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最初的能量從何而來?
其實這類問題往上延伸就是:宇宙是如何誕生的?這是一個終極之謎,但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科學知識對這個終極之謎進行解讀。 能量的本質是什麼?
-
宇宙中的第一次化學反應:化學是這樣誕生的
氦合氫離子很難獲得,儘管它的誕生標記了宇宙演化的重要轉折點,卻不曾被大多數天文學家耳聞。它是化學誕生的第一步,也是恆星、行星與生命誕生的起點。這讓我想到了關於氦合氫離子最神秘的一點。「我們觀察不到它,」Loreau小心翼翼地說道,「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在宇宙中是隱形的。」不僅僅是HeH+,其他宇宙中的第一代分子都是研究者看不到的。
-
我們都想知道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科學界是怎麼解釋的呢?
被大多數的科學家支持的理論是「宇宙大爆炸理論」。這個觀點是由美國著名的物理學家莫夫和弗裡德曼提出來的。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7億年前的一個「奇點」,然後出現了爆炸式的膨脹,生成了眼前這個廣袤的宇宙。宇宙膨脹的趨勢一直延續至今。
-
宇宙中的氫元素是怎麼誕生的?只需100秒,夠宇宙吃到天荒地老!
如果不認可宇宙誕生於一場大爆炸的話,確實有點難以解釋氫元素來自哪裡,一直就有?當然它肯定有一個來歷,下面來簡單介紹下氫元素的誕生!相傳宇宙在138.2億年前發生了大爆炸,一個無限小的起點開始了無窮的的膨脹;10^- 35 秒之後,大統一作用力瓦解成了成了支撐整個宇宙的四種基本作用力;此時宇宙中溫度極高,儘管宇宙已經開始暴漲,但如此高溫下膨脹的仍然是一團能量,尚未有物質出現!
-
我們本星系群是如何誕生的?宇宙的絲狀結構又是如何形成的?
當然,宇宙中還有更小的星系群,其中也有一些最極端、完全孤立的星系,這些星系與其他星系沒有任何聯繫。這些「場星系」孤獨地存在著,註定要在永恆的孤獨中漫遊宇宙。那麼是什麼決定了星系群、星系團或孤立的星系?這個故事可以追溯到大爆炸之前,追溯到宇宙本身的結構種子是如何產生的。
-
【科學】宇宙何時誕生?宇宙因何誕生?揭開宇宙誕生的謎題
但這個模型畢竟只是一個假說,它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如何利用合理的數學語言來精確刻畫這個模型;二是這個模型如何真實地刻畫我們的宇宙,並解釋在這個宇宙中所發生的一切,特別是我們人類所觀測到的一切。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宇宙學家們先將目光集中到只發生一次收縮和膨脹過程的宇宙學圖像,並稱之為「反彈學說」。
-
分享|最初的最初,水到底是怎麼誕生的?
水的誕生 讓我們一起了解 GO GO GO!但法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撰文稱,他們通過對隕石進行研究認為,地球上的水可能源於頑火輝石球粒隕石等物質釋放的氫。這表明地球形成之初就擁有足夠的形成水的基礎元素,也就是說,地球自誕生之日起就比較潮溼。
-
宇宙誕生之謎令人困惑,總結幾種主流宇宙誕生學說,你知道幾個?
宇宙是人類的誕生之地,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前進,人們已經開始對宇宙的誕生產生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這不僅僅是好奇心的驅使,更是人類未來生存延續的一個關鍵點。因為我們的宇宙,能夠穩定多久,是不是永遠會保持下去,這一切都需要先搞清楚宇宙的誕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宇宙的現在和未來。
-
暗物質就在我們身邊,是可見質量4倍,只有引力效應,科學難解釋
138億年前,在一場大爆炸中,宇宙誕生了。最開始出現的是高能光子,零點幾秒鐘之後,質子誕生了,又過了一瞬間,質子的兄弟中子誕生了。中子誕生以後,中子和質子的比例就固定下來了,永遠被固定在1:7。而且中子是一個很短命的傢伙,單獨存在時,壽命只有十幾分鐘。而他的兄弟質子,壽命要長得多,比宇宙的年齡還要長。
-
暗物質可能並非難以觀測的粒子,而是誕生自宇宙大爆炸的原初黑洞
原初黑洞可能成堆聚集,距離遙遠地分散在整個宇宙中。相對較大的黑洞周圍環繞著比它們小得多的黑洞。黑洞就像鯊魚。大眾的想像給予了它們過分的優雅、簡潔和恐怖,覺得它們有可能就潛伏在我們周圍那些黑暗之處。黑洞固有的黑暗屬性使我們難以估計它們在宇宙中的數量以及大小。
-
宇宙演化編年史:我們的宇宙是如何從0到1的,生命是何時出現的
宇宙是怎樣逐漸從最初的階段發展到現在的狀態的? 我們的宇宙有哪些組成部分?是由什麼物質構成的? 哪些物理定律操縱著宇宙的形成? 什麼是暗物質和暗能量,它們的起源又是怎麼回事?
-
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炸出所有物質,那麼原材料來自哪裡?
地球在宇宙面前連沙粒也算不上。如此浩瀚無垠的宇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科學家提出了許許多多的學說,不過目前最流行的一種就是「宇宙的大爆炸理論」,該理論認為宇宙是在138.2億年前,由一個質量和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奇點發生了一場驚人的大爆炸。自此之後,氣體、塵埃等物質被釋放到了宇宙的各個角落中去,時間和空間也在此過程中誕生。
-
宇宙的天體都在旋轉,它們最初的角動量從哪裡來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當宇宙中的天體開始形成時,它們最初的角動量是如何來的呢?我們首先要知道,當一個物體開始轉動時,也就是擁有角動量以後,只需要改變它的轉動慣量就能夠改變它的旋轉速度。
-
我們終於知道宇宙中最後一個丟失的重子物質藏在哪裡
普通物質可能只佔宇宙質量的5%,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我們知道它在哪裡。事實上,20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試圖弄明白為什麼宇宙中沒有應有的那麼多。現在,一個國際團隊已經聯合起來解決了丟失的重子問題,並找到了它,漂浮在星星之間的空間中。我們在宇宙中所能探測到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重子粒子組成的。
-
為什麼我們由物質構成?
在新生的宇宙中,物質和反物質同時被創造,然後經歷了物質/反物質湮滅。但是物質最終是如何勝出的?宇宙為什麼選擇了物質?這是關於我們宇宙一個最大的未解之謎。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我們目前所能給出的最好的答案!讓我們先想想兩個看似矛盾的事實:1)。
-
宇宙誕生大邏輯(科學)
現代宇宙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於大約137億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在宇宙誕生的10-36秒之後,嬰兒時期的宇宙經歷了一次急劇膨脹,在10-33秒的時間裡,宇宙的體積膨脹了1078倍,這次急劇膨脹也形成了我們現在居住的宇宙的基本架構,這個過程被稱為宇宙暴漲。
-
宇宙中光速最快,最接近光速的物質是什麼?
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為什麼光速最快呢?真的沒有物質可以超越光速嗎?若是如此,宇宙中最接近光速的物質又是什麼呢? 每秒299792458米,這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這個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任何物質都無法超越的速度。請注意,光速的最快並不是說至今還沒有發現比光更快的物質,而是從理論上就不可能有任何物質的速度超越光。這是因為光是宇宙中一種特殊的存在。其特殊性就在於光是沒有質量的。而除了光以外,宇宙間的一切物質都是具有質量的,而質量就是限制速度的關鍵。
-
暗物質是如何影響宇宙大爆炸的?來看看天文學家怎麼說?
由超新星宇宙學項目和高-z超新星搜索小組發現的宇宙加速膨脹現象,曾獲得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但卻是宇宙中最奇異、最無法解釋的現象之一。問題是,宇宙並不總是這樣加速遠離我們。數十億年來,擴張速度在放緩,而對於一個活生生的100億年前的人來說,宇宙可能看起來像是會塌陷。讓我們看看發生了什麼,以及我們如何知道。
-
宇宙中最小的星系蘊藏著最多暗物質
如果你想找到暗物質的話,遵循一條很簡單的規律:跟著質量走。宇宙中那些最大的結構,大型星系、星系組、甚至是超重量級的星系團,都體現了同樣一個問題——它們的內部運動龐大到無法用我們已知物質的引力來解釋。圖片致謝:維基共享資源用戶Stefania.deluca.
-
宇宙給人類留下三大終極難題,全部解開之後,人類將成為宇宙之神
現代科學對於宇宙起源的普遍觀點是奇點大爆炸,認為我們的宇宙來源於137億年前一個奇點大爆炸。大爆炸之後的宇宙誕生了最初的氫,氦,而氫核又形成了早期的一批恆星。這一批恆星生命走到盡頭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形成了其它的各種重元素。大爆炸之後的宇宙也在快速膨脹,目前膨脹到什麼程度無人知道。