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溼地正在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 記者跟隨杭州動物園調查小組...

2020-12-20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9月11日訊

  清晨6點,天剛蒙蒙亮,杭州動物園工作人員何鑫等一行6人就背著行囊、防蚊蟲液出發,目的地是西溪溼地公園。 這是他們第四次做西溪溼地生物多樣性調查,主要是通過摸清現有溼地鳥類樣本情況,為下一步分析多樣性提供數據依據。

  鳥類調查怎麼做?在西溪溼地裡面還藏著什麼樣的寶藏鳥類?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跟著調查小組一起出發,探秘西溪溼地裡神秘的鳥類。

  出發:

  望遠鏡、長焦鏡頭、防蚊液一樣不能少

  清晨6點鐘,太陽剛出來,杭州動物園生物多樣性調查小組已經行動,大家聚集的地點是西溪溼地蓮花灘觀鳥區門口。

  「起早來做調查,是為了配合水鳥的活動特徵,大多在清晨和黃昏出沒。」小組成員何鑫穿著一身長袖長褲,頭上戴著防陽帽,抱著組員的早餐等候著。

  觀鳥小組的裝備很齊全:10倍的望遠鏡,長焦鏡頭相機,至少兩小隻的防蚊驅蚊液。

  走到正對著蓮花灘的觀鳥平臺裡,裡面懸掛著各類鳥的照片,在西溪鳥類簡介中提到:截至2018年年底,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共記錄到鳥類15目47科181種,在西溪溼地記錄的181鳥類中,以雀形目鳥類佔優勢,共有25科102種,其次為隼形目。

  上個月底,杭州動物園參與到西溪溼地鳥類調查中,選擇蓮花灘——西溪溼地鳥類的集中區域——作為觀測點。

  鷺類:

  溼地最常見的水鳥

  在西溪溼地,水鳥的分布很廣。「最常見的是鷺類,白鷺、大白鷺、蒼鷺、夜鷺很多。」調查小組成員於學偉說,其次是鴨類,斑嘴鴨等。比較難見到的水鳥是綠鷺和黃葦鳽,這類水鳥不像白鷺、蒼鷺等,不會經常出沒在人類領域,比較警覺,「一年能見到一次,都屬於很幸運的事情了。」

  在觀察組成員眼中,每一種水鳥都有自己獨特的美。

  蒼鷺是大個子,比夜鷺整整大了一圈,脖子也更長,它的個性是懶洋洋的,早晨時分多半是在岸邊站著,就像在等人,轉頭用喙靈活地穿梭理毛。「行為像個小老頭一樣。」

  白鷺是個吃貨,能一個上午都在捕食,但並不每次都有收穫,俯衝下去的喙可能會笨笨地戳了個貝殼上來。

  夜鷺們靈活小巧,偶爾打打架,打架時雪白的身子、灰黑的翅膀,乾脆利落的飛行姿態,總是富有天然的吸引力。

  看到比較稀有的水鳥,就更能令小組成員激動了。昨天記者有幸見到了一隻稀少的黃葦鳽,脖子很長,通體黃色翅膀周圍帶著黑毛,在樣貌上就很容易和平常的水鳥區別。

  「它是涉禽,平常是很難看到的。脖子長腿也長,它的外表,對它的敵人和獵物,都是良好的保護色。」黃葦鳽覓食方式和其他鷺科鳥相似,一動不動耐心守候,發現獵物後突然攻擊,用尖銳的長喙將魚蝦刺穿,堪稱捕魚能手。

  雖然這次只發現了一種比較稀少的水鳥,對於調查組已經很幸運了。「有時候來調查的幾個小時裡,很可能只找到幾種常見的水鳥。要把種類調查清楚,我們調查組得反覆來到這裡,等待運氣突然降臨的一刻。」於學偉說。

  林鳥:

  往往「只聞其聲,不見其身」

  和水鳥的定點觀測不同,觀測林鳥則要追尋它們的足跡。

  西溪溼地蒙在一層淡綠的薄霧之中,漫步在蓮花灘四周,「嘰嘰喳喳」的各式鳥叫聲交織成一支靈動的交響曲。幾隻鵲鴝在林間歡快掠過,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樹梢上,幾隻黑鵯鳥從樹葉中探出身子,悠然踱步……沿著固定的樣本線路,追隨向前,一行六人試圖用長焦鏡頭定格下林鳥的身姿。

  「嗻——嗻——」不遠處,一陣清亮婉轉的叫聲傳來,蓋過了其他啼鳴。「有噪鶥!」聽到噪鶥的鳴叫,一行人都手持望遠鏡,抬頭往樹頂張望。

  「有時,你可能看不到它,但通過聲音,你就知道它是誰,它大概在哪。」杭州動物園工作人員鄭應婕舉著長焦攝影機尋覓了許久,卻依舊沒能成功捕捉到這隻噪鶥的身影。「觀鳥需要耐心,尤其是活躍的林鳥。」她感慨說,在鳥類調查中,「只聞其聲,不見其身」的情況太常見了。

  好在,鳥的世界裡,存在不少辨識度極高的鳴叫——強腳樹鶯往往像蟲叫一樣「嘀嘀嘀」;黑鵯鳥愛學貓叫,發出悠長的「喵——喵——」;灰胸竹雞的叫聲則更有趣,仿佛在連聲喊著「地主婆、地主婆」……

  「夏天樹葉茂盛,林鳥又擅於隱藏,做鳥類調查會比冬天更難。」自稱「眼神不夠機敏」的鄭應婕,更多依靠獨特的鳥聲判斷林鳥的身份及方位。

  不過,「聞聲識鳥」的技巧並不總是奏效。「有些鳥擅長學舌,就很難分辨了。」 鄭應婕舉例說,烏鶇就是難以靠聲音辨別的「機靈鬼」——春天發情時,它往往會模仿其他鳥類的聲音,甚至自行車「咯吱咯吱」的聲響。「發情期是鳥類變聲的高峰,很多鳥聲都會變得特別,由鳴叫變成或悅耳或伶俐的鳴唱。」這時,你偶爾會看到它們張開翅膀,尾巴上翹,大唱情歌。

  在西溪溼地,還有不少「寶藏鳥類」。目前,杭州動物園前後四次調查已觀察記錄到22種鳥類,包括大白鷺、黑水雞等常見水鳥,棕頭鴉雀、紅頭長尾山雀等常見林鳥,也不乏如綠鷺、黃斑葦鳱、藍翡翠、小鴉鵑、環頸雉等較少見的珍稀鳥類。

  「鳥類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豐富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系統功能的完整性有關鍵作用。」於學偉說,他們期望通過持續的鳥類調查,摸清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鳥類物種組成和分布格局等實地資料,同時,用技術支持提高溼地動物多樣性及動態景觀效果。

相關焦點

  • 清晨6點,杭州6人去西溪溼地「尋寶」:一年能見一次,都很幸運!
    清晨6點,天剛蒙蒙亮,杭州動物園工作人員何鑫等一行6人就背著行囊、防蚊蟲液出發,目的地是西溪溼地公園。這是他們做西溪溼地生物多樣性調查的第四次,主要是通過摸清現有溼地鳥類樣本情況,為下一步分析多樣性提供數據依據。鳥類調查怎麼做?在西溪溼地裡面還藏著什麼樣的寶藏鳥類?9月10日,小時新聞記者跟著調查小組一起出發,探秘西溪溼地裡神秘的鳥類。
  • 西溪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景觀形成
    2005年5月1日,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正式對外開放。該公園是目前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溼地、文化溼地於一體的國家溼地公園。由於生產力的下降或湖岸植物的枯萎等,有可能造成二次汙染,應進行有計劃的收割,以復壯溼地及林帶的淨化能力;收穫利用溼地內的水生植物資源,只能在規定的季節進行收割,禁止使用鐵耙等損傷植物根系的工具。   5.有序適量地進行漁業生產和養蠶活動,禁止使用任何妨礙溼地恢復與保護的器具。   6.評估西溪溼地生物多樣性現狀,建立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和圖件庫。
  • 遇到一個野性西溪 你知道西溪有多少動植物嗎?
    何方小有清涼地,只在西溪西又西。  走在西溪溼地,野趣十足,一路有紅柿如火,有松鼠躍於樹間,有白鷺翔於水上。  你知道西溪有多少動植物嗎?最新的數據,植物有700多種,動物1300多種,其中鳥類就有186種。  最近,在西湖西溪一體化背景下,西溪開展了今年的溼地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7月起的調查還在進行中。
  •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
    中國溼地博物館發布《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並聯合西湖傳媒中心、西溪國家溼地公園邀請浙江野鳥會會長童雪峰通過直播「雲」觀鳥的形式,面向中小學生開展了一堂特殊的「識鳥愛鳥護鳥,保護自然生態」自然課。生態環境好不好,鳥最有「發言權」《杭州西溪溼地百鳥圖》裡,100種鳥的照片,都是鳥類攝影愛好者老俞拍到的。
  • 本市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 3-5年摸清底數 發布「北京生物圖鑑」
    原標題:本市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 3至5年摸清底數 發布「北京生物圖鑑」  從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本市正在開展全市範圍內的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調查中的重要進展,將以「北京生物圖鑑」方式發布。
  • 杭州召開紀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提出15周年暨杭州溼地...
    杭州溼地資源豐富,有近海及海岸溼地、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和人工溼地等5大類21種類型,根據2005年調查數據,杭州全市有8公頃以上的溼地面積14萬公頃(不含水稻田),佔全市區域總面積的8.4%。境內有太湖和錢塘江兩大水系,基本形成了 「三江(錢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七湖(西湖、千島湖等)一河(運河)一溪(西溪)」的溼地保護格局。
  • 共謀溼地水城 共繪美麗杭州 杭州召開紀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15年來,制訂了首輪溼地保護規劃、創建全國首個溼地國家公園、通過了溼地公園管理保護立法、設立了中國溼地博物館、連續三屆組織國際溼地論壇、建立了第一個溼地類型的全國生態文明基地……杭州走出了一條保護和合理利用雙贏的溼地保護「西溪模式」。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浙江、杭州考察時強調,水是溼地的靈魂,自然生態之美是西溪溼地最內在、最重要的美。
  • 西溪溼地,中國首個國家溼地公園
    4月1日,船隻在西溪溼地水道上行駛(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4月1日,船隻行駛在西溪溼地的水道上。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今天來到杭州,除了遊覽風光旖旎的西湖,很多人還會一路向西,去約會一個野趣橫生的溼地,這裡春天百花盛開,夏天濃綠滿眼,秋天蘆花飛雪,冬天疏影橫斜。
  • 杭州西溪溼地的慢生活區域是什麼?
    杭州西溪溼地是一個充滿野趣的絕佳景點,他是城市內的一片溼地,讓人們不用離開城市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這片溼地仍然受到很好的保護,這裡池塘裡的生物,田空中的飛鳥,仍然正常生活,沒有受到太大的幹擾。西溪的溼地面積仍然是相當大,畢竟人類活動區域還是很小的一部分,還有更多的自然棲息地。
  • 杭州必遊景點Top2 西溪國家溼地
    以「一曲溪流一曲煙」聞名的西溪國家溼地,曾與西湖、西泠並稱為「杭州三西」。·西溪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市區西面,這裡環境清幽、水道縱橫,是城市中少有的天然溼地,有「杭州之腎」之稱。西溪有船遊和走路兩種玩法,說說走路逛的感受,西溪之所以能在一般溼地中脫穎而出,主要是因為它藉助了許多人文景觀。西溪裡到處都是小橋柳樹,竹林小徑,四季果樹。在很大面積的溼地規劃區域裡,零零散散坐落著許多古樸的房屋和院落。走在西溪溼地中,深切感覺這更像是真正的古鎮,一個放大了的古鎮。因為實在是太像是仙劍遊戲裡存在的村莊和迷宮了!
  • 廣州動物園與中山大學合作開展科普教育效果調查評估
    近期,廣州動物園與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生態學院的李添明教授團隊合作開展科普教育效果調查評估。參與評估活動的大學生分別對參加過「動物課堂」課程的學生和家庭、來園參觀的遊客採用填寫問卷、現場採訪、電話採訪等形式進行線上、線下隨機調查,收集市民在參加課程或遊覽前後對生物多樣性、物種保護等方面的認知、態度及行動變化,廣州動物園將以調查評估為依據,從擴大科普教育受益面、優化科普活動設計等方面入手,加強科普活動的實效性,讓動物園的科普教育工作在引導市民關愛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環境的中發揮積極作用。
  • 保護溼地與生物多樣性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在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並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歷史背景下,我們迎來了第十四個世界溼地日和首個聯合國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今年世界溼地日的主題是「溼地、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世界各國開展了各種活動來進一步喚起人們對溼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注溼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物種基因庫」。
  • 西溪溼地(東區)5月3日到5日預約名額已滿,杭州動物園5月3日的預約...
    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二天,杭州4A級以上收費景區景點將繼續推行網上預約制度,每天接受最大承載量30%的遊客入園。截止5月2日12時,全市23家主要景區景點在5月3日至5日三天總預約人數為66486人,預約量較大的景區景點有西溪溼地(東區)、杭州動物園,其中:西溪溼地(東區)5月3日到5日預約名額已滿,杭州動物園5月3日的預約量超60%。其他景區景點預約量均未達到30%。建議廣大市民遊客避開熱點時段,錯時錯峰出遊。
  • 研學|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是什麼?
    那麼,彭建生老師、董磊老師、左凌仁老師所從事的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是什麼?他們又是怎樣工作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夏季研學營課堂上彭建生老師的分享從夏季的三江併流生態研學營,到冬季的滇西北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研學營,一個詞頻繁地出現在研學營導師們的介紹裡、課程分享裡,那就是「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
  • 「你好,2021」杭州「留下」的綠水青山
    53歲的搖櫓船船工於林法說,他熱愛在西溪溼地的工作(總臺央廣記者 李行健 攝)53歲的於林法是杭州西溪溼地的搖櫓船船工,生於斯、長於斯,沒有人比他們更明白「綠水青山」的意義。他說:「(我)在這裡面上班,我們從小在這裡長大,我們以前在這裡面都是養魚、種水稻田、培養竹筍,都是這樣的。現在杭州發展快,(只有)這一塊留下來了。
  • 杭州最適合帶孩子去的博物館?距西溪溼地公園很近,公交可直達
    浪在杭州#杭州最適合帶孩子去的博物館?距西溪溼地公園很近,公交可直達相信對於很多小孩子而言,他們對於整個世界都是非常陌生的,所以說在很小的時候就會對世界充滿著憧憬了,其實今天要說的這個地方,對於小孩子而言是值得一去的也會激發小孩子濃厚的興趣,這個景區的名字就叫做中國溼地博物館了,今天介紹到的溼地博物館,它位於杭州西溪溼地公園東南方向,據數據統計,現博物館佔地面積已經高達20200平方米,在2009
  • 杭州:西溪國家溼地公園榮獲「中國十大魅力溼地」
    中國園林網12月2日消息:11月29日,記者從杭州市餘杭區風景旅遊局獲悉,日前,西溪國家溼地公園獲「中國十大魅力溼地」殊榮,由中央電視臺聯合國家林業局舉辦的「美麗中國、魅力溼地——中國十大魅力溼地」頒獎典禮上受表彰。
  • 船工唱越劇車長會講解 西溪溼地技能大比武超有看點
    2020-12-17 11:5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 「天堂綠肺」養成記——西溪溼地:從汙水橫流到城市生態建設標杆
    4月1日,船隻在西溪溼地水道上行駛(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4月1日,船隻行駛在西溪溼地的水道上。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方益波)4月2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天堂綠肺」養成記——西溪溼地:從汙水橫流到城市生態建設標杆》的報導。
  • 「天堂綠肺」養成記 西溪溼地:從汙水橫流到城市生態建設標杆
    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  今天來到杭州,除了遊覽風光旖旎的西湖,很多人還會一路向西,去約會一個野趣橫生的溼地,這裡春天百花盛開,夏天濃綠滿眼,秋天蘆花飛雪,冬天疏影橫斜。  很多老杭州人,惦記著童年在這裡摘柿子的美好記憶,很多文化人,對這裡的文史遺蹟如數家珍。此地有《長生殿》作者洪升的祖居、清代著名文人高士奇接待康熙的高莊,蘇東坡、張岱等均曾在此留下詩畫墨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