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新聊齋——佛教提倡,儒家拜祭的道教之神:文昌帝君

2020-12-25 尚思修善學佛

文昌帝君是道教正神,又名文星神。是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人間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帝君還被稱作文昌星或文星,古時候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文昌本是天上的星宮名,屬於紫薇垣,它包含六顆星在《史記·天官書》中說:「鬥魁戴匡(筐)六星曰文昌宮: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

文昌帝君畫像

過去幾乎每個地方都建有文昌閣或者文昌帝君廟,用來提供讀書人的拜祭,來祈求功名和好的生活。

文昌閣提供讀書人祭拜的文昌星

過去的儒生對文昌帝君的信奉和對聖人孔子的信仰一樣虔誠。

那麼為什麼佛教怎麼會推崇文昌帝君呢?

在《文昌帝君陰騭文》說到:「帝君曰:『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鷙,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這篇文章是教化人們的善書,在開頭就包含了佛、儒、道精神的內涵。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說了佛教的輪迴觀;未嘗虐民酷吏,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是說了在入世、入仕的過程中,保持一個士大夫儒家治世的良知,對待社會盡職盡責,盡善盡美的過程;廣行陰鷙,上格蒼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賜汝以福,這是道家說的天官賜福 上天賜以福報的原因。

儒家先師,聖人孔子

對文昌帝君信仰的內涵就是藉助儒家在治世過程中,行「陰騭」之事,積「陰德」之功。

《文昌帝君陰騭文》文化的內容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廣泛而深遠,它與《太上感應篇》、《關帝覺世真經》都是道教勸人行善的善書。《文昌帝君陰騭文》是中國文化教人行善去惡的範本,它通過入世為基礎,講述了佛教「因果觀」體現了佛說的「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的理念,勸誡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的道理,行善得福的原因,從而讓世界達到一個理想的「和諧」環境。

《文昌帝君陰騭文》教育人們:「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印造經文,創修寺院(佛教說的法布施)……或買物而放生,或持齋而戒殺。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這簡直和佛教提倡的如出一轍。

「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這種因果是因為種了善因得到的善報。佛教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找到自性,不在迷失,然後生出出離心,回歸的佛性,不再輪迴於六道之中。文昌帝君輪迴十七世說明他還沒有生起出離心,或者說沒有緣分遇到佛法,只能憑藉自己積累的福德在人世中享受富貴,如果在人世中有一念之差就可能墮落了。

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那麼文昌帝君是怎麼輪迴的呢?

在《文昌化書》裡對文昌帝君的輪迴做了說明:一開始文昌帝君死了以後魂魄飄遊人間,來到了會(kuai)稽山北,看見一個隱居的人,年紀五十歲左右,正在拜天求子。於是帝君就秉承天意投胎到這個姓張的家裡,這個時候正是周朝初期,帝君長大後對家鄉落後的民族陋習不習慣,就找來鞋帽,自習禮文,後來又跟著一位有德望的老人學習「唐虞大訓」數篇。很多人來跟帝君學習,帝君就成為老師了,這就是周禮的初成吧!後來帝君曾經輔佐周武王的兒子周成王。

在《文昌化書》裡說:「文昌帝君出生的張氏是黃帝的後裔,文昌帝君出生在周武王乙巳年,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生日」這是文昌帝君的出處。

文昌帝君圖像

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佛、道、儒三教聖人,都有救世的普世價值,雖然採取的方法不一樣 ,但是想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都想建造一個和諧、融洽、理想的社會環境。針對這個世界來廣泛的弘揚,什麼樣的人根據不同業緣選擇不一樣的方法,儒家那些大師也曾經提出「存天理,滅人慾。」佛教的五戒也對應儒家的五常。慈悲、寬恕、憐憫、捨得這些詞語不都是三教共用、共有的思想精華嗎!

聖人思想如涓涓細流 滋潤心田

我們拜祭、信仰、推崇文昌帝君不就是在尋找一個緣分,來找到、找回我們的初心嗎?來得到、達到一個自我救贖或者推廣救人的境界嗎!

相關焦點

  • 道教小知識:文昌帝君和梓潼帝君
    文昌帝君和梓潼帝君之來源本非一事。「文昌」來源於上古國家祭祀及星佔體系中北鬥星座中六星組成的「文昌宮」。文昌六星各有所司,其中「貴相」主文緒,「司命」主老幼,「司中」主災咎,地位較為重要,在民間信仰中也有很大影響。主掌死生的「司命」獨立被道教借用,成為其仙真譜系中的重要神靈。
  • 它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中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廟
    七曲山大廟,位於四川省梓潼縣城,距離綿陽市49公裡,是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之中的文神「文昌帝君」的祖廟。七曲山大廟是全國文昌帝君的發祥地,故又稱帝鄉。大廟最初叫"亞子祠",是為紀念晉代張亞子的。據清鹹豐年間的《梓潼縣誌》中記載:"神姓張,諱亞子。其先越西人,因報母仇徙居是山,自秦伐蜀後,世著靈異。宋、元歷封輔元開化司祿宏仁帝君。"大廟經元、明、清三代多次擴建,逐步形成了由三條軸線組成的道教文化建築群,較完整地展現了由元到清各個時期的建築風格,是研究古代建築史的重要實例。而且作為中華文昌文化的發祥地,它的價值還有"唯一"的概念。
  • 二月初三,恭賀文昌帝君聖誕!說一說道教「考神」的來歷
    道教是一個典型的多神信仰的宗教,一年之中有許多日子都是道教神仙的聖誕日。農曆二月的神仙聖誕日比較密集,二月初一是四御勾陳大帝和冥神秦廣王的聖誕,初二是保家衛宅的土地神聖誕,二月初三則是掌管天下人功名利祿的文昌帝君聖誕。
  • 道教中的「五文昌」指的是哪幾位?其中有文昌帝君和關聖帝君
    五文昌,又稱「五文昌夫子」、「五文昌帝君」,是道教奉祀的五位神明,分別是:「文昌帝君」、「魁鬥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呂祖仙師」、「文衡帝君關聖帝君」。相傳此五神皆有護持文運之職能,而成為士人學子敬奉的對象,故合稱「五文昌」。各地或有加奉「至聖先師」、「倉頡先師」等神聖者。
  • 道教神靈中掌管文運的文昌帝君
    去年有部熱播電視劇叫《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其中便有文昌帝君的演員形象出鏡,影視文學戲說無傷大雅,實際上,在道教神靈體系中,確實有主掌文運和士人功名祿位的神真——文昌帝君。影視劇形象文昌帝君,亦稱梓潼星君,是掌管功名祿位之神。
  • 道教人物:降魔護道天尊、真武大帝、文昌帝君
    萬曆《續道藏》所收《玄天上帝百字聖號》,將歷代皇帝和道士加給真武的封號排成100字,其封號之長,無論在皇帝中或其他神靈中,再也找不出第二個能和它相比擬的。後經元明諸代之倡導,真武廟祀幾遍天下。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
  • 文昌帝君掌管何時?他和張亞子有什麼淵源?
    在我國道教和民間,文昌帝君是掌管士人功名和祿位的神靈。文昌本來在宋朝之前,還僅僅是星宿之一,他所象徵的只是文學,還不是人格神祇,但到元朝仁宗時期,則被封為帝君。相傳,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周朝時為張仲(和尹吉輔輔佐周宣王中興周朝),漢朝時為張良(輔佐劉邦,為劉邦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晉朝時為涼王呂光,五代時為王孟昶。
  • 「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的生日,準備升職加薪考試的看過來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文曲星、文昌星,是道教尊奉的掌管世人功名祿位之神,是讀書人的主宰神。
  • 「二月二龍抬頭」後是文昌帝君的生日,準備升職加薪考試的看過來
    文昌帝君,道教稱文昌司祿宏仁帝君,又有其他稱謂:「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等」,主宰功名祿位。文昌帝君聖誕為每年的農曆二月三日(2018年3月19日)。01文昌帝君是誰?傳說文昌帝君,名叫張亞子,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利祿之神。
  • 道教神仙:神話傳說中的文昌帝君是誰?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
    在宮觀裡我們發現有一間文昌殿,文昌殿內供奉的神仙是文昌帝君,他掌管世間功名祿位之神。那麼文昌帝君有何來歷?他和文曲星有什麼關聯嗎?本期就跟大家聊一聊道教神仙裡的文昌帝君。隨著歷史的發展,道教的神仙體系逐漸變得清晰起來,形成了以三清天尊、玉皇大帝、四御為主神的神仙體系,道教內部除了那些逍遙事外的「仙」以外,諸多的「神」都是有神職的,其中執掌世間武事的最高神是真武大帝,而文事的最高神則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具體神職是主管考試、命運,及助佑讀書撰文之神。
  • 文昌帝君坐像一尊
    道家又把天上的星神與張亞子合而為一,封張亞子為文昌帝君,屬二十八宿中的文昌星,傳說主「文運」、「司科舉」。道家與張亞子合而為一的年代,應是宋朝。道教那時大舉,人們尊神而輕佛。後人又將蛇神、龍神與文昌帝君重合,使文昌帝君聲威大震,成為影響全國的、掌管人間福祿的神祇。
  • 【走進道教】道教神明「五文昌」中,除了文昌帝君外還有哪幾位神仙?
    道教神明掌管天下文運的神明中,素有「五文昌」一說,分別為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共同執掌著世間功名利祿。昨天的推文裡對文昌帝君、魁星星君和純陽帝君有所介紹,今天就再來說說朱衣神君和文衡帝君。
  • 道教神明「五文昌」中,除了文昌帝君外還有哪幾位神仙?
    昨天推文中,我們聊了能夠護佑士人學子考試升學工作的幾位道教神明,然鵝但是,關注我們的小夥伴裡果然臥虎藏龍河汾門下人才濟濟,有小夥伴就提出:為啥不把「五文昌」寫全…好吧,今天補上。道教神明掌管天下文運的神明中,素有「五文昌」一說,分別為文昌帝君、魁星星君、朱衣神君、純陽帝君和文衡帝君,他們共同執掌著世間功名利祿。昨天的推文裡對文昌帝君、魁星星君和純陽帝君有所介紹,今天就再來說說朱衣神君和文衡帝君。
  • 聽名家蒙曼講解道家「考神」文昌帝君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視頻格式 封面新聞訊(見習記者 肖洋 記者 徐湘東)考前拜「考神」,你知道道教中「考神」是誰嗎?9月9日,涼山州越西縣第四屆文昌旅遊文化節開幕。當天上午,舉行了「悟道文昌——越西文昌文化講法論道」活動。
  • 東方新聊齋—這個日子太好了!佛教和道教都用它來處理這些事!
    佛教和道教有融合有區別,但是有一個日子,他們都用來處理人世間和另一個世界的關係,平和我們所說的「幽冥世界」的怨氣。這個日子就是今天,農曆的七月十五。佛教稱七月十五是佛的歡喜日,又因為目犍連菩薩救母出「餓鬼道」是佛教的「盂蘭盆節」。在這一天號稱佛教裡神通第一的目犍連菩薩看見母親因為「因果」報應在「餓鬼道」受倒懸之苦,悲從心起運用「神通」施給母親飯食,母親得到飯食便用一手護著另一手去抓食,食物到手變成火炭。為什麼會變成火炭呢?
  • 道教中的文武二帝:真武大帝和文昌帝君
    真武大帝玄武即真武,民間俗稱為真武大帝、蕩魔天尊,是道教的大神之一。關於玄帝的出生,有的古書說他是「先天始氣、太極別體」。黃帝時,已下降託胎到淨樂國的善勝皇后懷孕十四個月,於三月初三午時在左脅下生了玄帝。
  • 文昌帝君是誰,能取代東華和白鳳九組成CP? 四川學生對他最了解
    說來也是慚愧,《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部電視劇已經播完多時了,我才發現在劇情中,白鳳九知道三生石上不會有東華帝君的名字,於是就砍斷了自己的一條尾巴,化成一個法器在三生石上刻下東華的名字,但是鳳九旁邊的名字不是東華,而是一個叫文昌帝君的神祇,很多網友都想知道文昌帝君是誰?
  • 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孩子升學考試,職員升職加薪的看過來!
    傳說文昌帝君,名叫張亞子,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利祿之神。 玉皇大帝令其掌管文昌星神之府,並主管人間祿籍(官職)。 道教稱文昌司祿宏仁帝君,又有其他稱謂:「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等」,主宰功名祿位。 文昌帝君源自星宿崇拜:
  • 農曆二月初三,今日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金榜題名!
    文昌帝君的陪祀神為「天聾」、「地啞」兩位書僮打扮的神祇,代表著「天機不可洩漏」、「文運人不能知」、「文人須謙卑少言」等意義。「文昌帝君」文昌兩字既為星名,又為神名,也就是民間慣稱文昌星、文星神。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鬥魁前,一說在北鬥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
  • 文昌帝君的發祥地,網友說,高考前一定要去
    七曲山大廟在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自古以「東依梓林,西枕潼水」得名的川北梓潼,素有「蜀道南大門」之稱。每年高考前夕,全國各地的人遠道而來,大廟門前香火鼎盛,盛況空前。中國歷代以來都是一個重文的國家,科舉制度是國家選拔官吏和知識分子改變命運最重要的途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