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神童項目」衝昏了頭腦,想孩子將來更有出息,家長得做好3件事

2020-12-09 騰訊網

文|西紅柿媽媽

最近迷上了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邀請了很多科學家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和揭秘天才的世界,那些參賽的選手們也將組成最強大腦中國戰隊,迎戰世界其他國家的戰隊。

節目收視率一直很高,這是一檔專注於傳播腦科學知識和競技的欄目,受到了不少家長朋友們的歡迎,以至於線下各種衍生品也紛來踏至。

近年來,「神童熱」備受追捧,國內外也有不少針對神童的科研項目,比如美國心理學家特曼曾推出的天才計劃,有1200名智商高於140分的孩子們被他挑選出來,可惜的是這些「天才兒童」中卻沒有產生一個科學家,更沒有獲得諾貝爾獎的

我國古代就有很多天才兒童的最終命運都讓人大跌眼鏡:比如7歲就會作詩的駱賓王,卻因耿直的性格導致自己鋃鐺入獄;方仲永5歲就能作詩,卻因為父親貪圖錢財,沒有讓孩子繼續學習,最終淪為平民百姓;李賀雖然成為了著名的詩人,可最終27歲就因抑鬱感傷而英年早逝。

唯有司馬光的父親得法地培養他,最終成就了《資治通鑑》這本通史巨作,至今廣為流傳。

可見,即使孩子有過人的天賦,家長的培育方法也關係到了孩子未來的人生高度。別讓孩子成為那種訓練出來的「定製的天才」,這樣反而會讓孩子長大後達不到想要的人生高度。

別讓孩子淪為「定製天才」,家長做好3點,娃的天賦能充分被開發,將來的成就也更高:

順應自然規律

華裔數學家陶哲軒是舉世公認的神童,他從小就表現出非常高的數學天賦,當父母意外發現陶哲軒2歲多時就可以教6歲的孩子學數學時,他們就知道這個孩子有著不一般的數學天賦。

一開始他們也陷入了「神童熱」的誤區,3歲半就把孩子送到了小學。可是這孩子還會不受控制地尿褲子,父母於是決定順應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又把孩子送入了幼兒園。

在今後的學習中,陶哲軒的爸爸都會要求校長在孩子正常學習了各科目之後,才選擇高階甚至跳級的課程,一切都徵求孩子自己的意見。

曾有位天才研究教授認為,陶哲軒有能力在12歲之前就讀完大學課程,可父母在徵求了孩子的意見後拒絕了這個建議。

順應孩子自然發展規律的父母,極好地保護了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支持著陶哲軒拿到了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培養孩子的情商

父母都希望孩子取得事業上的成就,這是一個功利卻有很自然的想法。可是孩子未來僅僅能取得事業上的成就,但並不一定能獲得生活的美滿和幸福。

傑出的政治學家、軍事家、發明家諸葛亮的教子書中寫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可見培養孩子的教養和情商,才是未來立身處世的標準。

陶哲軒的父母也非常注重孩子的性格和情商培養,大多數人眼裡,那些天才的人物大多性情古怪或者脾氣還不小,而陶哲軒則是個例外。

他不但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也善於向別人解釋自己的看法,他與人合作的同時還能激發別人的潛能。

陶哲軒父母認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重視培養孩子的性格和情商,培養出了有健全人格的天才,這才是最讓陶哲軒的父母所驕傲的。

不可錯過關鍵期

奧地利著名生物學家洛茲博士提出了關鍵期理論,人類的某種行為或者技能僅在某個特殊時期最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發展最快。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錯過關鍵期。

我們小學時都學過《傷仲永》的課文,方仲永雖有過人的天賦,可是其父親過於功利,讓孩子到集市上作詩賣錢,最終錯過了孩子學習的最佳時間,以至於孩子最終淪為普通兒童。

如今是一個功利的時代,父母很容易急於獲得豐收的成果,如今又是一個擁抱變化的時代,父母要想孩子取得長足的發展必須引導孩子不斷學習

而完全依靠天賦的孩子,最終只會停滯不前,再好的天賦也將錯過最佳的開發時機。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都希望將孩子的天賦發揮到最佳,但很多家長都是是普通人,自己不懂得如何科學地訓練孩子發揮自己的天賦。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直言:家長從小做好這幾件事,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直言:家長從小做好這幾件事,孩子將來更有出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萬千家長對孩子的心願,作為父母的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成為「別人家的孩子」。但多數都事與願違,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現在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脆弱」了 。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捨得」3件事,將來孩子更有出息
    孩子是上帝給每個家庭最好的禮物,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出息,尤其是家裡有男孩的家庭。都說養兒防老,但是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有本事還真的說不準,所以家長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各種能力。李玫瑾教授還曾提出一個「脫敏」教育的概念,她說,要想孩子有出息,家長要在以下這3件事上「捨得」。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捨得」3件事,將來孩子更有出息1. 捨得適當的「放手」現在大多父母都是溺愛孩子的,什麼事情都想幫孩子辦好,也不捨得責罵孩子一句,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反而會害了孩子。
  • 李玫瑾:家有男孩,家長應在4件事上學會放手,娃將來更有出息
    ,家長應在這4件事上學會放手,否則娃將來難有出息在男孩的教育上,很多家長都曾發愁過,因為男孩和女孩不一樣,大部分男孩都比較淘氣,教育起來也會更吃力一些。特別是在愛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才行。不然的話,孩子就算長大了,也很難有出息。而且,教育不好的話,孩子還隨時都可能會誤入歧途。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表示過,家中有男孩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學會在4件事上學會放手,不然的話,孩子以後難有出息。
  • 養育男孩,聽聽李玫瑾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長大能有出息,尤其是養男孩的家庭,父母都還指望以後能享清福呢!但孩子將來什麼樣我們誰都不知道,所以,家長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各種能力,方便以後成才。,在下面這3件事上父母要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本事1、捨得對兒子「大方」上一輩人都遵守「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理念,認為男孩子就要窮養,讓他們多多體驗生活中的勞苦,這樣孩子未來才容易成大器,但是現在這種教育模式已經被淘汰了,因為
  • 李玫瑾建議:3件事父母要「捨得」,娃將來更有出息
    李玫瑾建議:這3件事父母要「捨得」,娃將來更有出息最近梁女士和婆婆的關係有點緊張,都是因為兒子的教育問題。梁女士覺得男孩子嘛,就不應該那麼寵溺著,讓他養成懦弱自私的性格,所以一直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
  • 李玫瑾:養育男孩,家長越「捨得」這3件事,孩子以後越有出息
    她認為,養育男孩,家長要做到在這3件事上「捨得」才行。否則的話,孩子長大後是很難有出息的。李玫瑾:養育男孩,家長越「捨得」這3件事,孩子以後越有出息捨得放手讓孩子吃苦男孩要想長大後更有出息,就一定要多吃苦。現在的家長平時總是習慣於嬌慣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孩子格外寵愛。這些家長大多都非常焦慮,根本不捨得讓孩子受一點傷害。
  • 教育男孩,李玫瑾教授建議:家長越「捨得」3件事,孩子越有出息
    溺愛男孩,養成沒有出息的孩子有什麼壞處? 1、做事情沒做好計劃 被父母溺愛成長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幾乎為孩子承包了一切,小事和大事都不需要孩子動手。所以導致孩子做事亂七八糟、房間也是凌亂不堪、東西丟三落四的……。 因為父母在他們出生之後開始為孩子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計劃。
  • 清華教授:想要孩子有出息,家長要記住「3不準」原則
    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更有出息,但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僅僅取決於孩子父母是怎樣的人,更取決父母們的教育方法。清華教授看來,先讓孩子有出息,家長不僅要注重孩子性格、能力、習慣三方面的培養,更要牢記三不準原則。
  • 這3種孩子其實是「假聰明」,將來難有出息,家長可別沾沾自喜
    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身上一些看似好的行為其實是壞事呢?反而自豪自己的兒子有出息,特別聰明。所以這也要求家長必須對孩子嚴格觀察,看孩子身上是否存在一些不好的現象,如果父母發現孩子身上有這3種情況,家長們可別沾沾自喜了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這3件事家長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
    對於有男孩的家庭來說,教育孩子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尤其是在培養男孩子上,男孩天生就要比女孩淘氣一些,生活中也總是給家長惹麻煩,所以,養男孩家長費更多的心思。如何讓男孩子未來有出息,成為家裡的頂梁柱,家長們心中自然是有一桿秤。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將來一定有出息
    在孩子的成長路上,相信很父母都糾結過一個問題:到底要不要逼孩子?我想說,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也是要適當逼一逼孩子的。孩子的未來需要父母的引導,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願望,而是讓孩子的未來多一份保障。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將來一定有出息!
  • 李玫瑾育兒觀:孩子有這3個特徵,將來可能大有出息,家長別忽視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學習優異,並且將來有好的工作。這樣的孩子不僅不需要家長操心,還能讓父母臉上有光。但很多家長因為沒有經驗,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無從下手,於是選擇讓他們自由發展甚至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的性格和學習都受到了影響。
  • 哈佛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將來更有出息,為的不是他能給自己的養老,而是他能生活得更好,不再吃缺錢的苦,但想讓孩子有出息談何容易?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哪一個不是高智商的?但卻又都是別人家孩子。根據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有這三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家長要好好培養。
  •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
    有遠見的父母,一定要在3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將來一定有出息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相信很多家長都非常的糾結一件事情,那就是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不要逼孩子一把,其實小白是覺得,為了孩子可以成長更好,家長還是應該適度的推孩子一把。一個有遠見的父母,如果可以在這三件事情推孩子一把,那麼孩子以後也會更加有出息。
  • 這三種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不得不說,這位神童真的是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終極BOSS版!網友@惜沫子云: 這是神的孩子吧?9歲,可能很多孩子還在因為沒能弄懂漢語拼音,而把父母氣得喊急救吧?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於是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學習好,有特長,將來能夠走的更遠。然而,在如今這個社會,成績並不是評判孩子未來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
  • 家有女兒,家長要捨得讓孩子吃5種苦,孩子將來才會更有出息
    雖然說現在人們對於生男生女這件事看得比較淡了,不再重視孩子的性別了,可是,生男生女,家長還是會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長覺得,如果家中有男孩的話,就應該對男孩嚴加管教;而家中有女孩的話,則是會不捨得這樣,也不捨得那樣,更喜歡嬌養女兒,想把女兒寵成「小公主」。但是,如果只是嬌養,從來不讓女兒吃苦的話,最後是會害了女兒的。
  • 哈佛教授:想培養孩子記憶力,每天要做好5件事,孩子頭腦更靈活
    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孩子的記憶裡是天生的,但其實不然,記憶力也是可以通過後天來培養的,只要有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的記憶力會快速增長,而且智商也是遠遠超過同齡人。哈佛教授曾經說過:「想要孩子記憶力好,方法其實很簡單,多陪伴孩子做遊戲就能有效果,每天做好5件事,孩子的頭腦就會更靈活。」
  • 父母在這5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優秀,家長別不忍心
    在大多數父母心中:愛孩子,就是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給孩子。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總是親力親為,在孩子遇到挫折時第一個衝上前去幫助孩子,為孩子擋住一切苦難和折磨,讓孩子成為溫室中的花朵。有句老話這樣說:「溫室裡的花朵長不大」!
  • 李玫瑾:養男孩的家庭,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
    只不過男生的責任要更大一些,所以我們要更好地培養男孩,讓孩子將來更有出息,那麼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養男孩的家庭,在這3件事上越「捨得」,孩子越有出息一、讀書著名作家高爾基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要知道書籍是人類經驗、思想的一個總結,更是知識供給的營養品,所以家長在還讀書這方面一定要捨得。
  • 寶寶3歲之前,家長要「狠心」做好這3件事,孩子將來更有本事
    ,因此家長若是沒有在孩子出生頭三年做好相應的教育,那麼孩子很有可能輸在起跑線上。,隨著孩子的成長回報會越來越少,因此我們想要孩子更聰明、更健康,一定要抓住0-3歲的黃金髮展期。「狠心」做好這3件事,孩子將來更有本事一、行為習慣的養成0-3歲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既沒有壞習慣也沒有好習慣,因此我們要從這個時候開始幫助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行為習慣包括刷牙、吃飯、穿衣服、拉粑粑等等,不過絕大多數孩子的這些,都是有父母負責,而想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狠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