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燒掛急診,前面排了700多號,媽媽崩潰投訴反被教育

2020-11-18 家有小甜椒兒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有了小寶寶之後,最難捱的一關就是孩子生病。

幾乎每個小寶寶6個月之後都要經歷一次發燒,或低燒或高燒,如果是二胎媽媽,或者還能應付自如,如果是新手爸媽,當時的處境用「熱鍋上的螞蟻」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慌張驚恐不知所措。


寶寶發燒掛急診,前面排了700多號

看了這樣一個案例,很有感觸,值得拿過來跟大家分享。

寶寶還不到一歲,半夜哭鬧,媽媽醒來發現孩子發燒了,媽媽還算淡定,趕緊找了退燒貼給寶寶貼上,又給寶寶喝了一些溫水。

寶寶安定下來之後,又睡過去了,夫妻兩個人的心稍微安定下來,想著熬過這個夜,如果寶寶的燒沒有退,再去醫院。

結果到凌晨5點的時候,寶寶在哭哭鬧,這個時候寶寶已經縮成一團,渾身發抖,嘴唇紫青。

媽媽當時嚇壞了,趕緊帶寶寶到兒童醫院掛急診,取號之後更崩潰地來了,顯示前邊排隊700多人。


寶媽當時就崩潰了,看著可憐的寶寶,再看排隊的人,寶媽到醫生那裡求 醫生先給孩子看,生怕孩子給耽誤了。

醫生拒絕,讓她按照屏幕顯示的號碼看病。

寶媽哭了大罵醫生沒有人情味,如果耽誤了孩子,醫院要負全責!

寶媽一口氣難處跟醫院投訴,最後的結果是被教育:不是只有你家寶寶掛急診,前邊都是掛急診的,所有的家長都著急,如果你插隊,別的家長也要插隊,秩序還如何維持呢

最後醫務人員幫忙給孩子做物理降溫,排隊等待。


孩子發燒,要不要及時送醫院?

孩子發燒新手爸媽會慌了手腳,其實孩子發燒是最正常不過的了,不要害怕恐慌,但是也不能輕視,耽誤了孩子看病。

孩子發燒以後,我們必須要做以下幾件事:

1、測量孩子的體溫

家裡常備溫度計,最好是耳溫槍,避免小孩子不配合測量體溫。

如果孩子的體溫低於38.5°,媽媽不要慌,也沒有必要馬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2、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孩子低燒完全可以使用物理降溫的方法:

(1)退熱貼

退熱貼是物理降溫最常用的方法,簡單便捷,見效快。不過給寶寶買退熱貼要注意在正規渠道購買,買質量有保證的產品。

(2)溫水泡澡

溫水泡澡也能很好地降溫,是非常不錯的物理降溫的方法。天氣涼了以後,使用這個方法,要注意控制室內溫度,不要讓孩子的病情加重。

(3)酒精擦拭

還有一種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就是用酒精擦拭,在掌心放上一些酒精,然後在寶寶的腋下頭部等位反覆搓,也能有效降溫。

3、 留心觀察孩子的體溫變化

物理降溫之後也要隨時關注孩子的體溫變化,如果溫度下降了,沒有反覆,不需要送醫院,如果溫度反覆升高,要及時把寶寶送到醫院檢查。

4、體溫超過38.5°,及時送到醫院

如果寶寶的體溫超過38.5°,不要猶豫及時送醫,送醫過程中可以使用退熱貼。

期間多給寶寶餵一些溫水,有助於降溫。


排隊等號,不要試圖加塞看病

正如醫生所說,所有掛急診的寶寶,家長都很焦灼,為了增加看病的效率,我們到醫院之後就是取號等待,看病的人雖然說,醫生看病的效率還是很高的。

不過帶娃看病等上兩三個小時都是常事,我們不能因為自己著急,就試圖違反秩序,這樣只能徒增煩惱,影響醫生看病的效率。

如何可以儘量減少孩子生病的機率

我家寶寶體質算是好的,出生之後發過兩次燒,一次是被小朋友傳染了感冒,引發炎症發燒,高達40度,第二次是生病好後不久,我犯了一個錯誤,寶寶發燒恢復後的一周帶寶寶去打了疫苗,引發了耦合反應,發燒高達42°。

再後來就非常注意孩子的身體,一直到現在寶寶2歲,再也沒有去過醫院。

總結的經驗如下,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1、感冒後兩個月之內不要接種疫苗

寶寶生病之後,哪怕是輕微感冒,也算在內,最好兩個月以後再給孩子接種疫苗,否則容易引發不良反應。

2、根據溫度給孩子增減衣物

小區裡很多寶寶感冒發燒,都有一個共性,不是帶的不好,是帶的太精緻了,孩子穿衣服帶多了,反而容易感冒發燒。

我每天早上先了解天氣情況,然後再決定給孩子穿什麼。

切忌給孩子多穿,我們穿什麼,孩子就可以穿什麼,小孩子只能比大人更容易出汗。

3、多讓孩子吃肉類

孩子一歲以後,不要限制孩子吃飯,多給孩子吃一些肉類,尤其是牛羊肉,對增加孩子的體質真的很有幫助。

4、多帶孩子外出運動

另外孩子每天跑動的多少影響孩子的體質健康,不要讓孩子當溫室裡的花朵,多帶孩子外出活動,讓孩子多跑一跑,孩子不容易生病。


幾種自費疫苗,建議給寶寶接種

1、13價肺炎疫苗

每個孩子都要打的是一類疫苗,這些疫苗是免費的,還有二類疫苗是自費的,很多家長容易忽視。

自費疫苗因為價格比較高,家長往往不願意給孩子接種,其實綜合來看,打過疫苗之後生病的機率大大減少,寶寶生一次病的花銷就要上千,這樣看來還是省錢的。

13價肺炎疫苗是蛋白質結合免疫,主要預防常見的肺炎鏈球菌的感染,還是很有意義的。

2、23價疫苗

23價是多糖和蛋白質結合的疫苗,也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肺炎,或者是肺炎發生以後,病情不會特別嚴重。

3、五聯疫苗或者四聯疫苗

另外五聯疫苗或者四聯疫苗也屬於二類疫苗,是自費疫苗,四聯中包括流感嗜血桿菌疫苗,可以預防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疾病,而五聯疫苗中包括預防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肺炎,這兩類自費疫苗可以選擇其一接種。

相關焦點

  • 寶寶發燒掛急診,前面排了700多號,媽媽崩潰投訴反被教育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圖
  • 孩子發燒在醫院排了800多號,寶媽焦急投訴,醫生:自己作的
    比如這位寶媽,帶娃看病排隊排到800多號,心態崩潰投訴,結果卻被醫生怒斥「自己作的」。小孩發燒在醫院排隊太長,800多號讓寶媽崩潰投訴,卻反被打臉但到了醫院後,薇薇感到更絕望了,自己掛的號已經排到了800多
  • 孩子發高燒,寶媽排800多號情緒崩潰,氣憤投訴後反被呵斥沒素質
    孩子發燒掛號,發現排在800多號後寶媽情緒崩潰,氣憤投訴後反被斥沒素質入冬後,王女士很擔心孩子會生病感冒,於是在日常護理上也尤其用心,可是沒想到一覺醒來,孩子還是發燒了,看到孩子發燒難受的樣子,王女士十分心疼,於是她著急火燎地帶孩子去了醫院。
  • 兒子高燒醫院排隊800多號,寶媽崩潰大鬧院長辦公室,被懟活該!
    即使是普通的感冒發燒,但看著寶寶難受哭鬧的樣子,父母們的心裡都會很難熬。尤其現在已入深冬,天氣越來越寒冷,很多抵抗力差的孩子都會生病,而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也都會排著長長的隊伍,此時家長再怎麼心急也沒用。
  • 兒子半夜發燒,醫院排800多號寶媽憤怒投訴,醫生:無理取鬧
    還是兒科醫生少的原因,怎麼不多安排點值班的醫生呢,每一次自己排個隊都要排好幾個小時,還不一定能夠排得到號,抱著生病的孩子,實在是太痛苦了。,醫院排800多號蔡女士之前就有過這樣的一次經歷,現在想來都歷歷在目。
  • 孩子發燒去看兒科,拿到排隊號一看瞬間崩潰:前面還有190人……
    不少父母表示孩子一輪又一輪的感冒發燒,搞得家裡一團糟,大人累,孩子也累。當然,醫生也累,各大醫院兒科爆滿。江蘇家長曬出了排隊號碼,孩子發燒去醫院掛號,紙條顯示前面還有190人……這位家長大哭投訴,但醫院也沒辦法,畢竟醫生已經加班加點、不休息的工作了。
  • 寶寶發燒首先幹嘛?別盲目衝向醫院掛急診
    寶寶發燒首先幹嘛?別盲目衝向醫院掛急診 2019-12-09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趕時間 去急診掛個號?可別這樣
    不少醫生都曾在急診遇到這樣的患者:趕飛機、著急上班、門診人太多、突然想起來藥沒了……種種理由中最多的是「我著急看病,急診快」。但是專家提醒,急診並非字面上的「急」,而是按病情的緊急情況來分診的,這也意味著不是所有病看急診都會很快。
  • 多病毒「同時流行」 首兒所急診看發燒有人等6小時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孩子發燒多在傍晚和晚上,掛不到當天門診號,就轉向了急診;另一方面與家長不願早上就診,往往等下班後就診等因素有關。而事實上,急診患者中,9成都不屬於急症。為應對就診高峰,首兒所增加了白天的號源,小夜班也增派了醫師數量,同時在傍晚5點到7點開設了「愛心門診」,分流患兒。此外,急診增加了4個診位,減少家長排隊時間。專家提醒,今年病毒較多,如病情不重儘量少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
  • 護士勸家長不用掛急診反被罵:咒你孩子天天高燒
    輸液室:   小病人減少了,護士微信運動從3萬步減到2萬多步   「輸液室一天裡要掛鹽水的孩子多不多,不用看每天的數據匯總,只要看一看我們微信運動數據就好了。」   可即便如此,昨天中午11點,錢江晚報記者還是在7間輸液室門口看到了排著不短的隊伍,等候的小病人們有65個,再加上他們的家長們,排隊的隊伍也頗有氣勢。   每位給孩子們扎針的護士手上動作都很快,嘴上也不閒著,要囑咐家長們各種注意事項,比如滴速不要隨意調節、要注意孩子們的不適反應等,給孩子掛吊瓶,是一個需要孩子、家長、醫護人員全程共同參與的大工程。
  • 寶寶發燒:哪些症狀需要掛急診
    當寶寶感冒發燒出現如下症狀時,爸媽應引起重視,立刻帶寶寶去醫院掛急症。  1. 意識障礙 對外界的刺激變得木然,無論怎麼刺激都沒有反應。  2. 持續發燒 當3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或是超過3個月的寶寶發燒超過3日以上,或任何時候發燒超過39.5℃。  3.
  • 寶寶發燒,可能是「急診」,媽媽掌握寶寶不遭罪
    初次當媽,在照顧孩子上還真是時時處處需要學習,這不,當媽的最怕孩子發燒了,別說燒到40度,就是隨便的體溫升高,當爹媽的都受不了,各種擔心,一旦失控,燒壞孩子哪裡可怎麼辦呢?尤其是急診引起的發燒,更是普遍地存在於我們的年幼的孩子中。如果我們發現,自己的孩子突然發起高燒,一燒就是3.4天,高燒到39-40攝氏度,好不容易退了燒,孩子身上有開始長出紅色的斑丘疹,這就是傳說中的嬰幼兒急診了。
  • 掌握寶寶「急診」常識,媽媽應對發燒,不再手忙腳亂
    初次當媽,在照顧孩子上還真是時時處處需要學習,這不,當媽的最怕孩子發燒了,別說燒到40度,就是隨便的體溫升高,當爹媽的都受不了,各種擔心,一旦失控,燒壞孩子哪裡可怎麼辦呢?其實,在一個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發燒絕對是必須要面對和經歷的。
  • 孩子高燒卻排500多號,家長鬧情緒,網友:還不是家長「作」的!
    文丨木棉媽媽對於新手爸媽來說,最難熬的時候就是孩子生病的時候。面對孩子第一次發燒,總是手足無措。前幾天大降溫了,同事給兒子洗了澡,結果晚上十一點就開始發燒了,給孩子吃了點退燒藥,第二天一早就就帶孩子去醫院看病了。
  • 媽媽發燒需做好防護 當心哺乳時傳染寶寶
    原標題:媽媽發燒需做好防護 當心哺乳時傳染寶寶 張女士最近被才半歲大的兒子折騰慘了,她在感冒後仍然堅持給孩子哺乳,結果孩子突然高燒到39.2℃,急得她抱起孩子就去醫院掛急診,抽血後寶寶被診斷為細菌感染。無獨有偶,市民李女士的兒子也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孩子發燒不退,還咳嗽、說話有鼻音,反覆發燒,急得她晚上睡不著覺,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 帶孩子看病,44號跑24號前面了,24號怒摔門:我家不看了
    帶孩子看病,44號跑到24號前面看啦,然後24號找醫生理論大吵,醫生沒同意先看她。24號搶過自己病曆本,摔門走了「我家不看了」。,24號本子在導診臺處,29號本子在醫生處周六帶孩子看病,我家當天清早掛的號,排在29號。
  • 關於幼兒急診那些事
    我家寶寶一歲了前幾天得了幼兒急疹,可把我這當媽的急壞了。寶寶身體一直挺好的,前期一點徵兆都沒有,不知道一下就發燒了。特別鬧人,我一個朋友人帶兩娃真的是崩潰了,在這裡我的感謝我家六歲半的大寶,幫了我好多。
  • 孩子高燒卻排800多號,等8小時才就診,醫生:家長「作」的
    一、孩子發高燒醫院排隊800多號,家長崩潰了柳女士的兒子今年四歲了,趕上幼兒園的大流感,好多孩子都病倒了。原本以為兒子能夠扛過去,可是深夜孩子突然開始發燒,用體溫計一量已經38℃。家裡備了一些退燒貼,柳女士一晚上沒睡守著孩子,內心是否焦慮,害怕孩子難受。
  • 知名兒科夜間急診成「慢診」 孩子發燒等5小時成常態
    繁忙的同濟醫院兒科門診記者王愷凝 攝  本報記者王愷凝 通訊員張璟禕  一周前,武漢晚報編輯部接到一位患兒家長的來信,信中詳細反映了夜晚帶孩子看兒科急診的艱辛歷程。連日來,記者深夜探訪武漢市兒科就診量最大的同濟醫院兒科(也稱同濟兒科醫院)門診以及武漢市兒童醫院,發現這位媽媽所言不虛。
  • 兒科急診看病要等3小時
    12月24日上午10點多,嘉興海寧市人民醫院工作人員發在朋友圈的一條信息,「寒冷的冬季,急診24小時超700人次,已經進入超負荷運行狀態。心疼我們的醫務人員。再次呼籲,普通疾病請白天到門診就醫。晚間急診也請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