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圍棋是一種競技,不如說它是一種創新思維模式和良好習慣的培養

2021-02-23 永恆的好爸爸好媽媽

       



        中國古代有一個皇帝叫堯,他有一個兒子叫丹朱,丹朱小時候非常淘氣,經常和小夥伴玩「打仗遊戲」,身上弄出許多傷疤,堯帝很傷腦筋,於是就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來一個教育兒子的好方法。     

         一天,堯把丹朱叫到跟前對他說:「你喜歡玩打仗遊戲,很容易受傷,現在我教你一種不會受傷的打仗遊戲。」丹朱聽後很好奇。第 二天 堯讓丹朱撿來一些黑色和白色的小石子,然後在地上畫了很多小方格,對丹朱說:「黑石子給你,白石子給我,一個石子就是一個兵,你就是將軍。咱們輪流在方格線上擺放石子,一次只許放一個,看誰的兵能把對方的兵圍住,圍住的石子就被消滅掉,必須把它拿走,」丹朱聽了很感興趣,就與堯在地上打起仗來。玩著玩著,丹朱發現自己的黑兵總被白兵消滅,急的抓耳撓腮,堯笑著對丹朱說:「你失敗是因為你不愛動腦筋,這與戰場打仗一樣,必須排兵布陣學習方法,否則是不能取勝的。」丹朱受到了啟發,從此以後再也不和小夥伴們瞎打瞎鬧了,而是向父親學習這種遊戲的本領,經常入迷的對著方格認真思考,悟出了許多打仗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逐漸變得穩重,聰明了。當他長大以後,真正成為了一名能文善武非常優秀的將軍了。堯帝教丹朱玩的這種遊戲經過不斷發展便成為現在的圍棋。

      可見堯帝對早期的心理教育還是非常有研究的,充分挖掘孩子的潛力和興趣,巧妙的轉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從而讓孩子真正愛上了圍棋。從古至今圍棋帶給我們的不僅僅只是這些:

1、提高孩子專注力

下棋需要安靜的環境,心平氣和的對弈。保證心無雜念,把精力都集中在對弈中;它所培養的習慣卻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棋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孩子的專注度會提高很多。

2、學會慎重的選擇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下棋時,每一步都需要細細琢磨,盲目下棋,只會輸。學棋的孩子,每一步棋都是經過沉穩思考的,久而久之,就算孩子不能成為棋界高手,也能養成慎重選擇的好習慣。

3、培養大局觀意識

家長給孩子一個棋盤,相當於給了他一個國家、一個天下。每一個棋子都是自己的兵,下棋就是帶兵打仗,在下棋過程中懂得取捨,懂得掌控全局的人,才是最後的贏家,從小就懂得掌控局勢的孩子,長大了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導人。

4、增強抗挫的能力

幼兒棋類教育是以挫折教育為核心,能極大的增強孩子的受挫能力,針對解決孩子輸不起、遇難事哭鬧的問題。黑白對弈,非勝即敗,在學習、比賽中不斷受挫,又不斷成長,讓孩子改掉懦弱和自以為是的性格。

        當然,韋老師「德育圍棋」不僅僅局限以上,寓教於樂、貫穿傳統文化的背景,讓孩子身臨其境、津津有味。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覺中既學會了圍棋思維方式,又學習了傳統文化知識。

       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藝術體育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於啟蒙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各領域。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為重點,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也由此看出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教育孩子也一樣,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立竿見影,而是在不斷潛移默化中,在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中不斷成長。

        對於我們家長來說如何培養孩子興趣,如何給孩子選擇適合開拓視野及思維的方法成了當代父母的焦點,有些甚至陷入了誤區---「多多益善」,甚至從幼兒園就要德、智、體、美、勞,琴、棋、書、畫、武,樣樣不落下。其實最好的教育是孩子良好性格、習慣和格局的養成。

韋老師概況:

具有12年以上教育工作經驗,中國傳統文化高級教師,青島市體育局青島圍棋協會體育指導員,學而第一國學第一講師,兒童心理教育專家

 聯繫電話:13869864527

相關焦點

  • 數學好的孩子,與其說是有天賦,不如說從小就培養了數學思維
    實際上所謂的數學天賦並不是完全天生的,而是孩子在思維方式形成之初形成的一種思考方式,如果孩子形成的思維方式有利於在未來數學的學習,那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有數學天賦」。所以說,對於提高孩子學習數學的效率,與其說是提高孩子的數學天賦,不如說培養孩子的「
  • 牛聽聽讀書牛,與其說是早教機,不如說是孩子的小夥伴!
    個人比較認可的早教機(學習機)是國產的牛聽聽讀書牛,與其說是早教機,不如說是孩子的一個小夥伴、小老師。為什麼這麼說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不一樣的教育方法——薰陶教育除了英語學習以外,讀書牛對於數學學習也十分用心,通過數學邏輯AR卡讓數學學習成為一種遊戲。數學邏輯AR卡包含數字卡和七巧板,讓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培養了自己的數感,空間想像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思維主要有三種模式——數字、加減、乘除,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的數感;七巧板有四種模式——入門拼圖、動物拼圖、數字拼圖和魔法拼圖,給孩子的想像力插上了翅膀。
  • 優秀是一種習慣,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是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一句名言。在此用它做本文的標題,意在引起廣大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注意。教育孩子,必須先抓習慣,再談成績。有句俗語說得好:「積千累萬,不如養成好習慣。」葉聖陶也強調「教育就是培養習慣」,由此可見培養習慣的重要。良好習慣一旦養成,必將受用終生。
  • 圍棋,不僅僅是一種遊戲
    這其中,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圍棋,是一種遊戲,但絕不僅僅只是一種遊戲,這種遊戲,能夠使遊戲者在遊戲的過程中獲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潛能的綜合開發。圍棋的計算必須將對手的應招考慮在內,其中還包含著預測雙方必然的的最佳行棋次序的N種變化。毫不誇張的說:圍棋的對局過程也就是一次數學運算的演練過程,但又不是簡單的數字運算的演練過程,圍棋的計算主要體現在氣和目上,除了微觀的局部計算之外,還有宏觀的全局計算;有複雜的劫和官子的價值大小計算,還有更複雜的行棋過程中厚薄轉換的價值分析的計算。這其中包含了嚴謹的數學邏輯。
  • 圍棋,不僅僅是一種遊戲
    「堯造圍棋,以教丹朱。」圍棋創造之初,其目的旨在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本質,歸根結底,是強調實質上的智能開發,包括語言、邏輯思維、觀察力、創造力、人際關係、獨立生活能力、情緒與適應能力的發展。這其中,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圍棋,是一種遊戲,但絕不僅僅只是一種遊戲,這種遊戲,能夠使遊戲者在遊戲的過程中獲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潛能的綜合開發。
  • 提高思維 樂在棋中 弈思維少兒圍棋成零基礎圍棋啟蒙首選
    從古至今,古代帝王拿它消遣時間,文人墨客用它陶冶情操,網際網路大佬馬雲、商業名人雷軍更是業界公認的圍棋高手,雷軍還曾拿過中學圍棋冠軍。圍棋對於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可謂人盡皆知,棋聖聶衛平在早些時候的「教育與圍棋」高峰論壇上甚至建議將圍棋引入小學課堂幫助開發孩子智力,培養孩子品德。
  • 職場最快的晉升,其實是討好領導,與其說討好,不如說是一種能力
    這些人與其說是他們靠討好領導上位,不如說他們善於處理和領導的人際關係而導致的。他們了解領導的行為習慣,知道領導的愛好,總是跟領導相處自然舒服。我們很多人,會覺得領導有一定的距離感,壓迫感,在工作和日常的相處中,會與領導保持一定的距離。
  • 明制漢服搭配的「狄髻」,與其說一種髮髻,不如說是一種發冠
    在穿戴明制漢服的時候,女子通常會梳一種特定的髮髻,稱之為狄髻,此外還要配上一整套頭面首飾,這款髮髻和明制漢服可以說也非常搭調,四面鬢角脖頸碎發都收拾得很乾淨,髮髻只有頂心一處,簡潔大方,符合古代漢族人傳統觀念中,女子應該嫻靜端莊的審美。但是實際上,狄髻並不是名副其實是一種髮髻,而是一種發冠,那麼歷史上真正的狄髻,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
  • 思考的「認知策略」是一種創新性的思維
    思考的「認知策略」是一種創新性的思維,是指學生對於自己發現學習方法、發明學習思維的創造性思路。,還是傳統教學模式比較多,大多數是以教師為主的「口述型」教學,是教師在課堂上敘述知識點,然後以灌輸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教學,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 補習不如補能力!學習圍棋,讓孩子區別於90%的學生
    所以補課不如補能力! 與其補習,不如讓孩子擁有好的學習能力。在這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能力決定未來。所謂「高分低能」的「能」就包括了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也就是說「高分」以「低能」為代價,高分以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萎縮為代價。「分」和「能」呈反比例態勢!人云亦云,亦步亦趨,讓別人的腦袋為自己思考——沒有獨立思考、沒有批判性思維、沒有創新意識。
  • 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及「四心一興」
    培養孩子生活、學習習慣。習慣是潛意識的反應,形成習慣的話,就會自動反應。好的習慣是成功的快車道,同時,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家長應以身作則。兒童教育家孫敬修先生曾說:孩子的眼睛是錄像機,孩子的耳朵是錄音機,孩子的頭腦是計算機。
  • 那些越來越富的人,往往有5種創新思維,有一種,也要恭喜了
    一、克服思維定勢在一種環境和狀態下工作和生活太久,就容易形成一種思維定式,也稱為慣性思維,它會讓人習慣於從固定的角度來觀察、思考和接受事物,可以說,思維定式是創新思維的最大敵人。在形成思維定式後,很多人不願或無力打破,看待事物容易陷入一元化,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而那些越來越富的、能發財的富人,往往能克服思維定勢,打破由此造成的思維枷鎖和阻力,保持多元化、多角度、不受太大束縛的思維模式,如此,自然容易有或大或小的創新之舉,並從中找到發財的好點子。
  • 人工智慧特色課程體系:做孩子真正需要的圍棋學習模式
    人工智慧圍棋教學模式,將啟發式教學、引導式教學作為教學目標,結合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與完整的圍棋知識體系,打造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興趣課堂,充分尊重圍棋的本質規律以及初學者的思考習慣,從零基礎開始為青少年構建圍棋思維。
  • 養成良好習慣從小抓起
    孩子良好生活習慣從小順利形成,將益處多多,不僅可以促進其他良好習慣生成,而且可以助其學業和事業健康發展,還可以大大提升其個人和家庭幸福指數。2、培養良好自理習慣。這是人生不斷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根基所在。人這一輩子最要緊、最管用、最不求人的優良習慣,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正如有句話說的,「靠誰都不如靠自己靠得住」。
  • 幼兒園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大膽實踐法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根據幼兒各年齡段生理、心理和思維發展的特點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規律,結合一日活動中及各學科教學特點,從小事抓起,打好基礎。一是在課堂上,教師抓住每一個活動環節,促進幼兒多想、多說、認真聽、細心看。幼兒說的時候引導幼兒說出是「怎樣想……」就是要求幼兒知其然;二是提供機會,激發興趣。
  • 小學階段與其追求分數,不如培養習慣
    小學階段,成績的差距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習慣的差距。與其盲目追求分數,不如先培養習慣。1.尊重與欣賞老師:親其師,信其道。孩子同時面對各科的學習,長短不齊,在所難免。孩子想要學習好,首先要尊重老師,孩子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內,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適應,與老師共同進步。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習越來越輕鬆?
    亞里斯多德曾說:每天反覆做的事情造就了我們。換言之,習慣造就了我們。正是這些每天都在重複做的事情,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優秀。是的!優秀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想要孩子成為優秀之人的最佳途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前提。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習越來越輕鬆,日子越來越快樂。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親子共讀開始從胎兒時期開始,孩子就有了聽的能力,並且在出生後就對聽有探索力。
  • 圍棋,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思考力的絕佳手段
    圍棋對青少年教育的影響,圍棋是培育創造力和思考力的土壤,也是實現克己修身、自我教養的鍛造身心的道場。圍棋可以說是凝聚了東亞幾千年智慧的人文領域的集大成,東亞的文史哲乃至科學都結晶於圍棋。圍棋是體育,也是高層次的精神運動。圍棋還提供知人事、學禮儀的教育空間。
  •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認識,開展活動是關鍵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有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階段是習慣養成的最佳階段。小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大,他們的各種習慣容易養成也容易改變,作為小學教師應從各方面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那麼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下面談一下我的粗淺的認識 。
  • 教育故事《一種習慣就是一種品質》
    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因為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