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見大——讀《世說新語》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現代人的生活緊張忙迫,很少有耐性讀長篇大論,因此短小的文章應運而生,它可以輕鬆立讀讓我們在匆忙的生活節奏中找到放鬆和消遣。

  時下頗為流行一種小小說,也就是所謂的極短篇、微型小說或掌中小說。人們都以為小小說是現代消費文化的產物,對讀者而言,或許是的。但對作者而言,其實要在電光石火的一剎那帶給人一點感悟,或者在時間的切片中留給人一點菸花似的回憶,那就不算消費了。如果不是我們捨近求遠的話,在我們古典文學裡,早已有過小小說的形式,並且又最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著作,那就是《世說新語》。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自修註譯的《世說新語》選譯本,李老師在1989年時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就出過一本選譯本了,後來2004年在人民出版社又出了全譯本,在李註譯本中,他不但吸收了學術界有關此書硏究的新成果,還闡釋了自己的許多新見解。如今河北教育那個選譯本重新修訂後2010年再度出版,可見《世說新語》這本書在復興古典文學的潮流中又重新受到了重視。說實話,這本書當史書看對學問有益,拿來當消閒書看,它三言兩語簡約明快實在有趣。

  不過,一般人都知道外文要有好的翻譯,殊不知古文更需要有好的譯註,尤其古人名號多,再加官銜,地名又跟現在的大不相同,如果沒有專家學者說明一下,有時還真不好懂。

  譬如 :我在書裡讀到桓南郡每次見人辦事不麻利的時候就喝叱道:君得哀家梨,當復不蒸食不?

  然後看註譯說:以前江寧一帶有姓哀的人家種出來的梨子又大又甜水蜜桃似的,所以桓公罵的是:你得了哀家的梨子是不是要蒸著吃?套句現代話就是說:連這也不知道,笨到這種地步!

  欣賞總要從理解著手,注釋者,畫龍點睛者也。李老師出任河北教育出版社的領導之前,本來就在師範學院裡教授國文,科班出身加上本身對魏晉南北朝文學的特有興趣,由他註譯此書真是讓這本經典古書又活了過來。

  還有一則堪稱極品小小說:連標點只有二十字,寫一個人的儉吝:王戎有好李,賣之,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還有誰能寫一個人的刻薄比這更甚的呢?也不怕麻煩把每個李子核都鑽破。)這位王戎先生的絕事還不止此一樁,他侄子結婚,他送去一件衣服做賀禮,等婚禮完了,他就去要回那件衣服。他還是竹林七賢之一呢。

  說實話,古文如今讀來像隔靴搔癢,不易進入情況,可是讀李老師這本書,我後來乾脆跳過正文直接讀他的譯文,愈讀愈有興趣,以至欲罷不能。以前只知《世說新語》是經典文學之一,如今通過他的注釋才總算認知了它的經典所在。

  《世說新語》是東漢末年至東晉末年共約兩百年間的名士言行錄,它描寫魏晉名士的才能秉賦,道德修養,情感個性,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不但文字簡約,爾雅有韻,而且還活靈活現,生動有趣。譬如:其中寫一個人的急躁(只有一百字不到)。

  王藍田性情急躁,有一次吃雞蛋,用筷子去捅,沒有捅到,大發脾氣,舉起雞蛋扔到地上。雞蛋在地上轉個不停,他就用木屐去踩,又沒踩中,他更加光火,撿起蛋來放進嘴裡,恨恨地咬破再恨恨地吐到地上。

  我讀了忍不住要笑。三言兩語描寫得多生動啊。

  此書共分三十六門,由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品藻,任誕……到讎隙。其中「賢媛」 篇,記寫幾位女性,特有現代感,似乎女性主義思想在魏晉時代就已存在。

  譬如:許允新媳婦長得很難看,行完交拜禮後,許允根本不想留在新房,可是新娘子拉住他袖子不放。許允就說:女人應有四德,你有幾德? 新娘子說:除了容貌我都有。然後反問他:讀書人應有的品行,你有幾樣?許允說:我全有。新娘說:讀書人以德為先,你好色不好德,怎能算都有?從此小兩口遂相敬重。

  還有一則:趙飛燕誣陷班婕妤,說她在神明前詛咒漢成帝,班婕妤答得好: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做好事尙且不一定蒙福,做壞事還希望得到什麼呢?如果鬼神有知,不會接受奸人的詛咒,如果鬼神無知,詛咒又有何用?所以我不做這種事。

  此外,相對於王戎的吝嗇,在〈汰侈〉 篇中記石崇的侈奢,令人髮指之處亦叫人讀之難忘。但是,我最感到驚訝的是:它對於魏晉名士的荒誕放達,著墨亦能跳出儒家教條,表現出的時代趣味竟然與六十年代美國的嬉皮(西痞)一族頗為類似。西痞族標榜超脫,崇尙虛無,曠達任性,而魏晉名士派的個人主義作風,尤其竹林七賢那種「 散發裸身飲酒縱慾」的生活態度,真的跟西痞如出一轍。原來好的文學作品,非但可以超越古今,還能中外有共識,《世說新語》真是最好的證明。

  (摘編自《澳門日報》 文/喻麗清)

相關焦點

  • 以小見大:世說新語讀後
    如果不是我們捨近求遠的話,在我們古典文學裡,早已有過小小說的形式,並且又最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著作,那就是《世說新語》。   最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李自修註譯的《世說新語》選譯本,李自修在一九八九年時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就出過一本選譯本了,後來二○○四年在人民出版社又出了全譯本,在註譯本中,他不但吸收了學術界有關此書研究的新成果,還闡釋了自己的許多新見解。
  • 我讀《世說新語》
    最近和朋友談到《世說新語》,他說當時在大學讀這本書時,就完全把它當成段子來讀了。我不置可否,當然當成段子來也讀未嘗不可,但我從《世說新語》中更讀出了中國文人雅士的風骨秀。《世說新語》一書以生動的筆觸和簡勁的筆墨勾畫出魏晉人士的精神面貌和時代性格,也渲染著傳播著魏晉的色彩和空氣。它像是一面能夠挽留光影的鏡子,飽藏了鮮活的歷史,讓人開卷後不能自已,掩卷後遐想連篇。每每坐在窗前讀此書,我的房間裡似乎蕩漾著魏晉時代清朗淡然又優雅超逸的空氣,許久不散。《世說新語》是六朝時期志人小說的高峰。
  • 世說新語
    又名《世說》。 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遺失後只有三卷。 作品簡介《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卷帙門類亦有不同。
  • 跟著墨媽精讀《世說新語》
    《世說》就是一部能陪伴你一生的書。為了能讓孩子們讀到真正靠譜的讀本,近期對家裡十幾種版本的《世說新語》進行了研究,現在市面上形形色色的版本,往往是專業的版本沒趣味(不通俗),通俗的不專業,而我思考的焦點就是要把專業性和趣味性通俗性相結合,專業性保證原文不出錯,趣味性通俗性保證孩子們喜歡讀。
  • 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的你,不妨讀一讀《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一本怎樣的書呢?它其實是一本講「名人軼事」的類筆記體小說,更準確點說,是這類型作品的雛形。在它之後,出現了一大批同類型的文。比如《續世說》、《續世說新書》、《唐林語》、《何氏語林》、:續世說新書》等等。
  • 讀不懂?杭州語文名師:《世說新語》該這麼讀
    名師公開課都市快報訊 統編教材九年級上冊將《世說新語》列入學生的選讀書目,可是,不少孩子初讀這本書,紛紛說這本書感覺太散亂、看著翻譯卻看不懂、無法理解裡面名士的怪誕行為。該如何解決大家在閱讀中出現的這些問題?
  • 古文精讀|《世說新語》選
    《世說新語》是南朝時期的志人筆記,由劉宋臨安王劉義慶組織門人所編纂。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世說新語》在文學史上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其中《詠雪》《陳太丘與友期行》《割席斷交》《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等篇目入選初中語文課本,且中考、高考常常涉及該書中的篇目,值得引起我們足夠重視。
  • 讀《世說新語》開篇詞
    需要你有一個強大的精神世界,我們讀《世說新語》,就是要證明,你需要足夠強大,向別人證明:眼前的世界不只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真的能嗎?我想舉個例子證明一下。《世說新語·任誕》篇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 「同城共讀」閱讀分享會《世說新語》中品魏晉風度
    金山網訊 昨天上午,鎮江市圖書館在西津渡二樓南書房舉辦了「同城共讀——《世說新語》」閱讀分享會。《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世居京口)組織一批文人輯成的志人小說,主要記述漢末魏晉人物的言談風尚和遺聞軼事。
  • 名士自風流——以《世說新語》為例讀自選名著
    二、魏晉風流——選擇讀1.  聯繫知識,了解背景師問:《世說新語》是記錄東漢末年至東晉末年二百多年間的事情,這是一個怎樣的時期呢?生答:這是一個兵荒馬亂、世事混亂的時期。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南朝對外有敵寇存在,對內朝廷紛爭,恆溫、王導、謝安等存在政治糾紛。
  • 《世說新語》書名考辨
    其實書名本身無所謂爭議,名稱只是一種代表的符號,一本書有幾個書名也是常見之事,而重要性在於《世說新語》的原名是什麼?這是《世說新語》基礎研究的關鍵問題。關於《世說新語》的原名,歷來有三種:《世說》、《世說新書》、《世說新語》。之間爭議較大,筆者就試圖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這個問題再進行一些簡單的考辨。
  • 發現《世說新語》的美
    在中國文化史上,《世說新語》可謂是一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書。它主要記載的是漢代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該書滲透了編者劉義慶的人生哲學與審美趣味,那便是尚雅貴清,尚簡貴真,厭惡虛偽,貶斥俗惡。魯迅曾臥病在家讀《世說新語》時說,「躺著來看,輕飄飄的毫不費力了,魏晉人的豪放瀟灑的風姿也仿佛在眼前浮現。」這是對《世說新語》閱讀體驗的生動描寫。自古以來,儒家學說倡導人應該以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而魏晉名士則棄之不顧,他們高吟以飲酒行樂為人生之目標,這种放任的思想帶有自由的氣息,給他們的行為賦予了一種美感。
  • ——《世說新語》
    國學經典蘊含了太多太多的先賢智慧和為人做人之道,讀這些書籍,可以給我們廣大學子提供很多的人生啟迪,編者的意圖一目了然。但是學生對古文總是抱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然後畏之、避之。「學習有困難,敏學來解決」。我們河南敏學深度閱讀集古典課程專家之智慧,選適合學生閱讀的教材為媒介,挑金牌講師與學生面對面授課,用輕鬆幽默的教學模式,帶領孩子們一起走進這些經典。「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寓教於樂、潤物無聲。」
  • 董志翹、馮青整理:《世說新語箋注》
    因此,《世說新語》與劉孝標註交相輝映,融為一體,兼之則雙美,離之則兩傷。由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董志翹教授、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馮青副教授整理的《世說新語箋注》(江蘇春雨教育集團策劃、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對《世說新語》及劉注的最新一次全面整理。
  • 出自《世說新語》的30個成語
    【華亭鶴唳】來源:《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河橋敗,為盧志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得乎!」釋義: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身無長物】來源:《世說新語·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釋義:指除自身外再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窮。
  • 寧稼雨:《〈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
    目 錄《世說新語》的永久魅力與我三十年的授課歷程(自序) 第一講 《世說新語》的作者、成書和版本 第二講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門閥制度與觀念 第三講 《世說新語》與南北文化觀念 第四講 《世說新語》中的人物品藻風氣及其審美意義 第五講 《世說新語》與魏晉名士飲酒風氣嬗變 第六講 《世說新語》中的士族服藥活動 第七講 《世說新語》中的名士休閒生活 第八講 《世說新語》中名士服飾的文化精神
  • 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覽無餘】 謂一眼即可全見。 《世說新語·言語》:江左地促,不如中國,若使阡陌條暢,則一覽而盡,故紆餘委曲,若不可測。
  • 【成語】出自《世說新語》的30個成語
    其中不乏許多有趣的事和哲理的故事,今天就為大家總結那些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吧!【望梅止渴】【來源】《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釋義】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
  • 《世說新語》還推崇士人的雅量
    志人小說在魏晉南北朝甚為流行,但今存數量不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笑林》、《西京雜記》、《語林》、《郭子》、《俗說》、《小說》、劉義慶《世說新語》等。這些著作除了《西京雜記》和《世說新語》外,都已散佚。但這些書孕育了後世小說的發展。  《笑林》3卷,此書記述短小的笑話。
  • 讀《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撕掉書法家標籤的王羲之是怎樣的人?
    可自從讀了《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我知道了不少好玩的事兒,感覺王羲之這個人物在我心中漸漸生動豐滿起來了——王羲之東床坦腹(徐樂樂繪後來人們常用「東床快婿」來讚美為人豁達、才貌出眾的好女婿,其實這個詞就來源於《世說新語·雅量》,他的人物原型就是王羲之。 當官時清醒實幹,隱居後怡然情深如果因為「東床坦腹」的故事,你就認為王羲之是個放浪不羈、玩世不恭的人,那可就大錯特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