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

2021-03-05 張家塘

刊授學院

中國文學史梗概(109)

 

溫庭筠

 

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唐代詩人、詞人。出身沒落貴族家庭,為唐初宰相溫彥博後裔。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故有「溫八叉」或「溫八吟」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又不受羈束,縱酒放浪;因此得罪權貴,屢試不第,一生坎坷,終身潦倒。唐宣宗朝試宏辭,溫庭筠代人作賦,因擾亂科場,貶為隋縣尉。後襄陽刺史署為巡官,授檢校員外郎,不久離開襄陽,客於江陵。唐懿宗時曾任方城尉,官終國子助教。

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更是刻意求精,注重文採和聲情,成就在晚唐諸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對詞的發展影響很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文筆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三人都排行十六,故合稱「三十六體」。其詩今存三百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其詞今存七十餘首,收錄於《花間集》《金荃詞》等書中。

 

主要影響詩詞創作

溫庭筠精通音律,詩詞兼工。溫庭筠詩詞工於體物,有聲調色彩之美,在藝術上有獨到之處。其詩辭藻華麗,多寫個人遭際,於時政亦有所反映,弔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氣韻清新,猶存風骨。其詞多寫女子閨情,風格穠豔精巧,語言工練,清俊明快,是花間詞派的代表作家,被稱為花間鼻祖。現存詞數量在唐人中最多,大都收入《花間集》。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溫庭筠詩集》《金荃詞》。

溫庭筠的詩思想內容豐富,對戰爭、愛情、人生、歷史、政治、婦女題材都廣泛接觸,深入思考。總的說來,其詩內容有三個比較重要的方面:一是側重抒寫自己積極用世的情懷和懷才不遇的感慨,如《和友人題壁》《書懷百韻》《過陳琳墓》《蘇武廟》《贈蜀將》等;二是對羈旅行役和旅途景物的描寫,如《商山早行》《利洲南渡》《回中作》《錦城曲》《過分水嶺》等;三是對友情和愛情的吟詠,如《晚坐寄友人》《寄山中友人》《送人東遊》《西江貽釣叟騫生》《鄠郊別墅寄所知》等。

溫庭筠的詩藝術表現手法靈活多樣,既有辭藻講究、不厭其煩的描寫,也不乏格調高峻、語言清新的警句,寫得清婉精麗,備受時人推崇。從詩歌體式方面來看,他最擅長的是樂府詩和近體律絕。溫庭筠詩集中有約六分之一的樂府詩,華美穠豔,多寫閨閣、宴遊題材。其樂府詩中,成就較高的主要是詠史懷古、愛情風懷、記遊寫景(包括邊塞之遊)之作,但寫宴飲、音樂的也有佳作。溫庭筠的近體詩中成就最高的是七律,其次是五律和七絕。七律詠史詩如《過陳琳墓》《蘇武廟》《馬嵬驛》,歷來被視為佳制,可與李商隱方駕。五律頗多警句佳聯,如《商山早行》詩之「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傳。相傳宋代文學家歐陽修非常讚賞這一聯,曾自作「鳥聲茅店雨,野色板橋春」,但終未能超出溫詩原意。溫庭筠七絕風格多樣,而均擅勝場,較之五律多佳聯少全篇,似更勝一籌。五絕僅四首,但亦有《碧磵驛曉思》這種寫瞬間感觸而頗具神韻的佳篇。溫庭筠近體詩中詠史懷古之作較為突出,愛情題材比重較小,往往格韻清拔,不同於其樂府詩的豔麗,其中不乏抒情寄憤、感慨深切之作。

溫庭筠的樂府詩借史事諷刺時弊,是對元白新樂府的繼承,同時也有很大的發展變化,題材側重風情,形象趨於哀怨,意境傾向隱晦,手法婉約曲折,呈現出類似於詞體的風貌。在唐代樂府詩作者中,溫庭筠堪稱重鎮,後世研究者甚至將他和李白、杜甫、白居易並列為唐代樂府四大家。溫庭筠的近體詩對後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聲律上。由於擅長音樂,溫庭筠有意識地對唐代詩歌最普遍採用的形式近體詩的聲律進行了改造,對詩歌聲律以及詞體創作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對後世的詩歌創作產生了較大影響。

溫庭筠是第一位專力於「倚聲填詞」的詩人。溫庭筠的詞思想內容相對集中,多以女性為主人公,多抒寫她們的離別相思之情。她們的身份或為歌妓,或為女冠,或為丈夫遠戍的思婦,或為深宮的嬪妃,或為採蓮女,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不涉綺怨。詞集中有以詠柳為內容的流行歌曲,如《楊柳八首》等;還有主人公為男性,內容為行役、詠壯別的詞作,如《清平樂·洛陽愁絕》等。

溫庭筠的詞大致有兩種不同的藝術風格,一種穠麗密隱,一種流麗輕倩。其詞多情致含蘊,辭藻濃豔,雖屬穠麗密隱一路,但其真正所長者是清疏明快、流麗自然而又富於情韻的一路。溫庭筠善於選擇富有特徵的景物構成藝術境界,表現人物的情思,在創造詞的意境上作出較大貢獻。由於精擅音律,加之多與樂工歌伎往還,熟悉民間詞調及教坊曲調,溫庭筠對詞作的音調聲律頗為講求並刻意錘鍊,還能對民間詞調及教坊曲調信手拈來舊曲以創益新調,這都對詞的格律形式的規範起到了促進作用,還注重語言的格律音韻與曲調節奏融為一體,在藝術上普遍達到較高水準。

溫庭筠在詞史上的地位極高。其詞上承南北朝齊、梁、陳宮體的餘風,下啟花間派的豔體,是民間詞轉為文人詞的重要標誌。後世詞人如馮延巳、李煜、歐陽修、柳永、晏幾道、周邦彥、李清照、陸遊、吳文英等都深受溫庭筠的影響,甚至視溫庭筠為偶像級人物。溫庭筠「花間詞祖」的定位,緣於一部詞集。後蜀廣政三年(940)趙崇祚編選《花間集》,開卷便是溫庭筠詞六十六首。《花間集》標誌著「花間詞派」的誕生,這是中國詞史上的第一個流派,是後來婉約詞派的直接源頭,對五代以後詞的大發展起了強大的推動作用。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評點《花間集》,致使明朝文人間一時掀起溫詞熱,人人讀花間,少長誦溫詞。清朝乾隆末年,一統詞壇百餘年的「常州詞派」把溫詞視為經典。直到當代,詞學大家唐圭璋、袁行霈、葉嘉瑩、俞平伯、浦江清等無不解讀評點溫詞,曲盡其妙;作家施蟄存讀溫詞,作《讀溫飛卿詞札記》,作家李金山為他作《花間詞祖溫庭筠傳》;相關碩士博士論文浩如煙海,收錄溫詩溫詞選本不計其數。

 

其他成就

駢文

溫庭筠還是一位駢文作家。他的駢文精工典麗,情韻並美,行文流暢,富於變化,展現出獨特的風格和魅力。溫庭筠駢文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因為三人都排行十六,人稱「三十六體」。 

小說

據《新唐書·藝文志》,溫庭筠撰有小說《乾巽子》三卷,今尚有三十三篇小說散見於《太平廣記》裡,內容涉及文人軼事以及鬼怪妖狐的奇聞異事,有簡潔的瑣記雜錄,也有內容豐實的長篇故事。程毅中在《唐代小說史》中言:「《乾巽子》是一部兼有志人、志怪和雜記瑣事的小說集,它有綜合性。」

學術

據《新唐書·藝文志》,溫庭筠編撰有《採茶錄》一卷(一說三卷),編纂類書《學海》十卷(一說三十卷)。《採茶錄》編著於鹹通元年(860),今僅存殘篇。《學海》已不傳。

書法

溫庭筠還工書法。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卷一《題溫飛卿書》:「《湖陰曲》,溫飛卿書,似平原而遒媚有態,米元章從此入門。」惜其書法作品今不傳。 

 

主要作品

溫庭筠創作頗豐,有傳奇《乾巽子》三卷,原本今不傳,部分篇什見於《太平廣記》。《採茶錄》一卷,不傳。類書《學海》十卷,佚。詩文集《握蘭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詩集五卷,《漢南真稿》十卷,《漢上題襟集》十卷,又有與段成式、餘知古等人詩文合集《漢上題襟集》十卷,皆佚。今存詩九卷,文一卷。今所見溫庭筠之詩詞,為《花間集》《全唐詩》《全唐文》中所保存者。現存詩三百一十多首,有清顧嗣立重為校注的《溫飛卿集箋注》以及清曾益等人的《溫飛卿詩集箋注》;現存詞有王國維所輯的《金荃詞》收七十首,林大春匯集《唐五代詞》錄七十首。現存《乾巽子》三十三篇,系從《太平廣記》中輯出。現存駢文二十題三十二篇。

 

軼事典故科場救人

溫庭筠自幼才華穎發,唐宣宗大中年間,進京應試,才名特盛,一時京師人士爭相與之結交。但因為「士行塵雜,不修邊幅」,整日價和公卿家無賴子弟裴諴、令狐滈之流混在一起,飲酒賭博,很快就有了壞名聲,讓當道者覺得這樣的人不能「臨民」,便因此累年不能中第。

唐代從仕的正途是應進士試,考詩賦,所考的詩賦,都有一定的程式,很考驗應試者對文字的駕馭能力。科試之日,會給每個考生發三根大蜡燭,三根蠟燭燒完,要作完八韻的詩賦。當時有人作對聯說:三條燭盡,燒殘士子之心;八韻賦成,驚破試官之膽。唐時三條燭燒盡,八韻賦猶未寫成的,大有人在。但溫庭筠偏有一種本領,他應試時,根本不用打草稿,把手籠到袖子裡,伏在几上,信口吟誦,便能作完,時號溫八吟。又謂他一叉手即成一韻,八叉手即能完篇,又號溫八叉。

溫庭筠還是考場大救星,每次考試,與他鄰鋪的舉子都會沾上他的恩澤,不必自己答卷,溫庭筠會替他們答卷的。在大中末年,他累年不第,而善代人捉刀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主考官特地讓他於簾下單獨應試,不料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他還通過口授答案,暗中幫了八個人答卷。

 

拒愛才女

相傳溫庭筠是唐代才女詩人魚玄機的初戀情人。溫庭筠和魚玄機的認識應當是機緣巧合。魚玄機原名幼薇,字蕙蘭;也有說是冒姓魚氏的。其父是個落魄秀才,因病過世後,魚幼薇母女生活無著落,只好幫著一些妓院洗衣謀生。溫庭筠長得雖醜,卻很風流,是個著名的浪子,喜歡在妓院裡混。他就這麼認識了魚玄機。那一年,魚幼薇也不過十一歲左右。溫庭筠看魚幼薇聰明伶俐,就收她為弟子,教她寫詩,也順便照顧一下她們母女的生活。

溫庭筠後來得到一個做巡官的機會,離開長安,離開魚玄機,到外地去了。在一起不覺得什麼,離開了溫庭筠,魚幼薇才覺得缺少什麼,心裡空落落的。魚幼薇覺得她愛上老師溫庭筠了,於是連續修書,表白心跡。溫庭筠雖然風流,但師生的界限還是堅守住了。他想了好久,才想到拒絕魚幼薇的方式,他決定把她介紹給少年才子李億。

李億對魚幼薇還不錯,但是李億老家的老婆見丈夫帶著魚幼薇進門就不客氣了,先是打,然後趕出家門。萬般無奈,李億將魚幼薇送進一座道觀內,說三年後再來接她。魚幼薇成了道姑,就是這個時候開始叫道號「玄機」的。但是,三年的等待,成了一場空。魚玄機開始改變自己,不再等什麼男人。她成了豔麗女道士,不少男人成了她的入幕之賓,把個修行所變成了妓院。後來因為爭風吃醋,一時失去理智,把情人的貼身丫環鞭打致死。這起命案很快被搞到官府,魚玄機被判處死刑。那一年,魚玄機還是個二十六歲的妙齡少婦。溫庭筠在千裡之外,聽說自己的學生落得如此下場,痛心疾首。

 

本公眾號面向全國長期徵稿,來稿請隨附作者簡介和照片。來稿郵箱:982075137@qq.com;公眾號:cjy700312;來稿作者請添加管理員微信:cjz690814,以便發放稿酬 。

相關焦點

  • 天才槍手溫庭筠
    孩子說溫庭筠是一個奇特的人。首先名字像極了女人,完全沒有想到是一個男子。溫潤如玉,很容易讓人誤解,以為是古代美女、才女。且溫庭筠的詩詞堪稱一絕,人卻一點都不溫婉,溫庭筠不修邊幅、放蕩不羈,特別喜歡和紈絝子弟玩。
  • 花間至盡:溫庭筠的十大名作!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唐代:溫庭筠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此詞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從希望到失望以致最後的「腸斷」的感情。唐代:溫庭筠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雲斜。這首詞以意境取勝,通過描寫思婦在孤單的月光下獨自思念的情景,表現了其內心的悲戚和哀傷。
  • 溫庭筠的「筠」如何讀
    問:人教版高中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收有唐代詞家溫庭筠的《菩薩蠻》,溫庭筠的「筠」如何讀,注釋沒有注音。
  • 太原堂溫氏古代人物溫庭筠及子孫
    存詞七十餘首,後人輯有《溫庭筠詩集》及《金荃詞》。溫庭筠這樣有才華的人,卻數舉進士不第。唐文宗開成四年(839),溫庭筠將近四十歲時開始應舉,未中,只在京兆府試以榜副得貢,連省試也未能參加。究其原因,大約是受宮中政治鬥爭之害。因為楊賢妃的讒害,莊恪太子李永左右數十人或被殺,或被逐,沙汰殆盡,隨后庄恪太子不明不白地突然死去。
  • 專業作弊溫庭筠:代考,比當官容易多了
    01 屢試不第溫八叉溫庭筠的家世,很拿得出手。先祖溫彥博,在唐太宗時期當過宰相,還陪葬昭陵。可惜後來家道中落,溫庭筠父親溫瑒去世又早,溫庭筠沒沾多少祖上的光。八歲那年,溫庭筠父親死後,兄弟姐妹四人跟母親一同生活。當然,總有朋友幫扶一把,兄弟們書是讀的上的。
  • 才華橫溢的溫庭筠為何被認為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溫庭筠雖然才華橫溢,但一生顛沛流離,有人說他「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究其原因,因為他不守規矩!不守考場規矩溫庭筠也參加科舉考試,但他不是老老實實地只答自己的考卷,他還幫別人作弊。很多考生都很膜拜他,他也因此而沾沾自喜。
  • 溫庭筠:悲劇人生下的詩歌美學
    溫庭筠的人生悲劇溫庭筠,本名岐,字飛卿。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溫庭筠的生年,史籍無載。陳尚君先生在《溫庭筠早年事跡考辨》一文中考定他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七年(801)。梁超然在其所撰的《唐才子傳校箋.溫庭筠傳》中採用陳說 。卒於鹹通七年(866)冬。溫庭筠的一生無疑是一個悲劇。
  • 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的大詩人——溫庭筠
    唐大和年間,考試沒考上的李商隱在家閒著沒事正琢磨一副對聯呢,在家裡是東走走西看看,愣是沒想出來,這時候一個油膩的中年大叔就晃晃悠悠的過來了,隨口就把下聯給對出來了,李商隱一看,這不是他的好朋友溫庭筠嗎,老友見面免不了客套一番,李商隱就跟溫庭筠說你這麼有才華,怎麼不去參加科舉考試啊,一定能考上找個好工作
  • 10首溫庭筠的詩詞,簡短而精美
    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
  • 兩度入蜀溫庭筠的花間成都
    憲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和大和四年(830年),溫庭筠兩次入蜀行遊,在成都、廣元、新津等地逗留,留下了十餘首詩歌,或吟誦自然、題物抒情,或描寫閒適生活,或抒發悲觀壓抑的情緒……兩次入蜀雖然只相隔十年,溫庭筠已是不同心境,不同人生際遇。
  • 婉約派經典,溫庭筠詞全集(珍藏版)
    溫庭筠被卷進這起政治鬥爭中,沒受災禍已算不錯了,哪還指望中進士。在他步入科場前,便註定了不能及第的命運。開成四年應舉不第後,溫庭筠在鄠郊住了兩年,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二年抱疾,不赴鄉薦試有司」。當時是真病,還是畏禍待在家裡,不得而知。唐武宗會昌元年(841年),溫庭筠41歲時,到淮南與李紳相見。早在溫庭筠8歲時,便與李紳相識,可謂自幼為友。到唐懿宗大中九年(855年),溫庭筠又去應試。
  • 頂級槍手溫庭筠,終生不仕無官運
    溫庭筠,一位非常著名的詩人,婉約派的開山鼻祖。他不僅在詩場上得以,在官場上也非常得意。當然,官場並不指的是自己做官,而是幫別人當上官。那麼難免有一些人會在科舉上起些歪心思,由此就引出了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溫庭筠,一位非常著名的槍手。溫庭筠此人極其有才,也很會考試。有記載,溫庭筠每次進考場考試。
  • 夢裡相思依舊在,世間卻無溫庭筠
    雖為男子,溫庭筠卻寫出了女子的悲哀。溫庭筠擅寫綺麗詞,他出生在沒落貴族家庭,再不濟,較好的家庭環境,也能幫他成長。初到長安時,由於文學造詣高,還有音樂天賦,他受到很多人的追捧。然而,縱使有才,他還是沒能通過進士考試。不是因為他成績不好,而是因為他經常幫人作弊,一幫就是一大群。
  • 看看溫庭筠的表現就能分曉
    因此,溫庭筠文章寫的再好,但要拿個有效的成績也就難了。溫庭筠最後一次參加科考時,主考沈侍郎考慮到溫庭筠的名頭實在太響,為了防止他再次大鬧科場,或者是出於保護他,特意給他安排了一個單獨的座位,就像現在小學老師「優待」特別淘氣的學生一樣,讓他坐在自己眼皮底下答卷。這樣既維護了考場紀律,又能夠保障溫庭筠考個好成績。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和他的花間派詩詞
    溫庭筠是唐代詩人、詞人,文思敏捷,但是才人多自傲,他自然也不落俗套,一生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常犯忌諱,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一生當過的最大的官就是國子助教。溫庭筠精通音律,尤其擅長寫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
  •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一個思鄉的遊子,他就是溫庭筠!
    江南在詩裡,在無數妙齡女子的幽思裡,不在溫庭筠的夢裡。他的夢裡沒有江南,只有杜陵,只有杜陵的那一處池塘,一群野鴨。他的名字極有講究。庭是門庭,又是庭院。溫庭筠的門庭可是相當的高,唐初宰相溫彥博是他的先人。此時已是晚唐,溫庭筠不得不經歷家道中落的結果。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樣的中途沒落的貴族世家,也比豪亨大家好太多了。
  •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花間詞派」鼻祖溫庭筠的悲喜人生
    溫庭筠酒水和著淚水悄然而下,隨風逝去。旋即溫庭筠又滿上一杯酒,沉聲道:「裴相爺,這一杯,敬你」!說罷,溫庭筠的臉上頓時如同暴雨過後溝壑縱橫的西北高原一般,分不清酒水還是淚水。陽光有些虛弱的投射進來,有溫度嗎?他不知道,但他的心早已經大雪紛飛,冰凍似海。王儉風華首,蕭何社稷臣。
  • 替人考試,鼎鼎大名的才子溫庭筠也有不為人知的黑歷史?
    科考不順的溫庭筠在才人輩出的唐朝,有這麼一位我們如今熟知的詩人,他叫溫庭筠,在作者小時候讀他的詩時,總是被他的名字第三字的讀音所迷惑,每次查到他的讀音,下一次再讀詩時還總是會忘記,如此往複數次在溫庭筠十七歲時,被京兆推薦,看上去前途光明,但老天爺一下子把門給他關上了,這一年,太子突然去世,溫庭筠不得不放棄這次機會。
  • 過盡千帆皆不是,溫庭筠和魚玄機的愛情故事
    溫庭筠是晚唐最著名的一位詩人,也是「花間詞派」的開山祖師,他一生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據說他長相醜陋,有著「溫鍾馗」的稱號,但就是這麼一個既不帥氣又無功名的人居然還有美女惦記著,這就是魚幼微(魚玄機)。
  • 溫庭筠的一首五律,精彩紛呈,不亞於詩佛王維的意境
    下面介紹溫庭筠的一首五律,精彩紛呈,不亞於詩佛王維的意境。送人東遊唐代:溫庭筠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溫庭筠,字飛卿,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少有天賦,文思敏捷。但是他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於是屢試不第,終身潦倒。溫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被尊為「花間派」之鼻祖。溫庭筠50歲時被貶為湖北的一個小縣尉,有一次他送別友人,心情複雜,於是便臨別贈言。開篇就顯出慷慨激昂,「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