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言行舉止怪異荒誕,為何還被奉為名士?

2020-12-14 寫乎

作者:李大奎

魏晉時期,有這麼七個人,和而不同,先有"七賢"之名,後又時常在山陽縣(今河南輝縣一帶)的竹林之中縱歌暢飲,每每在活動之餘,不經意間,就顯示出種種同而不合的怪異之舉。不過,這七人並沒因此受到影響,反而多被時人理解而敬重有加。時稱"竹林七賢",亦被世人認可為魏晉名士。

這七人就是:阮籍、阮鹹、嵇康、向秀、山濤、劉伶、王戎。

那,"竹林七賢"何以集才華與怪異於一身,得到

世人認可呢?

一、"竹林七賢"的和而不同

"竹林七賢"其實都不是山陽人,根據相關史載,只有譙國銍縣人嵇康(224年一263年)多"居山陽"。阮籍(210年一263年)和阮鹹(222年一278年)是陳留尉氏人,阮籍是阮鹹的叔叔,兩人是叔侄關係。劉伶(221年一300年)是沛國人,向秀(227年一272年)、山濤(205年一283年)是河內懷縣人,王戎(234年一305年)來自有名的琅玡王氏。

他們七人都有賢名,主張玄學,但又有區別。向秀認為,名教可與自然合一;而山濤和王戎傾向於"雜以儒術";嵇康、阮籍、阮鹹、劉伶四人則更多推崇老莊之學。

七人分別在魏晉時期致仕,但情況各異、政治態度上也有所不同。

嵇康、劉憐和阮籍三位僅任職於曹魏時期,對入晉為官則不感興趣。

嵇康字叔夜,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曾官拜中散大夫,時稱"嵇中散",其妻乃曹操的曾孫女長樂亭主。

劉伶字伯倫,人稱"醉侯",只任過建威將軍王戎幕府下的參軍職務,後來再也沒有入仕。

阮籍字嗣宗,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後任過從事中郎、散騎常侍等職。

向秀字子期,原本是"雅好讀書、才高八鬥"的隱士,因嵇康遇害後,被迫於不惑之年在晉朝入仕,歷任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職。

阮鹹字仲容,因晉武帝對他不看好,由散騎侍郎貶為始平太守,後無疾而終。

山濤,字巨源,早年孤貧,四十歲才任職郡主簿,後入晉歷任大鴻臚、侍中、吏部尚書、太子少傅、左僕射、司徒等要職,後封新沓伯。

王戎,字濬衝,襲父爵致仕,因軍功遷任安豐縣侯,後來歷任的職務幾乎與山濤相似,身居高位。

總體而言,"竹林七賢"均任過職,但都不拘禮法,倡導"清靜無為"的玄學理念。

這些"和而不同",使得他們時常在年長的山濤組織之下,多以嵇康所在的山陽寓所為活動範圍,聚遊於山陽竹林之中,放任不羈地飲宴遊樂,結下了令人感慨的"莫逆之交"。

故世謂之"竹林七賢"。

二、"竹林七賢"的同而不合

"竹林七賢"在"清靜無為"的玄學理念主導下,其生活方式均以超然物外,追求自由,不趨炎附勢著稱,顯示出不拘一格的同而不合:

最突出的表現是在飲酒上,"竹林七賢"都愛酒,但喜好的程度不同。

有"劉伶病酒"、"劉伶醉酒"之稱的劉伶在酒上是最知名的,他是七人中最能喝、也是喝得最瘋狂的一位,常"唯酒是務、焉知其餘"。不過,雖說劉伶整天喝得醉醺醺的,但醉後就乖乖地睡覺去了,一點也不影響別人,以致留下"劉伶醉"的千古絕唱。

阮籍好酒也很有名。他為了步兵營中的三百斛好酒,竟主動申請去那裡當步兵校尉;與人下棋時,聽聞母親過逝,卻堅持與對奕者下完棋後,又飲酒飲到吐血,才大聲號哭。

阮鹹喝酒,則不用酒杯,用大盆,像豬拱食的樣子,還一面飲酒、一面鼓琴,弄得不亦樂乎。為此,阮鹹就留下"與豕同飲"的笑話。

山濤喝酒則很節制,從不超過八鬥。王戎既可以狂飲,又能節制。唯有向秀,不善飲酒,更不濫酒。

他們七人相聚喝酒時,很隨意,均是根據各自的酒量,自己願意怎樣喝就怎樣喝,大家互不勸酒,也不賭酒,不比誰喝得多、誰喝得少。他們只在意縱情山水,獲得快樂。

這樣的宴飲方式,很得時人的讚許。

其次,"竹林七賢"還留下了一些有別於常人的驚世之舉:如阮籍"醉酒避親"和"青白眼"待人的軼聞,就甚為流傳。

司馬昭意欲與阮籍結為親家,令人上門提親,總是見到阮籍在喝酒,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一連60天都是如此,讓提親的人無法開口,只好回秉。為此,司馬昭只好作罷,說:唉!算了,這個醉鬼,由他去吧。

阮籍的母親過逝後,他對前來弔唁的人,若待以青眼,說明此人是知己;若待以白眼,則說明此人是禮俗之士,以致後來就有了阮籍"青白眼待人"的惡名。

阮鹹則在別人炫華麗衣裳時,常曬自己的破舊衣裳為樂。

劉伶時常坐著鹿車,帶著一壺酒,使人扛著鍁跟著:說,"死了就把我埋了"。

嵇康與山濤關係很好,然,居高位的山濤給嵇康舉薦入晉致仕職務時,嵇康便大罵山濤,還寫下有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

王戎是"竹林七賢"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在母親過逝時,居喪期間,亦不拘禮制,照樣觀棋弈棋,飲酒吃肉。

這就是"竹林七賢"的同而不合,多體現他們率性而為的坦蕩之處。

三、"竹林七賢"的才華與賢名

"竹林七賢"除了和而不同、同而不合外,還有著過人的才華,給後世留下不少賢名:

最突出的是嵇康,他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不僅工詩善文,注重養生,有《幽憤詩》、《贈秀才入軍》、《養生論》等名作,還通曉音律,尤愛彈琴,是有名的音樂家,所著的《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首琴曲,並稱"嵇氏四弄",與蔡邕的"五弄"合為"九弄","九弄"是否能彈奏一度成為隋煬帝的取仕條件。此外,嵇康主張"恬靜無欲"的玄學思想,擅長書法,工於草書,善丹青,著有《獅子擊象圖》、《巢由洗耳圖》等名畫。

只可惜的是,這樣一位集思想、文學藝術及音樂於大成的名士,因得罪權傾一時的司隸校尉鍾會,在他的讒言之下,被司馬昭殺害,時年四十歲,是"竹林七賢"生命最短暫的一位。

嵇康臨終前,撫琴彈奏《廣陵散》,此曲後來成為名曲。金庸就在名著《笑傲江湖》中引用過此曲,由此家喻戶曉,流傳甚廣。

其次是音樂家阮鹹,我們今天用的彈撥樂器"大阮",即源於他。這個狂浪不羈的阮鹹,其實是當時的一個著名音樂家,懂得妙解音律,彈得一首好琵琶,還有《律議》傳世。後世為表彰阮鹹傑出的音樂才華,就將他彈的古琵琶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就是"大阮"的由來。

再次是劉伶、王戎、阮籍、向秀和山濤。

劉伶有詩歌《北芒客舍》和駢文《酒德頌》等名篇傳世,還留下了"曝褌當屋"、"雞肋尊拳"、"枕曲藉糟"、"五鬥解酲"、"陶陶兀兀"、"以酒解酲"等成語,亦成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

王戎則留下"不摘道旁李"和"見識過人"的千古佳話。

王戎七歲時與小夥伴們在路邊玩耍,去路旁李樹上結滿了李子,小夥伴們忙著去摘李,唯有王戎沒去,鄰居很好奇,便問王戎為什麼不去摘李,王戎回答說,那李子是苦的,若清脆可口,必定被摘完了。果然,事實證明了王戎所言。

王戎對族人很有先見之明,他見族兄王衍不待見琅玡郡使孫秀,便勸王衍多給予孫秀好的點評,孫秀後來掌權後殺朝官,對王衍、王戎兩兄弟卻給予了善待;王戎知悉族弟王敦"不仁",常稱病不已他交好,二人也就漸漸疏遠,後來王敦起兵造反,王戎就沒有受牽連。

阮籍以創作五言詩著稱,詠懷詩寫得極好,有八二十首傳世(即《詠懷八十二首》),還有散文9篇、賦6篇,代表作有《大人先生傳》、《達莊論》、《清思賦》等,均收錄在《阮籍集》裡。

文學家向秀有《思舊賦》、《莊子隱解》、《莊子注》、《難嵇叔夜養生論》等名作傳世。

山濤的主要成就在仕途上,留有推賢薦才和"治理有方"之名;還善書法,有《淳化閣帖》等;文學作品多已失佚,現有五卷輯本收錄於《全晉文》。

四、集才華與怪異於一身的"竹林七賢",何以得到世人認可?

出生於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一邊"腹有詩書氣自華",一邊古怪脫俗、率性而為,真正集才華與怪異於一身。那,"竹林七賢"何以得到世人認可呢?

究其原因,除了他們的真性情展示外,更主要是他們有了不起的文學藝術成就,能審時度勢,以怪異行為為護身符,以此立足實際謀求順應環境所需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於是,他們綻放才華之際,著力於古怪脫俗,藉以躲避魏晉時期為政者瘋狂血腥的殺戮。

那時,魏晉兩朝對名士的濫殺源遠流長,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自曹魏以來,首先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曹操大肆酷殺士人,如孫融、荀彧、楊修等人的死,讓當時的名士感覺性命危如累卵;後來曹丕即位後,又擊殺丁儀、丁廙等,到司馬氏建立西晉後,對士人的殺戮仍一以貫之,如桓範、王凌、夏侯玄、諸葛誕等被殺,尤其是"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稽康因耿直的言行得罪鍾會,又不肯依附西晉,被司馬昭錯害後,一時掀起殘酷的腥風血雨。

在這樣陰風慘慘的環境下,後來的魏晉名士,只好委屈求全。

向秀的經歷就是很好的說明,原本是高人隱士的向秀,在40歲時,遇見司馬昭殺了嵇康又威逼他出山。無奈之下,向秀只好答應入仕,先後任過散騎侍郎、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職務。

這在《晉書》中有專門的記述,書中寫道,向秀在迫不得已之下,只好順其意違心回覆:像巢父和許由這樣的人,並不了解堯帝求賢若渴的用心,所以隱居的生活並不值得羨慕。

由此可見,"竹林七賢"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彰顯狂放不羈的怪異行為,蓋因他們無法直抒胸臆,只好採取隱晦曲折的方式表達高潔的情懷。

換句話說,"竹林七賢"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借恣意妄為掩飾自己。只有這樣,他們才不至於像嵇康那樣落得慘死的下場。

【作者簡介】李大奎,男,漢族,七0後,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歷史上顏值最高的鐵匠是誰?

器與技的舞蹈:三國劉備、關羽和張飛的兵器

古代太子的性啟蒙:哪類女子最有可能成為太子的初夜?

相關焦點

  • 名士自風流——以《世說新語》為例讀自選名著
    但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裡精神自由,文學上精彩紛呈,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山水詩派、魏晉風骨……無怪乎,現代美學家宗白華評價道:PPT展示: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
  • 男人喜歡你,從這3個「怪異」的舉止開始!
    男人從喜歡你的那一刻開始,就不自覺會產生一些「怪異」的舉動,如果你有幸和這樣的男人一直走下去,那麼說不定你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從他的口中得知,原來當初那些「怪異」的舉止就暗示了他對你的好感。1.露出神秘的笑你體會過偷偷看自己另一半的感受嗎?當男人遇到自己心儀的對象的時候要麼「死皮賴臉」衝上去,要麼就是偷偷看著。
  • 「慌張爸爸」火了,在醫院抱娃舉止怪異,路人:還以為是人販子
    「慌張爸爸」火了,在醫院抱娃舉止怪異,路人:還以為是人販子喪偶式育兒,可以說是當代母親對於養娃辛苦的痛訴,因為她們的丈夫在婚前或者生孩子之前,信誓旦旦要幫忙帶娃,然而等孩子生下來以後,卻變成自己一個人在帶娃,也正是這個原因,才引起許多寶爸的"名譽挽救"
  • 亂世竹林深處,寫下怎樣憂傷
    文人阮籍,一直是魏晉風度的「集大成者」,尤其是性情和舉止乃至於交際無不透著那個時代最飄逸、孤傲的身影。平靜的竹林深處隱藏不住亂世的憂傷。這是一個真正的亂世,而最大的表現就是人心散亂。由於曹魏逐漸被司馬家族深度控制,隱藏在其中的危機,讓阮籍這樣的文人早已心驚膽戰。
  • 教道史:玄學和佛學名士名僧,相會交遊,使玄學處於在尷尬地位
    但就當時而言,卻促進了玄、佛的交融,並在這一過程使人們接受了佛教這一外來文化支遁,字道林,本姓關氏,陳留(今河南開封東)人曾於洛陽白馬寺中與人談《莊子·逍遙遊》,並注《逍遙》篇支遁的《逍遙論》標新理於向秀與郭象兩位大家的《莊》注之外,為玄學名士所嘆服。
  • 勾勒西晉名士的異與同
    竹林名士   在陸探微的名作《竹林七賢與榮啟期》中,嵇康、阮籍、山濤、劉伶、向秀、王戎、阮鹹七人,或彈琴、或飲酒;或談玄論理、或手執如意,流暢線條讓這真實性待考卻千古流傳的晉代團體,更多了幾許灑脫風採。
  • 「人販子爸爸」走紅,醫院抱孩子舉止怪異,路人:差點報警了
    不論是國內國外,在帶娃這件事上,心思細膩的媽媽更加得心應手,神經大條的爸爸們總是被嫌棄,還鬧出很多笑話。「人販子爸爸」走紅,醫院抱孩子舉止怪異,路人:差點報警了網絡上有一位父親就火了,還被網友稱為「人販子爸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奇葩」的轉變:古籍中為褒義 網上形容怪異
    「奇葩」本是風雅之詞,素為文人墨客所青睞。然而近兩年來,這個文雅的書面用語日漸成為口頭語「開」遍了市井裡弄,而且還帶有了嘲弄、調侃和諷刺的味道。  從高雅到醜陋,「奇葩」經歷了怎樣的轉變,讓人有一種「判若兩人」的「穿越」感?網絡以及現實中哪些力量,讓它甘為紆尊降貴大減芬芳?而如今以新面目示人的它,真的又全部一無是處嗎?
  • 王羲之和竹林七賢什麼樣?他看完《世說新語》後把他們畫了出來
    他早先用寫意之筆繪製了水滸108將,個個俊朗威武,還跨越出工筆繪水泊梁山的舊習。此番聽聞他積攢多年,為中國魏晉文人立起群像。繪出張揚的漢子講究立型,高潔內斂的君子雅士,講求立心。經典人人讀過,王羲之什麼模樣,竹林七賢又是什麼樣……只念是中國古代高士登峰造極的妙境,貫穿了其後1700多年的漫長歲月,為他們立像誰說不是一番挑戰?
  • 描寫魏晉名士風流的《世說新語》是依據什麼完成的?
    劉孝標說:「宏以夏侯太初、何平叔、王輔嗣為正始名士,阮嗣宗、嵇叔夜、山巨源、向子期、劉伯倫、阮仲容、王濬衝為竹林名士,裴叔則、樂彥輔、王夷甫、庾子嵩、王安期、阮千裡、衛叔寶、謝幼輿為中朝名士。」(《世說新語·文學》「袁彥伯作《名士傳》成」條注)書中所取當時名士風流的風採,可謂《世說新語》的先聲:阮籍喪親,不率常禮,裴楷往吊之,遇籍方醉,散發箕踞,旁若無人。
  • 魏晉名士阮籍:喧囂浮世,漫漫永夜,此身何處可寄?
    魏晉時期,有個名士叫阮籍,風姿飄逸出塵,才華冠絕當世,卓然不群,超然物外,傲視天下。凡夫俗子笑他痴狂,而有識之士稱讚他是賢才。當時司馬氏醞釀篡奪曹魏政權,黨同伐異,迫害不合作的名士。很多正直之士為了避禍,放浪形骸,不問世事。
  • 都說書法家米芾個性怪異,舉止癲狂,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史傳中的米芾個性怪異,舉止癲狂,這一切與他的生活環境、家庭出身是分不開的。米芾的母親曾為英宗高皇后接生哺乳,因與皇室的親密關係,米芾的童年得以在京城度過。成年後受皇室恩澤授以官職。宋代是一個注重門第的社會,雖然米芾與皇室有此種親近的關係,但仍免不了受士層的歧視。楊萬裡《誠齋詩話》記載:潤州大火,獨留李衛公塔、米老庵,米芾曾題有「神護衛公塔,天留米老庵」。
  • 用環境烘託人物性格,陳少梅繪《名士吟嘯》
    陳少梅 名士吟嘯這幅陳少梅畫的《名士吟嘯》,採用了環境烘託性格的方法,畫出了魏晉名士的風採。畫中的名士叫王子猷,如果你不知道他沒有關係,說說他的家庭成員,就認識了。仔細看看畫中的環境,一片竹林,兩塊山巖,王子猷步行路過石橋。《世說新語》中提到了「何可一日無此君」的故事。王子猷哪怕在臨時地點居住,也要在房子旁邊種竹子。他在生活中離不開竹子。如果懂這個典故,就能領會陳少梅畫中的重點。
  • 莫妮卡的控制欲菲比的荒誕怪異,經典角色才是永遠的《老友記》
    美劇《老友記》劇中的六個主角互為為朋友,卻性格各異:永遠不在一個頻道上的菲比、傻氣而帥氣的喬伊、獨特幽默風格的錢特勒、書生呆氣的羅斯、控制欲超強與有潔癖的莫妮卡、可愛真實還有點虛榮心的瑞秋不僅我們這個年代如此,《老友記》向我們展示了上世紀末美國也存在這樣現象,莫妮卡臨近三十歲卻還一直遭遇感情上的波瀾,本來有一個彼此都很相愛的,比她年紀大的眼科醫生,感情不錯,但莫妮卡迫於一心想結婚與生小孩,他們之間最終的感情也分散了。
  • 烏克蘭總統開會時神情緊張舉止怪異,全國猜測:他怎麼了?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柳玉鵬】近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參加了在烏克蘭西部烏日哥羅德市舉行的海關會議,會場上他神情緊張,舉止怪異,視頻被傳到視頻網站YouTube上後,引發各界熱議。有人認為這是過於疲勞所致,而其反對者則稱他這是服用毒品的結果。
  • 法普瓦提埃大學孔子學院舉辦「魏晉名士」畫展
    法普瓦提埃大學孔子學院舉辦「魏晉名士」畫展   中新網4月25日電 據國家漢辦網站消息,日前,法國普瓦提埃大學孔子學院舉辦「魏晉名士」展覽,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畫家劉波在孔子學院展出一系列傳統國畫和書法楹聯,展示中國古代「魏晉名士」的生活方式。
  • 美國一大猩猩長出人類手指,日常舉止怪異,疑似患了一種常見病
    據位於亞特蘭大的動物園的工作人員透露,這個猩猩在日常生活中舉止也十分怪異,甚至表現出了很「人性化」的特徵。與其他猩猩相比,她的性格很獨特,平日裡經常對著母親和其他兄弟姐妹吼叫,以獲得更多的水果,還經常騎在兄弟姐妹的身上。就像是人類家中最小最驕縱的妹妹會幹的事情一樣。安娜卡的特別顯然讓更多人對它感興趣了。
  • 《易》在民間多認為是算命書,為何還被奉為經典
    對於一知半解的閱讀,普通民眾對於命運走向的急迫了解,這一切都使《易》成為了算命先生手中的神書,久而久之在普通民眾的眼中,《易》也就成了為算命書。《易》的難學程度,使之成為儒家、道家所共同承認的「經」。道家自不必說,其本身哲學思想主要就是闡述天地的運行、形成、以及人類的種種形態。而儒家則是治世、立功等思想為主,為何還會奉這本書必學之一呢?會不會是因為是孔子編修過的原因呢?
  • 作者是竹林七賢之一,這首古詩堪稱經典,不愧為傳世佳作
    魏晉多名士,曹操提倡唯才是舉,自己就善於賦詩,曹丕和曹植更是才華橫溢、譽滿天下。竹林七賢更是風流瀟灑、不滯於物,他們不僅喜歡特立獨行,而且常聚在一起喝酒縱歌,超然物外。他們各自身懷絕技,嵇康善鼓琴、山濤喜評論,向秀精詩賦、劉伶嗜美酒,不一而足。下面介紹的作者是竹林七賢之一,這首古詩堪稱經典,不愧為傳世佳作。
  • 周末,於山林之間尋「竹林七賢」|視頻
    行到路盡頭嚎啕大哭 而後折返望穿雲煙的山濤酣暢醉臥的劉伶吟誦《思舊賦》的向秀擅長彈奏的阮鹹善於清談的王戎六朝多名士在周末,透過圖像和鏡頭去追尋六朝模範他們是未泯的典範對純真生命保有深深渴望……(以上文字源自視頻,有調整)在國博遇見「竹林七賢與榮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