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女孩應該是什麼樣的?被爸爸媽媽捧在手心的小公主?還是膽大活潑的小女俠?萬萬沒想到,有父母為了圈流量、博眼球,把女兒當成工具人。
三歲的女兒」化身吃播」,硬生生被餵成70斤!3歲女孩體重70斤,爸媽非但不急,還越餵越多。
最近一個3歲的「小網紅」佩琪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因為她的體重實在太誇張了。在某社交視頻網站,佩琪媽媽為她註冊了一個帳號,雖然粉絲只有5157個,但某單條視頻的播放量最高達到55.6w。
佩琪最早的一條視頻發布於2018年10月19日,當時她才一歲半。
當時的佩琪圓滾滾粉嘟嘟,很是可愛!但等到2019年8月,兩歲半的佩琪再出現在鏡頭裡時,已經變成下面這個樣子了。
標題中的」兩歲半50斤」,你們能想像嗎?但更誇張的還沒結束,等到今年五月份再出現時,三歲的佩琪已經超過60斤了。
滿滿一桌子高熱量的食物,小佩琪胡亂地往嘴裡送。「小寶寶」、「食量驚人」、「幾秒吃完」……獵奇的標籤吸引了許多粉絲,吃的東西也越來越離譜:漢堡、炸雞、可樂、泡麵……
不少網友留言,建議佩琪注意飲食平衡,但佩琪的爸媽視若無睹,繼續烤肉、烤串、烤腸,還經常興奮地宣布:「馬上突破100斤!」
真是孩子胃口大?事實並非如此!
小佩琪真的願意吃這麼多嗎?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在一個視頻中,大人不斷給小佩琪添食物,小佩琪用稚嫩的聲音反覆央求:別弄了別弄了別弄了。她父母一邊嘴上答應,一邊把她剛吃空的盤子加滿。
長期暴飲暴食,對一個三歲的寶寶影響太大了。視頻中,佩琪走起路來搖搖晃晃,感覺下一秒就會摔倒。
研究表明:三高、脂肪肝等30種疾病,與嬰兒期的肥胖有關。而對女孩來說,危害還遠不止這些…成年後,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症候群、乳腺癌的概率要比常人高很多。
除了生理,精神上的影響也不可小覷。動作笨拙,反應遲鈍,上學後很有可能成為同學逗樂甚至是譏諷的對象。
但面對網友的質疑,佩琪的父母竟然選擇無視,甚至乾脆推卸責任:言外之意:我有什麼辦法,我們只能靠女兒做吃播賺錢。而與此同時,這個女孩的童年,已經完全毀掉了。
她沒辦法玩所有小孩都喜歡的玩具,有時一不小心就把玩具壓碎了。
她也不敢出門。因為出門會迎來各種異樣的眼光。
隨著小佩琪的長大,她的身體、心理承受的壓力,將會越來越大…氣憤的網友們自發向平臺進行了舉報,目前,該帳號已經不能被搜索到,帳號中所有上傳視頻及大部分動態也已被刪除。
孩子本應是父母的寶貝,但偏偏有家長將孩子當成了」搖錢樹」。
今天的「小胖墩」就是明天各種慢性病的「後備軍」。要想防治慢病方,就要從娃娃的體重抓起。在去年舉行的中國營養與健康創新論壇上,中國營養學會理事長楊月欣說,目前我國慢性病的死亡率已經佔總死亡率的86%,慢性病已經成為全世界的「頭號問題」,而令人擔憂的是目前我國20%的青少年超重或肥胖,他們在成年期更易罹患各種慢性病。
楊月欣介紹說,從1995年的2014年之間,中國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和消瘦得到了明顯改善。生長遲緩的檢出率從8.1%下降到2.4%,消瘦檢出率從7.5%下降到4.1%。與此同時,超重和肥胖檢出率從5.3%上升到20.5%,增長了近5倍。嬰兒期與學齡前期是超重或肥胖的高發階段,超重及肥胖的高發階段正好與脂肪組織發育活躍期及重聚期相吻合。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兒童肥胖都以輕度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中度、重度肥胖逐漸增多,重度肥胖出現在3歲以後。從性別來看,男寶寶多於女寶寶。
兒童的營養狀況對孩子的健康影響深遠。楊月欣說,從近期來看,兒童的營養狀況會影響大腦發育,體格發育以及生理和代謝,比如血糖異常、血脂異常等。從長期來看,兒童營養狀況會影響學習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增加罹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以及腫瘤的可能性。以慢性病為例,超重兒童發生高血壓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3.3倍,肥胖兒童發生高血壓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3.9倍。肥胖兒童成年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正常體重兒童的2.7倍,兒童期至成年期持續肥胖的人群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是體重正常人群的4.3倍。
楊月欣說,肥胖兒童必將成為慢性病的強大後備軍。在12歲以上青少年中,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BMI(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成年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1.7倍,冠心病風險增加1.3倍,腦卒中風險增加1.06倍,兒童期超重肥胖還會增加成年期早死的風險。因此,慢性病的防控,必須將關心前移到青少年時期。楊月欣說,家長一定要重視控制孩子的體重。同時,從宏觀層面也要講兒童體重控制融入到所有政策,健全國家兒童體重控制監測系統,開展兒童體重控制三級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