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愛做的100個科學小實驗

2021-03-01 魔力小博士

小學生愛做的100個科學小實驗

小實驗 大學問
——小學生愛做的100個科學小實驗
「開水養魚」「水中電燈」「綠枝化妝」「綠葉愛心」「蛋殼成了頂天柱」……這些名字是否引起你十分的好奇心?如果告訴你,這都是些實驗的名稱,你是否想立即動手,親自操作,到科學世界去探索?
本書介紹的100個科學小實驗可以帶你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動物是怎樣生活的,靜電是怎樣產生的,檸檬汁如何點亮燈炮,一張普通的白紙怎樣才能承受一個滅火器的重量……本書將指導你如何動手動腦,去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請注意,這些答案蘊藏在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中,你的親自參與無比重要!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是一個充滿樂趣的過程,只有親自參與,你才能享受其中的樂趣——你的親自參與無比重要!
這100個小實驗所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家庭必備的物品,你完全可以獨自完成。比如家裡的調味品檸檬汁加上一點兒發酵粉,就可以做成汽水;比如把一個鞋盒子做成迷宮,把土豆放進去,可以讓土豆在裡面走迷宮……有些實驗需要講求操作方法,你得耐心地重複多次才能成功。有些實驗需要較長的時間,你必須用三天五天甚至半個月的時間才能成功。有幾個實驗有一定的危險性,你需要成年人的幫助。
做這些實驗,除了能增長你的科學知識,還能豐富你的生活。在科學實驗中生活,多麼有創意的生活!你不是經常為作文沒有什麼東西好寫而苦惱嗎?那麼,請您動手做幾個小實驗,將你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記錄下來,你就能寫出好文章。你可以寫下自己的成功,也可以寫出自己的失敗;你可以寫出一帆風順的喜悅,也可以記下多次實驗失敗的苦惱;你可以寫自己是怎樣設計實驗方案的,你也可以寫自己的新發現……「我手寫我心」,寫出你心所思,這是作文的全部奧秘。好了,你已經急不可待了,是嗎?那麼,就請你動手吧!願這100個實驗給你帶來無窮的樂趣。
第一章
柔情水 科學理
開水養魚
你需要:水 試管(或比較長的玻璃杯) 酒精燈 小魚
這樣做:在試管或比較長的玻璃杯中盛大半杯水,往水裡放幾條小魚,把試管傾斜地固定好,使水剛好到杯口的位置(如圖)。在杯口下面放一盞酒精燈,開始給杯子裡的水加熱(千萬注意,只能燒試管的上半部分),一直燒到杯子的上半部分熱氣騰騰,看看小魚怎麼樣了(如果有冰塊,可以放一塊進水裡)。
想一想:小魚為什麼能在上半部分熱氣騰騰的水中悠然地活著?冰塊化了沒有?
有創意:把這樣「燒」過的小魚帶回家養,看看能養多久。
告訴你:加熱試管上部的水,這些水受熱後不會沉到底部去。水的導熱性差,上部的水把熱量傳到底部,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所以,雖然試管上半部分的水燒開了,但底部依然是涼的。這樣,「開水」裡當然可以養魚。(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水中點燈
你需要:蠟燭 盆子 水
這樣做:把一根比較粗的蠟燭粘在臉盆底,倒入一些水,水面離蠟燭面有一點點距離(不淹沒蠟燭)。點燃蠟燭,看一看,蠟燭能不能燒到水面以下。想一想:為什麼水底下能點燈? 有創意:試一試,是在熱水中蠟燭燒到水面下更深,還是在冰水中燒得深一些。(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水往高處走
你需要:盆 水 蠟燭 玻璃杯
這樣做:把蠟燭粘到盆底,盆裡裝上適量的水。點燃蠟燭,等火燒得非常旺的時候,用玻璃杯扣住蠟燭,看看會發生什麼現象。
想一想:水怎麼會往高處走呢? 有創意:水上升的高度跟火的大小有沒有關係?跟玻璃杯的大小有沒有關係?怎樣用實驗來驗證?
告訴你:由於蠟燭燃燒消耗了杯內的氧氣,杯內的氣體體積變小,氣壓降低,外部氣壓將水壓入杯中,所以「水往高處走」。(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自己動手 汽水不愁
你需要:鮮檸檬 涼開水 糖 小蘇打 玻璃杯
這樣做:切開檸檬,把檸檬汁擠到玻璃杯中。加入適量的水,再倒入一湯匙小蘇打,輕輕搖晃,使小蘇打充分溶解,再加入一些糖。嘗一嘗,味道如何?這樣做出來的汽水裡有汽嗎?
想一想:汽水為什麼會有汽?
有創意:調配好檸檬汁、小蘇打、糖和水的比例,使汽水更美味可口。
告訴你:當小蘇打和檸檬汁混合時,它們發生反應,產生二氧化碳。超市裡賣的汽水中,泡泡也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它是用高壓把二氧化碳加進去的。
冷熱兩墨水
你需要:兩個玻璃杯 熱水 冷水 墨水
這樣做:在其中一個杯子裡倒入熱水,在另一個杯子中倒入冷水,然後在每個杯子裡滴一滴墨水。
想一想:熱水和冷水哪個與墨水融合得快一些?為什麼?
有創意:人扭傷了,是用熱水還是冷水來敷受傷的部位?為什麼?
告訴你:熱水的水分子運動速度比冷水快。熱水的水分子能較快地跑到墨水中去,與墨水融合。(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來有影 去無蹤
你需要:
兩個一樣大小的瓶子(一個有蓋子,一個沒有) 水
這樣做: 在兩個瓶子中加入同樣多的水,給其中一個瓶子蓋上蓋子,另一個不蓋,把瓶子放在陽光充足的窗臺上,讓它們在那兒放上幾天。看一看,幾天後,蓋子密封的瓶子與沒有蓋蓋子的瓶子哪個水多?
想一想: 為什麼會這樣?水跑到哪裡去了?
告訴你:
水受熱後分子運動會加速,敞口瓶中的一部分水分子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空氣中。這種現象稱為「蒸發」。
熱氣騰騰的冰
你需要:冰塊(如果天氣不冷,河上沒有冰,可以用家裡的冰箱凍一塊) 帶蓋的鍋 電爐(其他能加熱的爐子也可以)
這樣做:把冰塊放進鍋裡,把鍋子放在一個熱的爐子上。 蓋上鍋蓋,冰塊融化。特別注意觀察冰塊,是不是這邊熱氣騰騰,另一邊卻還是冰塊?摸一摸,這個時候融化的水會燙手嗎?繼續加熱,直到水沸騰。 揭開鍋蓋,仔細看一下,沸騰的水中有什麼東西往上冒。看完後,立即蓋上鍋蓋。 關掉電爐,把鍋子從爐子上拿下來,讓它冷卻。 揭開鍋蓋,看看鍋蓋上有什麼東西。
想一想: 為什麼剛開始融化的水並不燙手?冰塊會變成什麼?水在什麼情況下會變成汽?水蒸氣怎樣才會變成水?
告訴你:
固態的冰加熱後融化成液態的水。水沸騰時會出現水蒸氣。水蒸氣冷卻後就變成了水。(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命懸一線
你需要:水、食鹽、回形針、棉線、火柴、碗
這樣做:在碗中裝半碗水,再往水中加入食鹽,並不斷攪拌,直到食鹽不能再融化為止。在棉線的一端系上一個回形針,然後把回形針和棉線一起放入鹽水中浸泡幾分鐘,把棉線懸空,晾乾(需要不短的時間,請耐心等待,知道棉線晾乾為止)。用火柴從回形針出點燃棉線。觀察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棉線燒完了,回形針會掉下來嗎?
想一想:為什麼棉線燒完了,回形針不會掉下來呢?
有創意:棉線浸泡在其他的液體裡,比如糖水裡,晾乾後再燒會怎樣?
告訴你:由於浸過鹽水的棉線上有很多鹽,當棉線燃燒時會使鹽變硬,在棉線外面形成一層硬的鹽殼,所以棉線燒完後,鹽殼仍然會拉著回形針,回形針當然不會掉下來。(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會遊泳的冰
你需要: 裝滿水的玻璃杯 冰塊
這樣做: 在裝滿了水的玻璃杯中放一些冰塊。
想一想: 冰是浮在水面,還是沉下去? 當冰塊融化後,水會不會溢出杯子?為什麼?
告訴你:冰的密度比水小,也就是說同樣大小的冰和水相比,冰比水輕。所以冰浮在水面上。一定的水變成冰,體積會變大。當冰融化成水,體積又跟原來一樣。所以,冰塊融化後杯子的水位不會變化。完全「吃」飽了
你需要: 兩個玻璃杯 勺子 糖 熱水 冷水
這樣做: 在第一個玻璃杯中加冷水 ,一邊攪拌,一邊用勺子往杯子裡加糖,直到加進去的糖再也無法溶解在水裡,開始沉澱在杯子底部為止。數一下,你一共加了幾勺糖。 在第二個玻璃杯中加同樣多的熱水,一邊攪拌,一邊用勺子往杯子裡加糖,直到加進去的糖再也無法溶解在水裡,開始沉澱在杯子底部為止。數一下,你一共往熱水裡加了幾勺糖。
想一想: 熱水和冷水哪個能溶解更多的糖?為什麼?
有創意:等熱水冷了後,杯子裡會出現什麼?這些糖是從哪裡來的?
告訴你:
熱水中的水分子能夠結合更多糖分子。當糖再也無法溶解,這種狀態我們稱為飽和狀態。當溶液冷卻後,熱水多溶解的那部分糖又會沉澱在杯底。
小小噴泉
你需要: 吸管 水 勺子 有孔的橡皮塞 玻璃瓶
這樣做: 先燒大半盆熱水,注意燒熱就可以,不要燒開了。 把吸管插入橡皮塞的孔中,使吸管的大部分露在橡皮塞的下部,在玻璃瓶中倒入半瓶冷水,再把帶吸管的橡皮塞塞到玻璃瓶口上。 把吸管下端的大部分伸入水中,這樣,噴泉器就做好了。 把玻璃瓶放入裝有熱水的盆子中,扶住瓶子,看一看,有什麼現象發生。
想一想: 這是為什麼?
有創意:
想別的辦法做一個噴泉。
告訴你:
盆裡的熱水把熱量傳給瓶子,使瓶子內的空氣受熱膨脹,膨脹的空氣把水從瓶中擠出去。(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滴水不沾
你需要:
厚紙、剪刀、直針、軟木塞、盆、大玻璃杯、鉛筆、膠帶
這樣做:
在厚紙上畫一個潛水員的圖形,再用剪刀把紙人剪下來,在軟木塞上插入一根直針,把剪下來的紙人靠在直針上,用膠帶粘好。在盆裡裝上大半盆水。找一個比紙人略大略高的杯子,將杯子倒扣在「潛水員」頭上,小心地將紙人和倒過來的杯子一起放入水中,讓「潛水員」和杯子都沉到盆底。把杯子拿出水面,看一看紙人身上沾了水沒有。
想一想:為什麼紙人身上不沾一滴水?
有創意:把紙人換成其他東西(如卡通貓)會沾上水嗎?
告訴你:當紙人和杯子一起沉入水中時,杯子中的空氣擋住了想進入杯子裡的水,當然紙人能「滴水不沾」。
釣奇特的 「魚」
你需要:冰塊 食鹽 小碗 棉線
這樣做:在碗中放幾塊冰,把棉線的一端放在冰塊上,在周圍撒上一些鹽。幾分鐘後,輕輕地拉起棉線,試著把冰塊釣起來。
想一想:為什麼撒了鹽後就能把冰塊釣起來呢?
有創意:往冰塊上撒其他東西,如糖、味精,棉線能釣起冰塊嗎?
告訴你:往冰塊撒鹽,冰塊會有一部分融化掉。但過了一會兒,由於冰塊溫度較低,化開的水會再次凍結成冰。這樣,放在冰塊上的棉線就被凍了起來,冰塊就能釣起來了。
水不往低處流
你需要:水 厚一點兒的塑料紙 剪刀 小口玻璃瓶
這樣做:用剪刀剪下一塊比玻璃瓶稍大的塑料紙。往瓶子裡倒滿水,把塑料紙放在瓶蓋上。用手掌蓋住瓶口,把瓶身倒轉過來,把手移開,觀察會發生什麼現象。
想一想:水怎麼不往低處流?
有創意:瓶口蓋上其他的東西,比如蓋一張厚一點兒的紙,或蓋一塊玻璃片,水會流出來嗎?
告訴你:塑料紙擋住了空氣,不讓空氣進入瓶子。這樣,外面的大氣壓力就可以防止水從瓶子裡流出。
水搬「家」
你需要:一張白紙 兩個玻璃杯 幾本書 一把剪刀
這樣做:往一個玻璃杯中裝上半杯水,用幾本書把這個杯子墊高。用剪刀從白紙上剪下幾條細長的紙條,把紙條的一端放在較高的杯子中,另一端伸進放得較低的空杯子中。第二天早上觀察,看看出現什麼情況。水到哪裡去了?
想一想:水怎麼會搬「家」?
有創意:試一試,把紙條換成其他東西,比如布條、塑料紙條,水會搬「家」嗎?
告訴你:這是毛細現象在起作用。水通過紙條中的細孔慢慢滲到了另一個杯子中。
水山
你需要:玻璃杯 水 一角的硬幣40枚
這樣做:往玻璃杯裡注滿清水。把硬幣輕輕地從杯邊滑進杯裡,一枚,兩枚,三枚……二十枚……三十枚……注意看水面是什麼形狀。
想一想:為什麼水面凸出來了,水還不流出來呢?
有創意:如果杯子裡放的不是清水,而是肥皂水,會怎麼樣?
告訴你:這種現象和水的表面張力有關。任何液體表面都有一種張力,使之看上去好像有一層彈性「表皮」。當把硬幣投進杯裡時,水的彈性「表皮」會微微拱起。由於它能承受一定壓力,即使多放些硬幣進去,它也不易爆破,所以水不會溢出來。杯口就隆起一座凸起的「水山」。
「水上漂」
你需要:水 碗 針 紙巾
這樣做:碗裡裝水,把紙巾放在水面上,在把針平放在紙巾上。紙巾吸滿水,沉入水底,針會跟著沉下去嗎?
想一想:為什麼針能有「輕功」,在水上漂呢?
有創意:試一試,利用水的表面張力,還可以託起別的什麼東西,比如能託起硬幣嗎?
告訴你:
水面有表面張力,針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中「火山」
你需要:玻璃缸 紅墨水或食用色素 帶蓋的小瓶
這樣做:在玻璃缸裡裝上約四分之三的冷水。把小瓶裝滿熱水,並加幾滴紅墨水或食用色素。把小瓶放在玻璃缸底並擰開蓋子。
想一想:小瓶的水為什麼會像火山一樣噴出來?
有創意:試一試,把玻璃缸的水換成熱水,小瓶放冷水,會有什麼情況發生?
告訴你:瓶裡的熱水比冷水輕,所以它會噴上來。(特別提示:此實驗可能有危險,需要成人指導。)
美味冰淇淋
你需要:毛巾 冰塊 巧克力粉 杯子 鹽 牛奶 奶油 大盆 勺子
這樣做:在杯子裡倒入一勺巧克力粉、兩勺牛奶、一勺奶油,並攪拌。在大盆里舖一層冰,多撒些鹽。將杯子放在撒了鹽的冰層上。在杯子四周加入更多的冰,並撒上鹽。將毛巾蓋在大盆上,放置約一小時,注意每隔幾分鐘攪拌一次。
想一想:為什麼能做出冰激淋?
有創意:還有別的方法做冰淇淋嗎?
告訴你:鹽使冰很快融化。冰變成水是吸熱的,它把杯子的熱量吸走,從而使飲料得到冷凍。
赤橙黃綠青藍紫
你需要:手電筒 長方形託盤 鏡子 白紙 水
這樣做:託盤裝滿水,把鏡子斜靠在託盤較窄的那一邊上。讓手電筒的光照在鏡子浸在水中的那一部分。把白紙放在鏡子前面,讓它接住被鏡子反射回來的光,看看紙面上出現了什麼。
想一想:為什麼白紙會出現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
有創意:你有別的辦法製作「彩虹」嗎?
告訴你:太陽光被水折射後會分解成光譜上的七種顏色。白色光在穿過水層時被折射了。由於組成白色光的各種色光在折射後所形成的角度各不相同,所以,它們會在不同位置射出水面,最後投在白紙上,形成一道「彩虹」。
清水vs泥土
你需要:兩個杯子 水 泥土 兩個溫度計
這樣做:用杯子分別裝上泥土和水,測好水和泥土的溫度。把杯子和泥土放到太陽底下。每隔一段時間測量它們的溫度。
想一想:為什麼泥土比水的溫度上升得快?告訴你:水的比熱比泥土大,也就是說,假如同等分量的水和泥土的溫度相同,對它們加熱到另一個相同的溫度,水需要的熱量比泥土多。實驗中水和泥土得到的熱量相同,泥土的比熱小,所以它的溫度上升得快一些。
冰沉油「海」
你需要:兩個小冰塊 兩個玻璃杯 水 食油
這樣做:把其中的一塊冰放進裝有水的玻璃杯裡,把另一塊冰放進裝有油的玻璃杯裡。
想一想:為什麼冰塊浮在水面,卻沉在油裡。
有創意把冰放到不同的液體裡,如鹽水、果汁、汽油等,結果會怎樣呢?
告訴你: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冰塊浮在水面上。而冰的密度比油大,所以會冰沉油「海」。
水之樂
你需要:七個一樣大小的玻璃杯 水 金屬棒
這樣做:在每個玻璃杯中倒入不等量的水,把它們放在桌上,排成一排。用鉛筆輕輕敲擊每個杯子的邊緣,細心聽每個杯子的聲音。
想一想:為什麼每個杯子發出的聲音都不一樣?
有創意:調好水的分量,試一試能不能調出1 2 3 4 5 6 7七個音。
告訴你:敲擊杯子的邊緣,杯子振動,發出聲音。水越少,杯子振動的頻率就越高。
第二章 生命的旋律
綠枝化妝
你需要:兩根帶葉的枝條 潤膚膏 兩個玻璃瓶(高細的) 水 食油
這樣做:在兩個玻璃瓶中裝同樣多的水。給其中的一根枝條塗滿潤膚膏(枝和葉子都塗,特別注意葉子的正反面都要塗)。把兩根枝條分別插入兩個玻璃瓶中,在玻璃瓶中滴幾滴食油,讓油層浮在水面,防止水蒸發。過幾天看一看,哪個玻璃瓶剩的水多。
想一想:為什麼塗過潤膚膏的那個水位基本沒下降?有創意:找三根枝條,一根什麼也不塗,一根葉片的正面塗潤膚膏,一根葉片的反面塗潤膚膏,情況會怎樣?說明什麼?
告訴你:
正常的植物要通過葉片上的氣孔蒸發水分。潤膚膏塗抹過的葉片氣孔堵住了,無法向外蒸發水分,所以這個瓶子的水位不會下降。
綠葉愛心
你需要:比較大的綠葉 心形的紙貼
這樣做:找一片比較大的綠葉,把心形的紙貼貼在上面,注意要貼牢。過一段時間,撕開紙貼,看看綠葉有什麼變化。
想一想:為什麼綠葉上有一個淺顏色的心形?
有創意:把你設計的圖案做成紙貼,貼在綠葉上(貼在枝上長著的果實也可以)。過一段時間,撕去紙貼,把這份獨具匠心的禮物送給你的親人或朋友。
告訴你:心形的紙貼遮住了陽光,妨礙了光合作用的進行,這個地方的葉綠素就少了,顏色自然變淺。
花兒為什麼這樣變
你需要:幾枝白色的鮮花 幾杯水 幾種不同顏色的色素
這樣做:給每杯水分別加上不同的色素。把鮮花放入不同顏色的水中,過幾天看一看有什麼變化。
想一想:為什麼鮮花會變顏色?
有創意:試一試,把一枝鮮花的花莖劈成兩半,分別放到兩個水的顏色不同的杯子裡,過幾天這朵花有什麼變化?
告訴你:
因為花可以通過花莖吸收瓶中的水,色素跟著水被吸到花瓣上,花瓣因此會改變顏色。

嚮往光明
你需要:帶有蓋子的鞋盒 硬紙板 裝有泥土的小瓶子 發芽的土豆 膠帶
這樣做:把土豆種在小瓶子裡,放在鞋盒的一個角上。用硬紙板和膠帶在鞋盒裡建一個迷宮。在土豆的另一邊開一個洞。蓋好盒蓋後,把鞋盒放在一個陽光充足的地方。
想一想:為什麼土豆會穿過迷宮,最終從洞口鑽出來?
有創意:召集幾個同伴進行土豆走迷宮比賽,相信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告訴你:只有在陽光的照射下,植物才能進行光合作用,獲得生長發育必需的養分,所以植物總是向著光源生長,是那麼的「嚮往光明」。
蹦出來的豆子
你需要: 豌豆(其它的豆子也可以) 塑料杯 水
這樣做: 在塑料杯裡裝滿豌豆,儘可能多地往杯子裡倒水,但不要讓水溢出杯子。
想一想: 第二天會出現什麼現象?為什麼?
告訴你:
豆子吸水後會膨脹,杯子裝不下,就蹦出來了。
喚醒生命
你需要:一些種子 三個瓶子
這樣做:把種子分別放入三個瓶子裡。第一個瓶子墊一些紙巾或棉花,澆適量的水,注意經常保持溼潤;第二個瓶子保持乾燥狀態;第三個瓶子倒進半瓶水,把種子完全浸在水中。把三個瓶子放在太陽底下,過一段時間,觀察這些種子有什麼變化。
想一想:要哪些條件才能喚醒種子裡的生命?
有創意:第三個瓶子裡的種子在水裡浸泡了十天八天後,再給它們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適量的水分,它們會發芽嗎?
告訴你:種子的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和適量的水分。三個瓶子都放在陽光下,所以三個瓶子的種子都有適宜的溫度。但是第二個瓶子的種子沒有適量的水分,第三個瓶子的種子浸在水中,沒有充足的空氣,所以第二、三個瓶子的種子不能發芽。(特別提示:本實驗最好在春天做)
「吃醋」的種子
你需要:一些種子 兩個瓶子
這樣做:把種子分別放入兩個瓶子裡,兩個瓶子都墊一些紙巾或棉花,澆適量的水,注意經常保持瓶子的溼潤,把它們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在第二個瓶子裡放一些食用醋。過一段時間,看看哪個瓶子的種子能發芽。
想一想:為什麼「吃醋」的種子發不了芽?
有創意:在第二個瓶子裡放小蘇打,種子能發芽嗎?
告訴你:醋是酸性的,種子在酸性的環境中不能發芽。(特別提示:本實驗最好在春天做)
種子「吃」蘋果之後……
你需要:種子 瓶子 蘋果片
這樣做:把一些種子分別放入兩個瓶子裡,瓶子墊一些紙巾或棉花,澆適量的水,注意經常保持溼潤,把瓶子放在太陽底下。第二個瓶子裡放進蘋果片,把種子蓋住。過一段時間,觀察種子有什麼變化。
想一想:為什麼第二個瓶子裡的種子「吃」了蘋果片,不發芽了?
有創意:在瓶子裡放其他水果的果肉(如梨),種子會發芽嗎?
告訴你:蘋果片中含有一些會阻礙種子發芽的物質。(特別提示:本實驗最好在春天做)
向上!向上!向上!!!
你需要:兩顆種在花盆裡的西紅柿幼苗 幾塊磚頭
這樣做: 找一個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一盆西紅柿側放,另一盆西紅柿倒著放在用磚頭搭起的中間空的架子,注意定期澆水。過一段時間,觀察會出現什麼情況。
想一想:為什麼幼苗總是向上長?
有創意:試一試,把一棵植物連根拔起,根朝上,放在鬆土面上,看看它的根往哪裡長。
告訴你:
植物的根總是朝下長,植物的枝卻總是朝上長。
水底的氧氣
你需要:水生植物 瓶子 水
這樣做:把一些水生植物放進瓶子裡,裝上水,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過一段時間,觀察水中出現什麼現象。
想一想:水中的氣泡是哪裡來的?
有創意:把這個裝有水生植物的瓶子放到黑暗的地方,如地下室(沒有地下室,可以用黑色的塑膠袋包住),會出現什麼情況?
告訴你:水生植物在水中進行光合作用。它們吸收了溶解在水裡的二氧化碳,把氧氣釋放到水裡。
「大汗淋漓」
你需要:帶葉的枝條 玻璃瓶 橡皮泥 水 透明的塑膠袋
這樣做:玻璃瓶裝上水,用橡皮泥把玻璃口封住。把帶葉的枝條插入水中,用透明的塑膠袋包住植物的枝條,在玻璃瓶口下方打結,注意包紮得嚴嚴實實。過一兩個小時,觀察塑膠袋中有什麼。
想一想:塑膠袋為什麼會「大汗淋淋」?這些「汗水」是怎麼來的?
有創意:比較一下,在相同的時間裡,三個玻璃瓶分別放一根枝條,兩根枝條,三根枝條(枝條大小差不多),也用塑膠袋包住,哪個塑膠袋中的水分多?
告訴你:塑膠袋的水分是植物葉片蒸發出來的。
鹽水養花
你需要:兩個瓶子 水 食鹽 兩朵鮮花
這樣做:兩個玻璃瓶都裝上水,分別插入一朵鮮花。其中一個瓶子放入大量的食鹽。觀察兩三天後有什麼情況出現。
想一想:鹽水裡養的花為什麼枯萎了?
有創意:如果往瓶子裡放入大量的糖分,情況會怎麼樣?
告訴你:水分一般是從從高濃度的液體往低濃度的液體中跑。植物細胞中的鹽分濃度比食鹽溶液的濃度低,所以植物細胞的水分跑到食鹽溶液裡。鮮花缺水,就枯萎了。
小動物的「天堂」
你需要:半個掏空了的柚子或橙子 一個開始腐爛的蘋果 放大鏡
這樣做:把開始腐爛的蘋果和半個掏空了的柚子(倒扣著)放在戶外的草地上。用放大鏡定期觀察上面的情況。
想一想:為什麼這裡會成為小動物們的「天堂」?
有創意換其他能吃的東西,能把小動物們吸引過來嗎?
告訴你:果實的香味吸引了小動物們,這裡有它們的食物。
「奮不顧身」
你需要:幾個平底杯 鏟子 一些誘餌(如蘋果塊、香腸、糖塊等) 放大鏡 用木板做成的雨棚
這樣做: 在樹林或者花園的地上挖幾個洞,把平底杯埋進去,杯口和地面齊平。把誘餌放進杯子裡,搭好木板做成的簡易雨棚以防雨。隔一段時間來觀察,看看杯子裡有什麼。
想一想:為什麼那麼多的小動物「奮不顧身」地跳進杯子裡?
有創意養幾隻你喜歡的小動物,仔細觀察,了解它們。
告訴你:誘餌的香味引來各種小動物,它們進去享受美味。等它們想出來時,杯子的內壁太滑,它們卻無法爬出來了。(特別提示:本實驗最好在春、夏天做)

招蜂引蝶
你需要:不同顏色的紙片 幾個小碟子 糖 四月份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這樣做:把不同顏色的紙片剪成大小相同的圓片。在每個小碟子中加入糖和水。把這些圓片放在花園中(或者陽臺上),在每張紙片上放一個小碟子。看看有什麼情況出現。
想一想:小碟子裡的糖溶液可能吸引不少的蜜蜂。它們為什麼會知道這裡有好東西?它們最喜歡哪種顏色?
告訴你:蜜蜂高度發達的複眼可以看到很多我們人類看不見的顏色。本實驗中,花園裡的蜜蜂被彩色的紙片和糖溶液的香味所吸引,紛紛聚集在碟子上。至於蜜蜂最喜歡哪幾種顏色,看一看它們喜歡到哪些紙片上的碟子去就知道了。
與螞蟻親密接觸
你需要:糖 大紙 幾塊石頭 放大鏡
這樣做:把一張大紙放在螞蟻經常出沒的地方,用石頭壓住紙張的四個邊角。在紙上撒一些糖,用放大鏡來觀察螞蟻究竟在幹什麼。
想一想:螞蟻靠什麼知道這裡有糖?它們是怎樣傳播消息的?
有創意:深入研究,螞蟻的巢是怎樣的?螞蟻為什麼會搬家?
告訴你:螞蟻的觸角既是它們的嗅覺和觸覺器官,也是它們用來進行交流的器官。此外,螞蟻的味覺也很好。螞蟻會用觸角通知同伴,大伙兒齊心協力,把糖搬走。


相關焦點

  • 小實驗大學問——小學生愛做的100個科學小實驗
    你是否想立即動手,親自操作,到科學世界去探索?科學小實驗可以帶你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植物是怎樣生長的,動物是怎樣生活的,靜電是怎樣產生的,檸檬汁如何點亮燈炮,一張普通的白紙怎樣才能承受一個滅火器的重量……將指導你如何動手動腦,去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請注意,這些答案蘊藏在有趣的科學小實驗中,你的親自參與無比重要!
  • 科學實驗書單推薦 | 一萬個科學燒腦小實驗,寒假激動到變形!
    科普區,童話區,繪本區,藝術區,歷史地理區,詩詞成語區,大語文區,數學啟蒙區……之所以有整理科學小實驗書單的念頭,是因為帶著賴賴做了半年的《小小牛頓》,我也跟著她回味了一遍童年時做過的那些科學小實驗。重力實驗,浮力實驗,水蒸氣的實驗,磁力的實驗,表面張力的實驗……(足足長了一尺多長,要不是我攔著,賴賴本來還想叫我炒了吃的)。
  • 廣州有個「小謝耳朵」:7歲男童3個月直播90個科學實驗
    廣州有個「小謝耳朵」:7歲男童3個月直播90個科學實驗 古有項橐七歲為孔子師,而今一位家住廣州黃埔區的7歲小學生圈粉不少。坐在記者對面的皮卡剛剛脫落了一顆乳牙,愛擺鬼臉的他略有些慢熱。
  • 小學生必做的21個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點上方藍字小學奧數可加關注關注後上網課、下資料、領取小學滿分題庫小學生有趣的科學小實驗 前言:為了孩子的安全,請在家長的監督下完成相關實驗。 創造: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六、可愛的浮水印 思考:宣紙上漂亮的圖案不是畫出來的,是怎樣製作出來的?
  • 【魔法水塔】小實驗 大科學
    陽城縣實驗小學一年級(10)班「家長進課堂」活動掠影金秋十月,成熟收穫的季節。
  • 在家就可以做的科學小實驗
    為了給娃找點事做,給他設計了一些科學小實驗,我家四歲多的理工娃很感興趣,輕鬆就讓他把手機和動畫片丟到了腦後。以下實驗都比較簡單,適合幼兒園或剛上小學的小朋友。還可以找個小模具用熔化的蠟油做個什麼東西,我們用核桃殼加根棉線做了個小核桃燈。此實驗我家娃樂此不疲。
  • 100多個科學小實驗,簡單又好玩
    (資料太長,只能展示截圖部分)領取完整【高清電子列印版】請將文章拉至末尾查看步驟領取兒童時期,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而做小實驗恰恰能滿足這兩點!從小讓孩子多動手做實驗,能夠很好地開發孩子的科學潛能。
  • 從小種下一顆愛科學的種子
    甌網訊 (記者 肖新華 嚴雪梅)「我們愛科學,我們在行動!」10月14日上午,100個愛科學的家庭為一個美好的開始匯聚溫州科技館,宣告邁進一段新的科普成長之旅。至此,由市科協與溫州日報聯合開展的「科普小記者在行動」正式拉開帷幕。
  • 暑假又到了:小學生趣味科學小實驗,陪孩子做一下,好玩益智
    教各位家長一招,父母可以在下班之後或是周末休息的時間裡,陪孩子做做科學小實驗,既能夠讓孩子有事做,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還能夠激發孩子們的科學思維,是不是個好主意!以下這3個科學小實驗,就很不錯哦!
  • 小學生作文|我做了一項小實驗:「鹽水浮雞蛋」
    周六上午,我們在特別的教室裡做了個有趣的實驗,叫「鹽水浮雞蛋」。實驗材料有一個玻璃杯、一個生雞蛋、一些水、一把勺子和鹽。老師說完實驗步驟,實驗就開始了。有的同學躍躍欲試,有的同學迫不及待拿起杯子,還有的同學在思考實驗原理,教室仿佛變成了一個「小小實驗室」,熱鬧極了。我按照老師的指導,先往杯子裡倒入三分之二的水,接著把雞蛋放進杯子裡,雞蛋慢慢地沉入杯底。然後按老師說的,往水裡加了一小勺鹽。我目不轉睛地看著杯子裡的變化,雞蛋還是靜靜地沉在杯底。我心想:怎麼還是沒變化呢?
  • 13歲小學生做實驗研究洗衣粉 寫3000字論文獲獎
    慈谿市實驗小學六年級的方梁宇做了一連串關於洗衣粉的實驗,還寫成一篇有3000多字和10多張圖表的論文,在寧波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拿了二等獎。  他是怎麼想到要做這個實驗?他研究出怎麼能讓洗衣粉更強大的使用方法了嗎?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呢?這不禁讓人感到很好奇。  他的好奇  怎麼使用,才能讓洗衣粉去汙力更強?
  • 科學小實驗:不到100℃的水居然沸騰了?真的假的呀!
    每天一個科學小實驗,陪孩子一起玩科學。大潘:小美,你觀察過水燒開後的現象嗎?小美:有啊!一旦水燒開,水溫會達到100℃,壺裡的水就會沸騰起來,並冒出許多氣泡,這些水蒸氣還會從壺口冒出來呢。不過有一點說錯了,水的沸點不一定是100℃哦。小美:什麼?不到100℃,水能燒開?你開玩笑呢?大潘:你信不信,我可以讓80℃的水沸騰哦。小美:不相信,小朋友們,你們信嗎?
  • 科學小實驗進家庭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科學小實驗進家庭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 廣州7齡童直播科學實驗,22萬粉絲叫他「快手小謝耳朵」
    坐在記者對面的皮卡剛剛脫落了一顆乳牙,愛擺鬼臉的他略有些慢熱。從今年4月開始,他在快手上發布他的科學實驗視頻,「高產」的他至今已經發布了80個。很多有意思的實驗把成年人都看得嘖嘖稱奇,萌萌的皮卡還會在最後講解其中的科學原理,人們也愛稱他為「小謝耳朵」( 《生活大爆炸》中的一個智商高達187的物理天才)。
  • 開展課外科普閱讀提升小學生科學素養
    2.課外科普閱讀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課外科普閱讀活動中,隨著科學知識積累、科學興趣增加、科學好奇心增大,小學生的科學實踐活動就會更加頻繁。在科學實驗的過程中,小學生就會掌握一些科學技術,為他們的科技小發明奠定基礎。
  • 104個趣味實驗,一套科學實驗書讓孩子愛上科學!
    全套書精選了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身體、建築、聲音、空氣、味道、水、感官、影子、鏡子、磁鐵等12個主題,分解在12個月裡,每周2個小實驗,一年帶孩子做104個小實驗,這個時期,帶孩子接觸科學實驗,不僅能提高動手能力,在各種科學實驗中,還能幫助孩子進行科學啟蒙,梳理思維,促進邏輯思考。這套《家庭實驗室》,是小豬媽媽帶兒子大寶玩過幾個實驗後,就徹底愛上的一套書,也強烈推薦給大家!
  • 7歲娃做100多個科學實驗走紅海外,夢想登上月球
    而廣州有一個小男孩子也是因為物理實驗被很多網友稱之為「小謝耳朵」。這個男孩叫「皮卡」,從去年4月份就開始在網絡上直播或者是發布一些自己在家做的科學小實驗。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個小實驗了,關注的人更是有20多萬。「瓶子裡的水一秒結冰」。
  • 4個家庭科學小實驗,孩子看後連手機都不想玩了
    科學對於很多人來說,高端複雜難懂很厲害,是一個高智商人群才會去了解的領域。實際上,目前小學階段正在大力推廣科學知識,讓小學生能夠從小接受科學知識的教育及普及,徹底改變科學難的思想。要想取代手機在孩子眼裡的新奇感,就必須有一個更具新奇感的東西出現,而科學帶來的新鮮感,足以讓孩子放下手機,不僅解決了沉迷手機的現象,還可以開拓思維及眼界。飛飛實驗室今天推出的4個科學小實驗,在家裡就能輕鬆帶小朋友做,讓孩子眼裡只有科學。
  • 既是「設計師」也是「小木工」,小學生造出創意實驗桌模型
    長江網11月12日訊(記者劉嘉 通訊員宋驥)11月12日上午,兩節現場展示課在武漢市紅領巾國際學校進行:小學生們在科學課上自主設計實驗桌、畫出設計圖;勞技課時拿出木板和工具,自己動手拼接組裝,把桌子模型做了出來。
  • 【魔法科學】七個家裡可以做成幼兒科學小實驗
    幼兒愛探索是件好事,以下幼兒科學小實驗來源於幼兒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科學現象,很好玩哦▶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