76後政策」,即1976年以後出生的青年教師和醫生無海外連續工作一年經歷的人員不能晉升高級職稱,「為什麼一定是1976年」「為什麼要推行這樣的改革」等各種聲音不絕於耳,但我堅信只有秉承「共建共贏」的理念,倒逼青年人才拓展國際視野、自我加壓,樂意成長,才能通過人才隊伍建設夯實醫學院乃至醫學事業未來發展的基石。如果沒有「共建共贏」的理念,就很難把小我融入大我,天天想的都是「我」怎麼樣,某個個體很難成長,某個學校、學科或團隊也很難有發展。

正是在「共建共贏」理念的支撐下,以「把小我融入大我」的胸懷,我帶領的學科團隊分別於2007年和2016年榮獲「上海市勞模集體」和「全國工人先鋒號」;2017年,我所在實驗室的黃雷教授榮幸地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從科學家到領導者,從勞模個人到勞模集體,身份轉變、榮譽加身讓我更加深知肩負的使命與責任,在愈加功利和浮躁的社會堅守初心,絕不迷失自我,同時也激勵著我身邊的人共同前行。

鑄魂

2011年,我開始擔任上海市教育系統勞模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在此之前,以勞模身份與教育工會相伴同行的這些年,我深切體會到教育工會營造的如同「家」一樣的溫暖氛圍,教育工會領導要求:「工會就是勞模的家,要為勞模服務好」,在我扛起勞模協會會長的重任後,總是想把勞模之「家」的氛圍營造得更加濃鬱。

之後,每半年左右勞模協會都會舉行一次非正式的勞模活動,因為「勞模」是一輩子的榮譽,即使已經從工作崗位退休的老一輩勞模,我也常常請他們來參加這樣的活動,以活潑輕鬆的方式「傳經送寶」,充分發揮勞模協會「傳幫帶」的作用,弘揚勞模精神,彰顯勞模風採。

在與勞模們「近距離」相處的過程中,我自己也深受勞模榜樣作用的影響,並對勞模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17年,在上海市教育系統勞模和優秀教師座談會上,我作為「資深勞模」曾對「勞模精神」作了一番詮釋:勞模精神是捨我其誰的主人翁精神,就是愛崗敬業,在甘於奉獻中追求有靈魂的、卓越的、捨我其誰的主人翁精神;勞模精神也應該是淡泊名利,在甘於寂寞中默默耕耘的「老黃牛精神」;勞模精神更是艱苦奮鬥的拼博精神;勞模精神還是與時俱進,在勇於創新中爭創一流的進取精神。

這種理解除了來自我個人經歷的感悟,同時也受到老一輩勞模們言傳身教的影響,這種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在勞模們身上受到的影響,已經凝練在我的內心深處,不斷地在改造我的思想,在他們的引領下,我的心靈可以說都得到了淨化。

回顧這十多年來與教育工會之間共成長的故事,我深切體會到教育工會對我的成長起到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我的心中有著很重的分量,不僅讓我的言行舉止「紮根」了,更有一種「鑄魂」的力量,讓我始終堅持以「傳承一種信仰、一種精神」為己任,並堅信「弘揚勞模精神,彰顯勞模風採」有著永不褪色的時代印記。

【來源:教師博雅】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一行來訪復旦上醫
    5月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率黨政班子領導一行來訪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兩院交流座談會在治道樓二樓和漢堂舉行。雙方黨政領導班子成員、職能部門負責人和部分院系負責人出席交流座談會。座談會由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主持。復旦大學常務副校長、上海醫學院院長桂永浩在會上介紹復旦上醫整體情況。
  • 陳國強、黃震等7人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圖/簡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7月4日電 (段晨茜)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期,經教育部研究決定:任命陳國強、黃震、張安勝、徐學敏、奚立峰為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毛軍發、王偉明為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陳國強同志簡歷
  • 別總想著「C位出道」,要學會換位思考,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18屆畢業典禮上,1811名醫學生共宣醫學誓言。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作畢業致辭,在這堂「最後一課」上,陳國強四次說「憂慮」,告誡畢業生不忘學醫初心。我的憂慮與期待——在2018屆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中國科學院院士、醫學院院長  陳國強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家長代表們,各位老師、各位來賓:時光流轉,畢業驪歌又在文化廣場響起。站在這裡,我看到你們的灼灼目光,感受你們的意氣風發,不禁感嘆年輕真好!擁有你們的「芳華」綻放,交醫才永遠年輕,永遠激情四溢,永遠是夢想起飛的地方。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正式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31日正式成立,將致力於培養臨床及科研方向的醫學人才,承擔交大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對法合作交流,通過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切實提高交大醫學院醫教研國際化水平,最終實現培養高端人才的目標。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法聯合醫學院31日正式成立。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盛大開工
    、區相關委辦局和園區代表,參建單位代表,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以及交大醫學院黨政領導班子、老領導代表、教師代表、學生代表、部處負責人等近百人出席儀式。開工儀式由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主持。範先群就浦東新校區建設對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與關注表示感謝,並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交大醫學院發展的各級領導表示最衷心感謝。他表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隆重舉行 243名學生從仁濟臨床...
    7月4日電(袁蕙芸 陳靜)4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仁濟分會場)在仁濟東院科研樓報告廳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陳國強,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樊春海,仁濟臨床醫學院院長、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等領導出席本次典禮;加拿大駐上海總領事穆大緯先生作為特邀嘉賓參加典禮。典禮由仁濟醫院黨委副書記牟姍主持。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在滬舉行
    7月4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仁濟分會場)在滬舉行,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送出首批畢業生。  仁濟臨床醫學院院長、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在寄語中表達了他期許:仁濟的畢業生能夠始終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來理解合作,能夠帶著開放的眼界、合作的氣度走向世界。
  •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勉勵學子聽從內心召喚填報...
    這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疫情發生以來最深切的感悟之一。在他看來,今天我們談學醫,談的是一份職業的崇高感。經此一「疫」,人們更須明白,從醫,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醫學強則國強,醫學會成為越來越熱的專業文匯報:疫情之下的特殊高考結束了,眼下正是各地考生填報志願的時候,醫科會否成為一個報考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耶魯大學免疫代謝研究院啟動建設
    上海交大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耶魯大學副校長Pericles Lewis、耶魯免疫系系主任David Schatz教授、Richard Flavell教授、上海交大基礎醫學院院長程金科、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教授共同啟動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佔地435 畝,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開工
    人民網上海11月29日電 (唐小麗)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正式開工,規劃佔地總面積約435 畝,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浦東校區的建設是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推進交大醫學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醫學院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更是醫學院百餘年辦學發展過程中的新起點、新徵程。
  • 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成立
    原標題:學分互認、課程共享……長三角十所高校攜手共建「新醫科」新華社上海12月14日電(記者 仇逸)學分互認、課程共享、中西並重……攜手建設「從治療為主到兼具預防治療、康養的生命健康全周期醫學的新理念」的「新醫科」,打破「門戶」推動醫學教育資源共享
  • 年薪20至35萬元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實施博士後激勵計劃
    20至35萬元年薪,為出站留院工作的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50萬元房貼,並建立職稱聘任的綠色通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日前推出的博士後激勵計劃以「滿滿的誠意」受到關注。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說,這一舉措旨在吸引境內外優秀博士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鼓勵博士後潛心科學研究。激勵計劃還將通過實行「2+X」的培養模式,加強在站管理及考核,切實提升博士後培養質量。記者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16年起在所屬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已試點實施「博士後激勵計劃」。
  • 歷經百餘年,上海交大醫學院從浦西延伸到浦東!拓展到張江科學城...
    11月29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在浦東新區天雄路開工。歷經百餘年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拉開了從浦西延伸到浦東,從黃浦盧灣拓展到張江科學城,從新天地融入到國際醫學園區的序幕。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頗為感慨地說:「站在新起點,揚帆新徵程,交大醫學院將加快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醫學院。
  • 上海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開工
    11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在浦東新區天雄路開工。歷經百餘年的上海交大醫學院拉開了從浦西延伸到浦東,從黃浦盧灣拓展到張江科學城,從新天地融入到國際醫學園區的序幕。開工儀式由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主持。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在致辭中表示,建設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教育強國戰略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推進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和健康上海建設的重要戰略布局,是助推交大醫學院加快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醫學院的重要戰略支持。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開工建設—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開工現場 黃辛攝 11月29日上午,位於浦東天雄路藍靛路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浦東校區工程正式開工建設。上海市副市長陳群、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院士等出席儀式。 據悉,上海交大醫學院浦東校區以「海納百川、中西融合」的人文理念規劃設計,網絡化、平臺化、模塊化等創新理念,構築未來校園。規劃佔地總面積約435 畝,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地下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34.5萬平方米,一期建成後可容納招生規模約9000人。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全球健康學院成立
    6月16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全球健康論壇上傳來消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和國家熱帶病研究中心強強聯合,成立「全球健康學院」,首任院長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 陳國強院士:選擇學醫意味著什麼?
    作為前輩、長輩,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國強教授有一番心裡話想和即將跨入醫門的「後浪」說——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 陳國強教授醫學是直面生命的學科,從這個意義上講,醫學既是最崇高的、也是最具挑戰的學科。所以我們說,選擇了醫學,就選擇了奉獻,更選擇了責任。
  • 上海交大醫學院畢業典禮在仁濟東院舉行!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
    畢業季7月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仁濟分會場)在仁濟東院科研樓報告廳舉行。今年從仁濟臨床醫學院畢業的本科生、長學制學生、研究生共243名,其中46位是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的首批畢業生。
  • 吳皓任命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
    >>> 人事任免專題  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據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官微報導,2015年12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在十號樓八樓多功能廳召開幹部大會。上海市委組織部宣教科技幹部處處長夏明林宣布上海市委、市政府有關幹部任職的決定。
  • 校長張希帶隊到上海交通大學調研
    7月10日,吉林大學校長張希帶隊來到上海交通大學調研。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校黨委書記楊振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會見了張希一行。吉林大學副校長、醫學部學部長趙國慶,上海交大副校長奚立峰,兩校有關部門、院系負責人參加調研座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