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政策不懂?抓緊問12月1日,全市統一舉行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和大病保險宣傳諮詢日活動。各區縣結合當地實際,在休閒廣場、學校、街道或社區等場所,設立政策諮詢臺,懸掛標語,擺放展板,發放各種宣傳材料。
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上旬,將在全市開展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及大病保險集中宣傳活動。此次宣傳活動將向市民深入宣傳解讀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和居民大病保險主要政策;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和大病保險工作進展情況和主要成效,通過典型案例等集中解讀相關政策。如果您還有啥不懂的,可以撥打12333進行諮詢。記者 高曉飛 攝
半島都市報12月2日訊(記者 高曉飛) 2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
日照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144萬參保人的期盼中終於面世了。這意味著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
新農保」)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
城居保」)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合併,建立了統一的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市144萬參保人將統一納入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範疇,12個
繳費檔次也整合了以往新農保和城居保的繳費檔次,更加有力的保障了參保人的權益。
《意見》堅持全覆蓋、保基本、有彈性、可持續的原則,籌資標準和待遇水平與經濟發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權利與義務相對應;政府引導居民普遍參保;對參保居民實行屬地管理。建立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其它資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社會救助等其它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參保範圍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其它社會養老保險的居民,可在戶籍地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意見規定將新農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合併為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單獨記帳、獨立核算,按國家、省有關規定實現保值增值,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擠佔、挪用。基金實行市級統籌管理、財政分級承擔。
原參加新農保和城居保人員統一併入居民養老保險,其新農保或城居保個人帳戶資金併入居民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新農保或城居保的繳費年限累計為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尚未達到領取養老金待遇條件的人員應繼續繳費。已經按照新農保或城居保規定領取養老金待遇的人員,繼續領取養老金待遇。
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社會優撫等社會保障制度以及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等制度的銜接,按國家、省有關規定執行。
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在繳費期間戶籍遷移、需要跨地區轉移居民養老保險關係的,可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係,一次性轉移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並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已經按規定領取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無論戶籍是否遷移,其養老保險關係不轉移,在原參保地領取養老金待遇。
12個繳費檔次領多少養老金根據最新的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規定,共實行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個繳費檔次,那麼按照最新實行的政策,每選擇一個繳費檔次,符合領取條件之後,您將按月領取多少費用呢?在這裡,記者給您算筆帳 ,您可以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繳費標準。
公式:(繳費金額+政府補貼)×繳費年限÷係數=個人帳戶+ 基礎養老金=養老金(100+40)×15÷139=15.1+75=90.1(此繳費檔次只適用於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的最低選擇)
(300+40)×15÷139=36.69+75=111.69
(500+60)×15÷139=60.43+75=135.43
(600+60)×15÷139=71.22+75=146.22
(800+60)×15÷139=92.80+75=167.81
(1000+60)×15÷139=114.39+75=189.39
(1500+60)×15÷139=168.35+75=243.35
( 2000+100)× 15÷139=226.62+75=301.62
( 2500+100)× 15÷139=280.58+75=355.58
( 3000+100)× 15÷139=334.53+75=409.53
( 4000+100)× 15÷139=442.45+75=517.45
( 5000+100)× 15÷139=550.36+75=625.36
政策分析記者發現,新的政策將原先兩種不同的繳費檔次整齊劃一,統一為12個繳費檔次。「之前的新農保有5個繳費檔次,城居保有17個,現在統一為12個,而且繳費的費用額度也加大了,之前的兩種最高額度僅為3000元,現在已經增至5000元,給參保人更多的選擇,也更加有利於滿足不同參保人的需求。」市人社局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其它資助、政府補貼構成。參加居民養老保險的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全市統一設為每年100元、300元、500元、600元、8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12個檔次。其中,100元檔次只適用於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的最低選擇。除100元檔次外,參保人自主選擇繳費檔次,按年繳費,多繳多得。
有條件的村(居)集體應當對本村(居)居民參保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居)民委員會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補助、資助金額之和不超過最高繳費檔次。
亮點二 彈性補貼制度,力度更大基礎養老金和繳費補貼分別有不同的政府補貼制度。其中在新的政策中,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的繳費補貼制度實行了彈性制度,並非「一刀切」。「以往的兩種政策都是統一補貼30元,也就是說無論個人選擇哪一個繳費檔次,政府都會在此基礎上補貼30元,但是新的政策不一樣了,首先提高了補貼額度,其次不同的繳費檔次,政府補貼的額度也是不一樣的。」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在基礎養老金上,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市對區和縣分別給予70% 和80% 的補助,區和縣分別承擔30%和20%。
而在繳費補貼方面,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適當補貼,多繳多補,繳費即補的制度。符合100元繳費標準和選擇300元繳費檔次的,每人每年補貼40元;對選擇500~1500元繳費檔次的,每人每年補貼60元;對選擇2000~5000元繳費檔次的,每人每年補貼100元。市對區和縣分別給予30% 和55% 的補助,區和縣分別承擔70%和45%。
對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市、區縣政府按照每人每年100元的標準為其代繳養老保險費,並給予每人每年40元的繳費補貼。
亮點三 基礎養老金每月增至75元近些年,無論是參加新農保還是城居保的居民都會感覺到基礎養老金都在不斷上漲。從2009年政策最先實行時候的55元每個月,到後來的60元,再到65元,而今基礎養老金每個月增至了75元。「目前全市,60歲以上的城居保和新農保的參保人數為40萬,也就是說這40萬已經開始享受領取待遇的參保人的基礎養老金又可以多領了。」工作人員說。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經辦管理服務機構為每個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及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提供的資助,全部記入個人帳戶。個人帳戶儲存額按照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記帳利率計息,執行起始時間為2013年7月30日。
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與個人帳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支付終身。基礎養老金執行省政府確定的標準,自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每人每月65元;自2014年5月1日起,每人每月75元。待國家、省調整基礎養老金後,日照市同步調整基礎養老金。根據國家、省規定和日照市經濟發展、物價變動等情況,市政府適時調整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鼓勵多繳多得,對繳費超過15年的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具體辦法由區縣政府確定,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區縣政府承擔。
個人帳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準為個人帳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養老金計發係數相同)。參保人死亡,個人帳戶資金餘額可以依法繼承。居民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領取人自死亡次月起停止發放養老金。相關人員在待遇領取人死亡後30日內辦理居民養老保險註銷登記的,一次性發給喪葬補助金,標準為600元,所需資金由市、區縣按照繳費補貼出資比例承擔,執行起始時間為2013年7月30日。實行全民免費火化的基本殯葬服務福利政策,具體規定依照有關文件執行。
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年滿60周歲、按規定參保、未享受國家規定的其它養老保險待遇的居民,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不用繳費,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45周歲以上(不含45周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實際年齡到60周歲的剩餘年數 ,允許補繳,但補繳後累計繳費年限不得超過15年;45周歲以下(含45周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少於15年。補繳部分政府不給予繳費補貼。 記者 高曉飛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