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學在中國遭難

2020-08-27 思廬哲學


邏輯學是教人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的科學。


20世紀30年代,邏輯學相繼取得了三個劃時代的成果(哥德爾不完全性定理、塔斯基形式語言真理論、圖靈機及其應用理論),為現代邏輯學的蓬勃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隨著現代邏輯學突飛猛進的發展和日益廣泛的應用,邏輯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1970年《大英百科全書》目錄卷的科學分類欄目中,邏輯學位居各門自然科學之首;197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制的學科分類,將它列在七大基礎學科的第二位。世界上很多國家在大、中學階段,將邏輯作為一種必修的通識教育。


但在中國,邏輯學卻受到批判譏諷,邏輯教學缺席了數十年之久。今天,中國大陸的高校依然缺乏普及邏輯教育;甚至連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形式邏輯中那一點最基本知識,要在群眾中普及還十分困難。

01「邏輯」幼兒遭受寒流


明末的傳教士利瑪竇教授徐光啟邏輯與數學,並通過歐裡幾德幾何學的翻譯出版,把邏輯知識傳授給了中國的士大夫。不幸的是,這些邏輯理性知識很快就在中國大地銷聲匿跡了。一直到了鴉片戰爭後,中國派留學生到西方,才重新發現西方人熟練應用了的兩千年多年的邏輯知識。


「邏輯」一詞,始於嚴復對「Logic」的音譯。在近代史上,「Logic」還有過「辯學」、「名學」、「論理學」等漢語譯名。略言之,邏輯是一種思維工具,教人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科學研究對邏輯的倚重自不必說,人們的言行都離不開邏輯。說話沒邏輯,即不能有效表達和傳遞自己的想法;做事沒邏輯,就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缺少邏輯常識,會成為人云亦云的跟風派而遭愚弄。


因此,20世紀初,邏輯傳入中國後,教育界將邏輯學納入到了正規課程之中。1902年,清廷頒布《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政科」三年須開設邏輯課(名學),每周兩學時。1904年的《奏定高等學堂章程》,將邏輯課(辨學大意)列為「經學科」、「文學科」、「商科」的必修課;《奏定優級師範學堂章程》,則把邏輯學列為公共課程,共一學年,每周3學時。


進入民國後:邏輯學逐漸成為很多大學、高等師範學校乃至中學的必修或通習課目。金嶽霖(1895.7.14-1984)1925年回國,1926年在北京清華大學哲學系專講邏輯學,僅僅招到了一個學生,令人嘆息。



20世紀20年代,蘇聯開啟了對邏輯學的大批判,勒令大、中學校取消邏輯課。受其波及,一批受蘇聯影響極深的文人,也於20年代末開始掀起對邏輯學的批判。艾思奇等人宣稱要用「辯證法」來打倒邏輯學,甚至公開「宣布了形式論理學的死刑」。批判一直持續到30年代末,雖然聲勢浩大,卻未能撼動邏輯學在大、中學校課程中的地位。


張東蓀、金嶽霖等人,也尚有空間與葉青、艾思奇進行論戰。1931年,金先生到美國哈佛大學與著名邏輯學家謝非教授一起學了一年的現代邏輯。1936年金嶽霖《邏輯》一書由商務印書館列入「大學叢書」出版。1939年,蔣介石甚至還曾下達指示,欲聘請專家來講授邏輯學,以改良公文的批示。1940年,金嶽霖《論道》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獲最佳學術著作評選二等獎;1948年金嶽霖當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02邏輯教學遭受重創


蘇聯1945年以前有段時期曾取消了大學的邏輯課程,理由為邏輯是形上學哲學的產物。蘇聯於1946年11月發布《關於在中學校裡講授邏輯和心理學》的決議,結論認為:每一社會經濟形態都有與自己相適應的邏輯,蘇聯必須創造出一種特殊的、「蘇維埃的」邏輯。


1949後中國的邏輯學更是舉步維艱,「一度將現代邏輯視作帝國主義時代為壟斷資產階級利益服務的偽科學。」1950年中國大、中學校所教授的邏輯課內容,深受蘇聯影響。


據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國邏輯學會理事宋文堅回憶:「新中國成立後學習蘇聯邏輯,則是在我國已有邏輯研究和教學成果上的全面大倒退。受害最為嚴重的是我國大學的邏輯課程。」金嶽霖晚年對學生諸葛殷同說:「我當初就打心眼裡瞧不起那些書(指蘇聯的《邏輯》教科書)。」


曾被學生認為「在是非真妄之際一點也不含糊」的金嶽霖,49後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先後參與對杜威、羅素、胡適等的批判,對梁漱溟、章伯鈞等的批判。


1950年,艾思奇到清華大學演講,批判形式邏輯是形上學。艾思奇講完之後金嶽霖帶頭鼓掌,接著說:「艾先生講得好,因為他的話句句都符合形式邏輯。」嗣後,引起一場全校性的討論,一些學生在「民主牆」上批判金先生公開為形式邏輯辯護,而被視為「毒草」。


1951-52年初,金嶽霖要檢討過關,他跑去勸馮友蘭說:「芝生,你問題嚴重啊!你一定要好好檢查,才能得到群眾的諒解」。馮接著說:「是、是、是,我問題嚴重,問題嚴重……」。這時兩個白髮蒼蒼老人的頭緊緊地依偎在一起,眼淚和鼻涕齊下。


1952年4月17日《光明日報》發表了金嶽霖先生《批判我的唯心論的資產階級教學思想》的檢討。因為他的學生殷海光去了臺灣,他便檢討自己培養了「一個反動分子」。由於清華使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的經費,同美國文化界聯繫較多,他便在政治上檢討自己「成為美國文化侵略的工具」、「喪失了民族立場」;在學術上則檢討自己搞的哲學「根本是反科學的」,要肅清自己的「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經過兩年的學習,特別是集中學習了《實踐論》,使我認識到辯證唯物主義是科學的哲學,是真理。」


金嶽霖曾對人說,他49前共寫過三本書,「比較滿意的是《論道》」。可當政治風潮來臨的時,金再也不敢說「滿意」。1958年2月,他寫了一篇2萬多字的文章,對自己一世英名之作《論道》進行辱罵式的批判。1958年,金嶽霖參加一個文化代表團訪英,在牛津哲學教師會作了一個不長的報告。金嶽霖談到,因為馬克思主義救了中國,所以他放棄了以前所學的哲學,變成一個馬克思主義者。1959年5月,金嶽霖在《哲學研究》1959年第5期發表《對舊著〈邏輯〉一書的自我批判》一文,再次對自己過去的邏輯哲學觀進行了批判。


文革中,邏輯學再遭重創。據社科院哲學所副所長倪鼎夫回憶:「邏輯科學是重災區之一。邏輯研究機構和大學的邏輯教研室(組)被撤銷了,學校裡邏輯課取消了,專業隊伍解散了。『四人幫』不準老師講理論推導和論證,污衊這是『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是『脫離實際』、『故弄玄虛』,是『回潮』、『復舊』。結果使學生只知道些現成的結論,不知道推理過程和論證……『四人幫』還把邏輯工作者看作專政對象,給有研究成果的老專家扣上『反動權威』的帽子,強迫他們去打掃廁所……」


「革命派」不許金嶽霖用公車。金嶽霖說:「不用公車不是問題,可我怎麼去協和醫院?」對方答曰:「給你派輛排子車(一種人力雙輪木板車,用於運貨)吧。」「革命派」本意只不過想揶揄一下金嶽霖,沒想到老金卻欣然從命,樂不可支。每到就診之日,他準時自攜一木製小馬扎,端坐於平板三輪車上,任人一路踩過去,且東張西望,不勝愜意……

03邏輯教學短暫復甦後,再度形同虛設


1970年代末,邏輯課開始在大、中學校復甦。1978年第一次全國邏輯學討論會召開。1979年中國邏輯學會成立。1981年,教育學家張志公撰文,呼籲「中學生應該學點邏輯」。但鑑於教材、師資匱乏的現實,張志公建議:「在中學普遍開設邏輯課顯然是不可能的,……由語文學科明確地把邏輯訓練和簡要的邏輯知識的教學任務承擔起來,是可取的。」類似的呼籲很多,也有一些效果。如,高中語文課本曾一度增入了一些與語言運用、思維表達相關的邏輯基礎知識。


但1988年,中學語文教材再次刪除了有關邏輯學的教學內容,一些「專家學者」進而又提議取消師範院校課程中的邏輯學。進入90年代,情況變得更為惡劣。在很多大學,邏輯從必修課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選修課——最典型者,莫過於從1998年起,根據國家教委頒布的文件,邏輯被從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類)的專業基礎課程踢了出去。這種狀況,時至今日,也未見改觀。


邏輯課在大中學校的這種命運,背後的原因是多重的,高校市場化僅是其中之一。正如曾昭式所總結的那般:「目前,許多學校的邏輯課被取消,或者邏輯的課時被壓縮。這既有一些高校領導的責任,也與一些高校沒有邏輯教師有關,甚至政府有關部門也不支持邏輯的教學與普及。」


數十年來,邏輯常識教育的缺席,使社會呈現出一種思維上的病態。艱深的數理邏輯,自然不必人人修學。但作為通識教育的普通邏輯課缺席數十年,實在是不應該的事情。這種缺席也必然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使社會呈現出一種思維上的病態。訴諸情感、訴諸傳統、訴諸暴力……等背離邏輯的交流方式,在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很多公共話題的討論,因參與者缺乏基本邏輯常識,常淪為無意義的罵人口水戰。



1949年11月,他與胡適、雷震等人在臺北創辦影響巨大的綜合性半月刊《自由中國》,任編委兼主筆。這個雜誌的發行人雖為胡適、雷震,因胡適不在臺灣,雷震以負責行政事務為主,真正的靈魂人物卻是殷海光。他用言論、思想給《自由中國》雜誌導航,多次在雜誌上公開抨擊蔣介石死不退休精神。


1957年,殷海光出版了一本以對話體寫成的邏輯常識普及著作《邏輯新引:怎樣辨別是非》。殷海光強調人們的演說必須做到「就事論事」。意即:「只問是非,不問是誰說的。…無論贊成或反對,應該完完全全以論題為範圍,而不旁生枝節。這是言論自由必需的態度和修養。」


這本六十年前的小冊子,對數十年未曾受過正規邏輯常識教育的國人而言,極有助益。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認知因素不發達,從根本上說,歸因於儒家文化的泛道德主義傾向和中國文化採取的「崇古」價值取向。於是,殷海光大力提倡「認知的獨立」,強調「獨立思想」。殷海光終生秉持科學民主自由的精神,是一位富有批判精神的自由主義者。


作者:關敏

相關焦點

  • 邏輯學在中國遭難
    ——黑格爾《邏輯學》邏輯學是教人如何正確地思考和表達的科學。01「邏輯」幼兒遭受寒流利瑪竇與徐光啟明末的傳教士利瑪竇教授徐光啟邏輯與數學,並通過歐裡幾德幾何學的翻譯出版,把邏輯知識傳授給了中國的士大夫。
  • 邏輯學教育在中國
    邏輯學在中國遭難 來源 | 博雅君(ID:byjwen) 01 「邏輯」幼兒遭受寒流 不幸的是,這些邏輯理性知識很快就在中國大地銷聲匿跡了。一直到了鴉片戰爭後,中國派留學生到西方,才重新發現西方人熟練應用了的兩千多年的邏輯知識。 因此,20世紀初,邏輯傳入中國後,教育界將邏輯學納入到了正規課程之中。1902年,清廷頒布《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政科」三年須開設邏輯課(名學),每周兩學時。
  • 邏輯學在中國
    邏輯學在中國的遇難史明末的傳教士利瑪竇教授徐光啟邏輯與數學
  • 邏輯學非常重要,為什麼學校不教邏輯學?
    但奇怪的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教育不僅在中學階段不教邏輯學,甚至對大學文科和理科的邏輯學教育也開始進一步刪減弱化。1988年,中學語文教材刪除了有關邏輯學的教學內容,一些「專家學者」進而又提議取消師範院校課程中的邏輯學。進入90年代,情況變得更為慘澹。
  • 邏輯學是科學的基礎
    第一個階段為明末至清初,西方傳統邏輯的基本體系構架和以中世紀邏輯為主的部分內容開始傳入中國;第二個階段為清末至民國初期,西方傳統邏輯的完整體系開始大範圍傳入。  在第一個階段,來華傳教士以「學術傳教」為策略,與中國士大夫階層結合,通過傳播西方知識體系的各個分支,從而達到傳教的目的。傳教士自然也把居於知識體系基礎地位的邏輯學引入中國。
  • 邏輯學的演進
    然而,17世紀歸納邏輯的提出以及20世紀後半葉非形式邏輯的興起,使語用維度又被重新拽回,開啟了邏輯學的實踐回歸。 實踐開端     邏輯學曾分別源自古希臘、古中國和古印度三大古代文明,只不過,古希臘邏輯最終發展成了國際公認的主流邏輯。
  • 邏輯學、科學哲學界的奧林匹克
    談起當時的情景,蔡曙山歷歷在目,「當時這個會,一共有700名學者參加,中國的學者只有我、王巍、蔣勁松和中國社科院邱仁宗4個人,去之前我們並沒有打算申請」。到會後,憑著敏銳的直覺,蔡曙山認為,如果這個會在中國舉行,那將會對中國的邏輯學、科學哲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於是時任清華大學文科處處長的蔡曙山決定以清華大學的名義申辦該會。
  • 邏輯學研究的社會化趨勢
    鞠實兒: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邏輯、語言與計算研究所是世界頂尖的邏輯學研究機構之一,這個中心的研究宗旨是在數學、計算機科學、哲學和語言學交叉的背景下研究邏輯學。最近幾年,它開始關注認知科學研究,這和我們所的研究方向比較接近。通過長期的人員往來與學術交流,雙方在2005年建立了正式的合作關係。這次雙方主辦會議的特別之處就是強調邏輯學在社會科學方面的應用。
  • 邏輯學概論(一)什麼是邏輯學?
    邏輯學的研究對象是「推理」,是用來區分正確的推理與不正確的推理的方法和原理。正確的推理往往有著許多客觀的標準,如果不了解這些標準,也就無法運用它們。邏輯學的任務就是去發現這些標準,去表述這些標準,並且去研究這些標準的基本原理。
  • 邏輯學公開課集
    http://open.163.com/special/ntu/luoji.html②華南師範大學公開課【邏輯學】38集,陳曉平主講。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6494938/③中山大學公開課【邏輯學導論】46P,熊明輝主講。
  • 關於「邏輯學」的學術報告
    比如說「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人為什麼會死」,這是個哲學問題,哲學家思考過後的智慧,就是邏輯學。所以說,邏輯學是哲學的子系學科。哲學負責生產智慧,邏輯學負責解構智慧。可能還是有人不理解,那麼看完這段你就完全懂了。難道只有古希臘有哲學家、邏輯學家嗎,不,我們中國也有。
  • 邏輯學,正在清華「開花結果」
    ,培養邏輯學人才、進一步推動邏輯學的跨學科交叉發展。「邏輯學的基礎理論」課程關注邏輯學的數學基礎,是邏輯學與數學、計算理論的交叉。「模態邏輯及其應用」 課程引入模態邏輯基本內容、探討研究哲學問題,特別展示如何使用模態邏輯對這些問題開展分析,是邏輯學與哲學的交叉。
  • 為什麼學校不教邏輯學?
    但奇怪的是,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教育不僅在中學階段不教邏輯學,甚至對大學文科和理科的邏輯學教育也開始進一步刪減弱化。1988年,中學語文教材刪除了有關邏輯學的教學內容,一些「專家學者」進而又提議取消師範院校課程中的邏輯學。進入90年代,情況變得更為慘澹。
  • 學習邏輯學,就選這一本——劉文君《邏輯學教程》編前絮語
    作為中國有文字記錄的歷史上已知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出生的人,我在高考錄取率極低的八十年代初考上了大學,應該算是幸運的;更幸運的是,我們的必修課中,竟然有《形式邏輯》這門課!我毫不猶豫地愛上了邏輯課,並且取得了九十八分的好成績。也許是因為得到了系統的邏輯思維訓練,我的本科畢業論文後經論文指導老師任定成教授推薦,在核心期刊《自然辯證法研究》上全文發表。
  • 批判性思維是邏輯學的日常應用
    批判性思維正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歡迎,也受到不少邏輯學教師的青睞,甚至有的高校把邏輯學課程改名為批判性思維。此種易幟的效果可謂「皆大歡喜」——學生覺得所學有用、有趣,教師也不必苦於講授許多學生不感興趣的邏輯推理和演算。那麼,批判性思維和邏輯學到底是什麼關係?提出「應用假說」關於批判性思維和邏輯學的關係,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
  • 關於中國古代名家和西方邏輯學的區別
    邏輯學沒什麼了不起的,其充其量只相當於中國古代的名家公孫龍惠施他們的東西,而莊子早就把這兩個傢伙戲弄得無地自容了。其實名家辯到最後,連普通人都能看得出他們是鑽牛角尖出不來了,而他們自己卻不自知,還以為自己多麼地機靈。
  • 吳家麟與法律邏輯學
    1953年在人民大學擔任中國國家法教研組的組長,當時恰逢中國第一部憲法起草,所以他就萌生了寫一本宣傳新憲法書的想法,在1954年的時候,吳先生就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論著《憲法基本知識講話》,很受歡迎,是新中國第一本宣傳新憲法的書,共發行90萬冊。在這個路徑過程中,他又是怎麼走到了邏輯這條道路上的呢?關鍵是1957年整風運動。
  • 《簡單的邏輯學》:邏輯學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1開篇用書中原文的一句話來簡述學習邏輯學的重要性:邏輯學被認為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或者是一項技能,也可以被認為是三者的綜合體。實際上邏輯學和人類理性的原理是相同的,邏輯學的涵蓋範圍更廣泛。邏輯學有四個基本原理:
  • 邏輯學是一門重要的應用型學科,學會了邏輯學成功將不再遙遠
    導語:邏輯學是一門重要的應用型學科,學會了邏輯學成功將不再遙遠。那麼邏輯學的用處有多大?在生活中我們經常運用,只是沒思考過這是一門符合科學的理論學科。小到買東西壓價,大到選擇人生方向邏輯學都是非常實用的。學會了邏輯學,你的成功將不再遙遠。
  • 邏輯學專業介紹與解讀
    今天和各位家長說一下這個邏輯學專業,邏輯學專業是屬於哲學大類裡面一個專業。在說這個專業之前,首先跟大家說一下,有一部分家長和同學們的誤區,有的同學可能有的同學和家長認為邏輯學是屬於數學範疇,實際上不是。這個邏輯學家是屬於哲學範疇,並不是說孩子們在高中學過這個邏輯,就認為這個邏輯是數學的範疇,這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