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親水 百姓得實惠(綠色家園·「海綿城市」怎麼建④)

2020-12-20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城市更親水 百姓得實惠(綠色家園·「海綿城市」怎麼建④)

  四川遂寧改造後的河堤。

  本報記者 王明峰攝

  「雨落得越大越安逸,布鞋不得打溼。」7月18日,記者到四川省遂寧市採訪,正趕上一場暴雨,大雨過後,復豐巷小區居民王澤富穿著布鞋,在院壩裡來回溜達,一邊的老年活動中心裡,幾位居民在擺龍門陣,有說有笑,高空落下的零星雨點不時敲打著棚頂,砰砰作響。

  一年前,海綿小區沒建時,這裡的居民可沒這麼輕鬆。84歲的唐克珍說:「我在這裡住了大半輩子,就怕下雨,一下雨,院壩裡淤泥濁水泛起,臭味難忍,蚊蠅亂飛。」老人邊說邊指著牆上一道離地1.3米的紅線,上面還有「6·30」幾個紅色數字,「這是2013年6月30日特大暴雨時小區被淹的吃水線。」

  復豐巷的變化是遂寧海綿城市建設的縮影。經過兩年試點,遂寧海綿城市建設正變成群眾歡迎的民生工程。

  海綿改造帶動小區整體環境改善

  試點滿意度高,試點區域外的小區紛紛要求加入

  復豐巷小區傍著涪河,在河堤外側,地勢低洼,小區為上世紀90年代所建,基礎設施陳舊,雨汙不分,排水不暢,一遇大雨就遭災。遂寧市在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中將其納入首批重點改造計劃,2016年3月開始建設海綿小區,6月19日完工。

  改造方案經設計方、施工方和居民幾次商量修改,很快付諸實施:小區入口設置11米截水溝,攔截周邊客水,減少地表徑流及排水管網壓力。完善小區內部排水體系,實施雨汙分流。改造主排水渠限流牆,降低高程,杜絕雨水倒灌。提高小區路面標高,鋪裝彩色整體透水路面,同時綜合整治小區環境,改造花池、停車棚、老年活動中心,修繕了門衛值班室、圍牆。

  遂寧市海綿辦工作人員羅國富介紹說,這次改造解決了困擾小區居民多年的內澇問題,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同時改善小區整體環境,完善了小區功能,實現「路平、水通、燈亮」,老百姓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真正得到了實惠。「完工那天,小區居民自發擺了17桌壩壩宴宴請我們,我們沒去,居民們又送來了錦旗。」

  經過兩年試點,遂寧海綿城市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城區共有內澇點18個,目前已整治完成16個。已完工試點區域實現了「小雨不溼鞋、大雨不內澇」的海綿目標,城市品質顯著提升。7月5日,遂寧城區出現本年度最強降雨,日降雨量達到50毫米左右,原本逢雨必澇的川中大市場、鹽關東街片區、介福東路、政協宿舍、百盛家園、復豐巷等區域,整治後均未出現內澇情況。

  要做海綿城市改造,遂寧先問百姓訴求,並讓海綿科普進街道社區、進學校課堂、進媒體網絡。雨汙混流、排水不暢、設施老化、配套不足,百姓在徵詢意見中反映強烈的這些民生問題,在海綿城市改造中都得到了解決。海綿改造完成後,內澇消除、積水減少,居住環境改善,海綿城市建設贏得了公眾的理解和支持。

  遂寧市住建局副局長王明華自豪地說,試點推進中,老百姓充分體驗了海綿城市建設帶來的變化,滿意度很高,試點區域外的老百姓紛紛提出海綿改造訴求。老百姓由「要我改」轉變成「我要改」,被動海綿轉變成自覺海綿。「目前,已有72個非試點區域開發項目通過了海綿專項審查並按照要求實施建設,試點區域外的20餘個既有小區業主主動給市海綿辦提交申請,要求加入海綿改造。」

  「小」「巧」「省」解決大問題

  創新技術、因地制宜,兼顧生態、安全,做到經濟、適用

  2015年4月,遂寧市成功申報全國首批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成為四川唯一入選城市,也是西部地區唯一入選的地級市。「機會難得,難度空前。」王明華感慨地說,「都說萬事開頭難,確實如此。海綿城市建設沒有先例,怎麼建,大家只有摸索著前進。」

  受歷史原因和地理條件的影響,遂寧在城市發展上存在「水多」「水少」「水髒」「水堵」等「城市病」。海綿城市就是在尊重和修復自然山水格局的基礎上,通過「滲、滯、蓄、淨、用、排」手段的靈活應用,結合地方實際,實現海綿效果。很快,遂寧市上下達成共識,建立起管理制度,搭建起領導班子,海綿建設項目推進迅速,在連片效應、內澇治理、技術創新、體制機制、海綿管控、社會資本參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形成了可複製、可借鑑的「遂寧模式」。

  在海綿城市試點過程中,遂寧結合本地水文地質、現場條件、社會影響等實際情況,堅持技術創新,開展了諸多嘗試,在現場打樣、模擬試驗、多方案比對基礎上,逐步摸索出一些用「小」「巧」「省」手段解決大問題的方法。

  為避免大開大挖,遂寧在既有道路雨水口探索創新「微創」改造技術,對雨水口、路沿石進行「微創」改造,將路面雨水導入綠化隔離帶、人行道、綠地廣場及其他開敞空間進行消納,超標部分再通過既有管道溢流外排。

  在市體育中心外馬路旁,記者看到一個雨水窗裡市政排水管被加上了一個向上的彎頭。「這個改動可把27.5毫米以下的雨水引進海綿體,不直接進市政管道。」河東新區建設局的李恆進一步解釋說,此舉既能達到徑流控制要求,又能避免大拆大建,節約工程造價約70%。「該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創造專利,並在我市全面推廣運用。」王明華補充道。

  創新技術,利用本土材料,節約成本。遂寧在實踐中探索創新調蓄利用滲透新工藝。採用鋼帶波紋管、鋼筋混凝土管替代部分塑料製品,實現雨水收集、調蓄、下滲功能,解決承載問題,簡化施工工藝,縮短施工工期,節約工程造價,方便後期運維。應用遂寧本地傳統的卓筒井工藝,靈活運用地質稟賦,將地表人工海綿體通過滲透井、碎石滲透帶與地下天然砂卵石層有效聯通,充分發揮砂卵石層對雨水強大的存蓄作用,提高淨化雨水和涵養地下水的能力。利用連砂石、碎石、多孔磚等本地建築材料,替代部分價格昂貴的成品塑料製品和除汙設施。既兼顧生態、安全,又做到經濟、適用,效果明顯。

  「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整個遂寧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試點區面積為25.8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58.28億元,完成建築小區、市政道路、公園溼地、排水設施、生態修復、供水保障、能力建設7大類共346個項目,計劃今年全部完成。

  政府以最少投入引導民間大投入

  按效付費、投資彈性回報,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收益共享

  建設項目推進順不順,關鍵是錢袋子鼓不鼓。「開源節流,不燒錢,不補貼」是遂寧在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中堅持的原則。

  堅持多元投入,實現資金保障,遂寧的荷包不發愁。發揮中央補助資金12億元和省獎勵資金3000萬元的撬動效應,遂寧市採取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共計引入社會資本105.5億元參與海綿城市建設。在實施過程中,建立績效考核按效付費、投資回報彈性費率機制,實現政府與社會資本風險分擔、收益共享。按照「誰開發,誰負責」的原則,督促新建小區項目業主承擔生態補償義務,實現政府以最少投入引導民間大投入。

  河東新區就採取「連片打包、3P實施、按效付費」。李恆說,按「體現連片效應,避免碎片化」的要求,將上百個試點項目連片整合為4個工程包,採取PPP模式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與海綿城市建設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實施、按效付費,期待探索一條海綿城市建設的新路子。

  同時,在PPP模式管控方面,增加了業主單位對設計方案、投資預算的審查環節,在確保方案優化、節省投資的基礎上注重材料、設備的選擇,避免以次充好,確保工程質量;在PPP模式投資回報方面,建立了投資回報率調整機制,實行彈性費率。王明華舉例說,2016年2月,開發區產業新城PPP項目在合同中約定,投資回報率以實際融資利率為準,但不超過8.95%,2016年4月則按照合同約定,根據實際融資利率變化通過協商調整為6.8%。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建海綿城市是「燒錢」事?聽聽院士怎麼說
    新華網北京8月2日電(記者袁晗 實習生 於川梓)海綿城市在建設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資金缺乏、技術標準體系不完善等問題,甚至一度有「建設海綿城市是個『燒錢』的事」的說法。然而,建設海綿城市真的需要高技術、高造價、高材料嗎?為此,新華網採訪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就海綿城市建設的資金投入等相關話題進行了解讀。  任南琪說,首先,目前,海綿城市相關技術仍是一系列新技術,需在舊城市化觀念及建設方法的環境中先紮根再成長,這一客觀條件形成了現階段海綿城市存在一定程度的「造價高昂資金缺乏」和「標準不完善」等現象。
  • 海綿城市怎麼建?天河區邀請專家來講課
    海綿城市怎麼建?天河區邀請專家來講課。12月10日,天河區水務局組織召開了全區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培訓與宣傳會,各鎮街(林業、建築和水務)、市重點項目管理中心、區住建局、區規資局、區發改局、開發區建環局、區交通運輸局、區林業局有關負責同志參加培訓。
  • 建設海綿城市讓城區更有「彈性」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根據重慶市的海綿城市建設管理辦法,今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將達到海綿城市指標要求,而一批率先實施建設的區縣已取得初步成果。大足有條會呼吸的 「海綿步行街」像海綿一樣具有「彈性」、能「呼吸」的步行街,你見過嗎?
  • 池州: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3年試點 成效顯著
    3年來,池州市海綿城市建設理念逐步生根發芽,成效隨之破土而出,昔日的「水泥城市」蝶變成今朝的「海綿城市」。   降雨吞進「肚子」,城市更親水,百姓得實惠   近日的持續性降雨,並沒有打消池州市匯景小區居民外出遊玩的興致。   「我們這是老舊小區,以前只要下雨,穿著膠鞋才能出門。暴雨時,小區裡多個地段就會出現積水。
  • 地下空間遭遇內外夾擊 城市內澇亟待綠色「海綿」
    而承擔著增強城市防澇能力重任的海綿城市建設,備受社會關注。地下空間遭遇內外夾擊 城市內澇亟待綠色「海綿」  每當汛期來臨,總有不少城市在風雨中「凌亂」,局地甚至出現嚴重內澇。「海景城市」打亂了城市運轉秩序,也對市民的生產生活造成諸多不便。
  • 讓「親水家園」處處散發水系靈氣 哈爾濱市內河養護可借鑑「公園...
    楊學濱 本報記者 張鳴霄 文/攝內河改造已投入近百億元1996年以來,哈爾濱市以馬家溝、何家溝等城市內河治理為契機,在加強保護、合理開發的基礎上,營造了大片親水、親綠的「親水家園」,提升了內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據資料顯示:1996年起,市政府下大力氣治理馬家溝。目前市區段(一期工程)建設基本結束,二期工程的項目立項及部分前期建設已經開始。
  • 說了那麼多 海綿城市到底怎麼建?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在城市化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矛盾日漸突出的當下,為了營造健康、綠色、宜居的城市水環境,我國提出建設遵循自然排水規律的雨洪管理系——海綿城市。本文將重點分享海綿城市的具體技術。海綿城市中的低影響開發那麼,具體要如何建設海綿城市呢?
  • 青島小麥島建生態公園 打造海綿城市「樣板間」
    小麥島建生態公園 打造海綿城市「樣板間」中國園林網2月23日消息:推進綠色建設模式、加快建設海綿城市、打造現代建造新業態,這些都是今年青島市城鄉建設的重點內容。記者昨日從市城鄉建設委獲悉,今年青島市城鄉建設將突出「抓開工、去庫存、補短板、惠民生、保安全」五個重點,開展「特色城鎮、棚改安居、路網貫通、公用配套、生態修復、空間利用、行業創新、效能提升、自身建設」九項行動,著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宜居性。今年,青島市將從城鄉建設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入手,創新體制機制、推進綠色建設模式、加快建設海綿城市、打造現代建造新業態,力爭取得一批創新成果。
  • 三亞鹿港溪山構築「海綿」 建設生態家園
    人民網海南視窗7月21日電 三亞作為全國唯一的「雙修」、「雙城」綜合試點城市,「海綿城市」理念不僅被住建規劃等相關政府部門重視,三亞不少開發商在小區開發、小區建設、小區維護當中也自然而然地融入「海綿」理念。
  • 海綿城市怎麼建?南京在全省率先出臺三項「海綿」導則
    通知海綿城市是解決城市內澇問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近日,南京市建委在全省率先出臺《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南京市建築住區海綿城市技術應用導則》和《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三項導則,進一步加強南京市海綿城市建設的系統性和整體性。250噸收集池化身「大胃王」位於清江路東側的鼓樓創新廣場是鼓樓區海綿城市的示範項目。
  • 武漢「上鋪下建」打造彈性海綿城市
    「管網建成這麼多年,也不全是租界期建的,像沿江路管涵、天津路泵站都是20世紀80年代建的,這麼多年一直圍繞這個區域在建設,設施相對完善了,才不容易被淹。」4月9日,武漢市正式入選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未來中央將直接投資15億元支持武漢城建。武漢市方面也表示,三年內共計將投入102億元,以點帶面探索城市治水新模式。然而,海綿城市規劃設計有哪些要求和技術標準?近日武漢市水務局聯合市國土規劃局、城建委、園林和林業局共同組織編制的《武漢市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導則(試行)》提供了答案。
  • 告別「海景城市」 建設海綿城市
    填埋湖泊阻礙排洪功能洪亮平分析,「武漢發生嚴重的城市內澇,一方面是由於填湖建樓造成城市內部承載空間飽和,另一方面,外江水位高導致的水無處可排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據統計,目前武漢城區湖泊有38個,而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多達127個。為了發展,人們向湖泊爭奪空間、爭奪資源,圍湖造田、填湖建城、攔湖養殖,如今終於嘗到了苦果。
  • 綠色發展 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
    貴安新區新聞中心/圖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日前,《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貴安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出臺,為堅持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加快推進貴陽貴安融合發展增添了底氣和信心。  貴陽市和貴安新區將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奮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雙贏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 海綿城市如何建?院士支招: 用微生物原位生態修復
    人民網廣州3月21日電 (林龍勇 趙雪峰 劉婧婷) 海綿城市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在寸金尺土的廣州,海綿城市該怎麼建?如何建設一個能夠處處「吸水、蓄水」的海綿一樣的城市呢?根據《廣州市中心城區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廣州未來將規劃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區域。
  • 【探索】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海綿城市」項目,還藏著厲害的高科技哦!
    你知道什麼是「海綿城市」嗎?你知道五角場下沉式廣場、「上海之魚」周邊道路等都是海綿城市改造案例嗎?市住建委說,目前,上海海綿城市建設正在進行中。一起來看看你身邊有沒有吧↓「海綿城市」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管理建設,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城市發展方式。
  • 海綿城市丨未來邀請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海綿城市」的概念被提了出來。那麼,到底什麼是「海綿城市」呢?一座「海綿城市」,就不會再有內澇風險了嗎?今天,我們就將做一番探訪。A:海綿城市它具體包含的方面有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管理。源頭分散的生態綠色型設施就是我們通過一些植草溝,雨水花園或者是滲透鋪裝這樣的設施來處理或收集處理雨水。通過那裡面長的植物和植物下面的土壤的過濾滲透,植物的吸收淨化來減少水量、淨化水質,這個是我們講的源頭控制的海綿部分。
  • 杭州高標準建設海綿城市
    &nbsp&nbsp&nbsp&nbsp杭州市將推進濱江區「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建設,著力打造「人與水生態和諧」的海綿城市與智慧城區建設典範,探索總結新舉措、技術新手段、管理新政策、資金籌措新模式等,指導全市海綿城市建設。
  • 貴陽貴安:推進綠色發展 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
    貴陽市和貴安新區以生態文明理念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進綠色發展,共建百姓富生態美新家園,奮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雙贏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六年來,貴安高標準編制《貴安新區直管區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實施方案》,還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形成「1+9」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圍繞「打造全國海綿城市貴安樣本」的目標,打造會「呼吸」的綠色家園;依託「十湖百河千塘」生態優勢,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開展汙水結構性缺陷修復;開展畜禽養殖汙染治理、持續推動新區固體廢物大數據管理……
  • 全流程管控 市場化共建 深圳鹽田構建更具韌性的特色生態海綿城市
    「十三五」期間,鹽田區海綿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共建設海綿城市項目221項,鹽田區海綿城市面積由2016年1.63平方公裡增加至2019年6.25平方公裡,海綿城市面積佔建成區的比例由2016年的8%大幅提升至2019年的30.74%,預計到2020年底鹽田區海綿城市面積可達7.45平方公裡,佔建成區總面積的36.65%,遠超全市2020年達到20%的建設要求。
  • 深度|海綿城市 聊聊加利佛尼亞怎麼做的
    深度|海綿城市 聊聊加利佛尼亞怎麼做的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我們做的很多外地項目中,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各個外腦。不一而同地提及要建設海綿城市,那麼什麼是海綿城市呢?簡單說,就是城市下雨的時候就吸水,乾旱的時候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來,使水源得以涵養,使田園得以保存,使生態得以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