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愛探索是件好事,以下幼兒科學小實驗來源於幼兒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科學現象,很好玩哦
▶ 思考:
裝有沙子和裝有水的兩個同等重量的瓶子從一個高度滾下來,誰先到達終點?
▶ 材料:
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兩個、沙子、水、長方形木板一塊、兩本厚書
▶ 操作:
①用長方形木板和兩本書達成一個斜坡
②將水倒入一個瓶子,將沙子倒入另一個瓶子中
③把兩隻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度讓兩隻瓶子同時向下滾動
④裝水的瓶子比裝沙子的瓶子提前到達終點
▶ 講解:
沙子對瓶子內壁的摩擦比水對瓶子內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間還會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裝水的瓶子要慢。
▶ 創造:
將瓶子裡的物質換一換,再讓它們比比賽吧!
把氣球吹鼓,打結封住開口處,然後在你的毛衣上摩擦片刻。把它們送上天花板,它們就可以在上面停留幾個小時。
通過摩擦,氣球帶上了靜電,也就是說,它接受了毛衣上微小的負電子。帶電的氣球貼在天花板上,是因為它的負極和天花板的正極相互吸引。電子在天花板上運動,直至正負取得平衡。由於天花板不是好的導體,在乾燥和溫暖的室內溫度可以持續幾個小時,氣球才會飄落下來。
▶ 思考:
兩個氣球什麼情況下會相互吸引, 什麼情況下會相互排斥?
▶ 材料:
打好氣的氣球2個、線繩1根、硬紙板1張
▶ 操作:
①將兩個氣球分別充氣並在口上打結。
②用線將兩個氣球連接起來。
③用氣球在頭髮(或者羊毛衫)上摩擦。
④提起線繩的中間部位,兩個氣球立刻分開了。
⑤將硬紙板放在兩個氣球之間,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 講解:
①一個氣球上的電排斥另一個氣球上的電。
②兩個氣球上的電使它們被吸引到紙板上。
▶ 創造:
你能用其它小實驗說明氣球帶電嗎?
一張報紙,泡在水裡,居然不會溼,是有人給他使了魔法嗎?當然不是,讓我們從小實驗中輕鬆學科學吧!
▶ 所需用品:
一張報紙、一個空玻璃杯、一個裝滿水的大桶。
▶ 實驗過程:
第一步:將報紙揉成團,塞進玻璃杯裡。(記住一定要塞滿)
第二步:快速將塞滿報紙的玻璃杯口朝下放進裝滿水的大桶裡。
第三步:一分鐘後,拿出玻璃杯(不要傾斜)用手摸摸玻璃杯裡的報紙。
▶ 發現什麼:
報紙居然不會溼!還是幹的!為什麼呢!
▶ 原理揭秘:
原來,報紙把杯子裡的空間佔據了,所以,杯子裡的空間小,水進去了也沒有空間,又由於杯子是快速,垂直地插入大桶基本不會溼。
用綿紙剪一條10*10釐米的螺旋形的紙蛇,放在一個鐵皮蓋上,把蛇頭拉上一些。用毛料布使勁摩擦一隻鋼筆,置於紙蛇頭的上方。紙蛇就會像一條活爬蟲那樣直起身來,不斷向上衝撞。
這個試驗中,鋼筆通過毛料布的摩擦帶上了電,吸引著不帶電的紙蛇。每次接觸會重新帶上一部分電,但會立即被導體鐵皮蓋導掉。然後,不帶電的紙蛇會重新被吸引,直到鋼筆失去所有的靜電。
▶ 原理揭秘:
紙魚放在碗裡時,由於水分子在各個方向上的拉力都相等,這些微小的力彼此抵消了,所以魚浮在水面上,並且保持靜止狀態。
加入一滴洗滌劑後,水錶張力的平衡遭到了破壞。當洗滌劑沿著魚尾從後部流出時,它破壞了後面水錶的張力,而魚前部的水分子的拉力依然存在,因此魚會向前「遊」動。
100多年前,「動力魚」是市場上一種非常便宜的玩具。在下面要做的這個實驗中,這些魚是用紙做成的,根據說明,你要做的只是加入一滴合適的溶液,然後觀察這條魚。但這種合適的溶液是什麼呢?
▶ 所需用品:
小碗 、硬紙板 、剪刀、水、餐具洗滌劑
▶ 實驗過程:
①在小碗裡倒滿水,按照下圖在硬紙板上剪出一個魚的模型。
②把模型放在碗中間,觀察它如何運動。現在在圓圈中間加入一滴洗滌劑。
▶ 發現什麼:
魚會向前「遊」動。
▶ 想一想:
轉一個角度把魚的一邊剪掉,這對它的運動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 所需用品:
水1杯;鹽少許;生雞蛋1個;玻璃杯1個;小湯匙1隻;筷子1雙。
▶ 實驗過程:
①將水倒入玻璃杯中約五、六分滿。
②把雞蛋放入玻璃杯中,雞蛋沉入水底。
③加入一湯匙的鹽。
④用筷子攪拌均勻。
⑤浮起來的雞蛋。
▶ 發現什麼:
雞蛋加人清水會下沉,加鹽到一定程度會浮起,在加清水又會下沉。
▶ 原理揭秘:
①生雞蛋的相對密度(比重)比水大,所以會下沉。
②把鹽慢慢加入水中,鹽水的相對密度比雞蛋大,雞蛋就會上升。
③若在鹽水中再注入清水,相對密度變小,雞蛋就可能再入水底。
死海就是這個原理。你還知道類似的地方嗎?
以您舉手之勞,普及科學保教。
謝謝您的關注。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公眾號,請長按上面的二維碼添加關注,並請推薦給您的同事同學和朋友們。中國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學保教的理念與方法。學前雲教研將為大家持續推送實用的教研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