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最怕母親來我家」單親媽媽自述引共鳴,愛和貧窮藏不住

2020-12-20 豆寶奶奶育兒經

「豆寶奶奶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兒行千裡母擔憂,無論我們多少歲無論我們身居何位,在母親眼裡永遠都是那個長不大、照顧不好自己的孩子

成年人最脆弱的一面,往往也會在自己的母親面前才會暴露,遇上不順心的事情本來覺得沒什麼,被母親一關懷就頓時覺得委屈得不得了。

對於單親媽媽來說,最難過的一關也是母親。

發現丈夫出軌,她果斷離婚後拒絕了所有的人的靠近,包括自己的母親

同事小吳是個很乾脆利索的女人,三年前發現丈夫出軌,母親和婆婆再三勸阻也沒有動搖她的決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婚拿到了女兒的撫養權後,自己租了間房子帶著女兒生活。

母親心疼女兒也心疼外孫女,想讓小吳住得離自己近一些方便幫忙照料,可她卻鐵了心要當獨立女性,要活出了個樣子來,告訴那些等著看她笑話的人:自己一個人帶孩子也照樣可以生活得很好,硬是和母親住在了城市的南北兩頭。

可母親依然每天堅持起個大早坐公交車,穿越大半個城市來替女兒接送外孫女上下學,但小吳那時正處於離婚躁鬱期,看不到母親眼裡的心疼,每次母親來了都不給好臉色:不是說讓你別來了,這麼遠的路你再摔著了,我還得照顧你!

次數多了,母親也就真的不怎麼來了,如今三年過去了,小吳的生活過得不好也不壞。

她當初所說的華麗逆襲也沒有出現,自己很努力工作了,掙的錢也才剛夠娘倆的基本開銷,孩子想報個什麼輔導班還得精打細算,帶孩子出去打個牙祭也不敢挑太貴的餐廳,小吳也逐漸脫離了那些需要花錢的社交活動。

好在孩子很懂事,小吳也漸漸走出了那段灰暗時期,可到現在她也不能正視母親:

「離婚後,不怕自己修水管,不怕自己半夜帶孩子去醫院,不怕自己扛大米,就是最怕母親來我家。」

「離婚後,最怕母親來我家」單親媽媽自述引共鳴,愛和貧窮藏不住

小吳也不知道母親是怎麼編出的那些理由:今天是這邊菜場的菜便宜新鮮,明天是要來她家附近的廣場跳舞,總之最後都能順路到女兒家看看,而且每次也不多待。

一個周末,母親給小吳打電話說下午要來看看外孫女。

放下電話的小吳如臨大敵,立馬拎起還在睡懶覺的女兒,一番洗漱後給孩子換上了一直捨不得穿的新衣服,把家裡堆了三天的餐具洗了,清理了外賣盒子倒了垃圾,還抽空去了趟超市買了新鮮蔬菜把冰箱填滿。

母親拎著大包小包準點來了——新上市的小米、外孫女愛吃的甜點……在客廳陪孩子玩了半個小時喝了杯茶,就說自己還有事要走了。

送走母親的小吳長舒一口氣,折身回去洗衣服時,卻在髒衣框裡發現了母親留下來的信封,裡邊裝著3000塊錢和一張紙條:

「媽媽也沒有很多錢,沒能給你多少,這點錢女兒你拿去買身漂亮衣服穿吧,不要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你沒有做錯什麼。」

看完紙條的小吳捏著那一疊錢,瞬間泣不成聲,收拾好心情後給母親打了個電話,但剛聽到母親的聲音喊了一聲「媽」後,就哽咽得說不出話來

在母女關係中,沒有什麼可以遁身,愛和貧窮也藏不住。

單親媽媽不好當也沒那麼難,一定要邁出這一步時,請你做好這三點

一、不要逞強接受善意的幫助,生活會更容易一點

撫養一個孩子並不容易,一個人總有忙不過來的時候,這時候單親媽媽要學會去尋求幫助,而不是硬要逞強逼自己成為超人,事情一團糟的時候又縮在角落裡難過。

二、不要陷在壞情緒裡,規劃好每天的生活

很多剛剛離婚的媽媽們,都會因為婚姻失敗而懷疑自己,每天一睜眼就是沮喪和等著照顧的娃,但生活有條理日子才會越過越順利。

媽媽要合理安排好每天的時間,在孩子和工作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你會發現單親媽媽也可以過得很舒適,沒有夫妻矛盾,不用考慮婆媳關係。

三、儘量不要讓婚姻失敗,影響到孩子

無論你想不想承認,孩子就是單親媽媽的生活重心,比起孩子的衣食住行,媽媽們這時候更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問題,撫育過程中單親媽媽不要出現過度補償和忽視的極端情況,適當向孩子解釋父母離異,多了解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及時溝通及時疏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單親母親該怎麼做呢?
    可是,當婚姻真的淪為空城,城中只剩下年幼的孩子和自己時,女性所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這種壓力又往往是從前沒有想到的。很久以來社會上對「單親家庭」的關注,只關注「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作為單親媽媽的問題卻往往被忽略了。當愛成為往事,婚姻走向破裂,單親媽媽所承受的感情和心理創傷是難以想像的。面對年幼的孩子和空蕩蕩的房了,許多女性又會陷入新的情感折磨中。
  • 單親爸爸、單親媽媽、偽單親媽媽們,我們一起加油!
    在某乎上有很多單親媽媽、偽單親的媽媽會發布自己要怎麼和孩子解釋離婚、解釋和孩子爸分開的問題,而回答者都是差不多支持將這個問題展開來和孩子講解,因為孩子畢竟是很強大的,並不是你覺得那麼弱小的心理。熊貓媽很支持這樣開明的媽媽,不管是家裡發生什麼事,其實蹲下來和孩子一起解釋、面對,是最好的。
  • 張幼儀這樣的單親媽媽,再婚嫁給誰,都會幸福
    最近,演員張佳寧參加了真人秀《我家那閨女》。張佳寧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一個人拉扯她長大的不容易,一直被她深深記在心裡。在節目裡,她說:希望媽媽能再婚。她知道,媽媽把她養大,付出的代價太大了,沒有如此經歷的人,很難體會一個單身媽媽的苦楚和辛酸。
  • 真實案例4個單親媽媽4種生活:離婚後,帶著孩子的我經過的痛與樂
    他們偶然也各自來臺灣看我和妹妹。人生難以十全十美,如果爸媽好端端在,與爺爺便未必那麼親近了。我常說,如果小朋友成長需要一個蘋果分量的愛,我已經獲得兩個蘋果了。」  除此之外,還有舜帝、孔子、孟子、歐巴馬、陳坤…
  • 不要感謝貧窮,但要謝謝媽媽
    因為他(她)知道,壓力所來之處,正是希望所指之向。直面壓力,才能擁抱希望。母親孔大桃的這種樂觀,在兒子林萬東的自白書《唯有自強不息,才有無限可能》中,也有所提及。沒有感謝貧窮的林萬東,多次提到媽媽用弱肩撐起一個家,但從不說自己苦。
  • 那些離婚的單親媽媽,後面怎麼樣了?聽聽這三位母親怎麼說
    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男人和女人都是可以承擔著生活的重任,女人也可以工作養活自己,所以很多女人在忍受不了在婚姻中的委屈,就會選擇了離婚,有些女人就算選擇了離婚,自己生下來的孩子捨不得分開,就會帶著孩子,做了單親媽媽,做了單親媽媽的母親,後面都怎麼樣了?聽聽這三位母親怎麼說。
  • 農村單親媽媽離婚後沒有收入來源怎麼辦?
    當一段婚姻最後的結果出現之後,或許離婚並不是最壞的選擇,夫妻兩個人的生活之間,如果只是一個人單純的一味善良付出,那麼面對一個不懂感恩,沒有責任心的人來說,你所做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用自己自以為是的寬容,來傷害支離破碎的自己,所以婚姻之間在離婚的那一刻,對得起自己無愧
  • 沒有媽媽的單親家庭和暴躁媽媽的家庭,哪個傷害孩子厲害?
    事實上,沒有完美的媽媽,也沒有完美的家庭。有缺點的媽媽會傷害孩子,單親家庭也會傷害孩子。但是相對而言,一個暴躁的母親,可能對一個孩子能夠產生更深的影響。沒有媽媽的單親家庭分為第一種是喪母,父親如果能有效陪護孩子成長,那就不會對孩子帶來什麼傷害。另一種是父母離異後,孩子隨父親,但孩子與母親保持著自然且無壓力的交往互動,那孩子也不會受到任何傷害。
  • 不要小看那些離婚帶娃的單親媽媽
    就因為我是個單親媽媽嗎?」 2 其實,職場上的姚梅,不容人小覷。她和丈夫因故離婚後,一個人帶著孩子在這座城市打拼。為了能給女兒最好的生活,結婚時已經辭去工作的她,重又返回職場。那時她一天打兩份工,因為和社會脫節,她一時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幾年,為了生存,沒少折騰。
  • 劉琳演技引起共鳴,單親媽媽控制欲令人窒息
    不過,由於張東升的惡早已人盡皆知,觀眾在看到秦昊老師鏡頭時已或多或少建立起了心理防設,所以對張東升所做的一切都不會感到太意外,反倒是單親媽媽周春紅對朱朝陽的控制欲,更能引起觀眾的不適與窒息感。周春紅餵牛奶,劉琳表演傳神引共鳴,單親媽媽的控制欲令人窒息周春紅的扮演者劉琳在《隱秘的角落》中貢獻了兩個高光時刻,餵牛奶和吃橘子。其中討論度最大的是周春紅給朱朝陽喝牛奶這段劇情,這一幕發生在王瑤大鬧廣播室、周春紅坦白與馬主任之間的地下情之後。
  • 探秘中國單親媽媽群體 生活困難不堪孤獨
    省政協委員、山東省婚姻家庭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劉東玲對記者說,曾經對我省一個縣做過調查,離婚後一年中,女性的生活水平降低了70%,而男性不降反升。子女教育難:「最怕孩子不快樂」對於單親媽媽來說,孩子無疑是生活的重心。根據一項社會調查,「一個單親媽媽,要贏得社會和他人的尊重,最重要的是什麼?」其中一大半的單親媽媽表示是「培養好孩子」。
  • 單親母親如何照料孩子?
    離婚時,好心人都建議做母親的放棄撫養權,以便再婚時少-些阻力。 但母愛的天性使她們寧肯放棄自己的幸福,也要爭取孩子的監護權。她們總希望一個人帶出來的孩子不比一個健全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差,因此,她們所付出的艱辛,總希望在孩子的進步中得到體現,一旦孩子哪裡做得不好,就會十分失望。孩子的個性首先是環境造成的。
  • 「你們一紙離婚書挺簡單,可你們想過我的感受嗎?」男孩自述到
    沒有和諧的家庭的孩子,就像是受傷的刺蝟,雖然需要人的資料和照顧,卻總是會蜷縮成一個球,一個被尖銳的刺包裹的球,傷口永遠藏起來,不願讓別人靠近,因為怕再次受到傷害。當然了,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自是缺少了一部分完整家庭的愛,他仍然還是有人去愛,有人去照顧的,他的內心還是會長存溫柔。
  • 孩子:「為什麼我沒有爸爸」,這位90後單親媽媽的回答,有點戳心
    來自「90後」單親媽媽的倔強:你是媽媽自己生的妍麗其實不願意人們用「90後」來標榜自己,在她看來,雖然她是閃婚閃離,單親媽媽帶娃,但這些都不該成為她與眾不同,甚至讓人「另眼相看」的標籤。妍麗說最折磨自己的不是那段感情,而是活在當下的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是愛情的結晶,是幸福生活的調味劑,如今,卻是離婚後的心結,濃稠又無法開解。媽媽的不耐煩和敷衍,延續到孩子身上是冷漠和不安。別人問他,為什麼總不見爸爸來接你呢?他會非常認真地回答,死了!
  • 離婚後,一個人帶孩子有多累?這是單親媽媽的看法!
    視頻中,年輕的媽媽因孩子玩丟了一張地鐵票而不斷地怒扇他,而這張地鐵票只要五塊錢。為這五塊錢,孩子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媽媽一巴掌一巴掌地扇著,不敢哭也不敢躲。這場面任誰看了都於心不忍。就為這五塊錢,道盡了媽媽無比辛酸又無奈的生活。孩子的父親早已拋棄了她們,這麼多年媽媽帶著孩子住在娘家,除了要照顧年幼兒子,還要照顧臥病在床的母親。
  • 離婚後,一個人帶孩子有多累?這是單親媽媽的看法
    孩子的父親早已拋棄了她們,這麼多年媽媽帶著孩子住在娘家,除了要照顧年幼兒子,還要照顧臥病在床的母親。也正因為這些客觀因素,年輕的單親媽媽不能做全職工,只能做8元時薪的鐘點工,每個月只能賺900元,而家裡每個月的開銷就要一千元,根本是入不敷出。
  • 25歲單親媽媽帶女兒送外賣,離婚後怎樣謀生,都是給孩子寫活教材
    有意思的是看過這個單親媽媽送外賣的新聞後,我在微博上又看到另外一條社會新聞,「丈夫為情人出頭打架,妻子深夜趕到派出所哭著為其求情」,羅大倫轉發評論為「三觀不正」。一個沒有底線,一個沒有原則,這樣的奇葩夫妻真是絕配。
  • 713分清華男生:不要感謝貧窮,但要謝謝媽媽
    沒有讀過太多書的母親孔大桃說出的這段話,給讀了很多書的我們上了這樣一課:我們之所以為壓力感到痛苦,很多時候並不在壓力本身,而是害怕吃苦的我們對壓力太過抗拒。真正的樂觀主義者,就是面對壓力仍然心懷熱望。因為TA知道,壓力所來之處,正是希望所指之向;直面壓力,才能擁抱希望。
  • 研究了100多個離婚家庭,終於明白:單親孩子最缺的,不只是愛
    父母離婚後,這些孩子的攻擊行為和侵犯行為有所減少,但焦慮和沮喪情緒卻有所增加。離婚並不會使問題變得嚴重,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可以減少孩子的攻擊性和叛逆行為。因此,離婚的父母不需要太認真對待孩子的反應。事實上,只要您可以繼續給予愛,他們就可以繼續感受到父母的愛並被愛滋養。
  • 白銀:一位90後單親媽媽愛的承諾
    一位90後單親媽媽愛的承諾??「蕊蕊,媽媽一定會讓你有小耳朵的!」每次看見女兒側頭費勁聽人說話的樣子,白銀市27歲的單親媽媽胡君茵的眼淚就忍不住奪眶而出。左耳道畸形、失聰,右耳缺失、外耳道閉鎖,以及先天性心臟房間隔缺損,女兒的多重殘疾,讓年輕的胡君茵深感負重如山。「蕊蕊,媽媽一定會讓你有小耳朵的!」不願放棄的胡君茵工作之餘一邊學做手工,給女兒籌集手術費用,一邊跟隨白銀公益隊伍走進附近城鄉貧困家庭和一些活動場所,用愛心和服務來釋放內心的重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