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自風流——以《世說新語》為例讀自選名著

2021-02-19 妙談語文

二、魏晉風流——選擇讀

1.  聯繫知識,了解背景

師問:《世說新語》是記錄東漢末年至東晉末年二百多年間的事情,這是一個怎樣的時期呢?

生答:這是一個兵荒馬亂、世事混亂的時期。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南朝對外有敵寇存在,對內朝廷紛爭,恆溫、王導、謝安等存在政治糾紛。同時,他又是精神自由開放,有很多自己的風採。

師:這位同學從書中感受到的這個時代,其實我們同學早就接觸過這個時代了。

師讀曹操《蒿裡行》

PPT展示: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曹操《蒿裡行》

師總結:這是最壞的時代,戰爭頻發,群雄割據,百姓遭受苦難。但這也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裡精神自由,文學上精彩紛呈,建安七子、竹林七賢、山水詩派、魏晉風骨……

無怪乎,現代美學家宗白華評價道:

PPT展示: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

 ——宗白華《論<世說新語>和晉人的美》

生齊讀

而這一切都在《世說新語》中呈現,《世說新語》是一部志人小說,記載當時名士的言行和軼事,涉及到兩千多個魏晉人物,被魯迅成為「一部名士的教科書」。那麼厚的一本書,這麼多的人物,作為一部選讀名著,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人物,選擇讀。(板書:選擇讀)

2. 聚焦名士謝安,一窺魏晉風流

過渡語:接下來,我們將焦點集中在其中一個著墨最繁、出場次數最多的人物,東晉第一名士——謝安身上,一窺「魏晉風流」。整本書涉及到謝安的篇目有117則,老師為同學們挑選了其中幾則,請同學們談談你讀到的謝安。

生根據資料和《世說新語》,自由談謝安。

生1:喜怒不露於色,謝公與人圍棋,面對戰場上的捷報,意色舉止,不異於常。對於開心的事情,他表現得與平時沒有區別。

PPT顯示: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默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

神態、語言:默然無言,徐向局;意色舉止,不異於常;「小兒輩大破賊。」

師:《晉書》中對此事的評價是「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這裡的「矯情」的意思與現代漢語不同,這裡的意思是指「掩飾情感」的意思,謝安在外人面前,表現的是名士的雅量與氣度,在當時,喜怒哀樂不形於色,是名士風度的重要表現。

生2:謝安年少時,請阮光祿道《白馬論》,一直詢問,直到懂了為止,像他這樣不懈詢問的人很少了。

(謝安年少時,請阮光祿道《白馬論》,為論以示謝。於時謝不即解阮語,重相諮盡。阮乃嘆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

師:孜孜不倦地學問知識,所以會有如此成就。

生3:謝安未成年時與王蒙談論文學,荀子詢問他如何?長史評價他說,剛才那位客人娓娓不倦,談起來咄咄逼人,從側面看出他有才華。

PPT顯示:謝太傅未冠;始出西,詣王長史,清言良久。去後,苟子問曰:「向客何如尊?」長史曰:「向客舋舋,為來逼人。」(剛才那位客人娓娓不倦,談起來咄咄逼人)

師:側面描寫,向客舋舋,為來逼人,通過他人對人物的評價可以看出才華橫溢。

生4:謝太傅與孫王等人乘船遊玩,遭遇險情之際,他人害怕慌張,但是謝安卻神色如常,可以看出謝安有臨危不懼,遇事不改常態的名士風流。

PPT顯示:謝太傅盤桓東山時,與孫興公諸人泛海戲。風起浪湧,孫、王諸人色並遽jù,便唱使還。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舟人以公貌閒意說,猶去不止。既風轉急,浪猛,諸人皆喧動不坐。公徐云:「如此,將無歸。」 眾人即承響而回。於是審其量,足以鎮安朝野。

對比:孫、王諸人色並遽jù,便唱使還。喧動不坐

太傅神情方王,吟嘯不言。貌閒意說。徐雲

師總結:在風浪中顛簸的木舟中,其他名人雅士亂作一團,只有謝安從容鎮定,照舊吟詩,這是何等的灑脫。這件事後,王羲之、孫惔等人都紛紛敬佩謝安的淡定從容,更加堅定勸謝安重新出仕。同時,看到謝安如此面對滄海橫流,我們不難想到謝安的這種態度也運用到暗流洶湧的政治博弈中。

生5:德行第(33)看出當哥哥罰老翁喝酒時,謝安勸阻哥哥,看出他善良。

(謝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謝以醇酒罰之,乃至過醉,而猶未已。太傅時年七八歲,著青布褲,在兄膝邊坐,諫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於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

師:寬厚待人

生6:謝公夫人問謝公為何不教孩子,謝公回答「我常自教兒」,以身作則。字裡行間流露出他的氣概,也側面看出他的德行美好,所以敢講這句話。

(謝公夫人教兒,問太傅:"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

師:的確如此,所以在謝安的領導下謝氏家族人才輩出。

師總結:剛才我們抓住謝安語言、行動、神態,通過他與不同人的對比,其他人對他的評價,謝安名士形象栩栩如生。明代胡應麟評價《世說新語》(師讀)

他既是魏晉風度的標杆,也是精於品鑑的名士,同時還是一位深諳教育之道的家長。謝安的一生以 40 餘歲為分水嶺,前半生寄情山水, 遠離塵世喧囂, 出則與朋友遊山玩水, 把酒言歡, 居家則清談吟詩, 撰寫文章;後半生則入仕為官,為家國分憂,官至宰相。

    從他身上,我們了解到了魏晉風流的內涵。

相關焦點

  • 描寫魏晉名士風流的《世說新語》是依據什麼完成的?
    這些為魏晉文人的整體精神面貌在《世說新語》中得到確認都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袁宏《名士傳》所取當時名士風流的風採可謂先聲漢魏以來,由於門閥世族力量的迅速壯大和名士階層社會地位的日益顯赫,社會上譜牒學和傳記的寫作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 我讀《世說新語》
    最近和朋友談到《世說新語》,他說當時在大學讀這本書時,就完全把它當成段子來讀了。我不置可否,當然當成段子來也讀未嘗不可,但我從《世說新語》中更讀出了中國文人雅士的風骨秀。《世說新語》一書以生動的筆觸和簡勁的筆墨勾畫出魏晉人士的精神面貌和時代性格,也渲染著傳播著魏晉的色彩和空氣。它像是一面能夠挽留光影的鏡子,飽藏了鮮活的歷史,讓人開卷後不能自已,掩卷後遐想連篇。每每坐在窗前讀此書,我的房間裡似乎蕩漾著魏晉時代清朗淡然又優雅超逸的空氣,許久不散。《世說新語》是六朝時期志人小說的高峰。
  • 《世說新語》8個故事,感懷魏晉名士風骨
    《世說新語》成書於南朝劉宋年間,作者是當時的臨川王劉義慶。《世說新語》記載了從漢末到東晉近三百年間,上流社會王公名士的嘉言懿行、奇聞軼事,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傳世名著,許多大師級的人物都對這本書推崇備至。
  • 以小見大——讀《世說新語》
    如果不是我們捨近求遠的話,在我們古典文學裡,早已有過小小說的形式,並且又最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著作,那就是《世說新語》。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自修註譯的《世說新語》選譯本,李老師在1989年時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就出過一本選譯本了,後來2004年在人民出版社又出了全譯本,在李註譯本中,他不但吸收了學術界有關此書硏究的新成果,還闡釋了自己的許多新見解。
  • 讀不懂?杭州語文名師:《世說新語》該這麼讀
    名師公開課都市快報訊 統編教材九年級上冊將《世說新語》列入學生的選讀書目,可是,不少孩子初讀這本書,紛紛說這本書感覺太散亂、看著翻譯卻看不懂、無法理解裡面名士的怪誕行為。該如何解決大家在閱讀中出現的這些問題?
  • 新中考名著|《世說新語》導讀
    後人注釋該書的,有餘嘉錫《世說新語箋疏》、徐震堮《世說新語校箋》、龔斌《世說新語校釋》、楊勇《世說新語校箋》。《世說新語》是南朝出版的圖書,由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又名《世說》。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
  • 自然美的極致——《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名士
    在魏晉「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社會背景下,很多士人不再關心朝廷政事,轉而尋求個人的解脫,自然山水便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而我們自然可以從《世說新語》這部魏晉世人的群像志中窺得此中真諦。簡文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間想也,不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
  • 世說新語
    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作品簡介《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
  • 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的你,不妨讀一讀《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它其實是一本講「名人軼事」的類筆記體小說,更準確點說,是這類型作品的雛形。在它之後,出現了一大批同類型的文。比如《續世說》、《續世說新書》、《唐林語》、《何氏語林》、:續世說新書》等等。
  • 發現《世說新語》的美
    在中國文化史上,《世說新語》可謂是一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書。它主要記載的是漢代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該書滲透了編者劉義慶的人生哲學與審美趣味,那便是尚雅貴清,尚簡貴真,厭惡虛偽,貶斥俗惡。魯迅曾臥病在家讀《世說新語》時說,「躺著來看,輕飄飄的毫不費力了,魏晉人的豪放瀟灑的風姿也仿佛在眼前浮現。」這是對《世說新語》閱讀體驗的生動描寫。自古以來,儒家學說倡導人應該以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而魏晉名士則棄之不顧,他們高吟以飲酒行樂為人生之目標,這种放任的思想帶有自由的氣息,給他們的行為賦予了一種美感。
  • 跟著墨媽精讀《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以下簡稱《世說》)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經典之一,這是一部真正的奇書,全書記錄了漢末至晉宋之交士族名士的言行與精神風貌,涉及政治、軍事、經濟、哲學、宗教、文學、美學等幾乎所有的領域,加上「記言則玄遠冷峻,記事則高簡瑰奇」(魯迅語),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備受歷代讀者的喜愛。有些書可以陪伴一時,有些書則能陪伴一生。
  • 《世說新語》中的王導:亂世名臣,盛世能人
    《世說新語》魏晉之世,社會動蕩,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政權更迭頻繁。這一時期,三國鼎立、曹魏代漢、司馬代魏、東西晉繼立相繼發生。而終魏之祚,不過46年;西晉不過51年;東晉稍長,103年。其二是政局動蕩不穩。
  • 以小見大:世說新語讀後
    如果不是我們捨近求遠的話,在我們古典文學裡,早已有過小小說的形式,並且又最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著作,那就是《世說新語》。   最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自修註譯的《世說新語》選譯本,李自修在一九八九年時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就出過一本選譯本了,後來二○○四年在人民出版社又出了全譯本,在註譯本中,他不但吸收了學術界有關此書研究的新成果,還闡釋了自己的許多新見解。
  • 古文精讀|《世說新語》選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的志人筆記,由劉宋臨安王劉義慶組織門人所編纂。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在文學史上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其中《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割席斷交》《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等篇目入選初中語文課本,且中考、高考常常涉及該書中的篇目,值得引起我們足夠重視。
  • 編輯手記丨我是怎麼編輯《世說新語選》的
    我作為一名古典文學編輯,雖然不敢侈言「為往聖繼絕學」,但若能編好一本書,無疑是可以為「守先待後」貢獻綿薄之力的。這就是我編輯《世說新語選》的最初想法。《世說新語》雖然是經典名著,但實事求是地說,自公元3世紀到今天——21世紀,歷史真是太久遠,所以,這本書並不容易讀懂。
  • 寧稼雨:《〈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
    內容簡介該書是以南開大學文學院寧稼雨教授為中文系開設的《世說新語》選修課講稿為基礎整理而成。《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名士風採在中國文化史和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顯赫地位,向來為後人所崇仰。該書以講義的形式通過對《世說新語》一書中魏晉名士的行為方式進行歷史文化的追尋和學術層面的解讀,意在對魏晉風度這一古老的士人文化現象進行價值評估和借鑑參考,並使讀者對古代文學的文化學批評方法有一定感性認識。
  • 董志翹、馮青整理:《世說新語箋注》
    內容簡介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領銜編撰的《世說新語》是我國歷史上的一部奇書,記述了自漢末至晉宋三百餘年間重大的歷史事件和士大夫逸聞軼事、言行風貌,提供了了解那個時代的寶貴文獻資料;成書約六十年後,南朝梁劉孝標為其作注,因時代相距不遠,其人、其言、其事猶在眼前,故能徵引四百七十餘部文獻,「糾正義慶之紕繆
  • 初一(12)班《世說新語》名篇故事優秀讀後感展示
    通過讀《世說新語》,我還懂得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首先,我們要通讀一遍內容,讀準字音,停頓要把握好。其次,要學會看註解,理解故事,這樣就會知道其中蘊含的道理了。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傳世名著,許多文人都對這本書推崇備至。        魯迅稱《世說新語》為「一部名士的教科書」,馮友蘭也把這本書當作「中國人的風流寶鑑」。那他們為什麼這麼說呢?也許是因為《世說新語》中那些特立獨行的人物與精彩紛呈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他們吧!
  • 《世說新語》成語談
    《世說新語》主要記載了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語言簡約玄澹,受到評論家多番讚譽,而這其中與大量成語的應用密切相關。通過分析《世說新語》中的成語運用,從數量與來源兩方面對成語進行全局式的概覽,感受成語的流變與傳承,從語言、自、人物三方面入手,重點考察成語所蘊含的語言流變和思想內涵,更深入探討魏晉時代士族社會的精神風貌。
  • 讀《世說新語》開篇詞
    需要你有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我們讀《世說新語》,就是要證明,你需要足夠強大,向別人證明:眼前的世界不只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真的能嗎?我想舉個例子證明一下。《世說新語·任誕》篇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