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好文 |《印痕》:心理創傷是如何控制今天生活的

2020-09-14 小未心理

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

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什麼是印痕呢?

印痕,是指個體經歷疼痛或痛苦的一段「無意識」的時間,包括了這段時間裡面的所有感知,當時所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當時的情緒、身體的感覺等。這些感知在以後都有可能透過再刺激而引發非理性的模式復演。

印痕裡包含了很多東西,疼痛、無意識,以及這段時間裡所有的感知,其中最具殺傷力的,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所記錄下的話語。

這些話語和催眠暗示一樣,可以由環境中的事物(與印痕中的事物相同或相似)啟動,使你的思考或行動失去理智。

比如,一位女士在一次和丈夫的吵鬧過程中,被丈夫打暈了,失去意識。此時,她的分析式心靈關閉了,她的反應式心靈開始記錄所有發生在她身上以及周圍的事情。

在這段「無意識」的時間裡面,她的反應式心靈接收並記錄了以下信息:

1、頭部的疼痛(被打的部位);2、丈夫踢倒凳子的聲音;3、丈夫打翻花瓶的聲音;4、外面汽車喇叭的聲音;5、丈夫大聲罵她的聲音:「你是個騙子」、「你很差勁」、「你老是變來變去」,包括聲音中的語調和情緒。6、她暈倒、陷入無意識狀態。

這些信息一起記錄在反應式心靈裡面,形成一個「印痕」。

由於反應式心靈等同式思考的特性,當她接收到這個印痕之後,對於她的反應式心靈來說,凳子倒下的聲音=汽車喇叭的聲音=頭部疼痛=某種程度的無意識=「你很差勁」、「你是個騙子」,也就是說,在印痕中的每一種感知都等同於其他的感知。

這時,這個印痕就記錄在她的反應式心靈裡面。這個印痕可以一直潛伏著,一直到它再次活化起來。

什麼情況下印痕會再次活化呢?當環境裡存在和印痕內容足夠多的相似因素的時候,印痕就會被再刺激並且活化起來,這種狀況叫做印痕的「鍵入」,這時印痕裡面的某些內容將會在她的身上重現。

同時,當一個人處在壓力大、情緒低落、身體疲累等狀況下,印痕會更加容易被鍵入。

一個印痕被再度活化鍵入之後,就很容易受到再刺激了,下一次只要環境中出現印痕裡面的相關內容,印痕就會活躍起來,在某種程度上控制這個人的思維、感覺和行動。

例如,當她聽到丈夫用印痕中類似的語調和情緒和別人講電話的時候,她會感到隱隱的頭部疼痛;

當她某次不小心打翻一個玻璃容器的時候,她內心會覺得自己「很差勁」、「是個騙子」;

當她在情緒低落時(某種程度的無意識),她的孩子剛好踢翻凳子,她可能會大發脾氣,罵她小孩「你很差勁」、「你是個騙子」。(不要覺得這沒邏輯,反應式心靈本來就是非理性的「刺激-反應」機制)。

類似這樣的事情今後會在她的生命中不斷重複上演,甚至會越演越烈(因為每次復演這個印痕都會積累更多的負荷)。

印痕再刺激的程度由環境中的因素和印痕裡面內容的相似程度決定,相似的程度越高,再刺激就會越強烈。

當印痕受到嚴重刺激的時候,這個人甚至會重演在印痕中所發生的事情,這就叫做--印痕復演

再度活化-鍵入這個概念相當重要,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在兒童和年輕時期看起來好好的,但是開始踏入社會,承受了生存的種種壓力之後,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環境的壓力固然是一個影響因素,但是根本的原因是來自於潛伏的印痕被鍵入活化了。

胎兒期以及幼兒時期刻下的印痕一直都在,只是一直潛伏著,一直到受到環境足夠多的刺激被活化鍵入了,這下子各種各樣的身心問題就開始頻繁地出現了。 看起來這似乎是在說一件很「科幻」的事情,但是對不起,這是幾乎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曾經多次發生過的事情。

每個人身上都會有n個類似這樣的印痕,而且正是類似這些印痕,造成了人類的一切非理性和偏差錯亂!

當理解了這種印痕反應時我們就能夠更加的理解自己,允許自己在某些創傷感受泛濫時溫柔且慈悲的對待自己漸漸地,讓傷口慢慢癒合!

●●● END ●●●

心理諮詢師

擺渡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心理諮詢範圍:

抑鬱,人格分裂,睡眠障礙,焦慮,社交恐懼,自卑,重塑心理......

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

從心理危機、生活問題、身心疾病、家庭、工作等方面進行幹預和諮詢,全面評估及判斷來訪者是否需接受會診或轉其它專科。

釋放壓力,傾聽你的故事,療愈你的心靈。幫你在被打擊的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

微信:擺渡人

公眾號:擺渡人心靈療愈

相關焦點

  • 如何療愈心理創傷?
    「考試不理想、生大病、遭受欺凌、親人去世.面對生活、學習上各種各樣的坎坷、挫折,我們有時可以順利化解,有時卻感到無力應對、害怕和悲傷,甚至造成心理創傷和危機
  •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應對心理創傷
    近日,有心理諮詢專家表示:「隨著危險的解除,真正的創傷,會浮出水面。」學會調整心態,正視問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災難、病痛、事故等重大事件面前,人類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樣的?忽略心理創傷會有怎樣的弊端?身處危機之中,人類真的會自我修復嗎?我們該如何自救與幫助別人?
  • 走出心理創傷,重新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
    早年的心理矛盾,要麼化解,有所成長;要麼毀滅,導致心理固著。遭受童年創傷的個體,在成年後多半會成為愛無能者。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創傷不是說比誰更傷誰更慘的比賽。對某個人來說,關係的破裂或結束可能會給他帶來一種解脫,而對另一個人則可能是世界末日般的打擊。
  • 如何走出心理創傷帶來的負面影響?
    心理創傷,顧名思義,是指精神上受到的傷害。>但有一部分創傷,無論時間過多久,它還是會在那個地方,成為怪獸,慢慢吞噬你的能量,形成心理陰影,影響我們的人格,甚至命運。,結果卻不斷在愛情、工作、生活中被「喚醒」甚至影響,活在絕望、恐懼和痛苦之中。
  • 心理創傷:我們無法逃避的話題
    一、 創傷及影響因素心理創傷在精神病學上創傷被定義為「超出一般常人經驗的事件」。創傷通常會讓人感到無能為力或是無助感。創傷的發生都是突然的、無法抵抗的。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強大的事件。
  • 【中國心理治療對話】施琪嘉教授 心理創傷治療的基本原則
    雖然本文是一篇專業性很強的文章,但其中的文學趣味不容小覷,施琪嘉先生引用蘇軾的那句名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充滿詩情畫意地幫助我們理解了創傷記憶對於一個人的影響。 正如施琪嘉先生把《心理創傷》作為創刊號主題的本意,生命起源於創傷,也消弭於創傷,而生活還要繼續。
  • 心理學:創傷後應激障礙,該如何走出心理陰影?
    你是否遭受過創傷事件,並且產生心理陰影呢?你是如何走出來的呢?所謂創傷後應激障礙,指的是個體經受突發的、緊急的事件,令個體直接陷入手足無措、孤立無援的境遇,並在以後的生活中反覆出現當時的場景。個體長時間處在心理陰影中,哪怕事件已經結束很多年,仍然會心有餘悸。不僅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也不利於個體的成長和發展。一個總是抱著過去不放的人,他的心理年齡也就停留在了那一刻。那麼,經歷過創傷後,產生應激障礙該如何走出自我呢?完全沉浸法個體產生心理陰影之後,在腦海中呈現的往往只是創傷事件中的幾個片段。
  • 心理健康丨走出心理創傷的6種方法
    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重大的事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長期經歷的忽視、情緒虐待、軀體虐待或者暴力……都會促進心理創傷的形成,尤其是現代人浮躁的心理,更容易造成心理創傷的發生。心理創傷發生以後我們要怎麼辦呢?如何療愈與清理自己?如何在創傷中蛻變?活出真正幸福的人生?
  • 施琪嘉:心理創傷治療的基本原則
    【關鍵詞】心理創傷,分離狀態,穩定化,自我保健重要的創傷性事件及其影響心理創傷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社會從既往對軀體創傷的關注,逐漸地轉移到對心理創傷的關注。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諧社會理念的提出及人們對生活質量觀念的改變。
  • 會有誰沒有心理創傷嗎?如何修補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呢
    隨著嬰兒的第一聲啼哭,降生在這個世界,和母親身體的分離,形成了第一個創傷,所以說,只要是人,就沒有誰會沒有心理創傷。個體都是在一個創傷接著一個創傷中長大的。在0-1歲,也就是口欲期,是個體安全感形成的重要時期。
  • 疫情後的創傷心理障礙如何克服?分類分級評估篩查 確定心理疏導方案
    所有傳染病或者災難發生之後,都會有很多人出現創傷後應急障礙。新冠肺炎病人特別是重症患者大部分有創傷後心理障礙,同時,一線醫務人員的心理問題也需重視,心理疏導成為康復工作的重要任務,如何進行心理疏導?在11日的《新聞1+1》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專家、北大第六醫院院長陸林對此作出會解答。
  • 如何修復孩子的心理創傷?
    童年時期的心理創傷會伴隨一個人一生,會對一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產生影響。那麼,該如何療愈孩子內心的創傷?如何療愈自己童年受到的傷害?以下六句話,正是針對「內在小孩」的矯正性治療,通過內在小孩的療愈語言,修復內在小孩的創傷。1對不起「對不起「,是多少孩子期盼能從家長口裡說出來的話語。
  • 打破原生家庭的強迫性重複和情緒習慣,別讓心理創傷「代代相傳」
    然而,有些受到過原生家庭嚴重心理創傷的人,很少或者幾乎沒能得到過父母的愛。以上這段話摘自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心理督導師金尚老師的《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一書,本書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尤其是書中列舉的代際創傷療法,實用性和操作性很強,是受創傷者可以直接使用的方法。
  • 疫情應激狀態過後心理問題或集中爆發,枸杞原漿解決心理創傷
    疫情中,很多人都可能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或創傷性再體驗等症狀,焦慮、失眠、記憶閃回等情況也是心理問題的徵兆。對於突然失去親人,甚至沒能正式告別的人們來說,心理創傷的修復將是一場持久戰。
  • 生存的頭號敵人:反應式心靈印痕!印痕分類與清除
    反應式心靈「低等兒」用其暗中指揮思維與行動,卻讓智慧人類作了印痕的傀儡,造成身心智力極大危害。隨著印痕被鍵入,隱藏的漂浮印痕開始活躍。每個人至少都有出生原點印痕,原點印痕掛上幾十條印痕鏈,多個印痕和千百個或更多的印痕鎖。好在生存動力與高情緒盡力壓抑印痕發作。但印痕活化次數越多,施展的力量越大,削弱個體本該蓬勃的生命力。印痕是一切身心性疾病的來源,是生存鬥爭的最大「內奸」敵人。
  • 分享一下什麼叫做心理創傷
    心理創傷必須同時滿足兩個點,而且是持續一段時間又無法恢復。那麼我們就可以證明這個創傷給她造成的應激的一個障礙。1⃣這件事情必須涉及生死,不涉及生死的,我們不稱之為創傷。那麼什麼叫做涉及生死?對於小孩子來說,被爸爸媽媽拋棄,是不是就是約等於死亡?!拋棄對她(他)的安全感是造成巨大的傷害的,所以這個事情就被我們稱為創傷性事件!
  • 國際前沿 | 心理創傷治療新模式精品課
    這門課將是一部微型指南,為你揭露不良經歷下的心理創傷並引入神經生物學的角度,提供心理創傷治療的重要基礎和前沿知識。這門課也是一個真誠邀請,邀請所有受過創傷的人,了解自己為何如此,以及如何治療能夠真正痊癒。這門課學什麼?.
  • 心理創傷究竟是誰造成的?阿德勒給了我答案
    當事情發生不順時,你會假裝一切都好,沒有積極健康的方式來應對你的創傷,最終會壓抑負面情緒,從表面上很難識別一個人是否有心理創傷,尤其是在我們內心深處的創傷。你是否有見過這9種跡象的人呢?1.抗拒積極的改變。2.給每件事都做計劃。3.對失敗有強烈的恐懼感。4.對成功有強烈的恐懼感。5.很難專注。
  • 如何應對新冠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創傷?
    今天的文章標題是」A world of trauma: How to grapple with the psychological scars of the pandemic「,講了如何應對新冠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創傷。
  • 心理科普:走出心理創傷的6種方法,建議收藏
    提到心理創傷,我們就會想到戰爭,洪水,地震、火災及空難等等,其實心理創傷遠遠不只是這些強大的事件。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長期經驗到的忽視、情緒虐待、軀體虐待或者暴力……都會促進心理創傷的形成,尤其是現代人浮躁的心理,更容易造成心理創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