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共讀」閱讀分享會《世說新語》中品魏晉風度

2020-12-13 中國江蘇網

金山網訊 昨天上午,鎮江市圖書館在西津渡二樓南書房舉辦了「同城共讀——《世說新語》」閱讀分享會。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世居京口)組織一批文人輯成的志人小說,主要記述漢末魏晉人物的言談風尚和遺聞軼事。所記雖是片言數語,但內容非常豐富,魯迅先生稱它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書」。

昨天,鎮江市圖書館文獻部主任彭義士就大夫們的道德品行等與讀者分享。現場還進行了線裝書《世說新語》的手工製作。在了解中國古籍裝幀形式演變後,讀者們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製作起線裝書來。裁紙、打紙捻、上書皮、訂線,最後在封面貼上書名籤,一本古籍線裝書就完成了。 (呂超 朱秋霞)

相關焦點

  • 寧稼雨:《〈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
    內容簡介該書是以南開大學文學院寧稼雨教授為中文系開設的《世說新語》選修課講稿為基礎整理而成。《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名士風採在中國文化史和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顯赫地位,向來為後人所崇仰。該書以講義的形式通過對《世說新語》一書中魏晉名士的行為方式進行歷史文化的追尋和學術層面的解讀,意在對魏晉風度這一古老的士人文化現象進行價值評估和借鑑參考,並使讀者對古代文學的文化學批評方法有一定感性認識。
  • 我讀《世說新語》
    最近和朋友談到《世說新語》,他說當時在大學讀這本書時,就完全把它當成段子來讀了。我不置可否,當然當成段子來也讀未嘗不可,但我從《世說新語》中更讀出了中國文人雅士的風骨秀。《世說新語》一書以生動的筆觸和簡勁的筆墨勾畫出魏晉人士的精神面貌和時代性格,也渲染著傳播著魏晉的色彩和空氣。它像是一面能夠挽留光影的鏡子,飽藏了鮮活的歷史,讓人開卷後不能自已,掩卷後遐想連篇。每每坐在窗前讀此書,我的房間裡似乎蕩漾著魏晉時代清朗淡然又優雅超逸的空氣,許久不散。《世說新語》是六朝時期志人小說的高峰。
  • 「《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選修課」回聲」之五(章劍)
    (章劍,南開大學中文系1995級本科生,武漢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十八年前的初秋,滿懷著喜悅和期待我第一次踏入南開園,翻開了大學時代這一人生中的重要一頁。在中文系新生見面會上,臺上的師長們被逐一介紹給大家,其中一位身形清雋、舉止儒雅的先生令我不覺眼前一亮——這是我對寧先生最初的記憶。
  • 「《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選修課回聲之八(李春燕)
    李春燕(南開大學中文系1999級本科生,棗莊學院副教授)​2002年上半年,是我大三的下學期,在即將進入畢業選擇的時候,我接觸到了寧老師的「《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課程。從這門課,我精讀了《世說新語》,喜歡上了古代文學;寧老師的精彩講授,讓我不僅學到了豐富的語彙、有趣的故事,也得到了方法的引導、美的啟迪和終身受用的人生教益。
  • 「《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選修課」回聲」之七(王倩)
    (王倩:南開大學中文系中國語言文學專業1998級本科生,前《綜藝報》副主編)聽寧老師講《世說新語》和魏晉風度大約是在大三上半學期吧。上課之前,於魏晉的了解基本止於《三國演義》,對魏晉風度更是無從知道,感謝寧老師為我打開了這道精神之旅的大門。
  • 「《世說新語》與魏晉風度「選修課」回聲」之六(李冬梅)
    一時間頗有夢回魏晉與眾高士清談之感,那個秋天開設的這門課仿佛喧囂浮躁的現代文明外的一杯清茗。 先生口中的魏晉人,或徜徉於玄學的海洋尋找人生的終極意義;或沉醉在詩詞書畫陶冶自己的性靈情操;忽而縱情任性,得意忘言;忽而雅宴歡聚,風流自賞。
  • 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的你,不妨讀一讀《世說新語》
    在我看來,《世說新語》就是一本魏晉時期風流名士們言行集合錄,當然不是公知大V的自我營銷。書的編纂者們苦心孤詣,將魏晉以來的名士們言行語錄編纂起來,集合成一本介紹魏晉風貌、魏晉風度、談玄論道的作品。後世一般認為它是一本「清談」小說。
  •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時代的「雅量」內涵
    從《世說新語》看魏晉時代的「雅量」內涵西華師範大學 肖夏    《世說新語》全書有上、中、下三卷,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為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 胡文輝|他媽的魏晉風度
    他媽的魏晉風度        魏晉風度,本就是個太有名的詞。再加上魯迅那個太有名的怪標題,《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但似乎從沒有人質疑魏晉風度的主體。後現代主義者責難西洋的文化正典都被「已故的白種歐洲男人」(Dead White European Males)壟斷了,那是他們的事,我們自可高高掛起,但我們倒也不妨反求諸己,追問一下自己的歷史:魏晉風度,是誰之風度呢?想來只屬於那些「已故的華裔貴族男人」吧。魏晉風度不屬於下層群體,不屬於異族群體,同時,也不屬於女性群體。魏晉時代的女性,是怎樣一種存在?
  • 發現《世說新語》的美
    在中國文化史上,《世說新語》可謂是一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書。它主要記載的是漢代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該書滲透了編者劉義慶的人生哲學與審美趣味,那便是尚雅貴清,尚簡貴真,厭惡虛偽,貶斥俗惡。魯迅曾臥病在家讀《世說新語》時說,「躺著來看,輕飄飄的毫不費力了,魏晉人的豪放瀟灑的風姿也仿佛在眼前浮現。」這是對《世說新語》閱讀體驗的生動描寫。自古以來,儒家學說倡導人應該以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而魏晉名士則棄之不顧,他們高吟以飲酒行樂為人生之目標,這种放任的思想帶有自由的氣息,給他們的行為賦予了一種美感。
  • 讓南昆風度遇見魏晉風骨——崑曲版《世說新語》來了
    這,是魏晉。   如果能讓這兩者相遇......產生的神奇反應令人無比期待——5日上午,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戰略性創作工程——《世說新語》折子戲系列正式啟動。   今年年底,廣大戲迷朋友就可以在舞臺上欣賞到用崑曲演繹的《世說新語》折子戲啦!   一句話演繹一齣戲,萌系才女酷愛魏晉風骨   《世說新語》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志人小說集,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共計一千二百多則,涉及人物1500餘人。
  • 自然美的極致——《世說新語》中的魏晉名士
    而自然之色,山水之形,對於魏晉風度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魏晉「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社會背景下,很多士人不再關心朝廷政事,轉而尋求個人的解脫,自然山水便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而我們自然可以從《世說新語》這部魏晉世人的群像志中窺得此中真諦。
  • 以小見大——讀《世說新語》
    但對作者而言,其實要在電光石火的一剎那帶給人一點感悟,或者在時間的切片中留給人一點菸花似的回憶,那就不算消費了。如果不是我們捨近求遠的話,在我們古典文學裡,早已有過小小說的形式,並且又最經得起時間淘洗的著作,那就是《世說新語》。
  • 讀不懂?杭州語文名師:《世說新語》該這麼讀
    用大家熟悉的成語激發閱讀興趣楊曙老師說,《世說新語》共36章,涉及1500多人次,故事講述的是名士的生活片段,一個人的故事又分散在不同的章節,的確看上去有點散亂。不過,這本書非常值得讀。她在指導學生閱讀時,首先介紹了這本書的價值——魯迅先生稱其為「名士的教科書」,認為它「記言則玄遠冷峻,記事則高簡瑰奇」;傅雷先生在書信中告訴傅聰:「《世說新語》大可一讀。」
  • 描寫魏晉名士風流的《世說新語》是依據什麼完成的?
    原文作者丨寧稼雨摘編丨安也在《世說新語》所依據的藍本中,《魏晉世語》《名士傳》《語林》和《郭子》是主要而有代表性的四種。從這四種書的演變過程可以看到人們對魏晉文人精神變遷的認識如何由淺入深、由模糊到清晰。《<世說新語>與魏晉風流》,寧稼雨著,商務印書館,2020年5月。
  • 跟著墨媽精讀《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的閱讀之旅了。因為魏晉南北朝是個特殊的時期,首先要知道其時代背景,還有什麼是「魏晉風流」?「竹林七賢」?「玄學」?「清談?」等等這些文化文學史知識,對小朋友們不簡單,若不懂點時代背景文化,就很難理解故事裡的人物的言行為什麼會這麼說這麼做?也就是即使看了原文也不理解,也就是Get不到《世說新語》這本書的點上。
  • 名士自風流——以《世說新語》為例讀自選名著
    二、魏晉風流——選擇讀1.  聯繫知識,了解背景師問:《世說新語》是記錄東漢末年至東晉末年二百多年間的事情,這是一個怎樣的時期呢?生答:這是一個兵荒馬亂、世事混亂的時期。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出,南朝對外有敵寇存在,對內朝廷紛爭,恆溫、王導、謝安等存在政治糾紛。
  • 世說新語
    書中所載均屬歷史上實有的人物,但他們的言論或故事則有一部分出於傳聞,不是都符合史實。此書中相當多的篇幅雜採眾書而成。如《規箴》《賢媛》等篇所載個別西漢人物的故事,採自《史記》和《漢書》。其他部分也多採自於前人的記載。 作品鑑賞主要思想《世說新語》今存最早刊本為宋紹興八年董弅所刻三卷本,共36門。
  • 論《論語》對《世說新語》人物品評的影響
    書中條目最多的《賞譽》(156條)及《品藻》、《識鑑》、《容止》、《企羨》5篇,皆為人物品評;《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其他21篇,大部分條目屬人物品評。有的條目即使沒有「品題」、「題目」、「目」等標示,也多涉及人物品評。《世說新語》共分三十六門,而每一門都是品評人物的一類別。
  • 《世說新語》還推崇士人的雅量
    其著《世說》l0卷,撰《集林》200卷,並行於世。  《世說新語》全書上、中、下三卷,分36門(如《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門類),共38篇。主要記述漢末至東晉的士族階層的遺聞軼事,特別詳於士族人物的玄虛清談。不少故事取用於《語林》、《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