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發布三項「海綿」導則 「十四五」期間繼續深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2020-12-09 荔枝網新聞

繞城公路北側小遊園不僅景觀美,還解決了路面上的積淹水問題。 

鼓樓創新廣場內部的旱溪。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要求。目前南京已基本實現這個目標,之後,南京將向「至2030年80%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目標邁進。

  為更好指導各區海綿辦及相關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中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近日,市建委印發了三項導則:《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南京市建築住區海綿城市技術應用導則》和《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 

  人行道透水功能

  將更明顯、品種更豐富

  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十三五」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部分項目因設計、施工無專項海綿城市建設導則指導,影響海綿城市建設效果。在海綿城市建設常態化背景下,為增強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提高設計、施工水平,故出臺此三項導則。目前市建委正積極推進海綿城市專項驗收工作,這三項導則為相關領域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設計、施工、工程驗收與效果評估、運行維護與管理等方面的技術支撐,有利於專項驗收工作的順利落地。 

  以鋪裝施工為例,目前工程中對再生骨料、鋼渣集料等綠色材料運用得很少,本次《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相對於以往規範標準,增加再生骨料、鋼渣集料等材料的應用指標要求,對推進南京市建設工程綠色生態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此外,目前實踐中對透水鋪裝的運行和維護方面還沒有完善的體系,本次《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對透水鋪裝的運行和維護提出了相對更加規範的運行和養護方法及要求,對今後透水鋪裝工程在使用壽命及功能上將有很大的提升,透水人行道的透水功能作用將更加明顯,透水鋪裝人行道的種類也更加豐富,除了目前常用的透水水泥混凝土外,透水瀝青混凝土、透水膠粘石等透水鋪裝路面也會更多進入慢行空間中。 

  河道治理減輕排水壓力、提升水環境質量

  城市河道作為海綿城市建設「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系統方案的轉輸通道和末端收納系統,兼具防洪排澇、提升水質、改善生態環境、滿足景觀人文需求的重要功能。《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的印發,將把海綿城市的理念融入河道治理之中,避免以往河道建設目標簡單化、單一化問題,為從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和水資源等方面全面提升南京市河道水功能提供技術應用指引。 

  將海綿城市的理念融入河道治理中,既是河道治理的發展方向,也是海綿城市建設的客觀需求。現階段,許多城市在河道海綿建設方面存在規劃落地難、設計碎片化等問題。《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的印發,提供了從問題和需求分析、方案設計到方案校核的河道海綿技術應用總體思路,制定了具有科學性和指導性的河道海綿技術應用總體路線,逐步細化落實相關要求,從而保障了規劃與設計之間的承接關係。這不僅可以指導南京市河道海綿建設,也可為其他城市的河道治理提供參考。 

  《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的頒發,將通過有針對性的指導,構建南京河道水系連通系統,充分發揮河道水系的調蓄功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市政排水壓力、降低城市內澇風險,提高暴雨洪澇來臨時的人身安全保障。同時,《導則》還將加強工程建設中利用生物滯留池、雨水溼地等設施對部分初期雨水進行截留、過濾、淨化、削減初期雨水面源汙染的要求,有效保護和提升城市水環境質量。 

  構建人水和諧環境,增強居民幸福感。《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要求保護原有的水生態敏感區和水文特徵,通過建設雨水溼地、生態護岸等具有雨水調蓄淨化等功能的海綿設施,打造具有雨水調節功能的生態河道,提升南京市城市水生態綜合效益。此外,《導則》的頒發還將有利於拉動地方財政和社會投資,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增強南京市的城市承載力和居民幸福感。 

  繞城公路北側建成具有「海綿」特色小遊園

  蜿蜒的綠道、靜謐的銀杏林,即使是深秋,也煥發出春秋交融之際特有的魅力。在雨花臺區鳳信路與華為路交叉口,繞城公路北側輔道處,這裡原先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去年11月起,軟體谷規劃建設部對這裡進行環境提升及景觀打造,給周邊居民塑造了一處家門口的遊園。 

  這處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的遊園「暗藏玄機」。往遊園裡面走,綠坡下「別有洞天」,有一條300米長的旱溪,宛如蛟龍。軟體谷規劃建設部副部長李良喜介紹,這裡原來是一條臭水溝,是長時間以來雨水自然衝刷形成的,比較窄且無法蓄洪。利用環境整治契機,參建單位結合地形特點,對水溝進行場地整平、岸坡修葺,同時將岸坡進行了自然調整,讓雨水能夠順暢往下流,水溝兩側用景觀石加以點綴,種上水杉、櫻花,形成一條旱溪,平時是景觀,雨季可行洪。 

  李良喜告訴記者,安德門大街與鳳信路交叉口原來有一處內澇點,往年每到雨季必然積淹水,造成車輛無法通行。旱溪啟用後,該處內澇點的雨水匯入旱溪內,今年夏天,在無需佔用道路維修整治的情況下,安德門大街與鳳信路的積淹水情況得到了自然解決。記者在遊園裡看到,這處遊園的硬質鋪裝很少,大片的綠地形成自然的「海綿體」,健身步道用透水混凝土鋪設,道路下方用碎石鋪墊,埋設軟管,下雨時,雨水從軟管裡匯入旱溪,整個公園的建設都體現出「海綿」理念。 

  離這處公園不遠的寧雙路和科才路也都踐行海綿建設理念,採用透水混凝土鋪設,避免了下雨天行人一踩一腳水的現象。據悉,從華為路往文竹路段將繼續推進綠地遊園建設,同樣建成具有「海綿」特色的遊園,不僅將為周邊居民提供綠色、休閒空間,也是打造「生態、綠色」軟體谷的恢弘一筆。 

  鼓樓創新廣場打造生態型海綿建築

  鼓樓創新廣場位於鼓樓區清江路東側,項目優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統與低影響開發設施,實現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和可持續水循環,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維護地塊綠化良好的生態功能,並結合易澇點、景觀方案、排水管線以及道路兩側地塊現狀,因地制宜布置海綿設施,成為鼓樓區海綿城市的示範亮點項目。 

  進入鼓樓創新廣場的中庭,沿著中庭,有一條面積為1150平方米的旱溪,兩側用鵝卵石點綴,岸上種植著美人蕉等耐水耐溼的植物。鼓樓高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和安全監管部副部長陳慶華介紹,旱溪具有滯留、滲透、轉輸、淨化雨水的作用,雨水匯集量在30毫米以內,可自然滲透、蒸發,如遇暴雨,多餘的雨水通過地下管道進入雨水收集池;平時,旱溪又是一道獨有的景觀。 

  從中庭往北走,有一大片斜坡形綠地。這片綠地其實是地下停車場的屋頂,佔地面積3300平方米。之所以打造成斜坡形,是為了起到自然滲透作用。雨水經過旱溪和綠地等海綿設施,對面源汙染的削減率達到76%。 

  經過旱溪和綠地的雨水,通過地下管網匯集到一個容積為250噸的雨水收集池,通過初雨棄流、混凝、過濾、紫外消毒等步驟處理後,用於綠化澆灌及地面衝洗。「這個雨水回用系統不僅可以有效削減城市洪峰流量,減少水澇災害風險,還可以節約利用水資源。」陳慶華說。

  中間廣場的鋪裝主要採用陶瓷透水磚,停車場使用植草磚,且廣場周邊的市政人行道也新鋪設了透水混凝土。據了解,透水鋪裝被譽為「會呼吸的」地面鋪裝,本身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並以特有的柔性鋪裝構造為地面的檢修、維護和改造都帶來便捷。 

  (來源:南京日報 編輯/汪璐)

相關焦點

  • 南京發布三項「海綿」導則 超20%建成區覆蓋「海綿」
    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增加應用再生骨料,慢行空間採用更多透水材料。記者今天(11月19日)從南京市建委了解到,為更好地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建設部門在全省率先出臺《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南京市建築住區海綿城市技術應用導則》和《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三項導則,進一步加強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的系統性和整體性。
  • 海綿城市怎麼建?南京在全省率先出臺三項「海綿」導則
    通知海綿城市是解決城市內澇問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近日,南京市建委在全省率先出臺《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南京市建築住區海綿城市技術應用導則》和《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三項導則,進一步加強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的系統性和整體性。250噸收集池化身「大胃王」位於清江路東側的鼓樓創新廣場是鼓樓區海綿城市的示範項目。
  • 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舉辦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表彰大會暨創新...
    12月16日上午,灃西新城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表彰大會暨創新實踐成果分享論壇在總部經濟園國際會議廳舉行,總結海綿城市國家試點建設成效,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分享先進經驗和創新成果,展望「十四五」期間海綿城市建設新發展、新突破。
  • 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
    詳情如下: 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政府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各委、辦、局、處,各街道辦事處,各區屬機構: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5〕75 號)及《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京政辦發〔2017〕49號)精神,加快推進平谷區海綿城市建設,經區政府同意
  • 海綿城市建設下汙水處理行業發展新契機
    「海綿城市」理論的提出正是立足於我國的基本水情。序言繼2014年11月住建部發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後,2015年4月財政部、住建部和水利部又聯合發布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 海綿城市是什麼?我們在101 Park的地下切了塊「海綿蛋糕」給你看!
    實際上,為了解決大雨漬水問題,武漢近幾年一直在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2015年,國家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同年,武漢被納入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青山和漢陽四新兩個海綿示範區的建設隨之啟動。截至目前,武漢市這兩個示範區內進行重大水系項目海綿化改造288個,同時還因地制宜建設了園博園、東湖綠道、潘廟新家園等一批示範工程。
  • 3年磨一劍 國家標準《海綿城市建設評價標準》獲得標準科技創新...
    國際水協會發布的英文版標準● 我國首部海綿城市建設領域的國家標準,填補了海綿城市國家標準的空白;● 我國首部由國際水協會(IWA)發布的英文版城市排水領域國家標準,成為國家標準走出去的典範之一;● 我國首次科學、系統地提出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技術體系、技術方法及效果評價標準,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 南京推進雨水資源化建設 建設城市「海綿體」
    如雨水收集利用可以得到全方面的開展,無疑可以大大減少城市內澇的壓力,減輕環境汙染。2008年出臺的《南京市城市供水和節約用水管理條例》、2012年出臺的《江蘇省城鄉供水管理條例》和2016年出臺的《江蘇省節約用水條例》均提出了「規劃用地面積二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築物應當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的要求。南京市供水節水管理部門通過「五位一體」的工作舉措強力推進了雨水綜合利用系統建設工作。
  • 池州: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3年試點 成效顯著
    海綿城市建設是一個全新的課,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池州通過公開招投標選擇了北京建築大學雨水團隊作為技術總諮詢服務單位,負責海綿城市前期頂層系統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監測評估等10個方面的全過程技術諮詢,在3年服務期內對海綿城市建設成效進行總體把關,同時積極與中國建築設計院等全國知名設計院和企業進行合作,保障海綿城市建設按照正確的技術路線高效推進。
  • 威海精緻城市建設,亮點滿滿!
    兩年來,我市把「威海要向精緻城市方向發展」作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先後召開市委十五屆五次、六次全會研究貫徹實施意見,從寬窄兩個口徑推進精緻城市建設。在寬口徑上,用精緻的理念統領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方方面面,處理好精緻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鄉村振興、生態環境、經略海洋、對外開放等五個關係,奮力開創「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全新局面。
  • 海綿城市是什麼意思 臨沂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是什麼
    臨沂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有了時間表。近日,我市下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我市將制定相關規劃,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
  • 杭州高標準建設海綿城市
    &nbsp&nbsp&nbsp&nbsp城市像海綿一樣有彈性,下雨時「吸、蓄、滲、淨」水,相對乾燥時又可以「釋放」水分;突遇強降水時「坐船看海的」現象再也不會出現……日前,浙江省杭州市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出臺實施意見提出,通過統籌建設城市水系統、園林綠地系統、城市道路系統、建築與小區系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 告別「海景城市」 建設海綿城市
    主汛期已過,對於城市管理者來說,需要痛定思痛,多方面下大力氣提升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措施、補足短板、消除隱患,儘快提升城市防汛能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當下一個汛期到來之際,讓市民少些看海的「驚喜」武漢:何日走出「積水潭」經過49天高水位運行,8月16日10時,長江武漢關水位降至24.98米,退至25米設防水位以下。
  • 2016國際海綿城市建設論壇專家簡介
    「2016國際海綿城市建設論壇暨第十四屆泉州市科協學術年會」將於12月24日—26日在泉州正式召開。
  • 南京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舉行 推進教育、醫療衛生等領域集團化發展
    12月28日,中國共產黨南京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舉行。會議聽取和討論了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代表市委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繆瑞林作關於全市重大產業項目推進情況的報告,南京市委副書記龍翔作關於全市黨建工作情況的報告。張敬華作了總結講話。
  • 基於問題導向的老城區海綿城市建設怎麼做?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老城區海綿城市建設應基於問題導向,從全流域系統的角度,統籌源頭-過程-系統的項目體系。為推進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落地,優化具體項目設計,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的整體實施效果,編制海綿城市系統化方案十分必要。
  • 南寧市建設海綿城市 打造宜居環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對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系統安排,結合南寧實際,加強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工作,先後出臺了6個政策措施和6個技術標準規範。南寧市計劃今年繼續往東南方向延伸,通過越秀路南側的居住小區、越秀路小學的海綿建設,與已建設完成的青秀湖東段工程、青秀山蘭園(一、二期)及北門區連成一個約8.9平方公裡的大海綿體。
  • 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怎麼做?五部門聯合出臺指引
    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怎麼做?近日,經市政府同意,廣州市水務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林業和園林局等五個部門聯合出臺了《廣州市建設項目海綿城市建設管控指標分類指引(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引》)。
  • 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表彰大會舉行
    央廣網西安12月17日消息(記者舒隆煥)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表彰大會暨創新實踐成果分享論壇12月16日在灃西新城總部經濟園舉行,30個先進集體、51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舒隆煥 攝)據介紹,作為全國首批、西北唯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五年來,灃西新城以生態空間確定城市框架,以開放空間確定城市格局,把綠色、集約、智能、低碳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建設進程中。
  • 建設海綿城市讓城區更有「彈性」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根據重慶市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今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指標要求,而一批率先實施建設的區縣已取得初步成果。大足有條會呼吸的 「海綿步行街」像海綿一樣具有「彈性」、能「呼吸」的步行街,你見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