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高通,一個用釐米波一個用毫米波,運營商同一套基站行嗎?

2020-12-16 通信二十年

毫米波和釐米波,可以共用基站的BBU部分(或者是CU+DU),但是需要有不同的AAU。

毫米波和釐米波是5G裡的兩個不同頻率範圍。

3GPP定義了兩個大的5G使用到的頻率的範圍,分為FR1和FR2。FR是頻率範圍的英文縮寫。

其中FR1是450-6000Mhz,電磁波的波長=光速/頻率,因為它的波長是釐米級的,所以也被稱為釐米波,不過通信業裡比較常見的叫法是Sub-6G。

其中FR2是24250-52600Mhz,由於該頻率範圍的電磁波的波長進入了毫米級,所以也被稱為毫米波。

在5G應用了毫米波頻率之前,其實微波以及衛星通信已經啟用了這些毫米波的頻段。

FR1的毫米波通信業又把它們分成了Sub-3g(也就是450-3000Mhz),Sub-3g也有些文檔稱為是5G之中的低頻,而3000-6000Mhz在一些文檔之中被稱為5G的中頻。

目前5G全球最成熟的,也是運營商部署5G使用最多的頻段是3.5Ghz附近的頻率,這個頻段在通信業之中也稱為C波段,通常情況下的5G裡的C波段是指3.3-4.2Ghz(微波通信裡的C波段是4-8Ghz,這裡邊C波段在不同文檔之中的定義相對的比較混亂)。

5G基站組成。

基站作為無線接入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物理結構一直在發生變化。其中2G時代,基站主要是集成化的,基帶單元、射頻單元被集成到一個機櫃內,天線外掛,基站被稱為BTS。進入3G時代之後,出現了BBU+RRU配置的基站,天線外掛,3G裡基站的名稱是NodeB。進入4G時代之後,基站基本上都是BBU+RRU+天線的組合,基站被稱為eNB。

進入5G時代之後,基站的物理結構又開始的新的變化,BBU被分成了CU+DU,RRU和天線集成,變成了AAU,但是由於前期的時候有CU/DU合設的場景,依然可以沿用BBU。

5G之中,一些容量不高的區域,依然有BBU+RRU+板狀天線的組成的基站。

同時,5G時代,由於運營商現網可能存在2G/3G/4G/NB-IOT/NR等多種制式的移動通信系統,設備廠家還推出了兼容多種制式的多模BBU,可以給運營商節省大量的機房空間,以及天面空間。

對於基站來說,毫米波和釐米波最大的不同是在AAU。

基站是需要天線的,天線振子的大小和工作頻率的波長息息相關,一般是波長的1/2-1/4,所以對應不同工作的頻率需要使用不同的天線,其中AAU由於是集成了天線和RRU,不同的AAU也對應不同的工作頻率。

就工作頻率而言,現在華為推出了支持Sub-6G的全頻段的AAU,這也是業內第一個推出全頻段的Sub-6G AAU的廠家。

但是,由於毫米波和釐米波的波長差距過大,目前業內毫米波和釐米波還很難共用一個AAU,這部分都是需要分開的。

也就是說,在一個站點之中,如果同時部署了毫米波以及釐米波頻段,目前可以共用BBU(CU+DU),但是需要部署各自獨立的AAU,不能完全的共用一個基站。

必須指出的是,毫米波不是高通的。

毫米波雖然高通在不同的場合在進行鼓吹,但是歸根到底高通並不是設備廠家,它不會生產通信業的設備。現在市場上的基站是由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這些通信製造業企業生產的。

此外,還有韓國的三星以及中國的大唐可以生產相關的基站設備。

總而言之,毫米波不屬於高通,高通也不能生產基站。如果一個運營商共站部署毫米波和釐米波頻段,那麼他們可以共享基站的BBU(CU+DU)部分,但是必須部署獨立的AAU。

相關焦點

  • 高通和華為的釐米波毫米波,對於運營商來說能否進行使用?
    華為和高通,這兩家通信企業一個使用的是釐米波,而另外一個使用的是毫米波,那麼對於運營商來說,同一套的基站使用是否能夠運行,下面和大家一起來說一說。何為釐米波和毫米波,說具有的功能和作用1.什麼是毫米波我們儘可能用簡單的話說複雜的事,毫米波就是指波長在1-10毫米的電磁波,而且這個電磁波的頻段是在30-300GHz(30000Mhz~300000Mhz),那麼對於這個頻段來說,其實就是高頻段的功能就是所擁有的大寬帶,而大寬帶的
  • 華為的釐米波和高通的毫米波到底哪個才是主流5G?
    華為,中興,愛立信和諾基亞均都是以釐米波為主當下國內華為和中興的5G基站都是以釐米波為主,一方面是因為兩者都有這方面的技術優勢,可以將優勢擴大,另一方面我國在Sub 6這個5G頻段資源比高通的選擇空間大,更重要的是釐米波比毫米波覆蓋面積更廣且信號穿透力強,總體成本建設價格也比毫米波少很多。
  • 高通5G落敗!美國5G網絡建設不再堅持毫米波:改為中國所使用釐米波
    眾所周知,隨著全球各國紛紛加快5G網絡部署,似乎在華為、高通之間也是再次爆發了一場「真·假5G」論,此前高通一度宣傳「唯有支持Sub-6和毫米波才是真5G」,對此也是引發了一眾國產手機廠商對華為5G「嘲諷」,我們回顧3GPP的相關規範,目前5G網絡建設共有兩個頻率,其中一個就是Sub
  • 華為賭贏了,美國放棄5G毫米波,採用華為使用的釐米波!
    隨著科技的快速,科技的產物手機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今手機的網速也是我們關注的一個焦點,自華為成功的研發了5G通訊網絡之後,我國的通訊技術已成了反超美國的存在,而提到5G,大部分人只知道5G會使手機網速變快,卻不知道使用的是什麼頻段,你知道5G使用的是什麼頻段嗎?
  • 5G不再堅持用毫米波了,要選擇中國使用的釐米波了
    眾所周知,根據3GPP的規範,5G有兩個頻率,一個叫做Sub-6,頻率範圍是450MHz——6GHz,另一個是毫米波,頻率範圍是24.25GHz——52.6GHz。其中毫米波是美國一直極力主導,目前也基本上只有美國在使用用的頻率,為何美國堅持用毫米波呢?原因在於美國的釐米波也就是Sub-6波段基本上被使用了,沒有這個頻率可以用了,所以美國啟用毫米波。但對於建設5G來講,毫米波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就是速度快,方向性好,劣勢就是頻率高,傳輸距離近。
  • 美國將採用5G釐米波技術,5G毫米波技術將迅速被邊緣化
    目前全球運營商當中明確採用5G毫米波技術的只有美國的AT&T、T-Mobile、Verizon和烏拉圭的Antel,其他運營商基本都是採用5G釐米波技術,即使強力支持5G毫米波技術的美國也有一家運營商Sprint採用5G釐米波技術。
  • 高通實現增程毫米波5G NR數據呼叫,毫米波和SUB-6哪個才是真5G?
    這樣一說來,咱們中國的毫米波5G反而落後了呀,不是說我們中國5G領先全球嗎?此前網絡上有一種說法,說美國之所以用毫米波而不用Sub-6G,是因為美國政府尤其是軍方將大量3-4GHz範圍內的頻段用於軍用通信和國防通訊,使得運營商很難拍賣得Sub-6G牌照,甚至運營商難以共享政府的這一部分頻譜資源。不可否認美國採取毫米波確實可能部分出於這個原因,但是毫米波在5G方面確實存在有自己的優勢。
  • 華為贏了,美國承認5G毫米波技術不如5G釐米波
    5G毫米波技術和5G釐米波技術曾引發爭論,不過全球除美國之外基本都採用5G釐米波技術,這主要是因為5G釐米波技術的覆蓋範圍更大,網絡建設成本更低。美國發展5G毫米波技術有多重考慮,首先是美國的衛星通信和軍事單位已使用了中頻頻段,這些部門不願釋放這些頻段,這迫使美國不得不發展5G毫米波技術。
  • 高通堅持的毫米波技術,是華為看不上的、且中國放棄了的5G技術?
    不過在很多說毫米波技術的文章下面,基本上都會有不明真相的網友評論,表達的意思就是毫米波技術是華為看不上的,是中國放棄了的5G技術,所以不要去吹毫米波,中國不會使用這個技術。說真的,有這種想法的真不在少數,甚至有些極端的人說高通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高通支持毫米波,明顯就是在Sub-6上落後於華為,所以才找個華為看不上的、中國不使用的5G技術來說事。
  • 毫米波與釐米波兩種5G技術對比,中國方案有何與眾不同
    美國一直主張Sub-6+毫米波才是真正的「真5G」技術,尤其是高通的5G晶片,更是一直強調毫米波。可見,中國與美國的兩種5G方案均屬於官方認可的5G技術,並不存在真假一說,那麼,中國5G方案和美國5G方案有何不同,為什麼美國要深耕毫米波頻段呢?
  • 高通、三星實現Sub6+毫米波的集成5G晶片,為何華為卻沒有
    還有更讓人佩服的,三星這一款Exynos1080還支持5G 中的毫米波技術,也是全球第三款支持毫米波技術的集成5G的基帶,另外兩款分別是高通去年發布的驍龍765、驍龍765G
  • 5G頻段之爭:中國Sub-6GHz VS 美國毫米波
    即在相同範圍、相同基站數量的環境內,對毫米波和Sub-6GHz的覆蓋能力進行過一個測試。據以往的研究顯示,採用毫米波技術的5G手機幾乎可以被任何東西擋住信號,如電話亭、玻璃、樹木和雨水等。只要基站和手機之間有遮擋,5G網絡就可能回落到4G狀態。
  • 高通是如何邁出毫米波第一步的?高通QTM052毫米波天線模組「小身材...
    在各國運營商和設備廠商的推動下,26GHz和39GHz毫米波頻段首先被納入了3GPP標準。高頻段的毫米波帶來的大帶寬,為5G需求的高速率提供了想像空間,然而毫米波在大氣中傳播衰弱嚴重的弱點也成為其商用道路上的致命傷。不過,這一現狀有望改觀,近日高通在毫米波的攻堅中率先破題。
  • 高通公司表示:5G若要達到的速率峰值,毫米波的使用必不可少
    高通驍龍集團駐中國區管理人員徐皓針對5G網絡的速率峰值,媒體線上公開會議會議表示。5G網絡想要快?必須使用毫米波技術嗎?起先在2016年以前,通訊行業給出的要求是在4g的基礎上。將5g網絡的延時降低是10%,網絡傳輸速率變為原來的1000%。網絡同一時間的傳送容量變為原來的100倍。
  • 中國的5G頻段為何選擇Sub-6G,而非傳輸更快的毫米波(mmWave)?
    毫米波和Sub-6GHz是目前全球採用的兩種不同5G頻段,美國和俄羅斯使用了毫米波技術,我國三大運營商、歐洲國家及地區則普遍採用Sub-6GHz頻段。一、什麼是毫米波和Sub-6G?我國目前採用的是Sub-6GHz方案,並沒有採用傳輸優勢更大的毫米波,究其有以下3個原因:1、毫米波的建設成本高毫米波要做到和Sub-6G一樣的覆蓋水平,基站密度需要是Sub-6G基站的5倍。
  • 【蘋果iPhone11評測】國內用不上?iPhone12將支持的毫米波技術到底...
    蘋果之前已經和高通達成協議,今年iPhone 12支持5G網絡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但有消息顯示,四款新機中可能只有兩款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另外兩款就只支持Sub-6GHz 頻段,不支持毫米波。Sub-6GHz和毫米波到底指什麼,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有人說,國行版iPhone12有沒有毫米波都不受影響,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帶著疑問我們來看一下。
  • 華為再放大招:網絡延遲降至微秒,6G計劃讓川普忌憚!
    華為作為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企業之一,它不僅僅只是一家手機公司,在通訊領域也有所涉及。近年來,由於華為的5G設備和5G技術都是同行內的佼佼者,使得華為成為了全球真正的5G引領者,不僅如此,華為還以4411件專利申請遙遙領先。
  • 毫米波技術演進,刷新5G應用想像力
    毫米波移動化必備的功課儘管毫米波存在巨大機遇,但好比開發陌生的地段同樣存在挑戰一樣,要想部署好毫米波,業界也要邁過一道道關卡。毫米波的第一個關卡在於「覆蓋範圍有限」。如前文所述,毫米波較大的路徑損耗,意味著覆蓋範圍僅有幾百英尺,因此需要大量小型基站,5G基站的建設數量,對應的就是運營商的建設成本。針對這個問題,高通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 Sub-6GHz和毫米波到底指什麼 蘋果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蘋果之前已經和高通達成協議,今年iPhone 12支持5G網絡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但有消息顯示,四款新機中可能只有兩款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頻... 蘋果之前已經和高通達成協議,今年iPhone 12支持5G網絡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
  • 高通侯明娟:讓5G在傳媒業發揮作用,用技術傳遞信息的力量
    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高通。高通是一家B2B(企業級)的企業,總部設於聖地牙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一個海濱小城。高通公司的7位創始人,本著「為這個時代提供高質量通訊」並希望用技術惠及全人類的想法,成立了高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