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清華大學土木專業高材生,職業迷茫達10年!職業規劃得早做!

2020-12-09 阿星職說

最近,有很多人在後臺私信我,都是比較迷茫的人!在尋求職業的規劃。

後臺私信截圖

影響最深刻,有幾個粉絲,一個是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的高材生。87年33歲,工作10年,一直對自己的職業定位有些許迷茫!

87年33歲清華大學土木高材生迷茫圖

另一個是30歲研究生,畢業於香港Top3的中文&新聞,需要賺錢,需要幫忙!

30歲研究生迷茫圖

這兩個粉絲讓我很是觸動,如果他們能在剛畢業的前三年,就能做好職業規劃,到今日還會迷茫嗎?

所以,我打算跟大家分享下,畢業後的三年應該怎樣度過?

第一年,埋頭苦幹,挖掘和想清楚自己擅長的領域,第一年要實現兩個目標:

1.挖掘和想清楚自己擅長的領域

2.準備好堅實的基礎能力

01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儘量多做事獲取更多信息

正確度過第一年的做法是:儘量多做事和接觸更多的信息。要想實現第一個目標,就必須不挑事,多做事。無論工作簡單還是複雜,都要不要地思考——如何將工作做得更好。

世界著名的商業實業家稻盛和夫,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

稻盛和夫照片

稻盛和夫年輕時就提出「六項精進」,他認為它是我們度過美好人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條件。如果我們能夠每天每日都能持續實踐「六項精進」,我們的人生必將更加美好,美好的程度將超過我們自己的能力和想像。

他也用自己精彩的一生,印證了「六項精進」給自己所帶來的益處。

「六項精進」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只要自己接受的工作或者事情,就先付出不亞於任何的努力去做好極致,然後重點觀察、記錄與分析,自己在做事時,哪些地方是最容易和別人拉開距離。例如:

我能想到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我能把一件事情梳理清楚,並且講清楚。我能通過關係的建立,完成其他人需要通過繁瑣的流程才能完成的事情。

通過事情來檢驗,自己到底是否適合與人溝通、解決問題、產生創意等基本職業素質。以及,搜集足夠的信息來對自己進行探索,到底自己擅長哪些領域?

02詢問前輩,找準標杆,不斷積累

除了通過做事來發現自己擅長領域,還要通過交流詢問,去搜集關於工作行業最新的資訊。可以通過找前輩進行請教,了解他對自己工作的理解,他的做事方式、他的知識體系。

給自己定目標,規律性找前輩請教。例如一周找1個,一個月找3個。通過不斷獲取前輩的經驗,慢慢完善自己對行業的理解和認知。與此同時,在這個積累的過程中,也要有一個意識:找到優秀的對標對象,你可以理解為標杆,你要學習的榜樣。

你在與前輩交流的過程中,你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我也想成為這樣的人。比如我自己,我最近在研究Vlog的製作。也想今後不僅能通過文字和圖片給大家分享知識乾貨,也能通過視頻的形式給大家分享。

我就在找對標的對象時,發現一個特別喜歡的Vlog博主,我就想成為他一樣的人。

當你找到標杆後,你就要刻意地觀察他做事的一切細節,包括他是遇到問題是如何看待,如何解決,他在做每一件事的方式是怎麼樣的?他在學習哪些知識?讓標杆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給自己不斷地動力去成為更好地的人!

0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前輩就在你身邊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問,我該怎麼去找前輩呢?

有些人由於資源不足,沒法找到前輩。但是我想說,身在職場,你一定有一個前輩。這個人可以是你的上級,也可能是你這個部門表現最優異的人。

請教前輩

請教上級,你可以每個月給上級寫一封郵件,把你對自己工作的階段理解,以及你對怎麼改善工作效果的建議和想法,甚至可以嘗試解讀你還沒有權限接觸的更大的事情。

努力爭取和你的上級、導師或者你信賴的前輩,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尋求他們對自己工作上的點評。通過旁人的指點,發現自己的做得漂亮和有待改善之處,讓自己變得更加的靠譜。

實際上,這個過程就是復盤的過程。事畢復盤,通過「實踐—總結」發現自己的擅長的領域,這是最有效的方法。

04提升工作效率,得掌握工具和技巧,成為「專家」

說完第一個目標怎麼實現?我們來談談怎麼準備好堅實的基礎能力。

在儘可能做更多的事情時,就會發現如果掌握了某些工作技能,自己的工作效率會有大幅度的提升。我們就要學會「偷懶」,找到最簡單、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來解決工作問題,拿到工作成果。

把自己的工作效率提升起來,從低效的執行模式慢慢過渡到高效的工作模式。就要學會一些必備的工作技巧和一些基礎辦公工具、問題分析和呈現工具。具體的工作,各個行業各個崗位都不同。

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可以通過詢問前輩和搜尋引擎獲取。這一年,就要有一個意識:哪些工具和技巧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要有意識主動學習工具,成為某些工具的專家,在團隊中快速建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不可替代的「專家」。

職業生涯規劃的第一年。就埋頭苦幹,挖掘和想清楚自己所擅長的領域,準備好堅實的基礎能力,是做好職業規劃的第一步!

接下來我會分3篇文章,給大家分享,職業規劃的前3年,到底怎麼做,不走彎路!這一篇是第一年,第二年就是思考和學習的一年,如何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果!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用,歡迎分享轉發評論!如果你也期待第二年的文章,也請在評論區進行催稿喲~也歡迎關注我,我是阿星!致力成為頂尖個人品牌規劃師,為你分享職場乾貨,讓你找準自我發展方向,樹立個人職場品牌!

相關焦點

  • 面臨職業困惑|不要迷茫,你需要的是專業職業規劃師的幫助!
    ,那麼你可以直接拉到文末,進行職業規劃諮詢的預約哦!如果對這些還沒有那麼了解的話,不妨讀讀下面的故事,看看以往向我尋求過幫助的小夥伴們是如何通過職業諮詢解決困惑的。大四學生小Y,面臨畢業季,穿梭在校招會和筆試、面試之中,卻感覺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應該找份什麼樣的工作?進入哪個行業?哪個企業?做什麼樣的崗位?通過老師的推薦,他找到了我。
  • 大學生為什麼要做職業規劃?
    人民日報官微發布過一條消息稱,#近九成大學生認為職業規劃利於求職#,但現實是僅有二成大學畢業生為自己做過明確的職業規劃。 本期土木青年說 就來說說 【「大學生為什麼要做職業規劃?」】
  • 高中生需要做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規劃等大學裡,畢業要找工作再規劃不遲啊!」「高中生哪裡懂得職業規劃,還是得靠老師、家長和過來人的經驗!」「在大學,專業不喜歡還有機會再轉專業,或者本科修個第二專業拿雙學位,甚至考研轉專業都可以啊!」 ……真的如此嗎?
  • 職場迷茫該咋破?職業認識有偏差?10位職業規劃導師為你出謀劃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實習生 張陽 數說:截止27日下午4點,中國河南招才引智創新發展大會職業規劃區,10名來自北京、成都、河南的職業導,為951名人才提供免費職業指導、職業規劃諮詢服務,每個導師平均提供諮詢時間為6分37秒。
  • 遲到10年的職業生涯規劃書
    來自靈魂的拷問你們會做職業生涯規劃嗎?你們的職業生涯規劃會規劃整個職業生涯嗎?會用做好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自己的職業嗎?會在職場中有意識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嗎?包括各種底層能力、專業能力?很遺憾,我不會。也許我做過了職業生涯規劃,但我從來沒有在用自己規劃好的規劃來指導自己的職業生涯。在我職場這麼多年,也許選的公司出了問題,似乎每個公司都非常悠閒,沒有業績的壓力,特別適合養老。也許我也嘗試過讓自己在公司裡面變得突出。是的,我在公司表現是比較好的,兩家公司都得了優秀,獲得了加薪升職。然而,當我到了30歲的檻,出來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找工作好難!不是一般的難!
  • 30歲了,如何職業規劃?
    30歲的人,一般有五六年工作經驗了,多的也出道十年了。其職業規劃,更類似家庭和人生發展計劃,此時會考慮更多的長遠規劃。這跟畢業初期不一樣,當初更側重入行和擇業,跳槽也是司空見慣的手段。30歲前後仍然在大城市奮鬥的人,是很常見的,我們看下這位海歸女碩士的糾結,如何解。西安美女「賀小梵」,五年前從德國念了個碩士,物流管理專業。回國後,在父母的安排下,到西安某事業單位做採購員。蠻好的職位,可惜小姑娘剛進入社會,一直喜歡電視上那種大城市外企白領的生活,不顧父母強烈反對,一個人跑帝都闖生活,外企求職去了。
  • 怎麼做職業規劃?職業規劃是不是太虛了?
    結果會讓我們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達不到我們的預期。01怎麼做職業規劃呢?職業規劃其實並不是很難,如果你對社會和自身的理解足夠的話。社會上是不是有形形色色的人?是不是很多億人?是不是各有各的不同?很多人找人做職業規劃,結果效果不好,就全盤否定,認為職業規劃沒有用。其實你找的做職業規劃的人,他自己可能都很迷茫。他可能沒掙到什麼錢,也沒有很多工作經驗,只是一個銷售工作者而已。子桓也不是很有才,但我確確實實從草根和屌絲起航。在百億美金上市公司做過管理者,也參與創辦過百億美金的上市公司。
  • 高校畢業生專業對口率僅60%,職業迷茫成最大痛點,3招教你玩轉校園職業規劃
    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被稱為最難畢業季,然而很多學生之所以面臨就業難題,不僅僅是受大環境影響,還有很大的原因出在自身的擇業迷茫上。據統計,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一直在60%上下徘徊,也側面反映了這一點。
  • 什麼專業好找工作?最好能幹一輩子?教你3招,破局職業規劃迷茫
    還有一些朋友,平時總是想著諸如這樣的問題:我都30多歲了,還在做設計,現在做平面設計挺沒意思的,是個會PS的就敢說自己會設計,行業越來越亂了,前景也不明朗。但是呢,自己除了會做平面設計,其他也沒什麼一技之長,不知道到底要怎麼做才好?轉換成咱們職場人的話,就是「幹點兒什麼工作最好?
  • 找工作迷茫,不知道做什麼,個人職業規劃從這6點出發
    有很多人認為職業規劃沒有必要,或者不懂得如何做好職業規劃。歸根結底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或者說自己適合做什麼。對於職業規劃來說,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有發展前景的行業,有發展空間的崗位。如果自己確實沒有清晰的目標,那麼至少可以先從排除法開始。
  • 做好職業規劃 未來不會迷茫
    引起了很多大學生對職業規劃的思考,對此,記者走訪了我市國家職業生涯規劃師陳禮君,了解了他對幾位大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定向「未來」,大一學生熱衷做職業規劃黎家俊是我市高新區勝利街道人,今年18歲,在四川警察學院上大一。居家期間,黎家俊重拾寫影評的愛好,隨著影評越寫越多, 他開始覺得警察學校不適合自己,陷入困惑和迷茫。
  • 33歲,一事無成,很迷茫,已提出離職申請,如何度過迷茫期?
    網友留言:33歲在深圳一事無成,現在很迷茫,已提出離職申請,打算沉澱下來度過迷茫期,如何度過?後臺經常收到類似的留言「我今年三十多歲,沒有一技之長,對自己現在所從事的工作一點也不滿意,我想辭職,該怎麼辦?」
  • 網安「三十而已」|別迷茫,程式設計師職業規劃手冊出爐
    三十歲,既是「三十而立」的大好年華,也是面臨重大人生轉折,充滿壓力和迷茫的時期。今天,小安就跟大家聊一聊,程式設計師應該如何做好職業規劃,「三十而已」。今年大火的B站視頻《後浪》,一時之間引發無數人對前浪、後浪的熱議討論,很多人都開始審視自己當前所處的年齡階段面對的困境。
  • 如果職場上的你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試試這3個職業規劃工具
    在《百歲人生》這本書裡提到,隨著人的壽命延長,每個人的人生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未來沒有任何一個行業會是鐵飯碗,沒有任何一個職業能夠做一輩子,很多職業會消亡。細思極恐。在40歲就沒有競爭力,70歲面臨退休的職場環境裡,永遠處於被動的自己,該拿出怎樣的態度,用什麼能力,去過好未來的幾十年。我想說,再也不要被動的生活,而是應該積極主動的思考未來。
  • 清華大學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專業本科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大類秉承清華大學「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 培養理念,以通識教育為基礎,強調以價值和能力為導向,以技術和管理並重為特色,致力於將學生培 養成為愛國敬業、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全球視野、服務於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的卓 越人才。
  • 大學選專業屬於職業規劃,我們要有遠見
    首先,要明白職業規劃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其次,要明白選擇一個賺錢的專業,不丟人;最後,規劃不僅為了工作,還為了生活。職業規劃是馬拉松,不是百米衝刺如果22歲大學畢業,職場生涯至少有45年。如果只看到四年內的生活,這還是相對短視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畢業季說"專業"·土木工程:不迷茫,"土木男"有前景
    原標題:畢業季說"專業"·土木工程:不迷茫,"土木男"有前景  本期嘉賓:   浙江工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 許四法   浙江科技學院中德工程師學院院長 夏建中   高樓大廈、隧道橋梁、公路鐵路、港口碼頭、地下通道……在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的今天,土木工程專業的應用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這也已經是一個多數人都不會陌生的專業
  • 職業規劃案例:從普通文員到行政總監
    對職業者來說最頭疼的莫過於不清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即所謂的「職業迷茫」。因為迷茫,很多人頻繁跳槽,轉型,結果是年齡一天天增長,困惑也一天天增長。最後只能在不喜歡的崗位上聽天由命地過日子。那麼,我們應怎樣走出困惑的尷尬局面呢?
  • 32歲了,還是很迷茫,沒有職業規劃人生真的很可怕
    我也是這樣,今年32歲,有一個16個月的寶寶,有一個還算比較幸福的家庭!但是在這幸福生活之外,我總是有一些隱隱的擔憂,也許很多自己帶孩子的寶媽和我一樣,都會這樣!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我們去找什麼工作呢,以前的工作算不上一技之長,無法在找新工作的時候成為突出者,尤其是已婚已育考慮的事情太多了!
  • 高考填報志願前,一定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未來就業不迷茫
    馬上就要開始高考填報志願了,選擇院校和專業才是高考的最後一個重要環節,選不好以後就業很迷茫,選好了容易找到工作,前途不愁,未來「不迷茫」。那麼在填報志願前,建議你一定要做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結束後大多數學生都直面就業問題,大學選擇的專業和院校所在城市對以後的就業都有重要影響,所以讓以後就業不迷茫,這個時候就要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一、怎麼做職業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