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玉兔二號」首次揭示月背地下40米地質分層結構

2020-12-12 新華社

新華社華盛頓2月26日電(記者周舟)一項26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說,中國「玉兔二號」月球車搭載的測月雷達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這層結構主要由摻雜著不同大小石塊的多孔顆粒物質組成。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馮·卡門撞擊坑,隨後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開展就位探測和巡視勘察。已有證據顯示,馮·卡門撞擊坑底被玄武巖填充,玄武巖表面相當一部分區域被周邊大型撞擊坑的濺射物覆蓋,並廣泛分布著二次撞擊坑。玄武巖是一種火山巖,也是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組分。

「玉兔二號」上的測月雷達好比是一臺給月球「CT掃描」的設備。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領銜的研究團隊根據前兩個月晝期間高頻通道雷達的探測數據和月球淺層物質的特性參數,沿「玉兔二號」行走的106米路徑,在深度40米的範圍內,識別出三個地層單元。

研究顯示,第一單元為月表到地下12米的細粒月壤,內嵌有少量石塊,這一層形成於多個撞擊坑互疊的濺射物之上;第二單元為地下12米到24米的濺射物沉積層,其內部存在大量石塊,甚至形成了碎石層和碎石堆;第三單元為地下24米到40米,是更古老的濺射物在不同時期沉積和風化的產物。

研究還顯示,深度40米以下雷達信號微弱,無法推斷其物質特性。結合該區域地質歷史,研究人員推測在嫦娥四號著陸點附近如果有完整的月海玄武巖的話,應該在月表以下大於40米處。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可幫助人們了解月球撞擊和火山活動歷史,有望為月球背面的地質演化研究帶來新的啟示。(完)

相關焦點

  • 「玉兔二號」首次揭示月背地下40米地質分層結構
    一項26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的新研究說,中國「玉兔二號」月球車搭載的測月雷達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這層結構主要由摻雜著不同大小石塊的多孔顆粒物質組成。 「玉兔二號」上的測月雷達好比是一臺給月球「CT掃描」的設備。
  • 玉兔二號首次測得月背地下40米地質分層結構
    北京時間2月27日凌晨,國際科學期刊《科學·進展》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月球深空探測領域取得的重大發現。該團隊利用嫦娥四號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測月雷達,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發現地下物質由低損耗的月壤物質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塊組成。這一研究成果對於了解撞擊過程對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動規模與歷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質分層結構...
    2020-02-27 03:12:43來源:FX168 【我國科學家首次揭開月球背面地下淺層結構神秘面紗】北京時間2月27日凌晨,國際科學期刊《科學·進展》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科研團隊在月球深空探測領域取得的重大發現。
  • 解譯月背的地下結構
    國家天文臺供圖   核心閱讀   基於「玉兔二號」月球車高頻通道雷達所探測到的數據,國家天文臺李春來、蘇彥研究員領導的科研團隊,首次揭示出月球背面著陸區域地下40米深度內的地下分層結構。
  • 嫦娥四號進入第十九月晝: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自主喚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嫦娥四號探測器自2019年1月成功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目前已經在月背工作近一年半的時間了。昨天(15日),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九月晝工作期。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在13時49分和0時54分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十九月晝工作期。在本月晝期間,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上搭載的科學載荷將按計劃開機,繼續開展科學探測工作。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標識24日正式公開
    截至今年4月17日,「玉兔二號」已經安然度過470個地球日,打破了蘇聯「月球一號」322天的紀錄, 成為人類歷史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探測器。人類歷史上首次登陸月背,只是「玉兔二號」的一項「小成就」。400多天以來,「玉兔二號」兢兢業業地在月背巡視,開展地形地貌探測、淺層結構和礦物成分探測,提供了關於月球背面地質結構、氣象條件、輻射環境等的大量科學數據,為人類研究月球礦物質結構和太陽系起源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玉兔二號獲得首幅月背長500米、深50米地質剖面圖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將通過線上方式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玉兔二號月球車創造了月面工作最長世界紀錄,獲得了月球背面長度近500米、深度為50米的第一幅地質剖面圖,還有月球礦物組分、空間環境等寶貴數據。
  •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   最近嫦娥五號的消息一直都沸沸揚揚,而嫦娥四號我們幾乎都快忘記了,今日 消息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又一次帶我們看到了嫦娥四號,那麼玉兔二號和嫦娥四號的關係是什麼呢?玉兔二號還在工作嗎?   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 「嫦娥」「玉兔」自主喚醒,發現一小坑存在反射率較高物質
    新華社資料圖伴隨著月球背面迎來曙光,「玉兔二號」月球車、「嫦娥四號」著陸器分別於5月16日11時53分、5月17日3時25分結束月夜休眠,自主醒來,迎來第18月晝工作期。昨天,也是「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的第500個地球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介紹,500天來,「玉兔二號」月球車累計行駛裡程447.68米,目前距著陸器292米,其間實施了巖石探測、車轍探測、撞擊坑探測等科學探測試驗,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玉兔二號與著陸器玩互拍 帶你看嫦娥四號在月背做的三件大事
    這裡就是玉兔二號的A點了,此前幾天裡,嫦娥四號迎來了月晝的高溫考驗。為了應對高溫,玉兔二號選擇擇機進入"午休"模式。小兔子在這裡進行了午休。二、嫦娥四號在月背做的三件大事嫦娥四號此行主要有三大目標:1、探測月球背面巡視區的地形地貌、礦物成分;2、探測背面巡視區的淺表層結構;3、利用月球背面得天獨厚的射電天文環境展開低頻射電天文觀測。
  • 雄安打造「地上地下」立體開發示範區 調查地下萬米地質結構
    據微信號「新華視點」(ID:XHSXHSD)6月25日刊文稱,根據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與建設的需求,在前期初步調查基礎上,中國地質調查局確定了在雄安新區構建世界一流水平的「透明雄安」目標。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將從萬米深處地質調查開始,打造「地上地下,兩個雄安」。
  • 玉兔二號揭示「不明膠狀物質」可能成因
    關注玉兔二號的讀者還記得嗎?咱們的玉兔在第八月晝發現的膠狀物質,就是那個躺在撞擊坑裡,散發著彩色光芒的神秘角色。自從去年駕駛員們在玉兔二號下傳的照片中發現了它,科學家們就開始了對這一膠狀物質「前世今生」的探索,最近他們又有了最新突破。
  • 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又醒啦
    來自中國探月工程的官方消息,1月7日10時29分,「玉兔二號」月球車順利喚醒喚醒,1月8日03時13分,「嫦娥四號」著陸器順利喚醒,迎來了第26月晝。從2019年1月3日落月至今,嫦娥四號已工作736個地球日,繼續刷新人類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的記錄。
  • 玉兔二號月球迎來家人「玉兔二號駕駛日記」
    2020年11月9日10時17分,玉兔二號從月夜休眠中醒來,進入第二十四月晝工作期。上個月晝我們走近撞擊坑——「龍潭」,領略了蔚為壯觀的月背奇景。這是一片多坑相連的撞擊坑群區域。轉眼間,玉兔二號月球車已經在月球背面生存了24個月晝,累計移動了589.6米,在月球背面堅毅前行,不斷傳回一張張精美的月球圖片和珍貴的科學探測數據。24個月晝不算閏月的話已經是2個「陰曆年」,玉兔二號即將在月背度過自己的陰曆生日。
  • 中國嫦娥四號再次甦醒,玉兔二號正式開始復工
    「玉兔二號」巡視器開始了漫長的西北之旅。綠線表示「玉兔二號」從著陸地點出發的路線。黃線表示新的行進計劃。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已經開始了第16個月球日的工作,而「玉兔二號」探測器也開始了尋找新區域的旅程。儘管在月球表面的惡劣條件下度過了一年多的時間,但「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以及它們的科學有效載荷始終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
  • 行駛565.9米!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
    行駛565.9米!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完成第23月晝工作 2020-10-26 09:02:05 來源 : 人民網-科技頻道 隨著天體的運行,夜幕再次降臨在月球背面
  • 「玉兔二號」刷新紀錄,傳來大量「月球信息」
    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眾所周知,巡視勘察月球是世界各國的一個航天難題。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裡,沒有一個國家的月球探測器,能夠在月球的背面著陸。不過,我國結合嫦娥三號的月球著陸經驗,再加上不斷提升的航天技術,終於設計出能夠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
  • "玉兔"號月球車揭秘:中國最高智慧機器人
    原標題:"玉兔"號月球車揭秘:中國最高智慧機器人  備受關注的中國探月工程傳出新消息。昨日,國防科工局就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舉行新聞發布會。目前,嫦娥三號已完成各項研製和試驗,運載火箭和探測器已轉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將於12月上旬擇機發射,預計在12月中旬著陸月球。
  • 玉兔二號又醒了,已在月背工作618天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今天,已在月球背面工作618天的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再次受光照自主喚醒,分別於9月12日5時15分和9月11日11時54分,迎來第22月晝工作期。
  • 「玉兔2號」即將突破500米,它在月球上看到了啥?有3個重大發現
    2013年12月15日,中國第一輛月球車「玉兔號」成功登陸月球,一躍成為世界上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在月球上部署移動探測器的國家。 然而,由於月球地形、環境複雜多變,設計壽命為3個月的玉兔號也隔三差五地發生故障,繼而休眠。一個月之後,玉兔號駛出了114米,然後就再也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