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痕的魅力——版畫雜談

2020-09-05 Art李濟老師

我一直非常喜歡版畫這種單純、概括、明快、強烈的藝術表現形式。版畫看似簡單實際卻有很多奧秘的藝術。

它在行為學上可以定位於遊戲,能激起人的的興趣,使人在版畫創作過程中獲得樂趣。在日本,版畫是中小學生的必修課,每個學生至少掌握一門版畫技法,日本高度發達的科技水平和高度文明的社會,雖然不能完全歸功於各時期的版畫教育,但不能說跟這不無關係,版畫的製作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在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提出的大背景下,在不斷提出如何為未來社會培養人的今天,我想日本版畫教育的成功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鑑的。

而藏書票被譽為「版畫珍珠」、「紙上寶石」,是貼在書的首頁或扉頁上帶有藏書者姓名的小版畫。是供藏書用的,其最初的功能和藏書印章一樣,屬於個人收藏的一種標記。通常藏書票在票面上印有拉丁文Ex-Libris,意為「我的藏書」。

下面就讓我們來欣賞一下藏書票

相關焦點

  • 肌理·印痕——兒童版畫創作手法的解讀研究
    兒童版畫的畫面效果最終是由印刷來決定的。印刷材料的選擇需要由印痕效果來決定。當然,所用的材質與媒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還是需要根據畫面的需求靈活甄選。比如油畫顏料等屬於軟性顏料,可以用來印雲霧、環境等比較柔和的灰調子;油墨則比較適合印主體、白、黑等表現強烈的硬調子;使印跡最大限度被融合渾然成一體,這樣才不會產生生硬、拼湊的感覺。
  • 淘藝寶·展覽「印痕與複數」陳琦個展
    展覽介紹「印痕與複數藝術家陳琦,1963年生於南京,現為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館展覽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版畫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版畫院秘書長。本次展覽將展出陳琦自2015年開始進行的一系列實驗性獨幅版畫作品創作。
  • 初中美術《單色版畫》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單色版畫的藝術特點,結合材料與製作方法,創作一幅生動有趣的單色版畫。過程與方法:通過描述、分析,感受其肌理美、印痕美與層次美,並在藝術實踐中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驗單色版畫的創作樂趣,激發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提高自身審美趣味。
  • 你見過版畫麼?版畫又是怎麼樣設計出來的呢?
    除此以外還有一種是版畫,大家可能也是第一次聽說,那麼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版畫有三個特點:印痕,製作版畫過程中有機器或人為的壓力造成。複數性,同一張畫可印製多張。 間接性,版畫不是直接畫出來的,是通過媒介物,例銅版石版間接製作而成,不像油畫水彩直接繪製而成。《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卷首圖是現存最早的版畫,按使用材料可分為:木版畫、石版畫、銅版畫、絲網版畫等。
  • 製作底版、上機印畫...西南這所小學的版畫教學火了!
    目前,中心小學美術科組已經有區級、市級的兩個版畫課題順利結題,另外還有多個課題在研,《水鄉新韻·印痕之美》綜合版畫鄉土題材校本教材也成功研發。三水電視臺報導版畫活動西南街道中心小學校長蕭仕錚高度重視美術科組工作,全力支持版畫特色學校創建,專門配置了全新的多功能版畫室及寬敞明亮的大型展廳,添置了多臺大小型版畫機及相關的版畫製作材料。優質的教學條件為推進版畫特色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生存的頭號敵人:反應式心靈印痕!印痕分類與清除
    反應式心靈「低等兒」用其暗中指揮思維與行動,卻讓智慧人類作了印痕的傀儡,造成身心智力極大危害。隨著印痕被鍵入,隱藏的漂浮印痕開始活躍。每個人至少都有出生原點印痕,原點印痕掛上幾十條印痕鏈,多個印痕和千百個或更多的印痕鎖。好在生存動力與高情緒盡力壓抑印痕發作。但印痕活化次數越多,施展的力量越大,削弱個體本該蓬勃的生命力。印痕是一切身心性疾病的來源,是生存鬥爭的最大「內奸」敵人。
  • 胎兒期與出生印痕
    正是這個根本原理支持心靈傾聽療法清除胎兒期與出生印痕;也將心靈傾聽療法區別於史上各類心理療法。 印痕是極有抵抗力的,尤其是觸及兩歲後的印痕。整個反應式心靈被深深地掩藏在「無意識」的模糊層面之下,而且被分析式心靈的一項機制所保護: 分析式心靈會傾向於阻止觸及疼痛或痛苦情緒。反應式心靈自始至終都在保護自己的領地,如何解除它呢?
  • 獨幅版畫的特色技術與魅力
    獨幅版畫也被稱為在版畫技法中最具繪畫性的方法之一,本質上是一種單獨印製的印刷畫。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沒有兩幅是相似的;雖然可以將圖像製作得相似,但複數是不可能的。具有吸引力獨幅版畫或印刷繪畫的非常不同的獨特性在於透明性以及特有的光感,重要的是這種獨特的媒介的美也是其自發性和其組合的版畫、繪畫和繪圖關鍵介質。如果目標是產生一個單一的畫,為什麼做單一而不是一幅畫嗎?把這個形象作為一種獨特的印刷品肯定毫無意義。
  • 再析親生存印痕
    從戴尼提印痕分類角度看,有反生存印痕,也有親生存印痕。還有具體帶有話語的同情性印痕(這一類另行文介紹)。在原生家庭和社會上接受反生存印痕即打罵訓斥甚至虐待,畢竟在體魄智力與心靈成長後比較容易覺察。這樣的印痕復演可以分別扮演父或母的個性,但當他印痕復演自己,就意味著肉體疼痛。當他性交之後會有厭惡感並告訴妻子「起來」,如同他父親。從聲音流露出情緒,而非原來印痕的內容:印痕永遠包含詞語和情緒。反應式心靈不願讓這些印痕浮現。印痕中有一整堆讚賞評價話語,每當他碰到一個,反應式心靈會將它遮蓋住,「我不願失去你」、「抓住它」、「我不能放棄,否則我會崩潰」。
  • 淅川縣文廣旅局版畫巡展走進老溝小學
    南陽網訊(通訊員張李偉)為了讓基層學校的學生了解淅川縣版畫的魅力,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激發他們對家鄉美好未來的展望和愛國情懷,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以及發揮學校、社會、家庭三結合的育人功能,促進農村兒童健康、快樂、全面成長
  • 預防印痕——預防性心靈清新學
    前文談到導師羅恩對心靈分類,尚不為人察覺的反應式心靈,深藏印痕,而預防性的心靈清新學分支甚至比治療更重要。那就是印痕可被抑制到最小容量,可以完全預防它發生。這對身心靈及社會調整會幫助極大。 印痕是當分析式心靈被肉體疼痛、藥物或其他方式關閉的時刻,反應式心靈庫開啟接受的一個記錄。當記錄包含詞語,就有極嚴重偏差錯亂性,當情緒層面包含敵對,就具有破壞性。
  • 社區開展傳統木刻版畫活動
    民間木刻版畫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在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領域中彰顯出旺盛的生命力。近日,金閶街道虹橋社區組織轄區黨員在金都名苑活動室開展了一次——「雕刻君子風骨」的傳統木刻版畫活動。在活動開始前,社區邀請的版畫製作人給黨員們詳細解釋版畫知識和製作方法。
  • 淺說印痕——參觀周存玉藝術館有感
    丁於儉參觀周存玉先生藝術館之前,我就糾結於「印痕」一詞了。因為我記得通知的時間是三點,而其他人都說明明是三點半。其實,記憶,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是刻在腦子裡的印痕。這也許是戴望舒留給後人更深的印痕是「丁香空結雨中愁」吧。此刻,周先生來到我們身邊,講述了這一作品為期一年半的製作:從鉛字到鋼字,從銅板到鋁板再到鋁鉛錫合金板;從一個個敲出來的漢字,到各種工具造就出的丘陵山脈……我不知道美術家是如何理解這一創作,我只是充滿敬意的凝視周先生在這塊銅板上留下的印痕。
  • IAPA|2020央美優秀作業獎·版畫系作品
    今年的最為突出的課程,一是,二工作室的《版畫基礎語言訓練》課程。二是,三工作室的《一個形象的32種刻法》課程。集中體現了任課教師對版畫系教學的深入思考和付出。版畫系全體教師對所有作品進行了討論,由各工作室提名獲獎作品。
  • 親手印製「藝術家同款版畫」帶回家!
    《印話物語》已於1月8日在派克藝術中心啟幕,關於版畫的故事正在上演。這次,讓我們透過版畫的視角,來探索更多有趣的故事。為了讓大家對故事有更多的參與感,也為了讓我們的故事更有延續性,特別推出首期版畫體驗活動!
  • 天津美院版畫系教師作品展12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
    版畫藝術被認為是以「版」作為媒介進行創作的一門造型藝術。今天,無論是銅版畫、石版畫、絲網版畫、還是我們有著悠久歷史的木版畫,無不成為熔鑄藝術創作個性與人文精神的載體。此次參展的17位藝術家,他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版畫製作的可能性,在材料語言的表達中回歸藝術的創作初衷。展覽題目為「版上行」,既有經典作品,也有中青年藝術家的新作。
  • 無錫博物院展來自雲端的雲南版畫
    正是這種絕版木刻才為雲南版畫的崛起奠定了重要的基礎。由中國民族博物館和無錫博物院聯合主辦的「雲端·印象——中國民族博物館藏民族版畫藝術展」近日在無錫博物院中區四層展廳開展,展覽既反映了雲南版畫的民族面貌,又普及了逐漸失去實用性的版畫門類。
  • 心理好文 |《印痕》:心理創傷是如何控制今天生活的
    這些信息一起記錄在反應式心靈裡面,形成一個「印痕」。由於反應式心靈等同式思考的特性,當她接收到這個印痕之後,對於她的反應式心靈來說,凳子倒下的聲音=汽車喇叭的聲音=頭部疼痛=某種程度的無意識=「你很差勁」、「你是個騙子」,也就是說,在印痕中的每一種感知都等同於其他的感知。
  • "版畫創作"班第二天:石膏版畫拓印
    今天,由《早期教育》雜誌素養研究院舉辦的暑期「版畫創作」班進入第二天的學習。
  • 國際學院版畫聯盟第三屆版畫雙年展暨學術論壇舉辦
    2020年10月19日,由中央美術學院、國際學院版畫聯盟主辦,國際版畫研究院和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承辦的「國際學院版畫聯盟第三屆版畫雙年展暨學術論壇」開幕式、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版畫研究院的成立揭牌儀式在中央美術學院電教學術報告廳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