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全球各國紛紛加快5G網絡部署,似乎在華為、高通之間也是再次爆發了一場「真·假5G」論,此前高通一度宣傳「唯有支持Sub-6和毫米波才是真5G」,對此也是引發了一眾國產手機廠商對華為5G「嘲諷」,我們回顧3GPP的相關規範,目前5G網絡建設共有兩個頻率,其中一個就是Sub-6,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釐米波,而另一個是毫米波,頻率範圍則是24.25GHz——52.6GHz,其中5G毫米波也是美國方面一直都極力主導,目前也基本只有美國運營商在使用這個頻率來建設5G網絡;
為何美國如此堅持使用毫米波呢?
其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美國的Sub-6波段(釐米波)已經基本被使用了,所以想要用於建設5G網絡,也基本沒有波段可以使用,最後也是被逼無奈的啟用毫米波;目前美國AT&T、T-Mobile、Verizon三家運營商均採用了5G毫米波建設5G網絡,除此之外還有一家烏拉圭Antel也選擇了毫米波來建設5G網絡,當然對於毫米波而言,確實也是擁有網絡速率快、方向性好等優點,但缺點同樣也非常的明顯,那就是頻率太高,導致傳輸距離太短,這意味著在建設5G網絡過程中,也將會付出更加高昂的5G網絡建設成本,所以在目前使用Sub-6來建設5G網絡的成本都已經讓諸多國家以及運營商所無法承受,很難想像採用毫米波來建設5G網絡,在基站數量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顯然也是一個劣勢大於優勢的建設方案。
面對如此高昂的5G網絡建設成本,似乎就連美國方面也都開始認輸,不再堅持使用毫米波來建設5G網絡,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正式通過一項決議,這項決議中,將會花費高達97億美元用於購買衛星公司所使用的3.7GHz-4.2GHz 頻譜,然後重新對美國電信運營公司進行拍賣,將這個3.7GHz-4.2GHz 黃金頻譜用於建設5G網絡,要知道這也是當今全球建設5G網絡最主流的頻譜。
如此可見,此前曾一意孤行的美國,在意識到了5G毫米波的「不成熟」後,也是緊急開始更改5G網絡建設方案,但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改變,或許一直專注於毫米波技術研究的高通,無疑也將會遭受到更大的打擊,畢竟此前為了支持毫米波技術,更是不惜採用外掛基帶方式來實現,高通X55以及最新一代的高通X60(明年商用),如今看來或許高通所專注的「真5G」也得緩一緩了。
寫在最後:各位小夥伴們,對於高通、華為之間的「真·假5G」,以及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最近所做出的改變,不知道各位看官,你們怎麼看呢?或者你們覺得在如今的5G網絡建設中,是採用毫米波更好呢?還是釐米波更好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