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3年試點 成效顯著

2020-12-20 人民網安徽頻道

  天堂湖溼地公園,實現對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何珂 攝

  池州市作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3年試點已結束——

  立冬之後,一場大雨裹挾著冷空氣而來。但漫步在池州市綠道的透水鋪磚上,除了星星點點的水漬外,沒有一點積水。

  地處長江下遊的池州全年雨水充沛,長江支流清溪河穿城而過,這裡極易形成內澇。治水,迫在眉睫。 3年來,池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逐步生根發芽,成效隨之破土而出,昔日的「水泥城市」蝶變成今朝的「海綿城市」。

  降雨吞進「肚子」,城市更親水,百姓得實惠

  近日的持續性降雨,並沒有打消池州市匯景小區居民外出遊玩的興致。

  「我們這是老舊小區,以前只要下雨,穿著膠鞋才能出門。暴雨時,小區裡多個地段就會出現積水。 」11月9日,記者在小區廣場內遇見了「溜娃」的小區居民黃紅,「現在,下雨天我們穿著布鞋出門都不怕」。

  匯景小區的改變源於2015年開始的海綿工程改造。

  那一年,池州被列入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匯景小區則是市裡首批海綿試點項目。老舊小區是海綿工程改造的重點。 「一方面,對小區原有合流制管網進行改造,針對南陽臺洗衣廢水問題進行分流和截汙處理;另一方面,對原有綠地進行改造,新設下沉綠地、雨水花園等海綿設施,對場地雨水進行滯蓄和淨化處理。」池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餘祖平說。

  學校和城市主幹道也是海綿工程改造的重點。在池州一中的籃球場上,記者遇到正在打球的高三學生李子豪。他深有體會:「以前,就算雨停了也別想打球,一方面籃球落地有水花,另一方面球場溼滑。現在只要雨停了,球場就基本幹了。 」

  「現在,就算下急暴雨,校園也鮮有積水。 」在池州一中校長王慶邦看來,通過海綿工程改造,教學樓間的高綠地如今成為了下沉式綠地,並增設了具有一定調蓄深度的雨水花園,通過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統蓄滲、淨化雨水。

  齊山大道是池州市新、老城區之間一條主幹道。記者在現場看到,齊山大道的路牙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段開口,降水可順著開口從機動車道流至綠化帶,再經人行道下面的管道流入路邊草坪。 「這條經常發生內澇的道路變了。」池州市海綿辦負責人汪一偉說,如今,道路兩旁凹陷的植草溝形成綠色屏障,經過土壤層的改造,這裡增加了對雨水的淨化和滯蓄能力,下大雨再也不用擔心通行問題。

  「海綿體」把降水全部吸進「肚子」裡,地面見不到積水。試點3年以來,目前池州已全部開工117項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項目完工率90%,完成建設145.4公頃的綠色雨水設施,改造和新建93.1公裡排水管網,超過7平方公裡的溼地受到有效的生態保護。

  「多腿」找資金,風險分擔,破解成長難

  11月8日,驟雨初歇,天堂湖公園的「騎行族」,又開始運動起來。

  「以前,這裡都是一片沼澤地,既荒涼又髒亂。現在政府在這裡建立了公園,不僅環境好,而且雨一停,這裡路邊都沒有積水,大家就能來這裡運動。 」家住在附近的朱小琴說。

  負責天堂湖公園海綿改造建設的中鐵四局項目總工程師劉繼告訴記者,天堂湖公園是池州市主城區重要調蓄水體之一,項目佔地面積148.4公頃。「天堂湖與清溪河貫通,通過排澇泵站與長江貫通,汛期降低天堂湖水位,暴雨時達到高水位可調蓄150萬立方米的雨水。同時,天堂湖人工溼地攔截匯入湖體的地表水徑流攜帶的汙染物,淨化了湖水水質。 」

  建設項目推進順不順,錢袋子鼓不鼓很重要。

  3年建設117個海綿項目,總投資52.38億元。對於池州這個2017年財政收入才102.1億元的「小財政」來說,確係「壓力山大」。怎麼給海綿項目「找錢」?池州市變「等靠要中央和省的項目資金」為「多條腿跑步」,對內統籌整合資金,對外採取PPP建設模式吸引社會資本。

  「一方面,我們發揮中央補助資金12億元的撬動效應;另一方面,採取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海綿城市建設。 」汪一偉舉例說,將濱江區域棚戶區改造、黑臭水體治理等海綿城市項目進行打捆,形成基礎設施PPP項目。建立績效考核按效付費、投資回報彈性費率機制,實現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收益共享。

  資金解決了,如何規劃的問題又擺在池州決策者面前。海綿城市建設是一個全新的課,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做。池州通過公開招投標選擇了北京建築大學雨水團隊作為技術總諮詢服務單位,負責海綿城市前期頂層系統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監測評估等10個方面的全過程技術諮詢,在3年服務期內對海綿城市建設成效進行總體把關,同時積極與中國建築設計院等全國知名設計院和企業進行合作,保障海綿城市建設按照正確的技術路線高效推進。

  克服「頭痛醫頭」,系統規劃,杜絕碎片化

  如何建設海綿城市,全國沒有可循先例。作為全國首批試點城市之一,池州的決策者們認為,海綿城市建設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城市防洪防澇。

  「我們早早構建了綜合性頂層設計,制定了《池州市海綿城市系統方案》和《池州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三年實施計劃(2015—2017)》,梳理出『源頭改造—城區排水系統改造—清溪河截汙與控汙改造—溼地尾水處理—主城區黑臭水體改善』的從源頭、中途到末端的系統治理思路,建立了清晰、科學的海綿城市頂層系統方案。 」餘祖平告訴記者,池州還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規劃設計導則(試行)、工程運行維護導則、標準圖集、運行效果評估技術指南等13項海綿城市技術規範。

  汪一偉表示:「按『體現連片效應,避免碎片化』的要求,我們將海綿城市主要項目打捆成汙水處理及市政排水、清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濱江區及天堂湖新區基礎設施等3個PPP項目,引入兼具資金、技術、設備、人才優勢的專業力量,彌補政府專業力量不足,提升運營維護水平。 」

  池州市在試點中克服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弊端,得到了廣泛的肯定。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市建設處處長汪恭文認為,這個市把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水環境、水文化「五水共治」,有機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總體要求中。

  如今,在水安全方面,池州城區基本實現30年一遇的內澇防治目標和1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水生態方面,先後修復和改造生態岸線9.5公裡;水環境方面,通過清淤疏浚、增強水動力和有效的水質保持措施,將全市10條黑臭水體完全消除,清溪河、平天湖等城區主要河流水質達標率100%;水資源方面,試點區雨水資源回用率達到3%,汙水處理廠出水經尾水溼地淨化處理實現100%的汙水資源的再利用,每年減少近3000噸汙水處理廠尾水直排長江。

  「我們將堅持『塊、線、點』一體化推進,將池州建成水資源持續利用、水生態體系完整、水環境質量優良、水文化底蘊深厚的海綿城市,建成現代雨水控制利用系統、海綿城市建設長效管理機制,構建全區域、多層次、立體化的城市『海綿空間』。 」餘祖平說。(記者 何珂)

(責編:關飛、郭宇)

相關焦點

  • 人民直擊:試點5年,海綿城市功效幾何?
    又到一年汛期,城市的防洪排澇能力再受考驗。今年武漢市青山區鋼城第二中學的校長李培根很慶幸,往年學校幾乎「水淹齊腰」,現在基本沒有積水。武漢這一角,是2015年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之一。5年來,多地進行了海綿城市建設。在汛期防澇這場戰役中,海綿城市功效幾何?
  • 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舉辦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表彰大會暨創新...
    12月16日上午,灃西新城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表彰大會暨創新實踐成果分享論壇在總部經濟園國際會議廳舉行,總結海綿城市國家試點建設成效,表彰先進集體和個人,分享先進經驗和創新成果,展望「十四五」期間海綿城市建設新發展、新突破。
  • 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階段性成效顯著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農業農村部12月11日消息,12月11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在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召開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推進會,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鄉村治理的決策部署,交流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工作情況,部署進一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組部、民政部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從會上獲悉,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工作取得顯著的階段性成效。
  • 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表彰大會舉行
    央廣網西安12月17日消息(記者舒隆煥)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表彰大會暨創新實踐成果分享論壇12月16日在灃西新城總部經濟園舉行,30個先進集體、51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論壇現場(央廣網記者 舒隆煥 攝)據介紹,作為全國首批、西北唯一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五年來,灃西新城以生態空間確定城市框架,以開放空間確定城市格局,把綠色、集約、智能、低碳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建設進程中。
  • 南寧市建設海綿城市 打造宜居環境
    過去,南湖公園曾飽受積水內澇問題的困擾,如今的變化源自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而南湖公園的建設成果更成為廣大市民憧憬的樣板。2015年4月,南寧市獲國家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評定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並提出了「治水、建城、為民」的理念。
  • 國家海綿城市試點績效評價全國第一
    近年來,深圳加快補齊水環境「短板」,用4年補齊了40年的汙水處理設施欠帳。2020年,全市水務系統聚焦「水汙染治理成效鞏固管理提升」這一核心任務,在破解超大城市治水難題上開展了一系列新探索、新實踐,推動治水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效。
  • 河南公布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市 鄭州等8個省轄市入圍
    11月3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經各地申報、專家評審,我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市名單和主要試點任務發布,鄭州等8個省轄市入圍,共同打造全場景數字孿生城市。據介紹,數字孿生城市與物理城市相對應,要建成智慧城市,首先要把相關城市的數字孿生體構建出來。
  • 濟南海綿城市累計建成面積179.85平方公裡 佔建成區面積的25.1%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12月17日上午,濟南委、市政府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時代」系列發布會,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在發布會上圍繞城市基礎設施、供熱行業、燃氣保障、新城建等,介紹「十三五」時期濟南城市建設方面的變化。
  • 告別「海景城市」 建設海綿城市
    這主要是因為灃西新城是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有效防止了逢雨必澇、旱澇急轉的痼疾。 這主要是因為灃西新城是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有效防止了逢雨必澇、旱澇急轉的痼疾。7月19日,行人在河北省邯鄲市街頭涉水出行。今年夏天,我國多地遭遇強降雨天氣,部分城市內澇嚴重。每當汛期來臨,總有不少城市在風雨中「凌亂」,局地甚至出現嚴重內澇。「海景城市」打亂了城市運轉秩序,也對市民的生產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 崑山海綿城市建設迎來「智慧管家」!
    近年來,崑山積極引入海綿城市理念, 創造性提出「全過程徑流控制策略」 「圩區循環策略」等綜合舉措, 我市的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入選全國範本。
  • 城市更親水 百姓得實惠(綠色家園·「海綿城市」怎麼建④)
    一年前,海綿小區沒建時,這裡的居民可沒這麼輕鬆。84歲的唐克珍說:「我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就怕下雨,一下雨,院壩裡淤泥濁水泛起,臭味難忍,蚊蠅亂飛。」老人邊說邊指著牆上一道離地1.3米的紅線,上面還有「6·30」幾個紅色數字,「這是2013年6月30日特大暴雨時小區被淹的吃水線。」   復豐巷的變化是遂寧海綿城市建設的縮影。
  • 青州入選省級海綿城市試點 是濰坊唯一入選縣級市
    濰坊齊魯網4月11日訊(青州電視臺 李子君)從山東省財政廳獲,2016年,山東省財政籌集資金2億元,支持啟動海綿城市省級試點建設, 濰坊、泰安、臨沂、聊城、濱州等5市,以及青州、曲阜、莒縣等3縣入圍試點。青州是濰坊唯一入選的縣級市。
  • 助力雨水循環,武漢今年將完成56平方公里海綿城市建設
    舉措:今年完成海綿城市建設56平方公里海綿展館自2016年成為全國首批海綿試點城市以來,4年多的時間裡,江城的海綿化建設的腳步愈發堅實有力。率先試點的青山、漢陽四新示範區38.5平方公裡、288個項目順利完成,6個歷史漬水點、3條黑臭水體有效消除,改造生態停車場6400餘個,新增市民活動場所3.3萬平方米。截止2019年底,已完成海綿城市面積總計123.59平方公裡。
  • 臨沂大學成功競得臨沂市海綿城市建設評估項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日,從臨沂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獲悉,臨沂大學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付厚利教授負責的海綿城市工程技術研究團隊以臨沂大學為投標主體,成功競得臨沂市海綿城市政府採購項目「臨沂市評估項目」,項目總經費
  • 常德海綿城市建設成果亮相國際園林博覽會
    12月6日,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盛大開幕,國內44個城市,東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9個城市參展。期間,常德海綿城市建設成果在生態城市展廳驚豔亮相。在生態城市展廳,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成果被重點推介。
  • 海綿城市是什麼?我們在101 Park的地下切了塊「海綿蛋糕」給你看!
    實際上,為了解決大雨漬水問題,武漢近幾年一直在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2015年,國家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同年,武漢被納入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青山和漢陽四新兩個海綿示範區的建設隨之啟動。截至目前,武漢市這兩個示範區內進行重大水系項目海綿化改造288個,同時還因地制宜建設了園博園、東湖綠道、潘廟新家園等一批示範工程。
  • 建設海綿城市讓城區更有「彈性」
    作為大足區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樣本,龍崗路商業步行街受到市民廣泛認可。龍崗路步行街位於大足老城區腹地,瀨溪河以北,全長約845米,沿線商鋪門市密布,是老城區核心休閒購物中心。步行街地下管網探測報告顯示,步行街原排水通道多為雨汙合流溝渠,於2018年5月15日開始實行半封閉施工改造。
  • 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在深圳啟動
    「走在前列、勇當尖兵」的標準,紮實推進「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努力為全國、全省「無廢城市」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深圳的貢獻!」建設試點作為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任務狠抓落實,聯合國內一流團隊,編制高質量、符合許昌實際的「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組織各部門通力協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動許昌市「無廢城市」建設,確保試點工作出成效、出亮點,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許昌模式」。
  • 江西萍鄉:海綿城市裡的稅收「力量」
    自2015年起,萍城作為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之一,3年多的建設試點,萍鄉市把海綿城市建設範圍從32.98平方公裡的試點區域,擴大到全市域,讓全市市民幸福感「爆棚」。萍鄉市以海綿城市建設為契機,積極培育「海綿產業」,力促陶瓷、建材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了海綿城市建設帶動海綿產業發展,海綿產業促進海綿城市建設的良性循環。
  • 蚌埠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近年來,蚌埠市委、市政府始終把改善困難群眾居住條件作為重要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創新思路,從組織領導、政策體系、系統建設、房源籌集、分配管理等方面入手,潛心研究,示範探索,科學推進,著力構築多層次、全覆蓋的住房保障體系,力爭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經過不懈努力探索創新,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