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35.8萬億元 在線教育、網絡直播成經濟新增點

2020-12-13 央廣網

央廣網烏鎮11月23日(記者楊崇 梁爽)23日,《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正式發布。

藍皮書新聞發布會現場(央廣網記者楊崇 攝)

值得注意的是,與往年相比,今年全球網際網路發展主要體現在各國加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數字經濟、網際網路媒體發展多元化、持續加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網際網路助力世界各國交流與合作。

具體而言,在信息基礎設施方面,中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截至2020年5月底,中國光纖網絡全面覆蓋城鄉;光纖用戶佔比達到93.1%,位居世界第一。20Mb/s以上寬帶用戶佔比達到98.3%,100Mb/s以上寬帶用戶佔比達到86.1%,千兆寬帶用戶達到225.9萬戶。移動通信領域,2019年全國4G基站總數為544萬,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數據流量消費1220億GB,居全球第一。5G基站建設數量至2020年9月已超過48萬。在基礎資源領域,截至2020年7月,我國已申請的IPv6地址資源總量達到50209塊(/32),也位居全球第一位。

發展數字經濟方面,《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規模為35.8萬億元,佔GDP的比重為36.2%。2019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4.81萬億元,同比增長6.7%。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爆發式發展,農村電商迅速崛起。

值得一提的是,在線教育、網絡直播等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其中,2019年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3.81億,較2018年底增長近一倍。

網絡文化服務方面,截至2020年3 月,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4.55億人;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6.35億人;截至2020 年6月,中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8.88億人;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2億人;網路遊戲用戶規模達5.40 億人。

此外,報告還發布了世界和中國網際網路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及評估結果。

世界網際網路發展評估結果顯示,美國和中國的網際網路發展依然領先其他國家,歐洲各國的網際網路實力強勁且較為均衡,拉丁美洲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網際網路發展進步顯著,其中,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新加坡綜合排名前五位。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評估結果顯示,全國31個省區市中,綜合排名前10位分別是北京、廣東、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四川、福建、天津、重慶。

相關焦點

  •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
    當前,在線教育行業迅速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已成大趨勢。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4230億元,用戶規模預計達3.31億人。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潛力也加速釋放。
  •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1萬億元 約佔GDP三分之一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三十一萬億元,約佔GDP的三分之一  數字中國,邁向美好未來  本報記者 李心萍  400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3000億元總投資,其中20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一批項目已建成運營。  這是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一年來的碩果。
  •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去年數字經濟增加值達35.8萬億元,對GDP...
    今年疫情以來,數位化轉型、數位化運營、數字經濟等概念成為熱詞。毋庸置疑,疫情加速了中國的數位化進程。10月8日,記者參加了由固安縣人民政府、京津冀(固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新商貿新引擎」固安秋季招商會暨永定城數字新商貿戰略發布會。
  •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萬億元 約佔GDP三分之一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三十一萬億元,約佔GDP的三分之一數字中國,邁向美好未來本報記者 李心萍400個數字經濟重大項目,3000億元總投資,其中200個項目已開工建設,一批項目已建成運營。這是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一年來的碩果。一年來,「數字」翅膀給美好中國帶來許多可能,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一場數字變革正在神州大地上激蕩。
  • 江蘇數字經濟規模超4萬億,「數字江蘇」如何打牢「數據基座」
    1·數位化轉型,「數據基座」不可缺·先來看看數字經濟的體量已經有多大。根據中國信通院的研究,去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9萬億元,佔整個GDP比重高達36.2%,數字經濟發展已和國家經濟整體發展密不可分。
  • 企業數位化升級之路: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可下載)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36.2%,佔比同比提升1.4個百分點。按照可比口徑計算,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名義增長15.6%,高於同期GDP名義增速約7.85個百分點。
  • 35.8萬億!中國數字經濟大爆發;多家物業公司扎堆赴港上市;優客工場...
    先看宏觀經濟新聞:【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11月24日消息,在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指出,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6.2%,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
  • 作業幫直播課斬獲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獎「最佳在線教育產品」
    11 月20日,作業幫受邀參加了由艾媒諮詢主辦的「2020亞太新經濟大會」,旗下產品作業幫直播課斬獲大會頒發的「2020中國新經濟卓越成就獎——2020年度最佳在線教育產品/平臺」大獎。據悉,「亞太新經濟大會」是全球知名的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艾媒諮詢集團打造的行業品牌活動,被譽為「行業發展風向標」。在疫情影響的新形勢下,本次大會採用網絡直播的形式進行,以「繼往開來,新火燎原」為主題,聚焦人工智慧、在線教育、人群經濟、智能駕駛等前沿領域進行深度探討。
  • 各地為何爭相布局數字經濟
    今年以來,數字經濟為各地經濟恢復性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無接觸配送……一大批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展現出數字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巨大發展潛力。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數字經濟體量有望突破百萬億元。
  • 2019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3萬億元
    11月10日,《2021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報告》在深圳正式發布。報告特別提到,2019年全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31.3萬億元,佔GDP的34.8%,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數字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 中國信登:2020年末服務信託初始募集規模超4萬億元
    1月8日,記者從中國信登處獲悉,2020年度,信託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成效顯著,近半數信託資金直接投向實體經濟,為促進疫後經濟復甦發揮了積極作用。截至2020年末,全行業服務信託累計存續的初始募集規模已超過4萬億元,其中資產證券化產品在所有以服務信託為主要內涵的特色業務產品規模中的佔比到年末已漲至近五成,由此充分體現出信託機制在帳戶管理、財產獨立、風險隔離等方面的制度優勢和蓬勃生命力。
  • 數字經濟領跑 「十三五」前四年北京GDP增加1萬億元
    1月1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聞發布會經濟發展專場。據了解,「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宏觀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隨著新舊動能迭代,北京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人均地均產出提高,前四年地區生產總值增加1萬億元。期間,數字經濟成為其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佔全市GDP比重近四成。
  • 隨著數位化商業模式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網絡和數位化大國。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4.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總體上,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不斷擴張、貢獻不斷增強。
  • 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GDP的三分之一
    2019年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發展成效不斷顯現,數字中國建設從量的增長向質的提升趨勢更加明顯。  據悉,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於10月12日至1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自2018年落戶福州以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已連續舉辦兩屆,吸引了華為、阿里巴巴等一批國內優質企業和項目落地福州。福州市籤約的159個項目,總投資約1600億元,近八成已成功轉化落地。
  • 國企與數字經濟應良性互動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背景下,數字經濟成為撬動經濟增長的新槓桿,成為各國提振經濟的重要方向。數位技術支撐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已由2011年的9.5萬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35.8萬億元,佔GDP比重從20.3%提升到36.2%。
  • 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產業數位化轉型由單點應用向連續協同演進,傳統產業利用數位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升,數據集成、平臺賦能成為推動產業數位化的關鍵。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2019年我國產業數位化增加值達到28.8萬億元,佔GDP比重提升至29.0%,其中工業網際網路、智能交通等領域增速較快。
  • 2020 「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
    中國GDP在今年二季度實現當季正增長,前三季度增長了0.7%,全年正增長已成定局。各行業領域緊緊跟上,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從餐飲零售到汽車建材,「轉正」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高頻詞。  回眸即將結束的2020年,中國經濟走過了極不平凡的歷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一季度GDP同比回落6.8%。
  • 網信辦報告: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7.7%
    近日,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印發《數字中國建設發展進程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質量效益明顯提升,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達到36.2%,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7.7%。
  • 發展數字經濟,兩大核心關鍵詞是什麼?
    原創 郭全中 網絡傳播雜誌近期,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進程報告(2019 年)》(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9 年我國數字經濟保持快速增長,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通過《報告》可以發現,快速和高質量是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兩大核心關鍵詞。
  • 解讀《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和就業白皮書(2018年)》
    數字經濟已成為近年來帶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2017年我國數字經濟對GDP的貢獻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發達國家水平,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    信息通信產業貢獻增強。2017年信息通信產業規模達到6.2萬億元,佔GDP比重由2016的7.0%提升到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