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這行久了,我發現一小部分家長有駝鳥心態,似乎認為不去檢查,孩子的問題就不存在了。
前幾天有家長加我,問我孩子計算能力特別差,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我當時挺忙的,就說計算能力差一般是頂葉功能沒發育好,如果覺得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那就去醫院檢查吧。
然後這位家長說:我家孩子沒問題,幼兒園小孩注意力15分鐘不很正常嗎,我家孩子認識很多字的,多動症小孩不都是什麼都學不會嗎?我說多動不一定學不會東西啊,聰明的ADHD小孩多的是。然後她就把我刪了。
我真是太難了......心疼自己10秒鐘。
還有的家長,倒是沒刪除我微信,但是我建議去醫院檢查專注力,各種不想去。剛說完注意力不好,我一建議去檢查又說孩子注意力還好。真是薛丁格的注意力......
第一,確診後,家長就知道孩子的所謂問題是因為腦神經發育沒跟上,並不是孩子故意不努力不上心,可以調整對孩子的預期,使用針對性的辦法幫助孩子,孩子能少遭很多罪。
第二,早發現早幹預早康復,能最大程度減少對孩子的負面影響,讓孩子成長的更好。
我一個高中同學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習吃力,紀律差總是接話,9月上小學了怕跟不上,我建議去醫院檢查。我同學帶孩子去一檢查是多動症,還挺嚴重的。說之前就以為孩子太淘了不聽話,總跟孩子急,現在才知道是神經發育沒跟上,覺得之前太委屈孩子了。這不是才是一般正常家長的態度嗎。
都2020年了,怎麼還有人覺得去醫院檢查是個見不得人的事兒呢?蔡桓公諱疾忌醫那是2700年前的事情了。
注意力可不只是三個字這麼簡單。一個人的注意力有28個維度,不是ADHD的孩子,多少也有幾個維度不太好,做了權威檢查就可以很詳細的知道孩子的注意力哪方面有不足,針對性的訓練這幾項就可以了,這是非常好的一個事情。
比如下面這份報告,這個孩子不是ADHD,但是她的一些注意力商數是比較低的,這會對她的學習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如果幫她把這幾個短板補足,這孩子的學習狀態就會有脫胎換骨的變化。
另外我想說的就是,不要汙名化多動症。中國的兒童ADHD患病率是6.3%,美國是10%。實際上中國的環境更不利於兒童腦神經發育,中國的兒童ADHD實際患病率更高,只不過重視程度不足,所以確診率低。多動症就是大腦的注意力和控制力沒發育好,跟孩子有鼻炎一樣,很常見的沒啥丟人。家長假裝問題不存在,讓孩子帶著硬體問題去跟別的孩子競爭,這才是耽誤孩子。
之前也有不少家長諮詢我孩子2歲多不說話的問題,其中看起來不樂觀的那部分,我都建議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然後其中有不少拖了很久也沒去檢查,孩子就一直得不到專業幫助,狀況一點得不到改善。
還有四五歲診斷疑似自閉或發育遲緩的,然後到七八歲沒有做過任何幹預的,孩子可憐不可憐。雖然傳統康復作用比較慢,但科學的幹預一下,日積月累總是會有改善的。
貴人語遲出自「水深流去慢,貴人話語遲」,意思是深思熟慮的人不輕易表態,句句斟酌,力求準確無誤。根本沒有貴人小時候說話晚的意思。
下圖是斯坦福wordbank中國兒童詞彙產生量(就是會說的詞彙)的數據。
左邊是526個女童分布,右邊是530個男童分布。縱軸是詞彙量,橫軸是月齡。
紫色線是後10%,藍色線是後25%,綠色線是平均值,紅色線是前25%,粉色是前10%,
在孩子2周歲也就是24個月的時候,女童平均詞彙量是600個詞,前10%是750個詞,後10%是400個詞 。
2周歲的男童,平均詞彙量是550個詞,前10%詞彙量是750個,後10%詞彙量是200個詞。
那2周歲還不說話,大概在同齡兒童裡是什麼水平?
之前我也寫文說過,一部分語言遲緩的孩子,後來會趕上,但是大部分語言遲緩的孩子不靠專業幫助是不行的。一般家長也不是專業人士,判斷不出來哪部分會追上,哪部分追不上,那要冒這個險去等待麼?
不要說愛因斯坦牛頓說話都晚,愛因斯坦和牛頓這種天才科學家,人類幾千年的歷史裡才有幾個。
大部分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以後學習也有困難。我大舅家二表姐,2歲多才會說話,長大之後確實是健康人。但是她從小學習成績爛的很,家裡人都說她笨。我記得我二表姐從小就愛生氣經常哭,性格跟自尊心受到的挫折必然有關係。
我大部分日常工作就是和孩子一起工作,所見所感,不吐不快。希望孩子們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每天笑著,鬧著,被愛著~
中小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特殊兒童智力開發,課程諮詢請諮詢我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