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后最擔心的就是孩子生病了,於是有寶媽說她眼裡的歲月靜好就是孩子不生病。看著小傢伙難受的模樣,父母們心裡難免會十分焦灼。而且帶孩子看病也絕非是一件輕鬆的事,兒科門診總是人滿為患,想要及時地給孩子看病還真的有一些困難。
孩子發燒掛號,發現排在800多號後寶媽情緒崩潰,氣憤投訴後反被斥沒素質
入冬後,王女士很擔心孩子會生病感冒,於是在日常護理上也尤其用心,可是沒想到一覺醒來,孩子還是發燒了,看到孩子發燒難受的樣子,王女士十分心疼,於是她著急火燎地帶孩子去了醫院。
來到兒科後,王女士的心裡更慌了,人滿為患的場面讓她十分的擔憂。於是在護士的引導下,王女士去排隊掛號了。
可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排到了800多號。「排到這麼遠的號,孩子的病什麼時候能夠看上啊?這要是把孩子燒糊塗了,可怎麼辦?」
王女士越想越著急,於是心疼孩子的她便帶孩子闖進了醫生的診室。「醫生,我家孩子發燒了,麻煩你先給看看吧!」
醫生當時正在給別的孩子看診,於是便簡單地看了眼王女士的孩子就讓她去找護士先給孩子降溫,等到排上號後再來找醫生看病。
王女士覺得這是醫生在敷衍自己,於是她十分氣憤地去投訴了這位醫生。於是醫生不得不出面解釋,而這也耽誤了其他孩子的看診。醫生有些無奈地說道,「還有這麼多孩子的病需要看呢,你這麼無理取鬧這不是耽誤事兒嗎?有點素質好不好?」
看到醫生著急的神情,王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有些反應過度了。最終王女士還是得乖乖排隊等待,而醫生被這麼一鬧反倒浪費了半個小時的時間。
兒科門診看病壓力大和很多因素有關,比如說孩子們抵抗力低容易生病;比如說,孩子們情緒波動大,醫生一邊看病還要一邊忙著安撫;比如說兒科醫患糾紛大,很多醫生不敢從事兒科工作等等。所以父母帶孩子看病時也應該多一些理解和尊重,無理取鬧並不能解決問題。
秋冬季節,如果孩子高燒了,家長們應該如何應對?
1.保證孩子的飲水量
高燒後,孩子體內的水分會有一定程度的流失,這時候家長們要給孩子多喝水,這樣才能夠降低發燒對孩子帶來的影響,同時喝水也有助於降低體溫,促進新陳代謝。
2.可以先選擇物理降溫
家長們在發現孩子有發燒的反應時,可以先選擇在家物理降溫的方式來應對,比如說用熱毛巾敷在孩子的額頭、腋下等處,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的體溫降下來。物理降溫時,需要父母們時刻進行觀察,雖然這有一些麻煩,但是對於孩子降溫來說卻是很有幫助的。
3.持續發燒再去看醫生
通常在孩子發燒的初期,醫生很難判斷出孩子是細菌性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所以孩子一發燒,父母就著急去醫院的做法並不適宜。通常發燒的周期為三天,所以如果孩子持續發燒並且精神狀態很差的話,父母們才有必要帶孩子去看醫生。
天氣冷了,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應該在護理上多用心。注重孩子的營養補充以及身體鍛鍊更加能夠增強孩子的抵抗力,避免病毒的侵襲。此外,在防寒保暖方面,家長們也應該有所注意。
話說,大家對於孩子發燒情況的應對有哪些經驗分享呢?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