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就業模式分為普通工人為代表的勞動力模式,公務員模式,農業人口模式,外資企業模式。不是找工作難,是找滿意的工作難。 很多行業是缺人的。出校門都一樣迷茫,當年的我們也是這樣,不用太焦慮,未來一定會更好
中國人沒有工作也餓不死,因為在鄉下都有房 和地,去城市工作只為了能體面一些,真正大學裡學出來的人,根本不愁找工作。試問多少人大學四年玩過來了什麼都沒學會,人家面試一問三不知,反過來怪上學無用,社會不公。是不是這個理。
什麼學歷,決定什麼工作。面子真的那麼重要嗎?說被人歧視,不是說保安不好,職業不分貴賤但一定有等級?保安這個職業本身就屬於比較低級的職業,受氣甚至被人歧視,難道不是常態嗎?每個地方找工作都難,你北大清華牛津劍橋畢業的出來找工作肯定不難啊 只可惜你不是啊,眼高手低怪誰?
低端人才受衝擊最大,高端人才沒什麼影響,未來在中國告訴你 沒有技術是不行的。中國不可能永遠吃低端製造業 ,服務業的紅利, 中國市場已經開始第3次轉型了。就跟日本一樣 ,以前日本就是以製造業為主,看看現在 日本造就轉型成 研發核心技術以及對海外投資了。
餓是不會餓死的,工作也是有的做,只不過要等他們真的放下了面子,自然就找到工作了。現在確實是有些人好日子過多了變懶了。
找工作難不難是看雙方,有的人自己能力不足也挑三揀四的。當自己的價值低於市場需求,更要收起不可一世的心態。眼高手低的人總是最多的一群!還是要有知識才是硬道理。努力充實自己,站穩腳跟,方能否極泰來!
國內就業機會還是很多的,但是想獲得自己想要的職位,那就難度很大,畢竟人口基數大,競爭多。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活著狀態。只要不挑三揀四 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心裡有點數 工作真的好找。不是沒有工作 而是沒有心儀的工作 只有被社會毒打之後 心裡才會有點B數
隨便找個工作簡單,但想找個隨著積累不斷提高能力與收入的工作很難很難。幹啥都得付出汗水,不好好學習,就只能打工,打工也得學徒,到哪到什麼時候都是一樣的,不要灰心,20歲,剛剛開始。加油!活著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