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假劣口罩,嚴懲!廣東曝光十大案例,6個涉嫌犯罪已移交公交機關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銷售「三無」、假冒偽劣

無中文標籤、非法企業生產的口罩

嚴懲不貸!!!

廣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

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近日來從嚴從快查處了一批

銷售假冒偽劣醫用口罩違法案件

案例一

深圳市瑞草堂大藥房有限公司立業路分店

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

1月26日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接群眾投訴舉報,執法人員當晚抵達深圳市瑞草堂大藥房有限公司立業路分店現場,發現帶有「K310」「NIOSH N95」等字樣的口罩產品內有黑斑和較為明顯的泥黃色痕跡,且內外包裝均無廠名廠址、合格證明和中文標籤。另在店內發現庫存有500個標示「Surgical Face Mask」(編者註:中文意思為外科口罩)等文字的口罩,內外包裝均未見廠名廠址、產品合格證明和中文標籤。

經初步調查,當事人銷售上述兩種口罩共計24800個,銷售金額達8.3萬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於1月27日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立案偵查。

案例二

惠州市華醫國藥大藥房等公司

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系列案

1月28日,惠州市仲愷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群眾舉報,依法對位於惠州市仲愷高新區26號小區的惠州市華醫國藥大藥房進行核查,現場發現有75個「三無」口罩待售,同時發現其上遊供貨者嚴滔光(惠州市仲愷高新區滔光門窗店經營者)再次送貨到該藥房,現場發現車內有「三無」口罩共計7200個。當天還對位於惠州市陳江街道辦事處金湖路43號、陳江五一花園小區K6號的惠州市惠城區五味藥室、惠州市寶芝林藥業連鎖有限公司陳江五一花園分店進行檢查,現場查獲「三無」口罩3000個。

經查,上述涉案當事人在明知其銷售的產品為「三無」口罩的情況下,擅自作為醫用口罩對外銷售並獲利,情節嚴重,已涉嫌構成犯罪,惠州市仲愷新區市場監管局於1月30日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目前,公安機關已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立案偵查。

案例三

河源市常春堂醫藥有限公司

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

2月1日,河源市源城區市場監管局接到多名群眾投訴,反映「河源市常春堂醫藥有限公司」涉嫌銷售假冒偽劣的一次性口罩,價格為20個100元。根據投訴人提供的一次性口罩,其實物包裝上印刷脫色、產品粗糙,源城區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到該店核查投訴情況。經檢查,現場已無涉訴產品「河南飄安牌的一次性使用口罩」在售。

經調查,銷售人員承認確有銷售涉訴口罩的行為,共購進口罩4000個,購銷記錄顯示,購進價格3元/個,銷售價格5元/個,已全部銷售,銷售金額為20000元。河源市源城區市場監管局於2月3日將該案移送至當地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立案偵查,並已刑拘1人。

案例四

惠州市國泰堂大藥房有限公司

涉嫌非法經營醫療器械案

1月27日,惠州市惠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巡查中,發現位於惠州市下角中路四方池3棟商場的惠州市國泰堂大藥房有限公司銷售無中文標籤口罩,現場查獲外包裝標示「FACEMASK SURGICAL DISPOSABLE(編者註:中文意思為一次性外科口罩)」字樣的無中文標籤口罩66盒(規格為50片/盒)、無廠名廠址無執行標準「小獅子瑞恩」口罩51盒(10片/盒)、無廠名(韓文)口罩43包(10片/包)、無廠名(日文)口罩28包(10片/包)、輝煌口罩5包(10片/包),執法人員依法對上述口罩予以扣押。惠州市惠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於2月2日將案件移送當地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以涉嫌非法經營罪立案偵查,並刑拘1人。

案例五

潮州市許惠尹

涉嫌銷售偽劣醫療器械案

1月31日,潮州市饒平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掌握的線索,對當事人許惠尹存放物品的倉庫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12372個涉嫌偽劣的「飄安一次性使用口罩」(標示生產廠家: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標示產品註冊證編號:豫械注準20192140044,生產批號:20200215,生產日期:2020年2月16日,適用範圍:醫用),並依法對上述物品進行扣押。經初步調查,當事人購進上述口罩共60000個,銷售40000個,銷售金額6.2萬元。目前,潮州市饒平縣市場監管局已及時追回15091個口罩並以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移送當地公安機關。

案例六

汕頭市福恒生醫療器械用品店

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

1月28日晚上,汕頭市市場監管局根據掌握的線索,聯合市公安局食藥環支隊,對位於長平路48號的汕頭市金平區福恒生醫療器械用品店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查獲涉嫌「三無」醫用口罩36000個,貨值9萬元。經檢驗,涉案產品不符合醫用口罩標準。目前,汕頭市市場監管局於2月7日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移送當地公安機關。

案例七

佛山市源參堂醫藥有限公司

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

1月24日,佛山市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投訴舉報,對佛山市順德區源參堂醫藥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核查,現場查獲8350個外包裝標示「FACE MASK」「surgical disposable」(編者註:中文意思為一次性外科口罩)等英文字樣的無中文標籤、無生產企業、無生產批號口罩。經調查,該店負責人無法提供口罩的購進憑證、生產企業證明材料以及產品檢驗報告等,涉嫌存在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違法行為。目前,佛山市順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立案並會同公安部門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案例八

梅州市陳長江

涉嫌銷售偽劣醫療器械案

1月31日晚上,根據群眾舉報,梅州市梅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迅速行動,在交易現場抓獲當事人陳長江,現場查扣準備交易的600個涉嫌偽劣的「飄安一次性使用口罩」(標識生產批號分別為「20190615」「20191101」「20191019」「20190607」「20190902」)和200個「三無」醫用口罩。經初步調查,陳長江未取得醫療器械相關經營許可資質,從網上購進無任何合格證明及進貨憑證的口罩進行銷售,共購進非法口罩1650個,銷售1300個,貨值金額為8250元。目前,梅州市梅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立案並會同公安部門作進一步調查處理。

案例九

廣州市海皇勞保商店

涉嫌銷售假冒廠名醫用口罩案

1月30日,廣州市增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監督檢查中發現,位於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西寧路80-4號的「廣州市增城海皇勞保商店」,銷售了953個標示為「廣州衛生材料廠」生產的「醫用口罩(衛生口罩)」。經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並未發現有「廣州衛生材料廠」的企業信息,當事人涉嫌銷售非法企業生產的醫用口罩,而且不能提供相應的進貨單據。目前,廣州市增城區市場監管局已立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案例十

清遠市金輝商店

涉嫌銷售「三無」醫用口罩案

1月28日,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市場監管局根據群眾舉報線索,依法對位于吉田鎮金山路金山商貿城首層的金輝商店進行現場檢查,查獲8300個標註「FACE MASK」和「SURGICALDISPOSABLE」(編者註:中文意思為外科一次性口罩),無中文標明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等內容的「三無」醫用口罩產品。目前,清遠市連山縣市場監管局已立案,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附:如何辨別買到的口罩是真是假?

醫用外科口罩

首先醫用外科口罩共有三層過濾,符合YY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標準的才是我們需要的口罩。

查詢醫用口罩企業生產信息、批准文號等方法↓

重要的事情再強調一遍:看適用範圍,一定是用於臨床醫務人員在有創操作過程中佩戴,能防止體液飛濺等直接穿透的。

飄安牌口罩辨別方法

1. 飄安集團所生產的產品以藍色為主,少量白色,沒有生產過粉色的,假冒的的口罩是粉色的。

2. 飄安集團的產品名稱為「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假冒的的口罩是「一次性使用口罩」。

3. 飄安集團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產品初包裝數量都是10隻,而假冒的的問題口罩是20隻裝。

4、飄安集團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產品都是內掛耳,假冒的的產品是外掛耳。

5. 口罩耳帶形狀也不同,飄安集團生產的口罩所使用的耳帶是扁形的,假冒的口罩所使用的耳帶的是圓形的。

6. 飄安集團批號編排是以產品代碼006+年月日形式,而假冒的產品是按年月日編排。

7. 飄安集團的口罩都有「PIAOAN」字樣,而假冒到的產品沒有相關標誌。

另外,該公司公司防護產品主要保武漢、保湖北、保河南等醫療機構的順序供應,並未銷售給安徽黃山市等藥房藥店防護用品。

3M口罩真假辨別術

1. 聞味道,3M口罩沒有任何異味,只有活性炭口罩有淡淡的活性炭的香味,橡膠帶都沒有味道。

(真假對比圖:左假右真)

2. 看印刷,3M口罩都是由雷射列印的,列印痕跡呈45度斜角,而假貨是油墨印刷,往往有油墨不均勻的痕跡。

3. 看LA標誌和QS認證(不是印刷在盒子上的,那個沒有用,是兩個小標籤),非國產口罩,只要是正規進來的,一定要有LA認證,國產口罩,不管是國內用還是用於出口,都一定要有QS和LA認證。

乍看有圓點,不一定是假貨,總結一下:

1. 只有圓點,沒有斜紋,一定是假貨,12315舉報起來

2. 有圓點,也有斜紋,基本真貨

3. 沒有圓點,只有斜紋,基本真貨

最後,萬一買到假口罩

請一定記得撥打12315

不要讓黑心商家得逞

相關焦點

  • 賣假劣口罩,嚴懲!廣東曝光十大案例,6個涉嫌犯罪已移交公安機關
    另在店內發現庫存有500個標示「Surgical Face Mask」(編者註:中文意思為外科口罩)等文字的口罩,內外包裝均未見廠名廠址、產品合格證明和中文標籤。經初步調查,當事人銷售上述兩種口罩共計24800個,銷售金額達8.3萬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於1月27日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立案偵查。
  • 全國已偵辦製售假劣口罩等防護物資案件1153起
    從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獲悉,截至4月15日,已偵辦製售假劣口罩、醫用酒精等防護物資案件115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87名,搗毀窩點885個,查扣假劣口罩4800餘萬隻及一批醫用酒精、消毒液等物資,案值近3億元。
  • 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今天,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在市場監管總局曝光了十大典型案例。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案件查辦組組長、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楊紅燦介紹,截至目前,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7.8萬件,罰款9.1億元,責令停產停業2431戶,吊銷許可證157件,從業資格限制168人,各地公安機關偵破食品犯罪案件8758件,打掉窩點525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萬名。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十大典型案例
    今天,市場監管總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發布十大典型案例。社會關注度極高的製售假酒案、製售假劣飲料案、製售有毒有害減肥食品案均被曝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楊紅燦表示,截至目前,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7.8萬件,罰款9.1億元,責令停產停業2431戶,吊銷許可證157件,從業資格限制168人,各地公安機關偵破食品犯罪案件8758件,打掉窩點525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萬名。
  • 公安部十大制假售假案:一團夥疫情期間假劣口罩銷往十餘省份
    針對跨國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案件不斷增多的趨勢,公安部主動加強與各國執法部門的溝通協調,務實開展線索通報、協查取證、司法協助等多層面合作,積極構建新型執法合作關係。截至目前,公安部已與35個國際組織、國家和地區執法機構建立起智慧財產權刑事執法合作渠道。
  • 疫情當前,竟敢賣假冒偽劣口罩?重罰!廣東公布十大典型案例
    另在店內發現庫存有500個標示「Surgical Face Mask」(編者註:中文意思為外科口罩)等文字的口罩,內外包裝均未見廠名廠址、產品合格證明和中文標籤。經初步調查,當事人銷售上述兩種口罩共計24800個,銷售金額達8.3萬元。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於1月27日將該案移送當地公安機關。目前,公安機關已以涉嫌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罪立案偵查。
  • 15樓財經|整治食品安全工作組公布十大案例:網售有毒「悍馬糖...
    今日(11月29日),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十大典型案例專題新聞發布會。社會關注度極高的製售假酒案、生成具有保健功效、能有效提升男性性功能的有毒有害食品案、製售假劣飲料案均被曝光。
  • 製售假劣口罩不是小事情,嚴懲不貸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目前這樣特殊的時期竟然有人敢為了一己私利,不顧生命健康甚至安危,違背商業倫理、違背道德、違背良心製售假劣口罩。近日,北京抽檢發現市售的部分口罩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其中不乏標識為KN95的防護口罩,主打防PM2.5的防霾口罩;7月29日,雲南公布對10批次非醫用口罩產品的檢測結果,主要問題同樣是過濾效率和防護效果不達標;8月5日,河南通告
  • 這三類涉疫情違法犯罪,公安機關從嚴從快依法打擊
    一方面,全省公安機關日均出動巡邏力量4萬餘人次,全面加強社會面巡邏防控,重點加強定點醫療機構和集中隔離場所、商場超市、防疫物資儲存點,以及車站、機場、客運碼頭等重點單位和重要部位巡邏守護,確保了社會面情況整體平穩。另一方面,公安機關加大打擊破案力度,嚴厲打擊擾亂疫情防控秩序、網上造謠傳謠、製售假劣防護用品等涉疫情違法犯罪活動。
  • 網售非法添加藥物成份「悍馬糖」 團夥10人被公安機關依法刑拘...
    今日(11月29日),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十大典型案例專題新聞發布會。社會關注度極高的製售假酒案、聲稱具有保健功效、能有效提升男性性功能的有毒有害食品案、製售假劣飲料案均被曝光。
  • 招待所內設點賣假表 一商販被刑拘
    信息時報訊(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穗市監)知假售假、以次充好?嚴打!記者10日獲悉,廣州市市場監管局曝光了近期查處的兩例假冒偽劣典型案例,其中,某商販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手錶涉嫌犯罪案涉案貨值金額約680.2萬元,當事人已被依法刑拘。
  • 稅務總局公布十大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題:稅務總局公布十大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新華社記者    為進一步做好打擊發票違法犯罪的宣傳教育,加大對發票違法犯罪案件的曝光力度,稅務總局5日公布了十大發票違法犯罪典型案例。
  • 假口罩、假藥、假洋酒……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十大案件
    4月22日,公安部公布公安機關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十大案例。設黑窩點生產假冒知名品牌醫用口罩2月,遼寧警方破獲特大生產銷售偽劣口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搗毀生產假劣口罩窩點1處,當場扣押成品、半成品口罩累計8萬餘只,造假設備10臺,涉案總價值100餘萬元。經查,嫌疑人楊某自設黑窩點,在疫情防控期間大肆生產假冒國內外知名品牌的醫用口罩,銷往全國10餘省區市。
  • 對疫情下仍製售假劣物資者當嚴懲不貸
    自今年之初疫情發生至今,製售假劣抗疫物品發國難財者,早已受到法律嚴懲。而今,竟還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仍公然製售假劣口罩等發「國難財」。近日,北京抽檢發現市售的部分口罩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其中不乏標識為KN95的防護口罩,主打防PM2.5的防霾口罩;7月29日,雲南公布對10批次非醫用口罩產品的檢測結果,主要問題同樣是過濾效率和防護效果不達標;8月5日,河南通告15批次口罩不合格……除假劣口罩外,疫情之下,假劣
  • 最高檢發布20個典型案例:嚴懲犯罪,保護孩子!
    最高檢發布20個典型案例:嚴懲犯罪,保護孩子12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以「從嚴懲處涉未成年人犯罪,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檢察機關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
  • 十個非法製售口罩案被曝光!北京的這起嫌疑人已被刑拘
    2.4萬餘只「3M」口罩,假的!200萬隻日本YOSHIDA醫用口罩,假的!向疫情奉獻愛心,支付19.2萬元購買的2.4萬隻防塵口罩,假的!60萬隻涉嫌假冒「飄安」品牌的口罩,包裝上的生產日期竟然是2月16日,明顯屬於「早產」品。今天,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各地查處的"十大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典型案例」。
  • 又一批朋友圈賣假劣口罩的被判刑!刑期最長達11年6個月
    朋友圈那些賣假劣口罩的 有的可能已經被判刑了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發布8個 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刑期最高達11年6個月
  • 你在賣假口罩,發黑心財!」
    你在賣假口罩,發黑心財!」「你在賣假口罩!你還在發黑心財!」▲ 劉某被抓獲 這是2月5日,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偵辦一起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件時,與嫌疑人的一段對話。當日,辦案民警克服疫情風險,奔赴阜陽、亳州等地,輾轉多處,最終抓獲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的犯罪嫌疑人劉某。
  • ...合格口罩進行銷售被抓!2020年度浙江省藥品領域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當事人採購600萬隻不合格口罩進行銷售被抓!2020年度浙江省藥品領域十大典型案例發布!該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目前司法機關準備對4名犯罪嫌疑人提起訴訟。02杭州濱江區市場監管局查處銷售未經檢驗進口化妝品案
  • 柏妍時尚不排除有涉嫌傳銷的可能性,涉嫌犯罪線索已移送公安機關
    裁定書顯示,武漢市柏妍時尚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柏妍時尚公司)在經營「緹麗莎爾」品牌時,「不排除有涉嫌傳銷的可能性」,由於該案「涉及的各層級參加人員較多,社會影響面較大,需要通過刑事偵查程序查明」,經辦該案的一審法院湖北省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法院,已將「涉嫌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