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節之前,我的一個朋友冬天冒雪「自駕遊」,去了內蒙東部的烏蘭浩特罕達山附近(應該就是當年成吉思汗最早起兵那個地方)。返回時,看見路邊有一處賣「牛雜」的,也就是賣牛頭、牛蹄子、牛大骨棒等。他馬上給我打電話,先是介紹了他當時的位置和眼前的情況,然後問我想讓他捎帶點什麼好玩意兒回來。我想都沒想,就對他說,你就給我帶個牛頭回來吧!要最大個的。
當時他一聽,就有點懵圈了,急忙問我:「帶個牛頭幹什麼?那玩意兒你會收拾嗎?你會加工製作嗎?牛頭可挺大的,一個大鐵鍋都裝不下,你拿什麼來烀熟它?莫不是想吃生牛頭皮吧?」
我也沒對他客氣,就直接回答:「你說那麼多廢話幹什麼?你儘管給我帶回來就行,我肯定有辦法收拾好了。到時候做好了,第一個就請你這個饞鬼來解饞,保準讓你大開眼界,一輩子都忘不了,下次還想吃。」
其實,我根本不會做,就連怎麼砸開牛頭、怎麼把那兩個長長的犄角切下來,我都一門不摸。不過,我真還就吃過牛頭,而且吃的還是專門製作的「牛頭宴」,一桌十幾道菜,都是從一個大牛頭上切下來製作的,那種特殊的美味佳餚,真是一輩子都忘不了。
大概是嘴饞了,所以,這次我接電話時,我居然突發奇想,就讓他帶個牛頭回來。
當然,我之所以敢這樣「膽大妄為」,也是有所倚仗的。因為我父親和他的一個戰友、我叫董叔的,他們兩個都會做牛頭,而且水平不是一般般。那一次我吃的「牛頭宴」,就是他們倆做的,實在是好吃,真正讓我開了一次洋葷。
可是,當朋友把牛頭帶回來扔給我之後,我一看就傻眼了,我怎麼做?因為趕巧,我父親去了南方,參加一個老戰友活動,起碼得半個月之後才能回來。無奈之下,我馬上給董叔打電話,想請他過來幫忙操刀。哪曾想,他也出門了,去了武夷山,此時還在飛機上呢!電話根本打不通,我還是接下來打電話問了董嬸,才知道他剛剛離開了瀋陽。
牛逼吹出去了,收不了場了,怎麼辦?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嗎?
我趕緊給老爸打電話請教。還好,他剛參加完當天的活動,回到賓館,正打開手機看新聞。我們爺倆通了整整一個小時零15分鐘的電話,老爸上了很長時間的「專業課」,我才知道牛頭大致怎麼解剖、怎麼製作了。
第二天下午,我就把那個朋友找來,我們兩個先準備好工具(一把斧子、一把大刀、一把鋒利的小片刀、一塊大案板)。朋友提議,先用斧子把兩個牛犄角砍下來再說,正好和我父親介紹的相反。父親告訴我,一開始,務必利用好兩個牛犄角作支撐,對於解剖牛頭很有用處,能省很多力氣。
再次掛通了父親的電話,他在遠處來了個「遙控指揮」,先告訴我們怎麼砸開牛頭,把牛腦完整地拿出來。牛腦絕對是最好的一盤菜,千萬不要破壞了。
按照父親的「遙控指揮」,我先用快刀,順著兩個犄角正中,直線劃下,把牛頭皮切開。劃開處實際上就是牛頭骨的最薄之處,而且還是牛頭骨左右兩半之間的結合部。
切開後,我們就按照「電話指導」,用小斧子順著切開處,輕輕往下砍,奇蹟馬上就出現了。那「一條線」上的骨頭,居然都很薄很薄,一砍就裂開了。我接著砍開牛頭上部、也就是與脖子相連處的骨頭,再用小刀割開肌肉和連筋。再把牛頭放在大案板上,我們兩個大男人,一人抱一個牛角,向兩邊相反方向一使勁,「咔嚓」一聲,牛頭骨居然被掰開了,裡面的牛腦被完整地拿了出來。完成了這個步驟,我們才用斧子把兩個犄角砍了下來。
接下來,按照我事先聯繫好了的附近一個開飯店的親屬那裡,把牛頭弄過去,扔進大鍋裡開煮,不加鹽,就一色的清燉。這個牛頭不小,褪完毛、收拾乾淨之後,還有40多斤。飯店鐵鍋很大,牛頭扔進去,居然還沒滿。
加滿水,用文火整整煮了兩個半小時,牛頭終於煮熟了。馬上把它撈出來,我們開始分割、剔骨頭。因為有老爸的電話指導,分割過程很順利,我們把各個部位的肉,都一一分了下來,開始切著上盤。還不算牛頭骨燉酸菜粉,就已經分出了14道大菜、15大盤子,全部分頭回鍋加工炒制,再加上點辣椒和青蒜之類配屬,真是香得刺鼻,還沒出鍋就想吃兩口。
這14道菜是:1.蒸牛腦、2.牛口條、3.牛鼻尖、4.接脖肉、5.下顎肉、6.牙床肉、7.嘴唇肉、8.牛耳葉、9.牛耳根、10.牛眼睛、11.眉頭肉、12.炒牛皮、13.骨縫肉(兩大盤)、14.貼臉肉。
分解完了之後,按照電話指導,我們又把每一樣肉都切好了,我朋友還切了不少尖椒、青蒜、薑片和薑絲之類。所有的食材都準備好了,我就讓飯店的「二廚」開炒,兩個炒鍋一起炒,一會兒就做好了。最後上桌18道菜、19盤子(加了3道青菜、一盤炸花生米)。
這個時候,按照電話預約,另外8名饞鬼朋友也都到了。我們12個人(9個饞鬼朋友加我、再加兩個廚師)擺了一大桌,一頓牛頭大宴,就這麼開始了,把這幾個小子吃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一起玩命吃喝幾個小時,喝了好幾瓶白酒,14道牛頭大菜,愣是一點沒剩,吃了個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