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電商三巨頭阿里、京東、拼多多分別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
就三家財報來看在今年三季度,三巨頭的營收均保持了穩定增長。就營收規模來講京東的營收規模依舊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東的營收規模都在千億以上,拼多度則兩個季度營收均超百億。就利潤來講三家在非公會計準則下淨利潤均有增長,累計實現淨利大達到531.5億元,拼多多首次實現季度盈利。
店寶寶電商研究院張斌表示:「在用戶方面,阿里增長疲軟,拼多多則迅速拉近和阿里的差距,京東也取得了高速增長。如果按照目前這個速度,下個季度拼多多的用戶規模就能趕上阿里。」店寶寶是國內電商軟體服務行業的老牌企業,至今已經服務過上千萬淘寶店主,其主要通過提供電商運營工具、貨源、培訓等服務,幫助想在電商領域創業的人開網店。
阿里的核心業務是零售電商,包括淘寶、淘寶特價版以及天貓和聚划算等等。這一點也直接反應在財報裡,阿里對這一塊業務的投入明顯比其他的業務更多。拼多多營收的高增長則離不開低價補貼。「百億補貼」的成效顯而易見,不僅維持了商品的低價策略,而且吸引了大量的用戶進入拼多多。
目前在活躍用戶方面,阿里憑藉7.57億年度活躍用戶保持領先,而排名第二的拼多多和阿里相差不到3000萬。相比之下京東的年活躍用戶只有4.42億,但是也保持了同比32.1%的增速,阿里的用戶增長則進一步放緩,環比增長9.24%。不過值注意的是阿里的月度活躍用戶達到了8.81億,逐漸觸及到電商流量的天花板。
而用戶增長同樣迅猛的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增至4.4億,同比提升32.1%,對這個數據貢獻最大的可能就是京喜。根據相關數據統計,京東新增的用戶中有80%來自於下沉市場。京喜通過微信、小程序等渠道以補貼和性價比吸引用戶進入京東平臺。京喜利用騰訊的社交網推出各種社交裂變活動,這種做法和早期的拼多多類似。
在下沉市場還有阿里推出的淘寶特價版,總之電商平臺是想搶佔消費者「購物首選」的心理定位,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市場份額。阿里、拼多多在第三季度的用戶增速分別達到了20%和36%。據悉目前京東的獲客成本和阿里接近,但是要高於拼多多,為縮小和其他兩者用戶數量上的差距,京東在下沉市場的策略將會更加激進。
對於這三家電商巨頭來說,京東和阿里在千億營收的規模上還能保持持近30%的增速,足以說明目前電商行業還是整體向上發展的。拼多多增長勢頭依然非常穩健,特別是用戶規模和阿里所小到3000萬以內,直接導致營收大增,這意味著未來拼多多還要很大的增長空間。當然了最直觀還是股市表現,財報發布後三者的美股市場表現不同,阿里跌2%,京東跌7.41%,拼多多漲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