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長大是每位家長的心願,但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會生病。孩子生病,家長也跟著難受,恨得這病生在自己身上,馬上就醫治好還好。若就醫不及時,家長們也會變得無比心急。
比如這位寶媽,帶娃看病排隊排到800多號,心態崩潰投訴,結果卻被醫生怒斥「自己作的」。
薇薇生下兒子後就在家裡當起了全職寶媽,在家無微不至地照顧兒子,陪著兒子長大。
作為新手媽媽,薇薇照顧兒子時總是小心翼翼,生怕哪裡做不好而傷到了孩子。
一次深夜,兒子哭鬧著不舒服,薇薇趕緊前去查看,結果用手一探額頭,滾燙滾燙的,一看就知道是發燒了,薇薇不由慌了起來,因為老公在外出差,家裡只有自己和兒子兩個人,她竟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給兒子找來散熱貼敷上退熱。
她著急地拿上包叫車帶孩子去醫院,連鞋子都沒來得及換。
但到了醫院後,薇薇感到更絕望了,自己掛的號已經排到了800多。薇薇一邊抱娃一邊焦急地等待,走廊上全是孩子的哭鬧聲,多等一分鐘都讓她倍感難受。
等了差不多半小時,孩子又開始哭鬧起來了,看著這擠滿了家長和小孩的走廊,聽著自家兒子的哭鬧聲,薇薇崩潰了。
她抱著兒子衝到醫生辦公室,希望醫生立即給兒子看病,但被護士制止了,並讓她繼續排隊等待。
薇薇情緒徹底崩了,大聲吼醫生:「我兒子發著高燒,不及時看的話,燒壞了腦子你們賠得起嗎?」
聽到這話,醫生也有點火了,回懟:「只有你家的孩子需要看病嗎?前面那麼多家長都不急嗎?」
薇薇說不過去,便跑去投訴了醫生,沒想到反而被批了一頓:你這不是影響醫生工作嗎?孩子哭成這樣,都是你自己作的,你著急成這樣,孩子能舒服嗎?
薇薇沒想到自己會被打臉,大概是內心太焦急了,一下子沒了分寸,所以容易亂了陣腳。所以重新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繼續排隊。好在孩子也沒什麼大事,只是單純發燒而已。
1.幹擾醫生看病
其實像薇薇這樣焦急之下想要做的「插隊行為」可以理解,但卻不被允許。因為在每個家長看來,自己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強行以「孩子生病重」的理由要求醫生和護士先看病,無疑是破壞了規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幹擾醫生看病,耽誤更多人的時間。
2.容易引起他人不滿
凡事講究先來後到,病急投醫也是同樣道理。若薇薇「插隊」的行為被允許,就相當於破壞了原有的秩序,很有可能會引起其他家長的不滿,其他家長也會以自家孩子生病嚴重為理由要求看病。若人人都如此,醫院豈不是一片混亂?
3.影響孩子情緒
孩子生病本來就難受,家長的情緒很容易就會影響孩子,比如家長焦急,容易讓孩子產生「病得很嚴重」的想法,導致孩子的狀態變得更差。因此很多孩子看到家長著急慌忙時,內心也會充滿恐慌,常常表現為哭鬧不止。
1.保持鎮定
孩子生病,家長們特別是新手家長首先要做到保持鎮定,不要自亂陣腳。生病其實也有規矩,人這一生不可能不會生病,生病說明了孩子正在長大。因此家長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冷靜去看待孩子的病情。
2.安撫孩子
大人害怕生病,小孩也會害怕。當孩子生病時,家長們可以明確告訴孩子「生病了」,向孩子解釋「為什麼會生病」「怎樣才能快點好起來」,減輕孩子的恐懼感,並鼓勵孩子積極地配合治療,勇敢地戰勝病魔。穩定的情緒和樂觀的心態能讓孩子更快恢復健康。
3.做好可以做的準備
每位家長都應該提前去了解「生病了該怎麼做」,並在家中置辦家庭醫藥箱,準備好應對各類疾病的應急藥物。發現孩子生病時能夠及時給孩子「對症下藥」,緩解孩子的不適。提前做好了功課,家長也不至於慌了手腳,能夠幫助孩子快速恢復健康。
孩子生病非常正常,家長們不必驚慌,平時要多了解相關知識,保持冷靜,從容應對。希望每位寶寶都能平安健康地長大!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這位寶媽的做法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