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碩碩|編輯阿拉熊
趙本山老師一生收過的徒弟不少,個個有過人的本事和絕技,能成為趙本山的徒弟就算是攀上高枝了,不一定能大富大貴,但至少不愁生活了。從眾多的徒弟當中能叫得出名字的也就那麼幾個,能火遍大江南北的徒弟更是寥寥無幾。每一個成名後的徒弟,人們紛紛預言成績會超過趙本山這個師傅,但時至今日,這個預言也沒有實現,其中呼聲最高的就是 "小瀋陽"。
好像每一個學二人轉的孩子家裡都不怎麼富裕,小瀋陽也不例外。並不富裕的家裡為了能給兒子謀一個好前程,東拼西湊的借到了700元送他去學二人轉,還差300元學費只能欠著。那時候的日子過得很苦,家裡的親戚朋友不認可他學的這門手藝,沒有人看得起他們家,父母在家遭受著白眼,小瀋陽在外面的日子也不好過。
二人轉和其他行業不太一樣,能不能端起這行的飯碗,全憑能否哄好觀眾。初來乍到的小瀋陽因舞臺掌控能力不強,天天挨罵,搞不好還會被打一頓。幹著最累的活,賺著最少的錢,可是不幹也沒有其他退路,就這麼回家,怎麼對得起父母。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成為趙本山的弟子後,小瀋陽終於可以鹹魚翻身。憑藉著自己過硬的功底和師傅趙本山的提攜,一部春晚小品帶他走上了人生巔峰。
演完小品《不差錢》之後,小瀋陽就真的不差錢了,出場費翻倍,在娛樂圈瘋狂撈金,能涉足的領域一個不差。師傅趙本山也勸告過他,千萬不要飄,可是一夜爆紅的他受到眾人追捧,哪還會把師傅的話放在心裡。
參演的電視劇反響平平,電影票房低、口碑差,甚至被稱為"票房毒藥",二人轉和小品似乎就是一塊跳板,也沒有再繼續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紅透半邊天的他也沒想過發揚一下老本行。得罪了師傅也丟了市場,就這樣,一手好牌被打爛了。
想要在娛樂圈混下去,口碑很重要,你可以沒有優秀的作品,但不可以沒有端正的人品,成名後的小瀋陽負面消息不斷,敗壞了不少路人緣,沒有一個觀眾會喜歡高高在上,趾高氣昂的明星。
壓垮小瀋陽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趙本山的另一個徒弟宋小寶的突然走紅。憑藉著那賤兮兮的表情,黑不溜秋的形象,不斷地鞏固著自己的喜劇人設,之後參加了眾多綜藝節目,將趙家班的小品推向了大眾市場,他的事業也到達前所未有的巔峰,這個時候誰還會記得小瀋陽呢?
現在的小瀋陽恐怕後悔也來不及了,機會稍縱即逝,娛樂圈是個更新換代極快的地方,每天有無數的人在往上爬,想要得到一次露臉的機會十分不易。對自己沒有一個較好的定位,只顧眼前的利益,肆意的荒廢著自己的青春,只能被這個時代所淘汰,如果當初能堅持發展自己的小品事業或者強化自己的實力,沒有過度的消費自己,也許又是另一番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