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一年之中有許多日子都是道教神仙的聖誕日。農曆二月的神仙聖誕日比較密集,二月初一是四御勾陳大帝和冥神秦廣王的聖誕,初二是保家衛宅的土地神聖誕,二月初三則是掌管天下人功名利祿的文昌帝君聖誕。莘莘學子們可以於今天到道教宮觀裡的文昌殿裡燒香拜神,祈求文昌帝君保佑自己學業進步,考試順利。
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文昌帝、梓潼帝君等,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歷代神仙通鑑》稱祂:「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文昌帝君的神職較大,主管著天、地、人三界之事,不僅僅是文運、功名之事。聖人有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儒家思想下的歷朝歷代對文昌帝君加以祭祀,古代的科舉考試幾乎也是寒門弟子平步青雲、光耀門楣的唯一出路,因此文昌帝君更是在民間受到文人士子的頂禮膜拜。
在道教的神仙譜系裡,有一支是以天上的星辰崇拜神格化而來的星宿神部,如紫微大帝、勾陳大帝等,文昌帝君同樣是由文昌星信仰衍化而來。文昌星共六星組成形如半月,位於北鬥魁星前。《星經》所載:「文昌六星如半月形,在北鬥魁前,其六星各有名。」《史記天官書》載:「文昌星,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此六星組合在星相中被稱為「文昌宮」。由於文曲星也是主宰天下文運的星宿,因此很多人將文曲星和文昌星混淆,文曲星是北鬥魁星中的其中一顆星,而文昌星則是六顆星的總稱。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神格化的文昌帝君地位高於文曲星君。
道教的神仙細分為「神」和「仙」,仙人逍遙自在,無拘無束,而神祇大多都有神職在身。由於道教的神仙眾多,因此有很多神仙的神職會有重合的地方。在道教的神明中,有五位神仙被稱為「五文昌」,分別是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共同執掌著世間的功名利祿,並且以文昌帝君為尊。通俗地說,文昌帝君為執掌讀書人文運的「皇帝」,而其他幾位則是文昌帝君治下的「文臣」。
俗語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一個人的成功,往往需要多種因素,除了命運、風水等外在因素,陰德和讀書這些也是成功的關鍵所在。《文昌帝君陰騭文》是一本以文昌帝君名義勸說世人行善積德的勸善書,「陰騭」原指「陰德」,它與《太上感應篇》和《關帝覺世真經》被奉為道教的三大勸善書。在《文昌帝君陰騭文》中,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同時帝君通過此種方式來考校世間眾生陰功陰德並根據其功過大小賞善罰惡,勸化世人積累陰德,包括矜孤恤寡、敬老憐貧、修橋鋪路等等。所以說文昌帝君不但掌管天下人功名利祿,同時也考校眾生陰德。
文昌寶誥不驕帝境。五真慶宮。現九十八化之行藏。顯億千萬種之神異。飛鸞開化於在在。如意救劫以生生。至孝至仁。功存乎儒道釋教。不驕不樂。職盡乎天地水官。功德難量。威靈莫測。大悲大願。大聖大慈。九天輔元。開化主宰。司祿職貢舉真君。七曲靈應。保德弘仁大帝。談經演教。消劫行化。更生永命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